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百度吞併谷歌

胡正明對歷史很瞭解,對現狀不瞭解,他聽完之後迅速抓住了關鍵點:“華虹半導體現在相當於被霓虹企業裹挾了。

之前全部精力都放在存儲芯片代工,導致營收完全被存儲芯片的市場環境所綁架。”

周新點頭:“沒錯,華虹半導體和霓虹的NEC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來做存儲芯片代工。在這家合資公司裡雖然華虹半導體的股權佔比超過了70%,但是實際控制權卻在霓虹企業手裡。”

胡正明說:“我明白了,909工程雖然採用了更符合當前國際主流的芯片代工模式,華虹半導體也主要是做芯片代工。

但是909的現狀和908工程的現狀,看似表象不同,實際上背後的根本原因都是在於華國的芯片產業太過孱弱。

即便有先進的芯片代工企業,也需要寄生在霓虹芯片體系裡才能得以生存。而霓虹的芯片產業在經歷了80年代的巔峰,簽訂阿美利肯-霓虹半導體協議之後便一直在走下坡路。

霓虹的半導體市場被高麗和彎彎不斷擠壓,他們自身都難保,更何況幫助華國的芯片產業發展。”

周新說:“NEC給華虹半導體開出的條件是包銷產品,也就意味着華虹放棄了芯片代工,轉爲了NEC的下游廠商,其他環節倒是說的很對。”

對於華虹半導體今年上半年的鉅虧,在華國的半導體產業界引起了巨大的爭議,外界對此討論很少,在業界這堪比八級地震了。

從政府到業界,都對代號909工程的華虹半導體寄予了厚望,哪想到最先進的生產線剛剛投產就開始鉅虧。

對於現狀的原因,業內人士的看法各不相同。

“華虹之所以投入到存儲芯片這個風險極大的產品領域,是合資的必須選擇。”燕大微電子所所長認爲:“作爲‘909’主體工程,華虹原準備做芯片代工,但企業體制改革不到位,具體的經營團隊沒有建立起來,國際市場也拿不到。於是當時只好和一些國外大公司談合資,當時NEC給出的條件是最優惠的。”

燕大宇環微電子系統工程公司總經理更是直言:“華虹與NEC的合作,對華國芯片產業的帶動作用不大,效用就差不多等同於摩托羅拉在華國新建了一個廠一樣。”

周新繼續說:“而且我們在和華虹談合作的時候,因爲具體的經營在霓虹人手裡,所以特別難推動。

他們願意幫忙測試光刻機已經是協調的結果了。

Mphone的芯片是130nm製程,而華虹半導體的製程是350nm,這顯然不夠。

華虹半導體沒辦法成爲A1E芯片的代工廠,但是這不代表我沒有別的辦法。

我們幫蘋果設計的解碼芯片,華虹半導體的製程完全可以製造這個精度要求的芯片。

但是在和華虹半導體談合作的時候,霓虹方對此顯得極其不情願。”

霓虹、高麗再到彎彎,半導體技術都是從阿美利肯引進技術,然後在此基礎上進行自研的。

唯獨華國不行,1994年巴統解散兩年後阿美利肯在荷蘭組織簽訂了瓦森納協議,這導致向華國出口的半導體技術必須是落後兩代的半導體技術。

原本在909工程啓動的時候只能買0.5微米也就是500nm製程的生產線,後來和NEC合作才從NEC手裡獲得的350nm製程的生產線。

在當時350nm製程的生產線已經是難得的好條件了,即便知道這是糖衣炮彈也不得不吞下。

胡正明說:“我知道NEC和華虹合作的事,NEC會幹出這種事並不奇怪。

NEC當年會開出這樣的條件,純粹是因爲關本忠弘看中了華國市場。

他想借機打開華國市場,結果在華虹和NEC合作的生產線投產之後,他發現這條生產線生產的存儲芯片有95%都需要依賴NEC幫忙消化。

本來打的算盤是華國自身市場就能把這些芯片消化掉,結果華國只能消化掉5%,這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最近在郵件上和楊崇和聊的時候還聊到過NEC的操作,NEC最雞賊的點在於,把產業鏈切斷。

比如在華虹NEC生產的還沒有封裝的芯片,霓虹方全部買走,拿到馬來西亞去做封裝,然後再將馬來西亞的另一種芯片拿到燕京來封裝。

一不讓華虹NEC掌握核心技術,二不讓華虹NEC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華虹NEC不過相當於位於華國境內的日本NEC的一個加工部門。”

