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

“怎麼回事?”

“這是誰”

聲音驚動了船艙上的諸人,在火把蠟燭照耀下,衆人都是驚訝地看着地上的女屍。

葉暢俯身將陳娘子含恨圓睜的雙眼抹下,心情有些沉痛。

這畢竟是曾有一面之緣的人,當初還算相談甚歡,如今卻死在自己的劍下,讓人甚爲遺憾。

遺憾歸遺憾,葉暢卻絕對不後悔。陳娘子的來意很明顯,她受李邕之恩,故此前來刺殺自己,兩人的立場已經敵對,而且乃是陳娘子自選。

既然如此,那便是你死我活的爭鬥,容不得半點留情。

“女刺客?”衝來的南霽雲第一個反應過來:“她是如何混上來的”

“她是公孫大娘女弟子,身手敏捷,非常人能及,混上來再正常不過。”葉暢站起身來:“只不過她還是不知我,竟然謊稱乃是管家安排的女妓……當真是糊塗”

衆人默然,善直也認出了陳娘子,合什連唸了幾聲阿彌陀佛。

“這筆賬要算在李邕身上……”葉暢又嘆了口氣。

“十一郎,這屍首……如何處置?”

“她乃是女中英豪,既然未曾給我造成傷害,便厚葬了吧。”葉暢道。

艙裡的血腥味讓人難過,他一時睡不着,讓人收拾屍體與血跡的同時,自己上了甲板。海風吹拂之中,他極目西望,那邊是長安。

自己的信件,也不知送到長安沒有。

長安城,興慶宮。

“契丹與奚部和親之事,你們議出章程了麼?”李隆基漫不經心地

“這個……如今已有人選。”李林甫在說及此事時頓了一頓。

“哦,誰人?”

“其一爲信成公主之女獨孤氏,另一爲衛國公主女豆盧氏。”

李隆基聽得這回應,雙眉輕皺:“她們啊……”

他子女衆多,這衛國公主乃他第十三女,信成公主乃是第十五女。衛國公主嫁與豆盧建,而信成公主則嫁與了獨孤明。

若說適齡的女郎,絕對不只這二人,但是她二人被挑出來,李林甫自有理由。

衛國公主與信成公主如今的共同點,就是在香雪海的衝突中,折辱了楊家三姐妹。事後李隆基大怒,追奪了兩位公主的嫁妝,罷免了兩位駙馬的官職。

在政壇上,這就是一個非常鮮明的信號:兩位公主已經不得勢了。

既是如此,自然少不得人揣摩上意落井下石。李林甫雖然不需要如此,卻也不會阻攔,因此當這兩個名字報上來時,他毫不猶豫就同意了,並且稟報給李隆基。

這兩位年輕的女郎,可是李隆基的嫡親外孫女,但天家無情,李隆基從血雨腥風中走出來,幾年前還對着自己的太子舉起屠刀,自然不會將區區外孫女放在心中。

“這是愛卿你的意思,還是……”李隆基問道。

“此乃諸多臣僚公議之結果,臣對此無異議。『?搜?索a?i?y?u?n,小?說?更?好更?新?更?快!???w?w?w?.?a?i?y?u?n?.?c?o?m?』”李林甫慢悠悠地回答:“臣覺得,此乃天子家事,自當由天子聖裁。”

想起楊家姐妹受辱之事,特別是自己追奪兩位公主嫁妝之後,她們竟然沒有意識到這其中警告之意,跑到自己面前哭哭啼嘀,就是不去向楊家道歉,李隆基點頭道:“那便如此吧……朕有些倦了,此事便交由你去辦,唔,終究是天家血脈,不要太寒磣了。”

“臣遵旨。”李林甫卻沒有立刻走,而是略一猶豫。

“怎麼,還有何事?”

“臣今日接得密報,說北海太守李邕貪贓,臣……”

“行了行了,有大唐律在,依律行事就是。”李隆基已經沒有心思聽李林甫繼續說了,他不耐煩地揮了揮手:“這個李邕,當真是不吸取教訓丨那孔璋替他死當真是白死了”

李林甫在這個時候拿出此事,等的就是李隆基這話,聞言心中大喜,面上卻不動聲色,恭聲應是,然後告退。

回到家中,正沉吟該派誰去北海,吉溫是不可能的,事爲吉溫所發,派吉溫去必爲其所利用,而霍仙奇如今也不能動用,那麼就該從御史臺派人。

“唔……那就羅希秉……”

心中拿定主意,突然聽得外邊有環佩之聲,緊接着,女兒李騰空出現在門

“空娘怎麼此時得空?”李林甫笑道:“不是要去煉丹麼?”

