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

長安城的夏天,當真是酷暑難耐,而且今年還有些特殊,關中大旱,中原大旱,整個黃河中游,都被旱災困擾。夏糧的情形,極不容樂觀,換了往年,這等情形之下,早就糧價翻倍,民怨沸騰。今年卻有些不同,來自淮南道、江南西道與江南東道的稻米,順着轍軌源源不斷地被運來,雖然北方人吃稻米有些不慣,卻總不虞餓肚子。

這場旱災,也讓更多自耕農破產,他們在典賣土地之後,只能拖兒帶女出外流浪,但每遇到這樣的人,都被官府收攏起來,將他們驅趕到轍軌工地上去——在工地上不僅可以管自己飽飯,還可以賺點錢,讓家裡人喝粥喝個肚兒圓

這等情形,使得工程比葉暢在時進度更快,據一份安東銀行的統計數據,最多的一天,有三十七萬人同時在工地之上,陳留到洛陽的轍軌,完全可以在年內修通,而自洛陽到長安的,也應當在明年上半年建成。

這個進度,讓朝廷裡負責督辦的官員樂得合不攏嘴,恨不得年年都發旱災不可。當然,最合不攏嘴的還是那些早就盯上修路這一塊利益的權貴富豪們,朝廷可是允許他們自家出資修建轍軌,既是如此,何不修一兩條支線,每年收的運費,可比田地裡的出息要高

連帶着那些修路的流民,也成了搶手的資源,不少人都在想法子招攬。

“這些朕都知道了……還有什麼有趣的麼?”

李隆基聽着身邊的賈昌繪聲繪色說起外邊的事情,懶洋洋地有些提不起精神。

葉暢雖然不在長安,但他對李隆基的影響力卻從來沒有中斷過,在準備與楊釗分道揚鑣之前,葉暢便看上了這位賈昌。

兩人之間有間接的關係,賈昌的堂兄賈貓兒,乃是葉暢最信任的心腹,葉暢也尊之爲“大哥”。以往賈昌發達了看不起自己的這位堂兄,但現在不同,賈貓兒論身家遠遠勝過賈昌,多年不往來的親戚又重新走動起來。

“哦……倒還是有件趣聞,據說在海外發現了一座金島……”

“金島?”李隆基頓時感興趣起來:“果然整座島都是金的?”

“小臣也是道聽途說的,說是有羣揚州的豪商,也打着傲來國的主意,大夥合夥兒湊齊了錢,請了水工尋找傲來國。結果遭遇暴風,傲來國未曾找着,倒是找着了一座大島,島上有金山一座。水工回來時,身上都是金沙,每個人都成了鉅富”

李隆基聽得有趣,哈哈笑了起來。

不過他心中對此卻是不以爲然,這幾年,因爲傲來國的緣故,大唐從上到下都掀起了一個航海的狂潮,也有不少人聲稱發現了什麼什麼的,但是最終都被證實,那只是騙局。

李隆基與別的聰明人一樣,隱約覺得,傲來國本身就是個騙局。否則的話,爲何在華夏漫長的史書之中,都沒有找到這樣一個國度。

若真是騙局,葉暢當初佈下此局的用心,李隆基隱約也清楚。不過他老了,對於葉暢沒有太多的擔憂,唯一擔憂的就是自己內庫中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應他窮奢極欲的生活,或者是他手中的大權會被太子、宰相奪去。

“最初時小臣也以爲只是誑人的,後來遇着一人,乃是這些水工背後支持者,他也曾經在長安呆過,後來去揚州辦球社,名爲王啓年者,才知道這一切竟然是真的,他們真在海外尋着了一座金山。”

賈昌說到這,忍不住舔了一下嘴。

發現金山的兩個主事人他要麼認識,要麼就聽說過。一個是王啓年,一個是黃衫客,這二人不知何時湊到了一處,大約是眼紅葉暢發財,也有可能是想學着傳奇裡說的虯髯客一般,去海外自成一國,總之買了船去探險,還真給他們闖到了後世的臺灣新北。因爲船上水工中有曾淘過金沙的,在山溪之中發現了金沙,然後便尋到了一處大金礦。

王啓年、黃裳客都不是什麼收斂的性子,手下也魚龍混雜,有了這般收穫,自然難以保密。

“你識得那發覺金山之人?”李隆基聞言吃了一驚:“果然有金山?”

