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9章,人人都眼紅了

翌日,早朝。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

伴隨着太監尖銳的嗓子迴盪在大殿之中,衆多的大臣們一個個也是打起精神來,看看今日有沒有什麼事情發生。

大明多年來一直都海清河宴的,再加上實行了吏治改革,各地的封疆大吏們現在工作也是比以前賣力多了,到了朝堂之上,事情就少很多了。

當然,最主要的就是現在講究務實,和以前是不太一樣的,有什麼事情儘快去做,以前呢,更多的還是盯着禮儀道德之類的去爭、去鬥。

比如今天弘治皇帝進來大殿的時候先進的是左腳,這必須要好好的批評一番,要引經據典的告訴弘治皇帝,這進來時候一定要先邁右腳纔可以,邁左腳是不對的。

還有就是朝臣之間的爭鬥、鬥爭極其的厲害,什麼這個派系那個派系,鬥來鬥去,無休無止,反而是國家大事都放在了腦後。

弘治朝還好,這種鬥爭並不激烈也不明顯,主要是弘治皇帝不喜歡這些,放在其它時候,這文臣與武將勳貴要鬥,這文臣內部南方的要和北方的鬥,江浙的要和齊楚的鬥等等。

總之大部分的時候,其實都在無休無止的做着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真正來說處理國家大事的時間其實是很少的。

現在劉晉是內閣首輔,坐的極穩,不僅僅鎮得住文臣們,也是讓武將勳貴集團們心服口服,次輔王守仁、韓文又都是務實派的官員,對於這些勾心鬥角的事情並不感興趣。

六部尚書當中有一大半還都是劉晉提拔上來的,像鍾藩就是如此,這也鬥不過劉晉。

導致的局面就是,朝廷上下也是非常的穩定,國泰民安之下,這早朝都沒有什麼事情了。

衆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都沒有事情,眼看着就要退朝了。

這時弘治皇帝開口說道:“既然你們沒有什麼事情要做的,那朕來說一件事情吧。”

衆人一聽,頓時一個個都來精神了,讓弘治皇帝來說這個事情,那顯然就是大事了。

“前不久楚國發生劇變,一個和尚意圖顛覆楚國,建立所謂的佛國,還自稱什麼佛帝。”

“朕就聽聞,現如今我大明佛門鼎盛,寺廟是越修越多,僧侶也是也是越來越多了,而且這佛門生財有道。”

“起初朕還是不信的,昨天剛好是週末,閒着沒事就去法華寺看了看,剛好遇到這個法華寺在舉辦什麼法會。”

“這法會呢,要進去至少都要捐50兩銀子的香油錢,如果想要進寶殿內聽一聽這個法會,至少都要上千兩銀子,即便是在大殿之外也都要幾百兩銀子。”

弘治皇帝站立起來,一邊說也是一邊走下臺階來。

衆多大臣一聽,頓時一個個都開始苦思冥想起來,這弘治皇帝肯定是不會胡亂說這個事情的,那必然是有什麼深意在裡面。

毫無疑問,現在弘治皇帝應該是在批評佛門斂財的事情了,藉着法會的名義斂財了。

“朕當時數了數,單單是在殿外的信徒就有上百人了,這就要收幾萬兩銀子,至於裡面有多少人就不得而知了,而且法會辦完之後,還要大家捐銀子,這粗略的一算,這法華寺辦一場發揮至少都是可以獲得超過十萬兩白銀。”

“這也就難怪這個法華寺每月都有法會了,這個月是給送子觀音辦,下個月是給如來佛祖辦,月月都有。”

“這去上香啊,還分等級,頭等的大香要上千兩銀子,一等香要幾百兩銀子,”

“這一個是寺廟一年都要斂財幾百萬兩銀子,比以前的時候我們朝廷一年的稅銀還要多呢。”

