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移民遼東(還盟主咖啡大魔王的債)

遼東,正月剛過,氣溫依然非常的冷,大地一片雪白,唯有一條長長的道路剪破了這片雪白的世界,一直從山海關往遼東延伸過去。

這條長長的道路上,大量的馬車、牛車吱呀、吱呀的行走在略顯泥濘的道路上,婦女、兒童坐在馬車裡面,青壯年則是跟隨着大部隊向着未知的世界、未知的生活不斷的前進。

今年朝廷計劃先行移民三十萬人前往遼東,開發遼東。

這些從山西、陝西和河南抽出來的人,剛剛過完元宵節就不得不走上了遷移的道路。

在這個時代,皇帝的聖旨是不能違背的,不去都不行。

儘管這些人都是最貧窮的農民,在自己的家鄉連一畝地都沒有的那種,甚至於他們身上穿的嶄新的羊毛大衣都還是朝廷這邊發下來的,腳上穿的保暖鞋也是朝廷這邊發下來的。

儘管朝廷這邊已經承諾了,只要移民去遼東地區,他們就有擁有大量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只要勤勞耕種,肯定會比他們原先要過的更加的富足。

但是依然沒有人願意移民去遼東。

故土難離,縱然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家鄉。

金窩銀窩不如家裡的狗窩,他鄉再好,大家也不羨慕。

這種情節根深蒂固。

更何況,這遼東是什麼地方?

自古以來,哪裡都是苦寒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誰願意去?

可是沒有辦法,朝廷的一紙令下,縱然是不願意去,也要去。

抽籤、抽到的都是命,不去也得去。

不過好在現在的朝廷比以前更好。

沒有冬衣和鞋子,朝廷這邊就發給你,一人兩套,大人小孩都有份。

沿途所到之處,官府這邊也是準備了伙食,一路走來,雖然辛苦,但這衣食無憂,到也讓很多人的怨氣少了很多。

對於他們這些窮苦的人來說,冬天本來就是極其難熬的時候,要不然以前也不會有‘過冬’‘逃冬’一說了。

家裡面窮的揭不開鍋了,怎麼辦?

逃到別的地方去,去偷、去乞討、去搶,只要可以活下去就可以了,過完了冬天再回來,又繼續來給地主種地。

在人口密集、人地矛盾尖銳的河南,這種現象尤其常見,即便是風調雨順的年景,到了冬天的時候,出去乞食的人都成羣結隊。

這要是有個災荒什麼的,那就真的是餓殍遍野,樹皮都會被啃食的乾乾淨淨。

山西和陝西兩地也都差不多。

悠久的歷史讓這裡的生態環境極其的惡劣,已經不足以承載越來越龐大的人口,即便是風調雨順,那也是勉勉強強的能夠活下去,談不上吃飽穿暖。

現在,縱然是京津地區發展迅猛,江南的南京、淞滬也是在迅猛的發展,到對於這幾個內陸的省份來說,變化依然不大。

這裡的人依然窮苦,但卻偏偏又都不願意離開。

儘管有很多人去琉球、去南洋過上了好日子,但相信的人依然比較少,願意離開的就更少了,往往都是先過去的家人、親朋好友才願意跟着移民出去。

還是皇命管用,聖旨一下,不去也得去。

“狗子,聽說了嘛,在天津這邊做工,一個月竟然能夠掙三兩銀子,原來這都是真的,我村裡的猴子沒有騙人~”

李大毛一邊往前走,也是一邊和身邊一個同村的人聊着天。

“誰知道是真是假呢?”

“我們也就是從天津的最外圍那邊過了一下,又沒允許我們去天津這裡好好的看看,反正我是不相信。”

“一個月三兩銀子,這幹一年,回家都可以當地主了。”

王大狗雙手縮在一起,一臉不信的說道:“想這些沒用,我們都是朝廷抽調出來去遼東的,以後都是遼東這邊的戶籍了,老老實實的在遼東呆着吧。”

“唉~也是~”

“這天氣,真心冷,都已經二月了,這都還冰天雪地的。”

“而且這路啊,真難走,還是天津那邊的那段路好走,都是水泥公路,又幹淨又舒服。”

李大毛聽完也是氣餒的點點頭。

被皇帝抽調去了遼東,這以後想回來都難了。

再看看前方道路的盡頭,天知道還要走多久。

“大狗,你說我們還要走多久啊?”

