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

廣袤無邊的太平洋上面,三艘大輪船正在由東往西的前進準備跨越整個廣袤的太平洋。

其中一艘大輪船上面,弘治皇帝和劉晉正在悠閒的喝着茶討論着朝廷的事情。

儘管弘治皇帝和劉晉是在到處遊玩,遠離了大明的政治和權力中心,但是因爲有無線電的存在,故而兩人對於大明以及全世界發生的事情也是瞭如指掌,同時也隨時都可以發佈一項項指令出去。

只是弘治皇帝這一次是真的不打算管這些國家大事了,難得出來一趟,根本就不想再去操心這些煩人的事情了。

當了快三十年的皇帝了,也就是這一次到處遊玩的時候弘治皇帝可以完全的放下這個包袱來,將事情交給了太子朱厚照和朝中諸多大臣們去處理。

隨他們怎麼處理,愛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自己現在反正是不管了,一切等自己結束了履行之後再說。

反正現在大明國泰民安,國力鼎盛,蒸蒸日上的,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太多的事情可以值得擔心的。

朱厚照和朝中的諸多大臣也都可以處理,有着完善的機制,縱然是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也出不了什麼亂子,更何況弘治皇帝僅僅只是出去遊玩一段時間而已,還留着太子監國,諸大臣一起輔助治理,根本不用擔心出什麼亂子。

“太子這次做事太過魯莽了一些,黑土省這邊既然已經納入我大明的疆土了,黑土省的人就是我們大明的子民了,殺戮過重的話並不是什麼好事,恐失人心啊。”

弘治皇帝看了看最新傳過來的電報。

弘治皇帝隨身帶着100多號人,裡面就有專業的電報人員,隨時隨地攜帶了電報,每天都會和京城這邊進行聯繫。

一方面是瞭解大明內外發生的事情,另外一個方面也是將弘治皇帝的情況告訴太子和朝中大臣們,這樣大家都更放心。

黑土省這邊過年期間出現了叛亂,不滿大明統治的當地土著舊貴族聯合起來在莫城這裡意圖推翻大明統治、重新建立斯拉夫的王國。

結果不用想也就知道了,提前知曉他們一舉一動的明軍,輕易就粉碎了他們的叛亂,之後在朱厚照的授意之下也是展開了一場大殺戮、大清洗運動。

對黑土省殘留的原先的舊貴族、地主、教會勢力等等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清理,爲此也是殺的人頭滾滾,死了很多人。

沉重的打擊了黑土省舊貴族、地主、教會的勢力,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較全面的深入梳理和清理。

對於朱厚照的做法,弘治皇帝還是覺得有些過分了。

在善良的弘治皇帝看來,既然他們已經臣服於大明,向自己效忠了,那就是大明的子民了,雖然有人叛亂,但也不宜大開殺戒,殺戮過重,只嚴懲主要的叛亂分子就可以了,沒必要牽連開來。

“陛下,太子殿下這樣做肯定是有太子殿下自身的考慮。”

“前年的時候,太子殿下率領大軍橫掃黑土省,他是親自去過黑土省的,想必對黑土省有着更深的瞭解。”

“黑土省的土著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貴族、教會勢力、地主,這些人掌握着當地人的話語權、土地等等,一部分就是農奴,農奴數量衆多,但卻是沒有文化、沒有人身自由和自己的土地財產等等。”

“我大明統治黑土省,解放農奴,給他們自由和土地,這些農奴自然是非常支持我們大明帝國的統治。”

“可是對於當地的貴族、教會勢力和地主來說,他們就不一樣了,失去了自己的財產,又失去了話語權,自然是不會甘心於此,故而時常都有貴族、教會的人叛亂。”

“殿下應該是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也知道黑土省想要穩定,那就必須要肅清這些貴族、地主、教會的勢力,只保留對我們大明忠誠的農奴。”

“如果放任這些貴族、教會之類的反覆無常的叛亂,則黑土省永無寧日,且伴隨着黑土省的移民越來越多,極有可能會波及到我大明的移民。”

“所以臣以爲太子殿下的做法也是爲了我大明在黑土省的長治久安,現在的殺戮是爲了以後不再有殺戮。”

劉晉想了想也是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殺戮固然是不對的,也是不好的。

但有時候又是最簡單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黑土省遠離大明,離大明本土實在是太遙遠了,縱然是坐火車過去,也是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才能夠抵達黑土省這裡。

除了遠之外,黑土省這裡的大明人的數量也是非常的少,朝廷一直都在堅持不懈的往黑土省這邊移民過去,爲的就是填補黑土省大明人過少的局面和情況。

大明想要統治這樣的一塊區域,而且還是面積遼闊、土地肥沃,周圍又羣狼環視的地方,不狠一點肯定是不行的。

這些人要反覆叛亂,那就殺,殺的人頭滾滾,殺的他們膽戰心驚了,自然而然也就不會再有人來叛亂了。

大明的統治又不是說讓他們民不聊生,事實上現在黑土省本地的那些農奴都已經開始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家家戶戶有自己的土地,種出來的糧食足夠自己吃得飽,有機會了還可以參與修建道路和城市,獲得不錯的收入,生活比起以前當農奴來好了不知道多少。