“他們說倒不是真有金山,但發現一處大金礦是真,在海外大島之上……嘖嘖,無怪乎葉十一前些時日又有一文章,說財富自海上而來……”

“那是何文?”李隆基問身邊備顧問的翰林學士王維。

王維面色平靜:“乃是葉暢之《海權論》,文章至今不過四個月餘。”

“四個月餘,也就是在劍南時寫的了,他倒是悠閒,出兵打仗時還有閒心寫這個……前些時日說收復了滇南澤,準備在那築雲南城,也不知如今戰況如何了。”

李隆基的話,立刻被腳步聲打斷,他揚眉望去,卻見高力士一臉喜意地過來。

在高力士身後,則跟着李林甫。

李林甫如今分外顯老,精力也日漸不濟,自從兩年前病過一回後,如今是小病不斷,隔三岔五便會臥牀休養。這讓他人瘦得相當厲害,也讓他顯得更加冷肅嚴厲。李隆基現在其實很不喜歡李林甫,但急切間,又尋不着可以替代李林甫的人。

今日李林甫的神情也是極爲歡喜,臉上帶着一股異樣的紅。

“李卿、高卿,你們二人怎麼湊到一塊了?”李隆基狐疑地看了高力士一眼,他知道高力士與李林甫向來不是一條心的。

“奴婢在外正好遇着李相公,聽得他有好消息,便一起來了。”高力士年紀雖然也大,但精力還很旺盛,腿腳也快,聽得李隆基問,便笑着道。

“好消息……那必是葉十一那兒有軍報傳來了,李卿說說,究竟怎麼回事

李林甫下拜行禮,然後賀道:“恭喜陛下,逆賊閣羅鳳已授首,其餘大小逆黨,葉暢亦盡數誅滅”

“哈哈哈哈”這消息讓李隆基甚是歡喜:“太和城已經奪下來了?”

“太和城已被推平,所有磚石皆被取走,葉十一欲在其南筑新城,以制洱海之地。”

“我知道,他早前離開時便上奏過,欲以滇南澤、洱海爲中心,各築一城,轄治周邊,此二城須由朝廷任命官員,總督周邊民政事務;另外再委任雲南團練使,兼爲雲南兵馬使,負責軍務。”李隆基記得葉暢當初提出的治理雲南的方法,當下道:“好,好,我原以爲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平叛,不曾想他只用了四個余月就成了……犬戎那邊可有反應,想來犬戎須得增兵劍川了吧?”

他很清楚,雲南完全被大唐控制,會對犬戎產生多大的壓力。犬戎對大唐最大的優勢就是高原的地理環境,大唐士兵雖然英勇善戰,卻不適合高原的地理,總是生病而死。但得了雲南之後,雲南的蠻人亦是習慣了山地高原生活,他們可比漢軍更適應高原作戰,若大唐將這些蠻人編成軍隊,使之爲前鋒攻打犬戎,犬戎今後就有罪受了。

“犬戎不可能增兵劍川了。”李林甫臉色雖紅,但神情卻甚爲鎮定,他平靜地道:“葉暢先誘犬戎神川守軍來援南詔,然後使高適奔襲鐵橋城,先在洱海之畔大敗犬戎援軍,又追襲至鐵橋城下,夾擊犬戎,斬首萬餘,俘獲三萬,神川、劍川,已爲大唐疆域矣。”

“什麼?”

李隆基手中原本抓着一把米,準備扔給鬥雞場裡獲勝之雞的,聽得李林甫說到這裡,他手不自覺一鬆,那把米就滑在了地上。

他自覺此生文治武功,古來帝王少有,但在犬戎身上,卻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這是他一直以來的憾事。如今葉暢殺、俘近五萬犬戎,又奪了神川、劍川,此等功勳,足以彌補他心中的遺憾了。

但勝利來得如此突然,戰果如此輝煌,他又有些不相信。若不是葉暢一向以來的信譽,他幾乎要以爲這是謊報功勳。

定了定神,他肅然問道:“此事真否?”

