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

對此,葉暢不以爲意。。

確實是他將老吏拉下水的,老吏恨他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做出對不起別人的事,就別想還能得到別人的感激。

“如今你可以說了吧?”葉暢又道。

“說出來也無妨,你知道又能如何,無非就是等死,運氣好的話就只是丟人現眼,運氣不好則是丟了性命。”老吏冷笑道:“如今是幾月,你算過沒有?”

“不就是六月麼?”

葉暢是四月中從洛陽城出發,他對於旅途的艱難早有心理準備,可是花了一個多月,才抵達目的地,還是讓他爲此時的交通之困難而吃驚,同時也爲唐軍的補給擔憂。

“如今只有十餘日,就是麥收時節。”那老吏怨毒地道:“你可知道,每年麥收之際,便是犬戎大舉侵犯之時,他們來此,也不爲其餘,便是將咱們六千頃屯田割走,若是割不走,則放火燒了”

葉暢頓時愣住:竟然是這麼一回事

“如今犬戎探子正活躍,你來第一日便遇上,你以爲這些探子所來爲何,便是來看咱們麥子是否熟了”

“官兵就坐視他們?”

“你有何策,犬戎一來就是十萬二十萬,多時乃至四十萬,而且多有騎兵來去如風。官兵能如何,不過據城而守,眼睜睜看他們將麥子奪去罷了”老吏嘿然:“你可知王難得將軍最出名的一戰?便是天寶元載之時,犬戎大掠割麥,其贊普子還率衆逼城,無人敢出城邀戰,王難得將軍獨領一軍破陣,擊殺其贊普子……”

這是王難得最得意的一戰,不過那一戰雖是擊殺了犬戎贊普子,卻還是沒有搶回自己的麥子。六千頃麥田,每年大半都是替犬戎人種了。

饒是如此,還不得不種——正如葉暢擔憂的那樣,運輸補給運到此處,實在是太困難了,六千頃麥田,唐軍能收割其中的一半,甚三分之一,便能減輕不少後勤的壓力。

葉暢是親眼見到王難得軍威的,那時他覺得大唐在此處一定是佔據了絕對優勢,此時才明白邊境的情形,完全不是他想象的那麼簡單。

突然之間,他覺得自己明白李隆基爲何非要把他扔到這兒來了——倒不是真想要他的性命,李隆基天子之尊,要取他性命方法有的事,根本用不着這麼麻煩。而是對他的邊策不滿,讓他親身體驗一下,理論與事實的差距在哪裡。

和親,懷柔,威壓,剿滅……使用什麼方略來應對,要視具體情形而定,一味高壓,徒傷國力將士耳。

這或許是李隆基想要他知道的,不過葉暢仍然不贊同。懷柔也要有度,和親則完全不可取。

既是如此,在這邊疆之上,自己要做出些事情來,讓李隆基看看,除了他那些手段,還可以做得更好

與此同時,在長安城中,李隆基笑眯眯地將蟲娘拉了起來。

“二十九娘,你倒是善禱善祝,連貴妃都說你好呢……你說說,要什麼賞賜,要不,朕封你爲公主?”

蟲娘小小的頭一直垂着,聽得李隆基的話,用力搖了搖頭:“孝敬父皇,敬愛娘子,原是兒臣本份,哪裡敢要什麼賞賜?”

李隆基失聲笑了起來。

蟲娘雖有公主身份,卻一直沒有公主封號,以前時,那是因爲李隆基對這個早產兒懷疑慮:一是懷疑她並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二是懷疑她是不祥之兆。但現在不同,隨着年齡增長,當初皺巴巴的小丑物,現在已經越發地舒展,除了頭髮略黃、眼睛帶着海藍色外,其餘方面,帶着明顯的李家特徵。

而且原先自閉、孤僻的性子,這兩年變化很大,越來越嬌憨討喜了。

李隆基當然知道這是誰給她帶來的變化。

“你這小娘,倒是狡猾,不敢要不是不想要,對不對?”他問道。

蟲娘笑嘻嘻地默認了。

“朕乃天子,言出即行……你想要什麼就說吧。”

“兒臣……兒臣心慕大道,聽聞修武葉暢精通道法,願拜其爲師。”確認父皇不是在騙她之後,蟲娘大着膽子道:“請父皇召他還京。”

李隆基聞言臉上的笑容頓時不見了,冰冷、猜忌的目光取而代之。

這目光之下,蟲娘戰戰兢兢,臉色慘白,從方纔的嬌憨,變成驚懼,一瞬間,她彷彿回到了認識葉暢之前。

“是葉暢讓你求朕?”