真正不滿的就是那些貴族、、教會勢力了,他們失去了自己原先的一切,現在統治基礎又被動搖,自然是會不滿,想着再回到從前。

可是大明是不會讓他們如意的,已經過上了好日子的農奴們也是不會答應的。

還不如干脆將他們清理乾淨了,這樣大明在黑土省的統治反而會更加簡單、容易多了。

那些農奴們知道的又不多,沒有知識文化的傳承,給他們的孩子灌輸大明的思想和文化,自然而然慢慢的也就會發生巨大的改變,大明的統治也就會穩固無比。

“或許你說的對。”

“只是朕始終覺得過多的殺戮不是什麼好事。”

弘治皇帝聽完,想了想也是點點頭說道。

“陛下仁慈~”

劉晉一聽,也是連忙恭維的說道。

弘治皇帝的仁慈、善良絕對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真的仁慈善良,縱然是對傷害過他的人也能夠原諒,更別說其他人了。

“哈哈,殺一個人很簡單,一刀下去人就沒了,可是要養大一個人就沒那麼容易了,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夠將一個人給養大。”

“更何況人都是有父母子女親朋好友的,人被殺了,父母子女和親朋好友自然是少不了要跟着傷心欲絕,所以一直以來朕都秉持着一個原則,能不殺人就不殺人。”

弘治皇帝看看劉晉笑着說道。

“陛下寬厚仁慈是我大明百姓之福,陛下不愧是千古聖君,實在是讓臣敬佩萬分。”

劉晉說這話的時候是打心底裡的佩服。

當權者能夠像弘治皇帝這邊仁慈善良寬厚的實在是太少了。

這當皇帝的,古代的帝王沒幾個是心慈手軟之輩。

該殺的時候毫不猶豫,動輒就是抄家滅族來彰顯皇權的威嚴和自己的權威。

再想想後世的一些人,官不大,但是脾氣卻很大,官威很重,動不動就說要滅人滿門之類的,非常的任性,手中握着權力的時候,總是會飄飄然,殺心極大。

能夠像弘治皇帝這般善良、寬厚、仁慈的皇帝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歷史上都找不出幾個人來,自然是讓人請佩服萬分的。

有權能夠慎用自己手中的權力,能夠寬厚而仁慈,這是非常難得的。

“哈哈,你就不要拍朕的馬屁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笑的更開心了,知道劉晉是在拍自己馬屁,但還是很享用的。

“陛下,我這是發自內心的欽佩。”

“自古以來像陛下您這樣寬厚仁慈、心地善良的皇帝實在是太少、太少了。”

劉晉笑着搖頭道。

就在兩人聊天的時候,有小黃門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彙報道:“陛下,看到島嶼了,我們應該馬上就要到夏威夷羣島了。”

“是嘛~終於到夏威夷了。”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來精神了,在海上航行了十幾天了,終於要抵達夏威夷羣島了,可以靠岸好好的休息幾日了。

“走,走,看看去。”

劉晉也是來精神了,兩世爲人,這還是第一次來傳說之中的夏威夷羣島。

第2000章,大糧倉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897章,全民皆武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64章,堆放如山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65章,肉管夠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794章,融合第558章,大明魚溪第1917章,時間過的真快啊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993章,洗劫倫敦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950章,南州城第1795章,吃和穿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413章,都瘋了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2115章,全家福第358章,取銀子第520章,都該殺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515章,抵達呂宋第41章,收徒第1285章,電與磁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32章,地理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04章,換了個人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603章,黃金熱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539章,審判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522章,眼紅了第716章,大城條約第256章,捕鯨第699章,大決戰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72章,以工代賑第72章,以工代賑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
第2000章,大糧倉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897章,全民皆武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1575章,四方垂涎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870章,資本化下的北直隸農業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879章,意義非凡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955章,楚國鉅變第164章,堆放如山第2013章,扶不起的酸臭腐儒第735章,獅城的波斯人第10章,賣鹽是個大問題第824章,全面大明化政策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65章,肉管夠第1863章,新舊學之爭第1403章,掃路匪惡霸,打擊黑店第460章,衆生皆苦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2025章,得罪的人太多了第1163章,大佬們都不淡定了第794章,融合第558章,大明魚溪第1917章,時間過的真快啊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993章,洗劫倫敦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1988章,走出大山,看向世界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610章,北冰府知府張彩第1950章,南州城第1795章,吃和穿第1649章,留下達芬奇當老師第1383章,大明版的牛頓?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2217章,氣象衙門的預測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171章,又是科舉考試時第193章,認知的改變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413章,都瘋了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570章,大明建築工程學院第2115章,全家福第358章,取銀子第520章,都該殺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2203章,大明影業第515章,抵達呂宋第41章,收徒第1285章,電與磁第2084章,黑死病再次爆發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32章,地理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561章,京城奴隸市場第1461章,連學都不去學,你怎麼知道不行?第1043章,成爲大明人似乎也是挺不錯的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104章,換了個人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800章,火車和客車第603章,黃金熱第1633章,打仗了,生意就是好做啊第1129章,火車來了第751章,喚醒狼性第1150章,嚴懲暴徒第2180章,金榜題名時,電話都打爆了第1444章,海盜聯盟第196章,鯨魚全身是寶第214章,張懋的絕招第620章,大國的自信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945章,釀酒和養殖業第409章,捐贈狂潮(下)第1539章,審判第1749章,糧倉不要嫌少第522章,眼紅了第716章,大城條約第256章,捕鯨第699章,大決戰第878章,長見識了第1776章,忙碌的移民署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72章,以工代賑第72章,以工代賑第850章,不一樣的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