李騰空粉頰微紅,這煉丹之語,又與葉暢有關。葉暢在前些時日裡,又送來本書,說是談及丹道的,裡面提出,所謂煉丹,乃是奪天地造化之舉,必須依事物本性而爲之,比如水與鐵可化爲鏽,木與火可變爲煙——必須總結出這些變化的規律,才能摸索出金丹的真正煉法。

其實說白了,就是葉暢要求多做化學實驗,並且將其規律總結出來。葉暢若此時拋出什麼氫氦鋰鈹硼的週期表出來,定然會被當成妖言,但是若將化學實驗也就是鍊金術規範起來,倒不虞有人反對,畢竟這正是鍊金術大行其道的時代。

得了那書之後,李騰空很是做了些簡單的實驗,這些實驗裡最重要的一項,便是證明了燃料需要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葉暢稱之爲“氧”,並因爲燒過煤後的屋子裡動物會悶死之事,斷言動物生存呼吸便是吸入這“氧”,用葉暢自己的話說,“氧者養也,天地生此氣以養物,故此名之。”

這文章引發了不少的轟動,至少長安城中的那些有志於丹道的富貴人家、道家方士,幾乎都做了相同的試驗。越是試驗,便越發證明葉暢的推論正確,一時之間,長安城裡有丹爐的人家都開始開爐煉起丹來。

“阿耶,女兒卻是有一事相問。”

“嗯,你說吧。”

“聽聞安祿山欲爲奚、契丹請和親?”

“正有此事怎麼,你這深閨女子,都聽說這事了?”李林甫原不以爲意,但旋即眉頭一皺,心生不好的預感。

此前大唐公主和親,其實很少有拿天子血親的,多是宗室旁支,甚至有可能是以罪官之女充任公主。他李林甫便是宗室旁支,又是高官,此次那些拍楊玉環馬屁之人要對信成、衛國二位公主落井下石,李林甫並未反對,也是擔憂挑宗室女挑到自己女兒頭上來。

遠嫁絕域,自此便再無回家之期,生離死別,不過如此。

“奴不僅聽說此事,還知道閨中有人在傳……在傳葉十一的邊策,都只說朝廷無能,宰執無用,故此要以弱質女子,和親寧邊,不如葉十一見識深遠。

若是別人說此話,李林甫必定會大怒,對葉暢也會心懷忌恨,但此話從李騰空口中說出,特別是她那含愁擔憂的模樣,讓李林甫不得不往更深處考慮。

葉暢的邊策,他是很熟悉的,但傳播邊策之人,卻絕對不是葉暢本人。

“還有呢?”李林甫又問。

“其餘倒是沒有……只不過,阿耶,你會不會怪罪葉暢?”

“哈哈,哪兒的話,老夫怪罪那小子作甚?”李林甫笑了起來:“空娘,你只管放心就是,葉暢這小輩,若能哄得老夫寶貝女兒開心,老夫賞識提拔都來不及,遑論怪罪”

李騰空粉頰頓時流丹飛彩,整個人都羞得急了起來,她嗔了一聲,轉頭就跑了。

見到女兒流露出小兒女神態,李林甫臉上笑容更甚,但在李騰空跑出去之後,他神情頓時收斂。

葉暢果然是個不省心的,出了長安城,遺毒卻還在

“若不是女兒說起此事,自己還不知道……如今雖只是在長安城大家閨閣中傳播,可若是忽視了這些閨閣女子的力量,那就大錯特錯,沒準還真給鬧出大麻煩來”

要爲東北的契丹、奚人可汗選公主和親之事,過年之前就已經討論了,提出此議的,乃是新近任兩鎮節度的安祿山。想到安祿山,李林甫便冷哼了一聲,這個雜胡,倒是心面不一,外表憨厚,實際上滿心奸詐

上回安祿山回長安,對李林甫就甚爲不客氣,李林甫表面上不與之計較,實際上卻暗藏在心。只不過,他眼前主要的對手乃是提拔了安祿山的李適之等,故此暫不與這小蝦米計較罷了。