“沒……沒有,只是兒臣怕他在邊關受苦……”

這個問題,李隆基相信蟲娘不敢騙他,這讓他神情稍緩。

只要不是勾結宮中,那就好蟲娘雖小,卻是個有主意的,她覺得葉暢待她親近,怕葉暢在邊關受累,也是自然的事情。

“你休要替他擔心,他精明着。況且,許他在私下批評朕的國策,就不許朕讓他吃些苦頭?”李隆基想着這個小女兒這些日子曲意奉承,葉暢去邊關的時間不短了,憋到現在才求情,自己的這個小女兒倒還是有些耐心的。

“你先下去吧。”只說了一句,李隆基又覺得不耐,將蟲娘又打發走了。

在洪濟城當中,南霽雲怒氣衝衝,見着一個人便問:“葉郎君呢?”

回答的都是不知道,他最初的怒火漸散,到後來就是好奇:葉暢這廝會躲到哪兒去?

高適、岑參和李白跑出去登高吟詩了,葉英葉挺不知道葉暢到了哪兒,那麼和尚善直呢,爲何善直也不在?

想到善直,南霽雲頓時想起一個地方。

這洪濟城曾經被犬戎多次攻破,因此城中破敗,到處都是斷壁殘垣。城東北角有一處小廟,應該是以前某個僧侶在此建起的。南霽雲跑到這兒,果然看到破廟之前,善直百無聊賴地在逗着一條野狗

“和尚,葉郎君何在?”

“噓,他在參禪。”

“參禪?”南霽雲眉頭一皺,便向破廟中望去。

只見葉暢盤膝坐在一個蒲團之上,眼睛微閉,雙手舉起,用食指在腦袋上不停地畫圈。

南霽雲是不懂葉暢這在做什麼,只不過跑到破廟裡,又有善直的“參禪”,還是讓南霽雲肅然起敬。但旋即他訝然:“和尚,葉郎君不是道家的麼,跑來參什麼佛家的禪?”

“那個誰知道呢?”和尚撓着頭:“象他這般人物,佛道相通吧?”

南霽雲深以爲然地點頭,但是肅然起敬歸肅然起敬,問題還是要解決的,他打聽到的,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能不能喚他?”他問道:“有緊急情形要稟報。”

“他說了任誰都不能打擾。”和尚警惕地看着南霽雲:“你也別進去,沒準這便是在擺七星燈朝天乞命,你莫作魏延”

《繡像三國志演義》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便是和尚,也記得其中星落五丈原的情節,南霽雲狠狠瞪了他一眼,心道便是要比,也當以關羽關雲長比自己,如何能用魏延那腦後生有反骨的傢伙來比

不過方纔還說葉暢是在參禪,轉眼又是在擺七星燈朝天乞命……呸呸,不吉利,這和尚定是張烏鴉嘴在亂說

判斷出和尚在胡說八道,南霽雲還是不敢去打擾葉暢,過了好一會兒,猛然聽得“叮”的一聲。

那聲音卻是從葉暢口中發出的,然後葉暢又道:“有了”

“郎君倒是悠閒,可知讓郎君監督割麥,實際上是不懷好意?”南霽雲見他回過神,推開和尚便走了進去,煩躁不安地道:“郎君,這皇甫大夫可是不安好心,要將你送到犬戎的刀鋒上去”

葉暢何嘗不知,他得了那老吏說明,絞盡腦汁了一夜一日,到現在纔算是有了個章程。聞得南霽雲說起,他笑道:“可是王難得對你說的?”

那日遇敵之後,王難得對南霽雲甚爲欣賞,頗有招攬之心。若是早個幾個月,南霽雲二話不說,定然是捨命相隨的,可現在麼……葉暢正在危難之時,他卻舍之別投,南霽雲覺得實在不是自己能做出的事情。

葉暢可是對他家有大恩啊。

“正是,他還說……”

“可是說讓你見機行事,不行就投靠他?”葉暢又道。

“這個,確實如此。”

葉暢笑了。

王難得對他們昨日展現出來的勇氣甚爲欣賞,但所謂欣賞,也就是那麼一回事,他不可能爲了葉暢而與自己的上司硬頂,最多就是行些方便。

因此在發覺葉暢被上司派上了死路之後,王難得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分葉暢的遺產了。

“是不是還讓你邀和尚去與他的部下飲酒作樂?”葉暢又問。

“郎君怎麼什麼都知道?”