周新聽完之後恍然大悟,他的人脈遠不如胡正明,關建英在國內也打聽不到這麼細節的消息:“難怪有訂單,華虹半導體都不敢做,原來是因爲在芯片代工上完全被霓虹裹挾。

所以有能夠讓他們扭轉現在鉅虧情況的訂單,他們也要看霓虹人的眼色。

蘋果的解碼芯片不說幫他們徹底扭虧爲盈,好歹也是一筆不菲的收益,而且這筆訂單做好了,那將是長期的業務合作。

而且解碼芯片對技術要求也不高,我之前一直都沒有想明白,現在終於搞懂了。”

周新頭有點大,中芯國際的股權結構複雜,市場化和盈利需求導致和中芯國際的合作很難推進。

更別說中芯國際成立的時候,互聯網崩盤導致的芯片產業低谷,費城半導體指數一路下跌。

Mphone的A1E芯片訂單給中芯國際的話,保證讓他們朝西,他們就不會朝東。

但是問題在於,華虹半導體造不出130nm製程的芯片,中芯國際同樣造不出。

胡正明說:“所以還是和臺積電合作最好,華虹可以當成備選。

等我回去之後我看看我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我在華國還是有點能量的。

你作爲硅谷著名的企業家,手裡的資本堪稱海量,你能夠影響到的不只是你旗下的企業。

Mphone的芯片可以當成籌碼,蘋果的解碼芯片可以當成籌碼,其他公司的芯片代工你同樣可以幫新芯科技去爭取。

英偉達的芯片代工同樣可以當成是籌碼。

另外就是英特爾,最重要的是說服英特爾,只要英特爾願意扶持我們。

我這次回華國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由新芯科技和英特爾合作,專門針對華國市場研發一款芯片,主打性價比。

然後再和華國的電腦製造廠商合作,主打的就是低價。

但是這其中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瞭解華國市場的消費能力和實際需求,預判未來的情況等等。”

原本歷史上英特爾針對華國沒少搞華國特供,早在2006年的時候英特爾就推出了不少533MHz FSB的殘血產品,這些殘血產品就以華國市場爲主要供貨地區,主打的就是一個價格低。

“在芯片領域,英特爾纔是當下最重要的玩家,從三星到臺積電,形成芯片產業的正向循環,無不是搭上了英特爾的快車。”

周新在和胡正明聊下來之後,發現對方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思路,有一整套清晰的打法。

這讓他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關建英能力沒有問題,但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顯然不是他一個人能做得完的。

另外在華國,人脈關係太重要了,和從1985年開始就和華國學術界、產業界打交道的胡正明相比,關建英在華國可以說是毫無人脈,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申海市方面。

胡正明回去之後,對新芯國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極大程度的提高。

“周新,你看上去好像心情不是很好?”回到家裡,原本在看書的李靜宜望向看似在看手機,實際上手指沒有做任何操作,目光顯得呆滯的周新。

周新看了眼對方後,穿着家居服的李靜宜總給他一種賢妻良母的感覺,“胡教授答應我,回國擔任新芯科技的董事長,全權負責我在華國的所有業務了。”

李靜宜好奇問道:“那你爲什麼興致不高?

這不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嗎?

你之前不是一直想勸胡教授回去幫你。

對你來說,胡教授完全可以信任,而且他在集成電路領域是最頂級的人才,有了他的幫助,華國要想發展自己的半導體產業應該要容易一些吧。”

周新讓胡正明先別提辭職,先回華國安頓下來之後再通過郵件的方式和伯克利這邊提辭職,然後由他擔任胡正明的全權代表,幫他和校方談論能否保留職位。

之前胡正明回華國都是以學術交流的名義回去,在新聞上看到華人科學家離奇死亡的新聞不少,像胡正明這種級別的科學家回去,周新擔心最開始暴露目標會發生什麼意外。

雖然現在的形勢遠沒有二十年後嚴峻,但是小心點總沒錯。

周新說:“因爲我在硅谷熟悉的人又少了一個,離別總是讓人惆悵。

我在伯克利熟悉的人就只有胡教授和張師兄,張師兄去德州儀器了,雖然他來硅谷來得很勤,但是他來硅谷的時候要麼我不在,要麼我沒空,大家難得見一面。

而胡教授我們幾乎每週都能見一面,他對我無論是學術上,還是剛來硅谷的時候起步階段,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他回申海是幫我做事,但是大家在之後的好多年時間裡都只能通過微信聯繫了。”

周新也想把張忠博挖回去,問題在於張忠博在德州儀器乾的很開心。

張忠博之前是做數字信號處理器的,後來Mphone大火之後,各大手機廠商都開始冒出做半智能手機的需求。因此德州儀器也針對市場風向進行研發,打算研發一款更加支持互聯網應用的移動芯片。

張忠博就被調到了這個新的研究組去了。

這也讓周新對挖他沒有那麼急迫,多在德州儀器呆幾年也挺好的。

李靜宜安慰道:“沒有誰能夠事事能夠稱心如意。”

