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你來我往

在金融危機來臨之時,大量半導體企業選擇裁員,選擇戰略收縮,英偉達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前有臺積電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要裁掉上千人,後有三星的大手筆裁員計劃更是驚人。

德州儀器、英特爾、AMD都在戰略收縮,剛剛把ATI收入麾下的AMD甚至面臨現金流極度緊張的局面。

半導體企業們都在學習壁虎斷尾求生。

當然在這種風雨飄搖的日子裡,三星則是選擇逆勢擴張,勢必要把霓虹半導體制造最後的榮光爾必達給幹掉。

三星裁員歸裁員,擴產降價歸擴產降價,二者並不衝突。

三星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宣佈了高達19億美元的擴大產能計劃,隨着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三星再次加大投入,再投資20億美元。

到了明年,三星還將繼續擴大產能。

而三星爲什麼有底氣大肆擴產,一是因爲他們血比較厚,隨着智能手機的流行,消費電子行業對存儲芯片的需求日益增多;二就是剛剛上線的Mphone3,Mphone3的銷量讓三星更加有信心。

Matrix可是三星存儲芯片的大客戶,和Matrix的長期合作關係,讓三星的產能有地方可以消化。

新芯沒有去做內存芯片,因爲這個行業屬於週期性行業,市面上已經有固定的幾個玩家了。

新芯現在光是半導體業務的規模就有超過一萬名僱員,如果要進軍內存芯片的話,員工數至少得翻倍,他們還沒有做好這樣的擴張準備。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盲目擴張是需要繳學費的,現在的新芯科技還沒有做好這個準備。

在知道歷史走向的前提下,自然是等爾必達倒閉直接把爾必達破產清算的資產買下來最划算,甚至因爲金融危機,這些資產只需要一個很低的價格。

加上金融危機人人自危,原本不會賣的資產在這個時間點,也不是不能商量。

別說像爾必達這樣鉅額虧損的產物,哪怕像尼康光刻機,都不是不能商量。

“我們想的還是太簡單了,移動芯片很難在功耗和性能之間進行取捨,我們高估了自己在芯片設計方面的能力。”

老黃從創辦英偉達以來,經歷過很多失敗,但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一次,一定是2007到2008年的這一次。

AMD在收購ATI之後在獨立顯卡領域重拳出擊,短短一年時間裡佔據了獨立顯卡40.7%的市場份額,AMD的CEO甚至聲稱要在2008年年底拿下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

英偉達面臨着嚴峻的考驗,加上整體市場需求的低迷,市場份額被不斷蠶食,他們不得不開源節流。

英偉達此時在全球範圍內大概有5500名僱員,這次一次性預計裁一千人以上,先裁500人,如果情況沒有好轉,再繼續裁,這可以說是壯士斷腕的決心了。

當然英偉達算好的,摩托羅拉更誇張,光是移動業務板塊就打算一次性裁掉4000人以上,關閉全球94個辦事處的三分之一。

周新說:“我理解,現在所有企業的日子都不好過,金融危機的影響在蔓延,它就像一顆炸彈扔進了水面,激起的波紋會四散影響整個水面。

你有沒有考慮過把核心的研發中心轉移到張江,華國隨着過去十年芯片產業的發展,在人才儲備方面已經日趨成熟。

和硅谷相比,無論是哪方面的成本都會低特別多。

你知道摩托羅拉嗎,他們的芯片測試和組裝部門放在香江,現在打算把整個香江的摩托羅拉分公司全部裁掉,爲了降低成本,摩托羅拉打算把這塊業務轉移到天津和吉隆坡去。”

摩托羅拉在香江大概有700到800人的團隊,專門做芯片測試和組裝。

當然摩托羅拉的裁員同樣涉及華國,燕京的辦事處要裁上千人,有摩托羅拉燕京分部的員工已經去公司門口拉橫幅抗議了。

香江因爲過高的地租,導致絕大多數製造業在香江壓根呆不下去,哪怕是半導體這類回報率偏高的製造業。

地租比獅城更加誇張。

黃仁勳說:“我有想過,我們之前在華國有研發、市場和銷售三個部門,一共大概有400名員工。

當然研發方面主要是一些非核心的功能設計,這涉及到很多困難,一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把整個研發部門全部搬到華國,或者採用華國本土的工程師。

二是如果我們嘗試在華國組建研發團隊,這種跨國合作的方式是否適合。

所以我們一直沒有下定決心把研發調整到華國。

你提到了,我們可以做進一步的嘗試。”

周新想的是英偉達把更多的研發部門搬到華國,之後把英偉達在華國的分公司當成培訓中心,找一些員工去幹一段時間然後出來搞國產顯卡。

現在的英偉達遠沒有後世那麼強,在整個顯卡領域,最強的是英特爾,佔據了62%的市場份額,這裡包括集顯,英特爾在集顯裡一騎絕塵,第二是AMD,佔據22.6%,第三才是英偉達,今年以來市場份額大跌了5個點。