在葉暢眼中龐然大物的安祿山,在李林甫眼中,就只是一個小蝦米。

“既是要和親,安祿山本人須得回長安一趟才行。如今在長安閨閣中傳播葉暢邊策的,也不知是誰,必須儘快找出來,不能……”

李林甫想要找出那位傳播葉暢邊策的人物,但此事非一蹴而就,都是權貴家的閨秀,總不好派吉溫霍仙奇這般人物去審訓丨還沒有等他弄明白背後究竟是誰,緊接着便有一事炸了鍋。

選信成公主之女、衛國公主之女和親的消息,已然傳開,雖然明旨尚未下,卻仍然傳遍了長安城中消息靈通人家。

信成公主、衛國公主,雖然不得天子歡喜,但畢竟還是公主

“什麼,兩位公主跪於宮門之外,請求陛下改變主意?還說應自宗室爲大臣者家中選女爲主,不該選她們女兒?”

“該死”這個消息,讓李林甫震怒,也讓李隆基震怒。

不過長安城中的風波,暫時葉暢還一無所知,他如今仍然在自己的那艘船上,這着深居簡出的生活。陳娘子的刺殺,讓他更爲謹慎,就連早上出來跑步都免了,他自嘲說自己近乎坐牢。

到四月初三這一日,元公路滿臉喜色,終於身着官袍上了葉暢的船。

“十一郎……”

“看元公這模樣,看來事情已經成了?”

“如十一郎所言,欽使已至,選某爲登州司馬——十一郎,可願隨我一起去北海?”

葉暢心中微微一動:“北海那邊有消息了?”

“有消息了,朝廷遣刑部員外郎祁順之、監察御史羅希秉至北海,如今正在我縣,此乃欽使所言,必爲不虛”

葉暢略一猶豫,他與李邕往日無怨舊日無仇,甚至因爲賀知章、韓朝宗等人的關係,雙方還有一點淵緣,再加上都與李白、杜甫交好,若不是李邕惹到他頭上來,他也不會行此事。

“此明去打落水狗,不免有些……沒有意思吧?”

wωω. тт kán. ℃o

“十一郎,此非我所邀也,乃羅希秉所言,以我之見,羅希秉怕是想在十一郎面前落個人情。我觀此人,性情剛愎,不領其情,必將爲仇,十一郎還是去看看吧。”

葉暢心中雖是不願意,但他也知道,這個羅希秉與吉溫、霍仙奇都是一類羅織罪名的高手,這等人物,輕易不好得罪。

而且,羅希秉背後是李林甫,顯然,吉溫肯定會將他的事情稟報與李林甫的,羅希秉所說的,沒準就是李林甫的授意。

“那好吧……”

李邕這些日子茶飯不思,再無往常的風流瀟灑。陳娘子一去不回,至今沒有任何消息傳來,讓李邕意識到,刺殺之舉恐怕也失敗了。他最擔憂的是,陳娘子落入葉暢手中,被葉暢當作罪證送往長安,若真如此,那麼他的下場就會非常難看。

因此,這些日子他沒有放鬆對葉暢的監視,不過發覺葉暢並不怎麼下船,也不曾派人離開,這讓他安心了些。

然而今日,葉暢動了。

“你是說,元公路着官袍去船上見了葉暢,然後兩人便都離了船,開始向着北海而來?”

“回稟太守,正是如此”

“元公路好大的膽子”李邕先是狂怒,元公路暗中與葉暢來來往往,他並不是不知道,但今日這樣光明正大去拜訪,分明是不將他這個太守的禁令放在眼中了。

旋即他大驚:元公路爲何敢不將他放在眼中?

“不過葉暢既然來了北海,就不能讓他走了……來人,佈下刀斧弓手,本官有用”

雖是種種佈置,李邕心中還是有些不安,直到元公路葉暢一行進了北海城,他纔算是稍稍定了心:到了這裡,便是到他的地盤了。

然後便有元公路派來的使者稟報,說是求見,李邕召來刀斧弓手,冷笑着道:“禍福自招,送上門來,就休怪老夫了……正好,正好,還好陳娘子未能得手,一個死的葉暢,哪比得上一個活着的葉十一”

這等情形之下,他仍然打着活捉葉暢,從他口中逼出燒酒、活字等的秘密,他雖是不善生產,卻很清楚,只要得了這幾樣秘密,莫說補上虧空,就是富可敵國,也不會是夢想。

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
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51章 短兵長刃夜相交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86章 何懼頑敵早提防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