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雙線並行

第359章 雙線並行

當你不知道別人給你的到底是蜜糖還是陷阱的話,那麼選擇把給你提供這個機會的人拉下水,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這個機會是對方提供給伱的,那也意味着他手裡掌握的信息更多,你哪怕付出些許代價,也要把他拉下水,靠他提供的信息做出更加準確的決策。

周新的想法是讓美聯儲入場,由美聯儲、NewPay和美林證券完成三方交易。

美林要價1000億美元,現金的話NewPay肯定掏不出來,肯定需要美聯儲提供授信額度,幫助NewPay完成這筆交易。

而NewPay同時需要面臨來自美洲銀行的競爭,需要判斷美林是不是裹着蜜糖的砒霜,需要順利完成這筆收購。

那麼與其要美聯儲的錢,不如做一筆交易,把NewPay的股份賣給美聯儲,美聯儲直接提供現金,美聯儲成爲NewPay股東後,風險就實現了共攤。

當然美聯儲不會這麼容易下場,它作爲聯邦財政的核心管理機構,雖然背後是私人股東,但它也不能親自下場持有NewPay股份。

美聯儲不行,FIDC行啊,FIDC的全稱叫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FIDC接管了大量破產銀行,它和美聯儲一樣,也是聯邦政府掌管的金融機構,靈活度要比美聯儲更高。

如果說美聯儲相當於華國央行的話,那麼FIDC就包含類似華國社保基金的職能。

“我們需要和美聯儲方面溝通,讓FIDC參與進來,FIDC提供資金,由NewPay具體收購美林證券,NewPay出讓部分股份給FIDC,我們需要把雙方協議變成三方協議。

讓原本只提供資金,承擔融資功能的美聯儲,作爲風險共擔方參與到這筆交易中來。”

周新的這一戰略謀劃和之前從阿美利肯回來的時候,把比爾蓋茨帶着一起回來一樣,都是通過風險共擔策略,降低出現意外的概率。

“如果美聯儲方面願意這樣操作,那麼這筆交易可以做,如果他們不願意,那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和美林聊了。”

周新很清楚,這個時間點,是收購大型金融機構難得的時間窗口。

等到2016年以後,華國企業想收購阿美利肯核心金融機構,想都別想。

周新之前在華盛頓工作的時候,他很清楚記得某位華國資深外交人員和他說過的話:

“現在是華國和阿美利肯兩國關係的黑鐵時代。

很多人說2003到2008年燕京奧運會前,是兩國關係的黃金時代,我並不這麼認爲,我認爲這不過是白銀時期,真正的黃金時期要到2007年之後,2007到2011年這段時間纔是黃金時代。

因爲這段時間,阿美利肯有求於華國,他們的大放水需要華國配合,不然他們控制不住國內的通貨膨脹。

你能想象這段時間,美聯儲能同意華國投資集團收購摩根士丹利10%的股份嗎?

換做現在,完全是天方夜譚,而且那10%的股票不僅僅能享受分紅權,還有投票權,沒有被稀釋過的投票權。

換現在,想都別想。”

另外也有華爾街的金融從業人士和他吐槽過:“08年以前那可是華爾街的鼎盛時期,華爾街能和華盛頓抗衡,美聯儲和聯邦財政部壓根沒有現在這麼大的權力。

那時候大型金融機構之間的併購、收購、拆分可要容易得多。”

這是因爲在2010年之後,聯邦對金融的監管愈發嚴格,資產總額超過100億美元的金融機構,在公司倒閉、被收購、拆分之前需要預先支付分解資金,美聯儲更是擁有了引導任何大型金融控股公司出售或轉移資產的權力。

這裡的限制詞是任何。

華盛頓在金融領域被賦予前所未有的權力,華爾街則遭到了極大削弱。

華爾街新貴,來自硅谷的異端,和老牌金融機構美洲銀行爭奪全美最大券商美林,這其中充滿了噱頭。

彼得·蒂爾公開承認後,美林證券連續上漲,市場給予了非常正面的信號。

華國國內的媒體也在高頻討論這件事,本身阿美利肯金融界的動態就關係到全球經濟什麼時候能夠企穩,而不管是NewPay還是美林,都是赫赫有名的企業,這樁潛在收購案話題度十足。

“臥槽,那可是美林啊,華國企業居然有收購美林的那一天,我之前做夢都想不到。這可比什麼聯想收購ThinkPad要牛得多。”

Www ●TTκan ●C O

“拉倒吧,NewPay什麼時候是華國企業了?NewPay不純純硅谷企業嗎?你總不能說華人創辦的企業都是華國企業吧。”

“新總依然掌握對NewPay的控制權,NewPay在全球範圍展業,怎麼不能說這是華國企業?”