華爾街有傳言說,英偉達是Newman唯一看走眼的一筆生意,算上利息成本的話周新到目前爲止在這筆交易中大概虧了得有二十多億。

老黃很佩服周新,在芯片領域也能像在互聯網領域一樣快速獲得成功,大家都是搞技術的,他很清楚成功沒有那麼容易。

從他1993年創辦英偉達以來,現在已經15年了,這麼多年,英偉達無論是在獨立顯卡領域還是集成顯卡領域都還是追趕者的地位,而周新能在移動芯片、藍牙芯片、光刻機等領域少則兩三年長則五六年就成爲第一,這太難了。

他想想都難。

移動芯片和藍牙芯片還好,沒有直接的競爭對手,屬於周新創造的需求,但是光刻機可不是,光刻機從60年代開始有五十年的歷史,新芯半導體居然也能後來居上,老黃認爲這是難得的奇蹟。

周新只要知道英偉達後續會把一些核心研發業務放到華國,這對於他來說就達到了目的。

“在節目開始之前,讓我們先爲前不久因槍擊案去世的人們哀悼。”比爾·馬赫說。

比爾·馬赫,HBO的主持人,這檔叫《與比爾·馬赫實時互動》的脫口秀節目被華國觀衆們戲稱爲彪馬秀。

他在主持節目的時候花白頭髮,西裝革履,打的是領結而不是領帶,很有CNN新聞播報節目主持人的風格。

在主持彪馬秀以前,馬赫還主持過一檔節目,叫《政治不正確》,聽這名字就知道,以政治是核心話題。和《政治不正確》類似,彪馬秀的嘉賓也以教授、記者和政治家居多,主要討論政治和時事。

周新同樣西裝革履,面露哀傷的神色,他內心沒有悲傷的情緒,這不是因爲他冷漠或者覺得阿美利肯人活該,而是因爲他本身就是情感淡漠的人。

而且周新也不認爲這有什麼值得高興的,他爲這場槍擊案中喪生者感到可惜,以這種方式失去生命。

“好的,哀悼結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Newman,這讓我們又愛又恨的該死的傢伙!”馬赫面帶微笑,微笑卻給觀衆一種輕蔑和傲慢的感覺。

周新點頭:“你好。”

馬赫說:“這還是我們這檔節目從創辦以來,第一次來這麼大牌的人物,以至於導演在告訴我的時候我的心臟顫抖了一下。

之前我看查理·羅斯秀的時候,看到那傢伙居然有機會採訪Newman就覺得很不可思議,他的採訪水平明顯不如我,問的話題也太沒有攻擊性了。

換我來,我能找到更加有爆點的話題,現在終於如願以償,我也有機會採訪Newman了。

今天穿的這麼正式是爲什麼?和你之前所有上節目的風格都不一樣。

我還是第一次看到你穿西裝。”

周新說:“老實說,我作爲Matrix的創始人來參加這個節目是來做危機公關的。

因爲槍擊案導致Matrix出現了很多不好的輿論,我希望來進行一些解釋,我想這是一個很正式的場合,我需要正式的着裝來表達我的重視。”

真誠纔是必殺技。

彪馬秀一般是錄播的形式,但是因爲周新這邊的要求,所以這檔節目特意改成了直播。

要不是華萊士太老,都已經九十歲了,他甚至都想參加華萊士的《60分鐘》節目。

華萊士在去年的時候宣佈因爲健康原因不再參與該節目。

馬赫心想果然是個難對付的傢伙,其實他收到HBO的暗示,要儘量讓周新難下臺。

結果周新直接說是來做危機公關,一下子把他準備的進攻套路給打亂了。

“是的,我在互聯網還有媒體上看到了大量關於Matrix的討論,他們認爲Matrix導致了這場金融危機。”

周新搖頭:“Matrix不是金融機構,它沒有這麼大的威力。”

馬赫說:“媒體們的邏輯是,Matrix帶來了移動互聯網時代,而移動互聯網讓更多的人能接觸到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把槓桿進一步加大,泡沫被吹大後爆發了金融危機。”

周新反問:“難道沒有Matrix就不會有移動互聯網嗎?

它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沒有Mphone也會有Aphone,也會有Bphone。

這就好比2000年納斯達克泡沫破裂,能怪到二戰時期發明計算機的科學家頭上嗎?

我認爲這是媒體強行加在Matrix頭上的罪名。”

馬赫感覺自己已經落了下風:“Newman,我們都知道你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產品經理,也是全球最有錢的人,你在做NewPay的時候,有沒有預料到會被麥道夫這樣的人所利用。”

周新說:“沒有,我在做NewPay的時候只是把它當成一種工具,人們可以把圖書、購物、音樂播放等等都搬到線上,那我爲什麼不能把支付搬到線上?”