“我哪裡知道啊,前不久聽說才過了那個什麼山海關,據說離遼東就不遠了,估計着再過個十天半個月就可以到遼東了吧。”

“反正有吃的就行,就當是出來乞食了,這一日三餐,頓頓吃飽,叫我走到過年都沒問題。”

王大狗想了想說道。

家裡面窮啊,連賄賂族老的錢都沒有,所以就被抽到了,不得不舉家遷往遼東。

不過對於王大狗來說,這都無所謂了,反正家裡面也是已經揭不開鍋了,這一路走來,至少有吃有喝,餓不死,他兩個小崽子還吃胖了,這就足夠了。

“也是,我們都是窮苦人,慢慢走吧。”

李大毛也是點點頭。

一直走,一直走,一天又一天,過了山海關之後,視野就逐漸的變平,慢慢的就變成了一望無際的平原。

官道上不僅僅有他們這些前往遼東的移民,同樣還有大量的馬車,往來的商人。

朝廷在遼東這邊將女真各部收拾的乾乾淨淨,服服帖帖,遼東就的無比的安全,再加上草原納入大明的版圖,草原上也是很安全。

所以前往遼東、草原經商的人很多。

這過年期間,大家都習慣性的在家,元宵佳節一過,商人們就開始再次忙碌起來。

同時如此龐大人口的遷移,沿途官府這邊也是設立很多的驛站,驛站的作用就是爲這些遷移的人提供飯食和住宿。

一批又一批的人分別按照官府這邊的要求,嚴格按照日期不斷的往遼東這邊遷移過去,每天都有人,這條道路上連綿不絕。

又足足走了十多天之後,李大毛和王大狗也是終於抵達了遼東。

跟隨遷移的大部隊抵達遼東之後,按照朝廷這邊的要求,山西、陝西、河南三地的人全部都要打亂來,不允許同一個地方的人分配到同一個區域去。

所以李大毛和王大狗兩人也分開,但也都分到了同一個衛所,鐵嶺衛所下面的兩個新建出來的村莊。

“這裡以後就是你的家了~”

“這幾間房都是你家的,遼東這裡很冷,所以我們也是準備了一些木材給你,記得燒炕,木材不夠了,自己去林子裡面砍。”

“另外,每家每戶都備好了兩百斤米、兩百斤面,足夠你們吃到開春了,想要吃葷腥就自己去打獵,或者是河裡面舀魚,這些東西在我們遼東多的是。”

在一個幾個官吏的帶領下,李大毛來到一處可以明顯看出了是新建沒多久的村莊。

村莊建在一處開闊的平地上,後山就是茂密無比的原始叢林,正前面則是開闊的一望無際的原野,白雪覆蓋,扒開厚厚的雪,能夠看到厚厚的草甸,很顯然這些都是荒地。

村莊建的很大,一個村莊有幾百戶人的規模,房子都是新建,用的都是木頭,還能夠清楚的看到背後山林有一大片被砍伐的區域,哪裡只剩下光禿禿的樹墩。

村裡面的道路倒是鋪上了水泥路,但也僅僅只是限於村裡,水泥路將各門各戶連接在一起,讓整個新建的村莊看起來非常的整齊統一。

這一次,爲了開發遼東,朝廷也確實是投入很大,從這些移民的吃穿住都安排的妥妥的。

當然,這也是因爲現在的朝廷有銀子了,能夠折騰的起,不然要是換成以前,朝廷根本就沒有辦法組織如此大規模的移民過來遼東。

遼東這裡冷的很,如果不安排好房屋、保暖和吃的問題,那就不是移民來遼東了,那是叫人來過來送死的。

關於這一點,朝堂之上袞袞諸公也都很清楚。

遼東又非常的重要,這不投入也得要大規模的投入的進去。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遼東這邊交通往來還是很方便的,用船就可以直接通過渤海和遼河,大量的將物資輸送過來,陸地上也很方便。