“全球總部在硅谷,受到阿美利肯政府監管,主要業務也在國外,除了周新是華國人以外,我是沒有看出半點NewPay是一家華國企業的影子。”

在社交媒體上則一下子就歪樓了,原本是在討論NewPay可能收購美林,結果變成了討論NewPay是不是華國企業。

成功舉辦奧運會之後的華國,從民間層面,已經不太需要這類事件來塑造民族自尊心了,和十年前的風氣截然不同。

大家只會覺得華國人創辦的企業能夠收購擁有百年曆史的美林證券很厲害,媒體會把這件事和民族自豪感聯繫起來,對具體的個人來說反而不太會有這種感覺。

這就好比20年之後zoom在阿美利肯上市後市值飆升,大家沒有什麼感覺一樣,因爲它和個體的距離太遠,zoom發展再好,也不會給個體帶來什麼正面的影響。

而像華爲實現芯片技術突破,普通個體也能享受到科技突破,產業鏈升級帶來的好處。

阿美利肯貧民窟的流浪漢們想起阿美利肯的11艘航母也會驕傲地挺起胸膛,因爲他們知道這些航母是他們思維底層能夠意識到,這些航母是保證他們能順利領到救濟金和免費食物的關鍵。

但他們肯定不會因爲比弗利山莊富豪們的豪華別墅而感到自豪,因爲那裝修得再豪華,和他們也沒半毛錢關係。

“我對於這些內容總體上持贊同意見,金融危機結束遙遙無期,適當放水以工代賑的模式,是有利於穩就業,保增長的。

本身華國從地方到中央的負債率都很低,按照過去華國經濟的增長態勢,適當加槓桿,並不會影響到華國金融的穩定性。”彼得·蒂爾和沃倫·詹森在華盛頓爲收購美林證券而奔走,周新則在燕京參加有關方面舉辦的金融工作閉門會議。

在前不久gwy常務會議結束後,燕京公佈了10條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也就是後世津津樂道的四萬億計劃,只是gwy結束後的記者會上,發言人只是公佈了措施,沒有講具體的金額。

那10條措施在申海的金融峰會上也被廣泛討論,大家都認爲有必要,而且是可行的方案,同時也被財經類媒體認爲是華國貨幣政策,“從緊”向“適當寬鬆”的重大轉向。

措施有了,具體執行還是空中樓閣,燕京方面希望找一些經濟領域的專家來燕京開閉門會議討論。

周新作爲國內首屈一指的企業家,自然也被邀請了。

“我有以下幾點建議,涉及到這麼大額的資金撥款,儘可能發揮金融機構的職能,可以由銀行負責具體把水給放出去。

同時利用好銀聯的數據監管作用,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可以儘可能利用互聯網手段進行監管,防範系統性風險。

之前由財政部和央行牽頭做了銀聯,後續一旦進行大規模的棚戶改造,結合財政放水,勢必然會促進房地產的發展和房價上漲。

不僅僅金融企業會發生系統性風險,高週轉高增長的房地產行業,發生類似風險的概率不會比金融行業低多少,規模甚至更甚。

這方面的監管一定要跟上。”

周新知道這種建議燕京會覺得很好,靠銀聯監管地方國企有難度,但監管這幫地產企業,那他們毫無心理壓力。

也許搞到後面會跑偏,但多少能發揮點作用。

“我簡單舉個例子,現在很多地產公司不是喜歡給施工方開票,比如一百萬的現金,我給你一百萬的票,票一年之後兌付,票面利息8個點。

雖然在2005年的時候國內就有票據法了,但是票據的登記一直非常分散,中農工建各有各的票據中心,然後地方還有地方的票據交易中心,像重慶聯交所這種央企交易平臺,也有票據登記的職能。

票據市場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機構間割裂、透明度低,市場參與者無法充分對接,信息嚴重不對稱。

像這種完全可以由央行建立票據交易所,把票據集中管理,充分你發揮票據市場的功能作用。

建立統一的管理平臺後,可以對承兌情況進行追蹤,任何企業一旦出現票據拒絕承兌的情況,那麼在統一管理平臺上都能查到,這能極大程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

地產這種高週轉的行業,最喜歡用票據進行支付,因爲這意味着他們的現金可以留着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施工方能享受一年8個點的利息,同樣很香。

在市場高速增長的時候這樣做沒有問題,整個鏈條上下游的相關方都能獲益,問題是一旦地產停止增長,企業資金週轉困難,票據就面臨拒絕承兌的風險。

恆大的商票打1折都沒人要,別說利息,本金都虧了精光。

“我同意新總的觀點,從去年開始,國內就有一些案例,企業拿着自己的錢去投境外的對衝基金,導致資金鍊斷裂,票據無法承兌,問題他們的票據是在長三角地區的交易所登記的,承兌信息得到長三角才能查到,部分持票人利用信息差,把這些無法承兌的票據拿到川渝地區去做質押貸款。

