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姓氏的誘惑

銀山港水泥鋪好的空地上,支起來的帳篷當中。

倭人們排着隊,領着碗筷,然後依次打好米飯或者是麪條,接着去打菜。

幸太郎手裡面拿着一個大粗碗,非常的大,將香噴噴的米飯裝的滿滿的。

這些米飯據說是來自南洋占城、暹羅、安南的稻米做烹製的,和倭國本土的稻米是不一樣的,味道很不錯。

他聽人說了,據說在南洋這裡,水稻一年都可以三熟,甚至做到四熟,並且在南洋這裡種水稻非常的簡單,只需要將種子撒到田裡面就可以了,根本不用辛辛苦苦的去管理。

幸太郎以前是農民,很清楚種植水稻是非常辛苦的。

這一年三熟,甚至四熟,還不需要管理,產量又非常高,他想都不敢想。

很快,他又來到打菜的地方。

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的老婆美子。

“孩子們都在吧?”

幸太郎趕緊問道。

“都在呢,小孩子們都自己玩,不用擔心。”

美子一邊忙着,也是一邊回道。

“那,孩子們都吃了嗎?”

幸太郎又關心的問道。

“都吃了,吃的飽飽的,吃的是大人們剩下的菜,有豬肉呢。”

美子笑着說道。

“那就好,那就好~”

幸太郎這才放心的點點頭,打上菜,美滋滋的去吃飯了。

大明人對他們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們大人在這裡工作,小孩子也是可以跟着過來玩,到了飯點,一旦飽飯是少不了的。

有飯有菜就足夠了,至於是不是剩下的,這都不重要。

飽飽的吃了一頓飯。

他們還有一個時辰的休息時間。

大明人這邊說了,現在是夏天,中午的時候太熱了,如果在這個時候幹活,很容易就中暑,出人命。

所以中午的時候,他們是不用幹活的,可以休息的。

“大家都過來,大家都過來~”

幸太郎本想找自己的海子,看看他們,這時自己工頭的就走了過來,大聲的喊道。

聽到工頭的聲音,衆人連忙圍了過去。

整個港灣區這裡,一個個片區這裡也是如此,一個個工頭召集自己負責的人,聚集在一起,傳達上面這邊的話。

幸太郎看了看自己的工頭,這人他認識,叫太郎,也是沒有姓氏的平民。

但是這個人學習能力強,又經常和大明人接觸,一來二去的,竟然學會一些大明話,被大明人提拔成爲了工頭,並且還被大明過來的大人賜了一個大明姓氏——董姓。

所以現在也是叫董太郎。

有了自己的姓氏,這可了不得了,在倭國這邊可是隻有貴族和武士們才能夠有自己的姓氏,平民是不准許有自己的姓氏。

除非是一種情況,那就是有貴族願意給賜姓,那麼纔可以擁有自己的姓氏,而擁有自己的姓氏,這意味着就已經脫離了平民階層,屬於貴族和武士階層了。

以前的太郎,現在的董太郎。

那是頭都擡的老高、老高,走路都是一晃一晃跟搖船一樣,鼻孔朝天,牛氣的不行。

沒有辦法,誰叫他現在都已經有大明的姓氏了呢。

儘管大家都是大明的百姓,可是到底還是倭人,和大明人還是有區別的,大明人人都有姓氏,祖上基本上都是牛氣過的。

倭人就不一樣了,這沒有姓氏就可以說祖上祖祖輩輩都是平民了。

當然了,大家並不知道,給董太郎取名的人,可能僅僅只是隨便的想了一個姓給他,沒想到卻是讓董太郎的身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姓氏可是可以代代相傳的,一直傳下去的。

在倭國,有姓氏和沒有姓氏,那可是天差地遠的。

“大家都挺好了,剛剛收到了縣令大人的命令,你們當中只要有人勤奮,努力的幹活,到時候縣令大人從你們當中挑選一些表現優異的人,賜給你們大明姓氏,並且提拔你們當工頭、管理之類的。”

董太郎看了看衆人,向大家宣佈了銀山縣縣令的最新命令。

“真的?”