“整個京城這樣的寺廟還有十幾座,每一座都差不多,這算下來一年有幾千萬兩銀子就到了這些寺廟的手中,把那些和尚啊養的是肥頭大耳,滿臉橫肉,很多和尚白天是和尚,晚上吃喝嫖賭一樣不少。”

“我們大明的老百姓都還要交稅,商戶也都要納稅,這些寺廟倒好,瘋狂斂財卻是一文錢都不用交稅,這小日子過的別提有多舒服了。”

“古有唐朝、魏晉南北朝佛門大興,百姓疾苦,國家衰弱,今日有楚國因佛差點滅亡,諸位愛卿啊,大家都說說怎麼看這個事情。”

弘治皇帝的話頓時就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直以來大家都不太關注這佛門的事情,因爲多少大家都是信佛的,家裡面信佛的人也不少,求神問佛之事嘛,在這個時代是非常正常的。

這去了寺廟的時候,多少也都會捐點香油錢什麼的。

可是誰都沒有去詳細的思索過這寺廟到底有多賺錢。

這一個法華寺竟然一年可以斂財幾百萬兩銀子,這也太賺錢了吧,大家都眼紅了,心裡面想着要是自己開個寺廟,這豈不是要賺大了?

要知道大家當官,辛辛苦苦的幹一年也不過幾百兩、千兩銀子的俸祿而已,這些和尚倒好,一個個竟然如此的有錢。

“麻蛋,虧我昨天去寺廟的時候,還給他們幾百兩銀子呢,原來竟然如此有錢。”

有人心裡面都忍不住要罵出來了,這些和尚也太有錢了吧。

“這寺廟竟然如此的賺錢,一年斂財幾百萬兩銀子,難怪這菩薩越修越多,寺廟的規模越來越大了呢。”

“這些臭和尚竟然如此的賺錢,難怪每次去,這也要錢,那也要錢。”

衆多的官員們心裡面都忍不住要罵了起來,毫無疑問,大家被坑的銀子也不少,原本也僅僅只是想着這些先給神佛的,乞求神佛保佑,倒也心甘情願了。

現在誰知道這寺廟一年竟然可以斂財數百萬兩銀子,這就不得了啊。

“陛下~”

“臣以爲必須嚴厲的打擊佛門斂財,限制其人數、還要定期考覈,區分真假,對寺廟徵收重稅,嚴禁其隨意擴張範圍、土地,嚴格限制新寺廟的新建。” ωωω• TTKΛN• ¢o

有人立即站立出來說道。

“陛下,佛門寺廟不事生產,卻是可以大肆斂財,這如果人人都去當和尚,我大明誰來種地?誰來做事?又還有誰來當兵?納稅?”

“此風斷不可長,必須及時予以扼制,不能讓我們大明重蹈楚國的覆轍。”

“陛下,百姓愚昧容易被人愚弄,寺廟大肆斂財,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臣以爲,除了打擊寺廟斂財之外,還應該廣開民智,讓百姓知道,現今大明之繁榮鼎盛,乃是上有天子雄韜偉略、文治武功,愛民如此、殫精竭慮之功,下有我大明萬萬黎民勤儉節約、吃苦耐勞、辛勤勞作之果。”

“與佛門的佛陀毫無干系,既不是虛無縹緲的佛陀保佑,也不是佛門那些和尚的功勞的,但他們卻是坐享其成,實在是可惡至極,理應嚴加懲處。”

一個接一個大臣不斷的站出來。

這個大臣的話也是讓劉晉忍不住眼睛一亮,這算是說到根本上了。

不僅僅要打擊寺廟斂財,關鍵還是要啓迪民智,讓大家知道,大家能過上好日子是因爲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什麼所謂的保佑。