信息的極端不對稱導致整個票據市場泥沙俱下,沒有充分發揮票據融資和刺激經濟的作用。”與會專家說。

周新不說,未來也會有票交所,但是那就要等到十年之後了。

“沒錯,我一直覺得放水是有必要的,中央需要站出來給市場信心,但是建立健全整個金融體制機制更加有必要。

它關乎到我們長期的金融市場健康和穩定。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做好監管,我們才能讓放的水去到它真正想去的地方。”

阿美利肯的金融市場,不健康的點在於泡沫太大,這個泡沫是美聯儲故意導致的,而華國的金融市場不健康的點在於,從業人員水平太低,缺乏監管和處罰措施。

“剛剛舉例提到了票據市場的融資作用,證券交易市場的融資作用更重要,這是比票據更大,更能幫助實體產業發展的融資平臺。

我們現在的證券市場面臨很大的問題,我認爲最大的問題就是資本市場運作的違法成本太低,低到可怕,五十萬的最高處罰力度,完全和實際情況不符。”這也是被詬病了很久的點。

爲什麼沒改,說白了能這樣操作的,挖出蘿蔔帶出泥,後面指不定有什麼人在搞鬼。

捉看糧倉的碩鼠是最難的。

不過周新無所謂,這種閉門會議他說了不算,但是他還是要說,他到了今天這個地位還如履薄冰,謹小慎微,那又有什麼意義呢?

“最後就是要讓投資者有信心,把華國的證券交易市場建設成真正考驗企業經營、企業發展和企業盈利的市場,我認爲現在的退市機制有很大的問題。

企業上市條件苛刻,退市條件更苛刻,能上不能下,之所以滬市也好,深市也好,妖股頻出,亂象叢生,這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我剛剛簡單舉了兩個例子,是想說明,我們需要健全金融機制。

具體的這十條我覺得都很貼合實際,沒有問題。”

周新之所以對基建沒有意見是因爲,在這個時間點,國內基建水平不高,基建還沒到後世邊際效應遞減的那一步。

周新說完後,參加會議財經口人士冷汗直冒,要是按照周新的提議來改造,那金融圈從業人士的飯碗都得被影響。

昨天晚上九點多才回,實在寫不動直接倒頭就睡了,欠的週末補!

 

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40章 Mphone3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5章 聖誕節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72章 終章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3章 驚訝第1章 天時地利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345章 訪談第330章 高估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47章 攪局者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完本感言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6章 輕鬆拿下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184章 發佈會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1章 閒聊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0章 離京前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105章 百人會第329章 上市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96章 銷量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340章 Mphone3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309章 連環雷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30章 訪談2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
第210章 走聯發科的路,做山寨機之父第340章 Mphone3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263章 手機牌照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第35章 聖誕節第128章 慶祝晚宴(3.8k)第314章 突然陡峭的曲線第372章 終章第64章 NewPay的優勢第22章 謝邀剛和蓋茨吃完飯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73章 知乎?Quora!(求追讀)第85章 電子支付戰爭將是一場零和博弈第141章 matrix鍵盤上市第12章 回到現實世界第7章 想要打廣告的留學中介第2章 98年的燕大第273章 峰迴路轉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93章 Yahoo Answer上線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262章 想要轉型的魅族第95章 什麼是Quora+第132章 性價比極低的生意第154章 巔峰對話與死裡逃生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第346章 特斯拉變愛迪生了第13章 驚訝第1章 天時地利第66章 大受好評(求追讀!)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52章 反手投資百度第345章 訪談第330章 高估第178章 控股騰訊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247章 攪局者第131章 在伯克利的閒聊第279章 坐山觀虎鬥完本感言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88章 做一個世界級的消費電子品牌第274章 什麼樣的籌碼能打動周新第216章 NewPay雙旦特別活動第55章 人在舊金山ISSCC會議現場第191章 引爆華國輿論(1W!!!)第175章 此時不狠,更待何時?第169章 舉牌蘋果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351章 新芯的競爭對手們第6章 輕鬆拿下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184章 發佈會第202章 世界線的變動第45章 遊戲社區改版第256章 《英雄傳奇》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31章 閒聊第349章 最後的希望第10章 離京前第173章 Newman概念股第180章 新芯半導體和ARM的深度合作第105章 百人會第329章 上市第79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268章 手機巨頭懼怕和Newman的直接競爭第306章 上當的遠不止Xcom第196章 銷量第146章 問答環節第65章 明天早上更第183章 線上沃爾瑪(6k)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34章 提前截胡臺積電(4K)第340章 Mphone3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第80章 和比爾蓋茨的賭約第358章 NewPay在行動第267章 華國互聯網企業在硅谷第309章 連環雷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28章 進擊的新芯科技第49章 投資的第一課第308章 踩進坑裡一去不復返第336章 Newman的格局第230章 訪談2第145章 堅持去做你認爲正確的事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344章 你來我往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199章 Mphone應用商店第147章 第二件事(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