聽到董太郎的話,幸太郎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不僅僅是他,身邊的這些人一個個也都不敢相信。

“當然是真的,縣令大人的話豈會有假?”

“你們只要好好的幹活,好好的表現,學好大明話來,你們以後就可以擁有自己的姓氏了。”

“擁有大明的姓氏,以後就可以擺脫平民的身份,你們的子孫後代就可以去大明參加科舉考試,說不定將來還可以去大明做官呢。”

董太郎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太好了~”

“太好了~”

聽到董太郎肯定的話,衆人頓時就忍不住歡呼起來。

在倭國這邊,想要擁有一個姓氏實在是太難了,自古以來都沒有多少。

他們這些平民如果想要獲得姓氏,可能性幾乎爲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

卻是沒有想到,現在只要努力的幹活,縣令大人竟然會給大家賜姓,這絕對翻身的好機會。

別看僅僅只是一個姓氏,但是意義就完全不一樣了。

就眼前這個董太郎來說,他高傲的神態,在大家看來是很正常的。

甚至於有了姓氏的董太郎,很多人都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因爲姓氏就代表了貴族和武士階層,代表身份和地位,是代代相傳的最寶貴的東西。

歡呼過後,衆人則是一個瞬間眼紅起來。

彼此互相看了看,都是競爭者啊。

能夠被賜姓的人肯定是不多的,想要得到縣令大人賜姓的機會,那就必須要賣力幹活,表現出衆才行。

想到這裡,幸太郎也是顧不上休息了,盯着大太陽也直接來到港口這裡,繼續開始賣力的幹活起來。

看到幸太郎去幹活,其他的倭人一個個也是趕緊紛紛去幹活,這樣翻身的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啊,絕對要牢牢把握住。

很快,整個銀山港這裡就再次變的熱鬧起來。

不需要有人來管理,也不需要有人去催促,這些倭人幹起活都非常的賣力、認真、仔細,一個個都憋着一股勁,想要獲得屬於自己的姓氏。

銀山港一棟已經建好的房屋內。

銀山縣縣令童源滿臉笑容的看着再次忙碌起來的銀山港。

“還是恩師的計謀好用啊~”

“僅僅只是一個姓氏就讓這些倭人拼命了。”

童源原本是北直隸一個縣的同知(相當於副縣長),銀山縣劃入到北直隸之後,劉晉也是向弘治皇帝推薦了自己的學生童源過來當縣令。

嗯,舉賢不避親嘛。

弘治皇帝這邊稍微一考慮也就同意了劉晉的推薦,銀山縣不比大明的其它縣,這裡比較特殊。

童源是劉晉的學生,也算是高人子弟的子弟了,有他來當縣令的話,弘治皇帝也更放心一些。

“大人,還是您高明,僅僅只是一個賜姓就讓這些倭人瘋了一般的幹活,估計用不了幾個月,這銀山港就可以建好了。”

童源的身邊,銀山縣同知鍾同榮笑着說道。

“哈哈,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我恩師的主意。”

童源笑了笑搖搖頭說道。

“是劉大人的主意?”

“劉大人真不愧是的高人子弟,對倭國竟然有如此深的瞭解。”

鍾同榮一聽,頓時就忍不住感嘆道。

童源的恩師,他是知道的,童源能夠來銀山縣當縣令,那也是他恩師舉薦的。

一般人,想要從同知做到縣令,那是需要好多年的。

可是童源呢,僅僅在同知這個位置幹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轉正了,成了這正七品的縣令了。

人比人氣死人啊。

鍾同榮是一個舉人,年紀都已經四十多歲了,這一次要不是銀山縣需要很多人的話,他可能還在家裡面準備這考科舉,想要金榜題名。

舉人是可以做官的,但是隻能夠等朝廷這邊有沒有空缺,但是像童源這樣的進士就不一樣了,朝廷這邊是直接分配的。

童源現在才二十多歲,年紀輕輕就已經正七品的縣令了,自己四十多歲還是個同知。

更別說童源的恩師劉晉了,去年中狀元,短短一年多的時間,現在都已經是正四品的大員了,而且還有爵位在身,又是皇帝面前的紅人,未來前途無量。

這也是他爲什麼要巴結眼前這個童源的緣故了,巴結了童源,童源是劉晉的學生,以後肯定可以跟着飛黃騰達,他也是可以跟着有機會升遷的。

“大明這邊有什麼消息傳來嗎?”