其實不單單是這佛門斂財的問題,封建迷信的事情在大明一直是比較盛行的。

當然這東西其實不單單是古代如此,即便是到了21世紀,封建迷信依然大行其道,比如風水,這個就有無數人信,上至達官顯貴,下至普通老百姓。

都相信風水,選擇墓地的位置就極其的重要,還有着一套完整的風水學說理論,什麼這個墓地可以出能人,某種類型的畝可以讓子孫富貴,甚至於還有傳說之中的龍墓,葬在其中,後世子孫可以出帝王。

信的人還特別多,不是一個兩個,而是無數人都相信這個,有錢的信,沒錢的更信,連帶着當官的都有無數人信這個。

“陛下~”

“臣以爲應該對寺廟整首重稅,人人都要交稅,這寺廟佛門也不能例外,否則長此以往,寺廟越來越有錢,必然會吸引更多的人去當和尚,到時候我大明豈不是又要成爲另外一個楚國了?”

“陛下,臣以爲應該在戶部之下成立一個新衙門,專門管理這些宗教事務,對所有的寺廟、道觀、和尚道士等等進行等級和報備,發給文牒纔算是真正的和尚、道士。”

大臣們一個接一個站出來表態,毫無疑問人人對於寺廟可以瘋狂大肆斂財都是極其不滿的,麻蛋,大家當官都還沒你們這些和尚賺錢呢。

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2139章,歐洲大戰第1950章,南州城第436章,深得帝心第67章,超級火爆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88章,夜課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388章,規矩真多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969章,大招工第65章,百姓苦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209章,羣臣激憤第878章,長見識了第513章,彈劾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533章,足球第362章,鹽商聚會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519章,發財了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695章,瓊州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450章,雪糖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3章,母親王氏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63章,回港第450章,雪糖
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677章,城管和城建規劃第1121章,給你一個建議,挖條運河第2139章,歐洲大戰第1950章,南州城第436章,深得帝心第67章,超級火爆第109章,過完年都十八了第2130章,去研究電影第88章,夜課第694章,繁榮的琉球第937章,肉食、房子和讀書第1451章,得罪了世界第二強國第1673章,當皇帝可不是容易的事情第1281章,驚喜萬分第1385章,儒生的衝擊第1464章,統一和團結高於一切第1073章,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第1389章,羣臣收麥子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1530章,富足的小康生活第1056章,行醫考覈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809章,熱賣的摩托車1第1034章,炮轟伊斯坦布爾第1275章,蒸汽時代的速度第388章,規矩真多第437章,軍費開支從內帑出第1662章,血吸蟲病第1019章,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第1151章,叛徒的下場第1206章,四款手錶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969章,大招工第65章,百姓苦第2125章,正德元年紀念版第209章,羣臣激憤第878章,長見識了第513章,彈劾第925章,文化上的認同纔是最牢固的第1364章,真倒黴,又是你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1122章,兩百里算什麼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832章,炮轟古裡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424章,江南非能人所不能治第533章,足球第362章,鹽商聚會第541章,草原人和我們其實是一樣的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812章,多試試,有的是機會第1869章,寬厚仁慈的弘治皇帝第359章,新的炫富方式第1872章,全面大明化的倭國第519章,發財了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932章,壟斷白奴買賣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695章,瓊州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700章,老張,我們一起發財吧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933章,糧食大豐收的另一面(加餐)第1640章,大明的人文精神第259章,偷偷摸摸第1495章,他們流氓我們就要更流氓第468章,弘治十三年第1438章,聖多美島第1952章,劉達的日常工作第450章,雪糖第194章,爲國爲民當開海禁第1493章,以血還血以牙還牙的波斯人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2005章,這日子過的舒服啊第1238章,羅闍們的打算第692章,朝廷是最強大的後盾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1085章,都是爲了大家好第3章,母親王氏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584章,妥羅的野心第1759章,大明黑土省第2126章,這大明的東西真不錯第1556章,民以食爲天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730章,身份地位問題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514章,發配倭國教化蠻夷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689章,朝鮮、倭國武士第1084章,睡眠的重要性第517章,炮轟馬尼拉第163章,回港第450章,雪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