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

豈有不能飲之理

南霽雲將面前的酒盞放下,徑直將酒罈拎起,仰天長飲如鯨吸,酒後嗝聲似雷鳴,一罈酒,便被他如此飲得點滴不剩。

“真壯士也”衆人紛紛交口稱讚。

葉暢點頭:“確實真壯士,不過南八酒量在其次,其神shè方是一絕——某向來知道,諸公當中,頗有人有志於邊疆。南八這等壯士,廁身於東都,爲人看門守戶,實是大材小用。諸公他日赴疆,當薦之於軍前,令其一身本領,不至埋沒。”

他這話說出來,衆詩人當中,便有幾人若有所思,而南霽雲則是轉頭看他,目光甚爲異樣。

南霽雲如今也年過三十,可是卻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弓手,若不是遇到葉暢,這個夥長之職都沒有。他自負一身本領,而立之年卻仍然蹉跎,心中豈會沒有鬱氣?

葉暢將他引薦給這些人——雖然這些人都不得志,但是南霽雲方纔在外邊問了董糟丘,知道這些都是當今名士,只要有其中一人能到邊疆,那麼他南霽雲就有了施展本領的機會

“爲何……會如此?”

想到自己一向對葉暢冷言冷臉,南霽雲便覺得慚愧:葉暢確實不是傳說中那種忘恩負義的人物啊。

他向着葉暢拱手,然後又向衆人行禮,默默退下,退到了葉暢身後。

“說起邊疆之事,如今四邊皆有驍將,烽煙不起,唯有犬戎那邊,皇甫惟明與犬戎對峙,怕是來年就有大戰了。

葉暢起了這個頭,高適接口道。岑參、王昌齡包括王維,都曾有志於邊事,李頎同樣如此,而且任何一個時代,男人的酒桌之上,美女與軍事都是永恆的話題。

“自金城公主薨後,犬戎便蠢蠢yu動……”

“皇甫惟明乃當世良將,犬戎贊普蠻夷之輩,豈是皇甫惟明的對手”

衆人議論紛紛,有些是對的,有些卻是粉飾太平,比如說烽煙不起之句,葉暢就知道是錯的——邊境衝突,可以說始終沒有斷絕,無論是與衆人口中的犬戎(也就是土蕃),還是東北的奚、契丹,都是如此。

“聽聞今上有意令范陽節度使裴寬入朝,正擇人代之,也不知何人能替,如今李公適之、裴公寬相繼自范陽入朝,若是擇人不當,必生後患。”說了一會兒西部邊疆之事,李頎又將話題轉到了東北。

說到此事,張旭眉頭皺了一下,他壓低了聲音:“東北奚、契丹二部,一向尚公主,如今二部,各立新主,朝中有人在推動,要再遣公主和親。”

“若能和親,或許東北又可以太平一段時日……”

“絕無可能”葉暢猛然開口道。

此前衆人討論邊地事宜,葉暢都是笑着傾聽,一副年輕後進謙遜模樣,此時他開口說話,卻是斬釘截鐵,讓衆人意識到,他反對態度是多麼堅決。

“葉十一郎,何出此言?”

葉暢沉吟了一會兒,然後道:“漢時公主和親者不知凡幾,可退匈奴者,是公主乎,是衛青霍去病乎?”

此語說出之後,衆人齊齊搖頭。

“十一郎才於詩才內政,這軍國之事,怕是不熟悉。若無和親之策,匈奴年年寇邊,漢應接不暇,何以有漢武之時強盛國力?若無強盛國力支撐,又如何能令衛、霍之流,施展所長?”儲光羲坐在葉暢身邊,方纔兩人頗多對話,因此已經熟悉,他亦直接說道:“況且,沙場征戰,怎如天下太平?漢武北擊匈奴,致國力一空,百萬將士喋血,不過換些大宛馬、蒲桃罷了,於國於民何益?”

