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城裡的生活

當然下午,王根生買了鍋碗瓢盆,買了一些牀、被子什麼的就正式進入了自己的新房,當然不僅僅王根生如此。

整個月亮灣小區內,隨着鑰匙發了下去,就在當天就有好幾百戶家庭正式搬了進來,也是讓整個小區變的熱鬧非凡。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根本就沒有什麼裝修的說法,這地上用水泥鋪好了,牆刷白了,這就已經是這個時代最豪華的裝修了,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去折騰什麼了。

特別是這一批購房的人基本上都是海員,這些人以前都是苦哈哈,也就是走運跟了劉晉,進了還是學院學習,這纔有了鹹魚翻身的一天。

能夠住進這樣的房子,對於他們而言已經足夠了,不像一些富商、士紳,這些人自然是看不上這樣的房子,有錢他們自己可以建,而且都講究門戶,要大、要奢侈才行。

董春花在新房的廚房裡面忙碌着,這新房的廚房是單獨設計的,有傳統的竈臺,也有專門用來燒蜂窩煤的煤爐,算是配套贈送的。

“這房子貴是貴了,但是怎麼看都怎麼舒服。”

董春花對於自己以後工作的地方,那自然是非常的上心,很快就摸清楚了廚房裡面的一切,廚房並不算大,但一切都設計的非常好,很是喜歡,遠不是自己在鄉下老家的廚房能夠相比的。

這裡的廚房非常明亮、乾淨,特別是這洗涮池,讓她最是喜歡,這無論是洗鍋碗瓢盆,還是洗衣服什麼的,都非常的方便,水龍頭一按,這水就嘩啦啦的出來,不用打水,更不用挑水,實在是太方便了。

當然這僅僅只是開始,接下來的幾天,董春花就越來越喜歡上了這個房子,最讓她喜歡的就是茅廁了。

月亮灣小區的茅廁和後世的茅廁差不多,用完之後用水一衝,非常的乾淨、整潔,而且這家裡面有獨立的茅廁,生活就方便太多、太多了。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城裡還是鄉下,這上茅廁都是一件極爲不方便的事情,城裡面需要用到專門的器皿,然後再一起集中處理,可想而知其中的味道了。

至於農村,那更是如此了,很多時候都是在外面隨意的解決,或者是在一個村子裡面有專門的地方,但條件都很簡陋,也非常沒有隱私。

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這種新式的茅廁解決了所有的問題,乾淨、整潔、方便、安全、又保密,這讓董春花最是喜歡。

“還是城裡人知道享受~”

董春花如此感嘆,她是鄉下婦人,頭髮長見識短,自然是不知道縱然是在京城裡面,也沒有誰能夠享受到這樣的生活。

只有在劉晉麾下諸多的產業這裡,才能夠有這樣的茅廁,這樣的茅廁縱然是放在後世,那也是相當可以的,要知道南亞某個自稱世界第二的大國直到兩千年的時候都依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房子的方方面面都讓董春芳覺得非常滿意之外,小區裡面的諸多配套也是讓她非常的喜歡。

在小區中心的區域這裡就有十幾間店鋪,隨着小區投入使用,這十幾間店鋪也是陸陸續續的開張。

有糧店,來自江南的大米、北方的麪粉、慄米等等,全部都有,種類齊全,質量也都是優等品,就是價格相對而言並不便宜。

有肉店,豬肉、羊肉,各種各樣的海鮮,來自農村地區的雞鴨鵝等等,應有盡有,任你挑選,甚至於偶爾這裡還有牛肉出售。

有雜貨店,各種各樣生活所需的雜貨,油鹽醬醋茶等等,根本不需要到天津城裡面去都可以在小區內就買到。

甚至於還有胭脂水粉店,裡面的東西可就老貴了,董春花僅僅只是進入看了一看隨便問一問立刻就出來了,她畢竟還是沒有習慣現在的生活,這花錢還是和以前一樣儘量省着花。

小區內的商店極大的方便了小區衆人的生活,在小區外面,因爲這裡是屬於天津新城區,離新城內這邊規劃的市場也是很近。

市場這邊那更是什麼東西都有買,都已經形成了一個繁華的小街區,逛街也很是方便。

這一天,董春花和隔壁陳老三的老婆範蓮花兩個人正非常隨意的在月亮灣小區內散步,兩個人來到天津這邊,除了洗衣做飯,操持家務之外就沒有別的事情了。

王根生和陳老三兩個天天都要出海,大部分的時間都不再家裡,至於家裡的孩子現在也都已經去了月亮灣私塾這裡上學。

這讓兩個鄉下婦女也是一下子無所事事,對於習慣操勞的她們而言,這一下子沒事做了,反而覺得渾身難受,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城裡住着舒服是舒服,但是這處處都要花錢,你看啊,這每天油鹽柴米的,那樣不是錢,這每月還要交物業費,交水費,算下來,這每天每個好幾十文是根本頂不住開銷的。”