天津到山海關都已經修通了水泥馬路,也就是還沒有修通到遼東的水泥馬路,但這一段路也都是平原,並不難走。

趕在開春之前將這第一批移民遷移過來,那也是煞費苦心的。

這一年之計在於春,開春前將人移民過來,一開春,這些人就可以在遼東這裡開墾荒地,種植土豆、小麥,到了秋冬的時候,這一批移民就可以算是能夠在遼東這邊獨立自主了。

要是說想等着夏天的時候,天氣炎熱的時候移民過來,那個時候是更方便,也不會冷,但卻是會錯過了今年的農時。

“好漂亮的房子~”

“我喜歡~”

李大毛一家在自己的新房子裡面轉來轉去,儘管是木頭的房子,不過卻是建的相當不錯,更重要的是比起自己在河南老家的破土房來說,這房子就好的太多、太多了。

再看看幾代大米和白麪,李大毛突然間覺得移民來遼東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1969章,大招工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593章,農部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203章,大明鍾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31章,比數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423章,你敢拿嗎?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245章,休整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318章,長蘆鹽場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549章,買房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855章,這是好事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04章,換了個人第696章,後黎王朝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668章,大淞滬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731章,大明長途汽車商行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473章,退親第209章,羣臣激憤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855章,這是好事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848章,兩條路線
第1256章,心服口服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1969章,大招工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789章,移民的第一個冬天第593章,農部第1291章,農夫與蛇第108章,還要過年呢第609章,稅改方案第1203章,大明鍾第862章,蒸汽耕地機的推廣第1422章,該站隊了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962章,留下的纔是真和尚第475章,新舊裝備的思考(還債~)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836章,新的科舉考試第2184章,朕還想到處走走、看看呢第1949章,抵達南非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224章,思想之爭第1599章,大明的工廠第31章,比數第895章,現在的大明第864章,由哭轉笑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1069章,打擊外來傳教士(二)第979章,大明人來了第1744章,要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第2091章,西班牙改革第423章,你敢拿嗎?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11章,趙二虎飄了?第978章,去西班牙過新年第1090章,坑人我可是專業的第1971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了(1)第245章,休整第1501章,神奇的大明醫術第1449章,高鼻深目的綠林好漢第1752章,這簡直就是欺負人第545章,不得不做出選擇第1564章,難道我們真的錯了?第2029章,有銀子也招不到人第1903章,穿越者的翅膀第461章,新舊力量之間的首次對碰第318章,長蘆鹽場第972章,一個個官員的背後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708章,一切圍繞大明之根本利益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326章,時代的牛人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934章,背後的本質第1907章,生意興隆第950章,五等級政策第1184章,載入史冊的一刻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1765章,一個時代的落幕第1549章,買房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1873章,石見銀山第855章,這是好事第708章,激動的歐洲商人第1292章,張氏兄弟的殖民政策第2160章,昂貴的子彈第2213章,迅猛發展的電影產業第104章,換了個人第696章,後黎王朝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1248章,翻身達利特把歌唱第724章,自信的大明人第1668章,大淞滬第158章,狼行千里吃肉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1574章,一年坐着收1800萬白銀第760章,不好惹的大明人第1731章,大明長途汽車商行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427章,運河進展第1116章,炸藥包發威第1171章,胡蘿蔔加大棒第1081章,蒸汽船的難題第473章,退親第209章,羣臣激憤第329章,劉晉是個大忽悠第855章,這是好事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386章,新舊之間的衝突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1466章,竟然是他!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910章,可以跟劉晉學第1132章,正式開賣第1680章,要因地、因時制宜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848章,兩條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