儲光羲說話之時,室內俱靜,葉暢還沒有迴音,那邊李頎以箸擊碗,慷慨悲聲而唱:“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此詩唱出,衆人都是呆住了,便是葉暢,也沒有想到,這千古名篇,竟然就是在自己在場的情形下,如此恣灑出來。

“妙,妙”

衆人拍案叫絕,那邊李俊蘭已經垂眉細思,不一會兒,便拉着幾個樂師竊竊私語。待衆人飲勝相賀之後,她笑道:“奴聞得此句,心中實是奇癢難耐,願唱之以助酒興。”

說罷之後,那些樂師絲竹絃樂聲一變,如邊塞角悲、大漠霜冷,緊接着,李俊蘭便輕啓朱脣,引吭而歌。

一曲歌罷,她來到李頎面前,行禮敬酒,李頎將酒盞一飲而盡,衆人又是齊齊贊好。

“儲公高論,雖是一片憫民之心,惜哉所見卻未遠。”衆人都以爲李頎之詩後,葉暢必是啞口無言的,卻不曾想,葉暢舉杯起身,向着衆人又道:“諸位只見武帝北伐虛耗國力,卻不見文景之時,匈奴南下,令諸邊困頓不堪?諸位可曾深思過,蠻夷爲何屢屢入侵中原?”

這個問題,衆人倒是沒有細思,蠻夷入侵,在歷史上是常事,或許正是因爲是常事,所以大夥纔不去思考其深層次的原因。

“邊境諸蠻夷,未受華夏教化者,與禽獸何異o蠻夷懶惰,而我華夏勤奮,蠻夷愚頑,而我華夏智慧,蠻夷治國以殘,而我華夏御民以仁。如此蠻夷益貧,華夏愈富。故此蠻夷屢屢入寇,所爲者何,見財起意罷了諸公皆識邊事,當知某言之非虛。”

衆人連連點頭,對於周邊蠻夷劫掠的本性,衆人皆有共識。

“公主和親,區區一婦人女子,遠在絕域異疆,能變夷爲夏否?既是不能,送公主於禽獸之中,何異於送人於虎口?況且公主遠嫁,少不得工匠、僕役相隨,少不得絲絹、金銀陪嫁,工匠僕役,將我華夏制器之術傳於彼國,絲絹金銀,乃剝我華夏之民膏以資敵”

“不至於此吧……”有人便驚呼道。

“不至於此?遠事不提,單說本朝,文成公主入藏,攜書籍工匠無數。原本犬戎不過癬疥之患,自此之後,土蕃益強,氣焰更熾,西境幾無寧日。”

這是就直接指斥太宗李世民遣文成公主入藏乃失策之舉了,衆人面面相覷,他們雖然也有不贊同和親者,可是直接批評太宗皇帝,在座之人,還真沒有這種膽量。

“以十一郎之見,不和親,當如何守邊?”又有人問道。

“守邊?爲何要守?”葉暢道:“某曾與人有言,以和親求和平,則和平不存,以戰爭護和平,則和平永固”

“不然,不然,十一郎此言差了,止戈爲武,好戰必亡。”張旭年長,雖然性子跳脫,可聽得葉暢這句話,也覺得不對勁兒,當下開口反駁道。

“張公所言甚是,但某以爲,倒過來說也是可以。武爲止戈,忘戰必危”

他二人針鋒相對,但未傷和氣,而且無論止戈爲武還是武爲止戈,都是文人慣用的拆字伎倆,至於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同出於《司馬法》,只不過二人各斷章取義,於是意思恰恰相反。

因此衆人都笑起來。

“以武守邊即可,方纔葉十一你之意思,卻是進擊。”儲光羲道。

“自然是進攻,進攻乃最好之防衛。年年秋高馬肥之時,蠻夷牧場草枯,他們無事可做,便想着入中原劫掠。年年如此,故秦燕諸國,紛修長城。長城雖固,終有防不勝防之處,何如主動出擊?兵法雲,先發者制人。俗語亦說,只有千日爲賊,未有千日防賊者”

衆人多少都知些兵事,當然明白獲取戰略主動權的重要性,因此在這一點上,衆人都點頭表示認可。只不過李頎想了想,起身又道:“雖是如此,終難免窮兵黷武,如漢武帝一般勞民傷財,至少百姓受累。”

“李公方纔之詩甚好,‘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然而,入漢家者,豈只蒲桃惜哉武帝時羣臣見識淺陋,不知其用罷了。以蒲桃釀酒,可免民間以口糧制酒。苜蓿爲上佳牧草,可補中原馬場不足之憾,且生地種植苜蓿,可增加土地肥力。大宛馬,天下名駒,若以之爲種,改良我中原戰馬,何愁馬力不及獫狁?漢武帝爲一己私yu而動兵戈於外域,並不足取,但若是爲天下百姓之利動刀兵呢?”