“那你在做餘額寶的時候有沒有預料到?”馬赫意識到之前的問法沒辦法擊穿周新的防線。

這個時候再回答沒有就太虛僞了,因爲你之前都說過自己嚴格控制風險,就是怕金融產品的風險用戶無法識別。

“有。”周新說,然後連忙找補:“所以NewPay嚴格採取了金融產品准入政策。

我們對每一款通過NewPay發售的金融產品,都要進行嚴格的風險審查,並且會在產品介紹裡明確標註該產品的底層資產是由什麼組成,每個季度都會更新底層資產情況、NewPay內部員工做的風險審查報告,盡最大可能將信息公開化和透明化。”

其他電子支付軟件亂搞是他們的事,NewPay一直可都是嚴守底線。

此時電視機前看直播的觀衆都已經被說服了,還是NewPay可靠。

馬赫心想對方可真難纏:“那其他的電子支付軟件爲什麼不採取同樣嚴格的風控措施?”

周新說:“我意識到了風險,其他電子支付軟件未必意識到了風險,或者說他們即便意識到風險,爲了高收益來吸引用戶而故意忽視。”

說的就是百度。

“但是這是其他企業自己的經營策略,我不可能去幹涉其他企業的經營策略,我不可能去說,風險太大,你們不能這樣做。”

馬赫問:“Newman,你說的很好,都快要把我說服了,但你不是百度的大股東嗎?

我記得當年百度上市的時候,你因爲是百度最大股東,成爲百度上市的最大獲益者還上了新聞。”

這點被揭露之後,電視機前的觀衆們有了不好的聯想。

周新則胸有成竹:“可以去查百度的公開財報,我從2006年的1季度就退出了百度大股東行列,持股份額已經降到了5%以下。

今年麥道夫事件爆發前持股佔比更是不足0.5%,我早就不是百度的最大股東了。

再來我從2003年回華國,回華國之後沒有再來過阿美利肯,我的時間很寶貴,我是30歲不到就想着退休的人,我壓根不知道百度支付搞了這種操作。”

周新的策略就是九分真一分假,你能查到的公開信息那一定是真的,你不能查到的那我就自由發揮一下。

“但是據我所知,你和Robin是師兄弟,你們的私交很不錯。”

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330章 高估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請假條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365章 第三招第38章 焦頭爛額第242章 翻舊賬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35章 聖誕節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42章 翻舊賬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63章 交易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331章 採訪第53章 雙線操作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44章 NewPay第365章 第三招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323章 上市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19章 含金量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255章 E3展會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232章 宿敵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6章 輕鬆拿下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37章 反擊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
第359章 雙線並行第56章 遍地大佬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257章 行業反響第330章 高估第209章 模式創新(5K)第194章 華虹半導體第152章 結束和新的開始請假條第304章 周新的想法第365章 第三招第38章 焦頭爛額第242章 翻舊賬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10章 沒錢也要創造條件收購Quora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07章 技術紅利第170章 2000年的喬布斯第174章 谷歌和百度合併第362章 行政手段第310章 遙遙領先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41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212章 2001年尾聲的互聯網大會第35章 聖誕節第153章 泡沫破滅之始第242章 翻舊賬第42章 即將到來的ISSCC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305章 合作對象第127章 上市當天第163章 交易第60章 ISSCC結束後的緊迫感第303章 狡猾的麥道夫第302章 不同的風格第350章 下一個被擺上貨架的將會是?第258章 利益共享第331章 採訪第53章 雙線操作第369章 收購百度第44章 NewPay第365章 第三招第28章 Yahoo!還是Microsoft第326章 各顯神通第68章 爲什麼只有Newman可以?第136章 幾個關鍵節點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71章 逆流而上第307章 殊途同歸第151章 行業性的需求第74章 Robin的Quora初體驗(求追讀))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323章 上市第50章 帶你見識見識!第137章 新芯半導體的當務之急第121章 好的創新纔會有消費者買單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281章 專利公開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112章 產品發佈會第117章 知乎 新興投資和互聯網大會第133章 光刻機技術路線第32章 華國分公司第219章 被影響的歷史第250章 技術基因第319章 含金量第261章 風起雲涌第245章 小米發佈會第220章 新百度上市第255章 E3展會第4章 優化MOSFET模型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155章 風暴效應第221章 你就說投不投吧第277章 羣雄逐鹿第72章 新興投資的戰略規劃第352章 老倒黴蛋了第81章 開放註冊權限第14章 免費的纔是最貴的第111章 首席戰略官第232章 宿敵第160章 簡直是降維打擊(6K)第159章 220萬,40%股份第217章 NewPay開獎第215章 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第227章 兩頭吃不過分吧第87章 NewPay收購康菲尼迪第198章 Newman和Quora的再合作第6章 輕鬆拿下第317章 東京半導體展第37章 反擊第92章 百度的新聞發佈會第96章 電子支付的擴張第181章 第一百七十九 新的模式第165章 互聯網的寒冬,周新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