童源笑了笑,接着問道。

“有,前往南洋的商隊有些已經返回大明瞭,太平侯佔了呂宋的馬尼拉,改名爲月牙城,所有去南洋的商隊據說都賺的盆滿鉢滿。”

“另外,劉大人和王大人出使草原,據說很快就收服了韃靼諸部。”

鍾同榮將自己這邊收到的消息說了出來。

“嗯,算算時間的話,是差不多該回來了。”

“前往黃金洲的船隊抵達哪裡了?”

童源點點頭,接着想了想又問道。

“根據今天過來的商船消息,他們已經差不多抵達了九州島了,應該這幾天就會抵達我們銀山縣這裡。”

鍾同榮回道。

“終於要抵達我們銀山縣了。”

聽到鍾同榮的話,童源忍不住眼前一亮。

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351章,這不可能第98章,發工錢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937章,高考1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42章,啓航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51章,海納百川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846章,寸步難行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89章,授課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731章,教化他們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615章,各方反應第2198章,梁贊府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428章,天子震怒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496章,炮擊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276章,曬鹽法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2152章,電話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52章,火爆銷售‘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954章,佛帝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977章,關於年貨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
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181章,一個不留第1205章,手錶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第507章,激動的倭王第713章,割地賠款第1817章,文人騷客雲集第1935章,新學高考第1368章,龍旗與刀劍第1378章,還差九十七個第707章,無價之寶的全身鏡第1936章,新學的學制第120章,平衡與制度第1177章,先揍一頓再說第2070章,攻克癆病和肺炎第1876章,移民的重要性第1404章,成了寡婦村第37章,我們生活在一個球上面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79章,這狗東西早上竟然喝兩碗粥第387章,楊大郎見聞第639章,囂張抗稅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033章,大明的友誼很珍貴第351章,這不可能第98章,發工錢第1672章,父子談心第1618章,這速度也太快了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490章,石見銀礦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020章,伊斯瑪依一世第1937章,高考1第1915章,這小門小戶的只能當妾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157章,捋清楚一切第1312章,大明生育健康計劃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1832章,天下第一漁場第266章,我們拆城牆吧第698章,勢如破竹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94章,天火術和千里眼第1751章,朱厚照終於當元帥了第242章,啓航第260章,朱厚照捕鯨第1769章,天子不好當啊第624章,一手棗子一手大棒第501章,炮轟兵庫之津第51章,海納百川第1762章,勝利者的悠閒小日子第1155章,給你臉了?第225章,弘治皇帝的思索第846章,寸步難行第168章,一天十文錢,但是肉只要一文錢一斤第2145章,什麼叫戰鬥民族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89章,授課第1351章,全西伯利亞之天子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1024章,千金市骨(加餐)第731章,教化他們第361章,第一個存款客戶第762章,聯手打擊海盜第1074章,恩情易忘,耳光纔會讓人牢記第1316章,惡霸孫自祥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432章,強勢收回兵權第615章,各方反應第2198章,梁贊府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428章,天子震怒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97章,兩萬兩一艘第496章,炮擊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276章,曬鹽法第963章,無爲而治的時代過去了(加餐)第2152章,電話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1502章,朝鮮人的報復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564章,超級火爆的銷售第1854章,資源好到爆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977章,打工的生活(2)第1455章,軍火買賣不能停第252章,火爆銷售‘第1187章,感嘆連連第1350章,西伯利亞汗國第2192章,兒子生多了的煩惱第2140章,滾滾的財富流入第1954章,佛帝第2117章,劉姥姥進大觀園第354章,顏色越亮麗越值錢第977章,關於年貨第1357章,維也納大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