“爲天下百姓之利?”

“正是爲天下百姓之利,自張騫鑿空絕域,塞上商旅往來不絕,若是能擇要害之地,嚮往來胡商徵稅,每多增一分商稅,便可少向中原百姓徵一分庸調。民不困而國庫足,此大善之政也量天下之財物,養華夏之生民,豈非大善

葉暢侃侃而談,衆人聽他點評古人行事,雖不是什麼極深的道理,但看問題的角度,卻頗有獨到之處,一時之間,竟然沒有誰來反駁他。

王維原是想說話的,但一想到自己與葉暢的關係剛剛緩和,便又緊緊閉住了嘴。綦毋潛見無人應對,便起身道:“十一郎之言雖是有理,但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謹慎,妄動刀兵,非國家百姓之福。”

“綦公所說甚是,戰亦或和,皆爲國家百姓之福祗,而不應是爲君王個人之喜好。”葉暢抿了一下嘴,終於還是決定把心中所想的話說出來:“有一事,某極擔憂。”

“何事?”

“某讀史書,察歷朝興衰之事,略有所得。以漢爲例,漢初之時,承秦末戰亂之衰,天下人口,不過一千五百萬。但至武帝之時,便增至三千萬,至宣帝、元帝之時,人口更至五六千萬。人口滋生,原是盛世之景,可卻種下亂世之因”

衆人聽得都動容:“此危情聳聽是也”

“諸公請想,宣、元二帝之時,人口三倍於漢初,可耕地、山林、河澤,可曾三倍於漢初?這較漢初多出的三四千萬人,耗盡地力,無食無衣,乃至爲jiān人所惑,西漢有綠林、赤眉之亂,而至東漢,又如此循環,至有黃巾之禍”說到這,葉暢揚聲道:“我大唐開國之初,人口一千五百萬,與漢初相近,太宗貞觀二十三年,爲一千九百萬,中宗神龍元年,人口三千七百餘萬,今上天寶元年,計口四千五百萬——諸公皆知,此中數字,未算奴婢,若加上三千萬奴婢之數,口七千萬有餘”

方纔衆人還覺得,葉暢是在危言聳聽,可是這一連串的數字報了出來,他們雖不知葉暢是從何得知的,可是也不禁心中冰冷。

“地力有限,供養如今七千萬餘口,已近竭矣。聖人自長安東巡洛陽,非爲奢侈,只因關中地力已盡,不足供養長安百萬之民。如今尚可維持,可人口滋生,待一萬萬之數時,國家當如何是好?待二萬萬之數時,國家又當如何是好?”

“叭”

葉暢說到這,將杯中酒一飲而盡,然後坐下。座中諸詩人,卻都是呆若木雞,更有人手中筷箸都拿捏不住,任其跌落於地。

人口,乃是朝廷的財富,但是葉暢卻揭露出另一個恐怖的事實,就是當這財富膨脹到一定數量,便會成爲朝廷的負擔。

在座者皆是聰明人,其中熟讀史書的,還從葉暢的暗示中得出了結論:戰爭,唯有改朝換代的戰爭,才能消滅過剩的人口。

想到那個結果,衆人就不寒而粟。

好一會兒,張旭才勉強笑道:“原是說邊事,葉十一如何扯到了這人口增殖與前漢興亡之事了……喝酒,喝酒

衆人應付似的舉杯,卻個個都覺得難以下嚥。

王昌齡忍耐不住,放下杯後又問道:“十一郎必不放無的之矢,從邊疆之事,說到人口——莫非十一郎是想以戰事限制人口?”

“非也,以戰事消滅本國人口,乃外忍內殘之策,非不得矣,絕不可行。”葉暢說到這裡,搖了搖頭:“某雖不才,卻不會出此絕戶之計。罷了,罷了,不掃諸位之興,還是回到邊事來——某亦有一詩,願請諸君品評。”

詩人談到最後,自然還是要繞到詩上來,不過方纔葉暢所言太過驚人,衆人應者不免寥寥。

葉暢胸中早有成竹,看着衆人,乃緩緩說道:“此詩乃某夢中所見……”

衆人頓時啞然。

精彩推薦:

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
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321章 小子福淺延仙緣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32章 除夕夜宴(中)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