“以理推之便能洞若觀燭。”葉暢眯着眼睛:“看來所有人都不看好我呢既是如此,我便讓他們吃一回驚吧。”

南霽雲盯着他,覺得葉暢似乎有些瘋了。

他手中沒有一兵一卒,上司又有意陷害,卻還這麼自信滿滿

“不過,要做到此事,手中無兵卻是不可,南八,這兩天你就多與王難得部下交往,只求一事,到時我要帶三千人出去割麥,請王難得選派三千人。”

南霽雲愣了一下,葉暢倒是信任他,不怕他被王難得挖走。想了想,王難得部下精銳,若是能得他們相助,至少小股犬戎來襲擊,他們不怕擔憂了。至於犬戎大舉來襲,只要廣佈斥侯,對方來之前就迅速撤入城中,最多是割麥的任務完成不了,也不會丟了性命。

“是。”他應了一聲。

“我呢?”和尚問道。

“善直師,你就跟着我……唔,跟着我先去一下匠營那邊,有些東西要做一做。”

葉暢自然不會忘記善直,皇甫惟明的態度讓他對周圍很警惕,若是出現一兩個刺客,他絕對不會驚訝。

皇甫惟明爲何對他會如此敵視?

這是葉暢始終想不明白的問題,這個問題,也只能等以後想法子去打探了。

來到匠營當中,雖然皇甫惟明不待見他,隨他一起來的那老軍吏也有氣無力,可是匠營的工匠們卻不敢怠慢他。聽得葉暢要打造東西,忙笑着道:“參軍若是打造鐮刀,那大可不必,咱們備有一萬柄鐮刀,參軍只要去取就是。”

“這鐮刀不堪用,我要打的是這種鐮刀。”葉暢拿出準備好的圖紙給他們看。

這些工匠都是軍中積年效力的,雖然不懂如何看圖紙,可葉暢畫的實在是太形象,他們一看便知:“咦,這東西……這東西好”

確實,這東西好。葉暢拿出來的,就是所謂的“推鐮”,這玩意兒的前端類似叉開的剪刀口,有鋒利的齒刃,這一點和鐮刀一般。它底下是嵌在一塊同樣叉開的木板架上,木板架再下,則是四個小輪。在上方則是彎曲的長柄,收割之時,只要握着長柄向前推動,刃口自然將麥稈割斷。因爲不需要彎腰,也不需要反覆揮鐮,所以它的效率比起單純的鐮刀要快得多。

這種推鐮,原是葉暢看到宋金之時發明的,之所以未曾大行,原因主要是家裡總共不過些許田地的自耕農用這個不合算,而且它對於田中環境有要求。葉暢是親眼去看了軍屯營田,發覺營田中的麥子都種得一排一線極爲整齊,正合着推鐮使用,這才靈機一動,將它拿了出來。

有了它,再加上合適的分工,葉暢可以肯定,能在麥熟之後的最短時間裡將麥子收割完來。

“我要一千具這種推鐮,五日時間,你們打得出來麼?”葉暢問道。

那營匠頓時叫苦不迭:“參軍可是難爲我們了,五日一千具,一日就要二百具,我們全營總共就這麼些人,如何忙得過來?”

葉暢略一沉吟:“此事分爲三部分,一部分乃鐵匠之活,軍中鐵匠也不須另做,將原先的鐮刀改成這鐮刃,這總不難,一日改二百具改得出來麼?”

“這倒是沒問題。”

“第二部分要用木匠,營中木匠手巧的做輪,較差的做底盤,再挑些軍士學着做曲柄,我向大夫去請調人手,這個也沒有問題吧?”

木匠營頭點了點頭,表示沒有問題。

葉暢最後道:“只需按着一致的度量,最後一道便是裝起來,這個可以現教現學,我也另調人手來……大夥全力以赴,一日以二百具爲數,少於二百具,自然受罰,多於二百具,每多出一件,我便請賞錢一百文,諸位自行商議如何分賞,如何?”

工匠們頓時歡聲雷動

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
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84章 百藥之中酒稱王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390章 澆卻塊壘獻酋敵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240章 一夜破城問戰守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