範蓮花板着手指頭在算經濟賬。

“可不是嘛,我當家的說想吃牛肉,所以早上的時候特意去外面的市場這裡割了兩斤牛肉,準備做醬肉,這牛肉可老貴了,兩斤牛肉就花了好幾十文呢。”

董春花也是點點頭,要不是當家的會賺錢,她們還真心是沒有辦法在這裡住下去,這日子哪裡是鄉下人過的日子啊。

一天天的幾十文、上百文的錢花出去,要是放在鄉下,一個月都未必能夠花掉怎麼多的錢。

“花錢都不是什麼,我們兩家當家也算是會賺錢,這錢該花的還是要花,最讓我難受的是,我現在除了在家裡洗衣做飯之外,什麼事情都沒有,你也知道,我們鄉下人哪裡閒得住啊,這沒事做,渾身都難受。”

範蓮花笑了笑也是點點頭,想了想又說道。

“我聽說在天津這邊有很多作坊、工廠都在招人呢,尋思着是不是也去找個時間做,不然這樣閒下去的話,人都要生鏽。”

“是有很多呢,天津這邊作坊很多、工廠也很多,這工錢也是還不錯,我都已經託人給家裡這邊寄信了,讓我孃家的弟弟妹妹都出來,到天津這邊來做工。”

“我當家的是不讓我出去做工,說什麼他現在好歹也是個海員,這老婆要還是出去做工的話會被人笑話的。”

“可是我們都是鄉下人,這沒事做,實在是太難受了。”

“聽你怎麼一說,我也要託人修書回家,讓家裡的人都來天津這邊做工。”

兩個人不斷的閒聊着。

兩個人都是同村人,以前都很熟悉,現在出來外面,這自然而然也是天天在一起,一起買買菜、逛逛街什麼的。

對於現在的生活,她們自然是很喜歡,生活無憂無慮,唯一的煩惱就是閒着沒事做的時候總覺得很難受。

但這也是幸福的煩惱,畢竟誰都不喜歡去勞累,誰都想要過上清閒的生活,她們也僅僅只是嘴上說一說而已。

在天津這邊見識來天津的繁華,也享受到了這裡的富足生活,她們也都是紛紛往自己的家裡、孃家修書,準備着將家裡的弟弟妹妹什麼都叫來天津這邊,就如同後世一般。

第1549章,買房第1203章,大明鍾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496章,炮擊第586章,開戰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20章,分銀子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7章,商議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358章,取銀子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33章,挖坑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50章,持續火爆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377章,先遣隊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06章,海魚進京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954章,佛帝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338章,誰會贏?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791章,大明各地的規劃第615章,各方反應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867章,黃金灣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880章,日進斗金第245章,休整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2152章,電話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
第1549章,買房第1203章,大明鍾第902章,大明後期保障商行第1860章,大山裡的移民潮第1919章,科考之年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221章,要命還是要銀子第496章,炮擊第586章,開戰第1298章,新一輪出海潮(2)第1951章,日子難過的西班牙人第1646章,文武並重纔是興盛之道第2086章,比黃金貴十倍的青黴素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290章,爭取武將勳貴實力的支持第20章,分銀子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1359章,火器的時代第1812章,風靡起來的摩托車第1050章,走大明特色的殖民道路第17章,商議第1900章,又添五十年房貸第1953章,楚國要出大事了第358章,取銀子第683章,你們侵犯了我大明的土地第33章,挖坑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50章,持續火爆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377章,先遣隊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796章,五萬騎兵第206章,海魚進京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890章,驚恐的奧斯曼帝國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408章,捐贈狂潮(上)第1823章,弘治皇帝要學乾隆?第2099章,貴族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685章,敗家子朱輔第476章,忠誠和榮譽第1431章,卡塔爾半島第349章,辦學和辦銀行第1928章,拜訪劉晉第1954章,佛帝第1794章,大明的年輕一代第2200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662章,銀子人人都愛第338章,誰會贏?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760章,解放農奴第947章,叫苦連天(加餐)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1469章,氣急敗壞的焦芳第1690章,誰會去當小吏啊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1710章,黃金洲的土地第632章,不一樣的新年第1361章,衣錦還鄉第181章,從來沒有這樣富過第1791章,大明各地的規劃第615章,各方反應第226章,兩父子的悠閒時光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2233章,第一架飛機第1448章,海盜們的打算第892章,爛到骨子裡的太醫院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39章,季風是龍王爺第1568章,六十歲我都準備退休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740章,王守仁的思索第1072章,看大明報紙第719章,舉國歡慶第1722章,死命忽悠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127章,處罰要重第1606章,大豬蹄子朱厚照第283章,八股三百篇第1867章,黃金灣第1348章,寇可往,吾亦可往第1964章,天府之行第880章,日進斗金第245章,休整第1696章,內燃機就出來了?第2152章,電話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826章,偉大的帝國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