周新嘆氣:“是啊,就是因爲人手太少,所以我在很多事情上壓根找不到合適的人去做。

我愈發覺得我應該學孟嘗君,養三千食客,這樣也不會爲手裡沒有人才而發愁了。

你剛剛說的沒有人能夠事事稱心如意說得太對了,即便是之前說好的事情,後來也會發生變化。

你還記得李師兄吧?robin,就是做搜索引擎的那個。”

李靜宜點頭:“記得,怎麼了?他來我們家吃過幾次飯。

每次他來家裡吃飯的時候,我都感覺你說話的時候,他看你的眼神含情脈脈,要是他是女的,絕對對你有意思。”

周新扶額:“你注意的點太奇怪了。

去年的時候谷歌想和百度合併,想吞併百度,當時百度背後的投資人以高盛爲代表給百度施壓,想讓百度接受谷歌的條件。

當時robin來找我聊,表示不想接受合併,希望獲得我的支持。

我當然支持他了,我們關係這麼好,而且谷歌和百度合併上市之後的這點好處,我還沒有放在眼裡。

當時大家說好了,我支持他,我幫他把高盛那邊的壓力擋下來了,一年過去了,百度在搜索引擎市場上牢牢壓了谷歌一頭。

Mphone內置的搜索引擎,我也是交給百度做的。

結果最近Robin來和我聊,說想了想還是打算和谷歌合併,合併之後上市能夠享受遠超於百度單獨上市的溢價。”

李靜宜驚訝道:“怎麼會發生這樣的轉變呢?

他之前排斥,現在都在搜索引擎戰場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現在來放棄不正常。”

周新說:“因爲這次是百度合併谷歌,在合併之後的搜索引擎公司裡,由Robin來擔任董事長兼CEO。

所以Robin就心動了。

本來現在搜索引擎市場佔比,百度大概是43,谷歌是38%,然後纔是其他公司。

百度一直領先,但是領先的有限。上市能夠享受到的溢價不會很高。

和谷歌合併那又不一樣了,合併之後他們在搜索引擎市場可以說是和windows壟斷操作系統市場差不多的佔比。

新的百度-谷歌會被看做是新時代的雅虎。在資本市場講故事最重要,單獨的百度沒有太多故事好講,和谷歌合併之後那可就不一樣了。

再者現在是百度吞併谷歌,又不是谷歌吞併百度。”

最近工作太忙了,更新有點怠惰了,之後慢慢恢復狀態!

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幾章真的很難寫,一些具體的資料太難找了

第34章 聖誕節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35章 悲哀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85章 Mphone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244章 結果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7章 反擊第13章 驚訝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49章 條件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312章 價格戰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19章 招兵買馬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32章 宿敵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24章 估值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64章 在申海第367章 MIPad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37章 反擊第184章 發佈會第329章 上市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45章 訪談第296章 質疑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40章 Mphone3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33章 達成合作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3章 驚訝第315章 優勢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321章 合作第222章 ipod zero第232章 宿敵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69章 被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
第34章 聖誕節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第235章 悲哀第143章 回國之前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276章 經典調侃環節第161章 被帶跑偏的企鵝(6K)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85章 Mphone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48章 天使投資第122章 無限接近於零的可能性也不是零第86章 支付令牌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244章 結果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7章 反擊第13章 驚訝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149章 條件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31章 手機交鑰匙方案(6K)第312章 價格戰第83章 康菲尼迪的新聞發佈會第190章 產業佈局第289章 浸潤式光刻機技術路線的獨苗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11章 新芯(華虹)的成立第19章 招兵買馬第320章 技術轉讓和股權互換第232章 宿敵第61章 最重要的產品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77章 線上百科全書第324章 估值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64章 在申海第367章 MIPad第248章 技術的幽靈沒有離去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37章 反擊第184章 發佈會第329章 上市第316章 40nm工藝的突破第345章 訪談第296章 質疑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40章 Mphone3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27章 雙輪驅動開始發力第33章 達成合作第300章 餘額寶的推出第234章 蝴蝶效應第301章 新的被折磨對象第116章 瘋狂的時代,時代的瘋狂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71章 第三百六十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9章 微軟成立以來最貴的收購第150章 給自己挖坑第343章 做空和戰略收縮第213章 爲Matrix尋找新的管理者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13章 驚訝第315章 優勢第236章 懲罰措施第321章 合作第222章 ipod zero第232章 宿敵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342章 百度的結局第269章 被坑第226章 技術的核心推動力第246章 極致性價比第208章 電源管理芯片第186章 Mphone的初體驗(4k))第182章 新芯科技(8K!)第16章 蓄勢待發第293章 相同與不同第129章 微軟不做電子支付的原因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360章 從棋子到棋手第78章 要不要做知識問答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