“千真萬確,現在得的還只是軍報,軍情是從長江至涪州,再越巴山,至洋州,再經子午谷越南山,方纔送入長安,臣觀上面時間,捷報乃是八日之前傳來的,想來劍南節度使的捷報,也很快就要到了。”

“走子午谷……”李隆基先是一笑,這條路他很熟悉,楊玉環喜歡吃荔枝,新鮮荔枝極難保存,便是從涪州走這一條道路送到長安的,前後時間,不過三日。

但旋即他就收斂起笑,因爲李林甫後邊一句話提醒了他,劍南節度使的捷報,也應該到了。

劍南節度使乃是楊釗,當初被李林甫趕出長安時便心有不甘,一心想着返回長安。本來這次大捷,他可以藉機回長安,可偏偏當初他又與葉暢有個約定,軍功都不算他的。

李林甫提及此事,其實就是在提醒李隆基,這功勞與劍南節度使楊釗可沒有半個開元通寶的關係,就象開元通寶名爲開元,實際上並不是李隆基開元年間鑄在一樣。

換了旁人,暫時遂了李林甫意就罷了,可是這個是楊釗,這些時日,楊家姐妹可沒有少哭哭啼啼過。

“好,好……有此等功臣,朕亦不可吝於封賞……這樣吧,王學士”

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的王維在旁一躬身:“臣在。”

“你草擬一封聖旨,以葉暢總理雲南軍政事務,兼任劍南兵馬使不改……另令劍南支撥有功將士賞賜之物,自今年押解京師之賦稅中扣除就是。至於升官授爵之事,待葉卿詳奏之後再擬。”

“是”王維拱手道。

他也是大手筆,捋須片刻,便提筆書就聖旨,用過璽之後,將聖旨交到了李林甫手中。李隆基想了想又笑道:“恭喜李卿了,只是要替我好生向令媛賠罪,只怕要留她愛郎在邊疆多一些時日。”

他不提楊釗之事,李林甫心中甚至是歡喜,當下便謝恩而出。只要楊釗被牽制在外,李林甫在朝中的地位就沒有人能夠威脅,至於女婿葉暢是不是因此在外多呆一些時間,李林甫並不是太介意。

既然是自己女婿,爲自己做出一定犧牲,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帶着愉快的心情,李林甫出了興慶宮,回到自己府前,他卻沒有令車伕停車,而是令車伕載他去葉暢宅。

葉暢宅邸仍在西市那邊,李騰空既嫁與葉暢,自然要入主葉宅。原本葉暢出征,問過她是否要回到李林甫府居住,都被她嚴辭拒絕。在這幾個月時間裡,她甚至連回孃家都沒有回過。

“父親大人怎麼有空過來了……莫非是有李郎的消息了?”見李林甫到來,李騰空出來相迎,她甚爲聰明,一看李林甫的模樣,便滿心歡喜地問道。

“這個……用不了多久,他會回京一段時間。”李林甫笑着道:“前方大勝,他要得勝還朝了”

“啊”雖然有心理準備,李騰空還是捂着心頭,只覺得狂喜涌了上來。

葉暢風流多情,喜歡招惹女人是不錯,但至少他對李騰空的情誼也沒有假,李騰空上面有六個姐姐,那些姐夫們待她的姐姐,沒有一個能及得上葉暢待她的。即使是出征在外,也沒有說什麼“匈奴未滅何以家爲”的豪言壯語,相反,利用朝廷傳遞軍情的驛站,每個月少說要送一兩封信來給她,不僅和她講南疆風情,吐露相思之意,還時不時夾帶些小禮物。

那些禮物並不貴重:一片樹葉、一顆彩色的石頭,或者其餘什麼,直到前些時日,才令信使帶來了一個小盒,盒子中有一塊石頭,葉暢稱其爲翡翠原石,葉暢在信中說,此石自雲南還要西南而來,打磨之後便可得到美玉,將成爲雲南重要的商品之一。

故此,李騰空對葉暢的情誼,不僅沒有因爲婚姻和分離而變得淡然,相反,卻如酒一般,越陳越香。

“阿耶,不知葉郎何時歸來?”她喜悅而急切地問道。

“聖人已經擬了旨意,快的話一個多月後他就會回來。”李林甫見女兒臉上的笑容,笑眯眯地應道。

“此次來是不是就能留在長安了?”李騰空又問。

李林甫臉上的笑容不見了。,.

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
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83章 棋遇對手將對將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