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清理地方豪強和土司

安南東京城的皇宮內,張懋、劉晉、王守仁、楊雲走進了進來,仔細的打量這座安南國的王宮。

王宮不算大,風格也是完全按照大明的建築風格來設計和建造的,甚至於連國王的王座也是按照參照大明天子的寶座來設計。

“倒是有模有樣的~”

劉晉看了看這個安南國君臣上早朝的地方,和大明的金鑾殿相比還是差了很多,但也算是很不錯了。

“沐猴而冠罷了。”

張懋卻是忍不住鄙夷道。

“竟然還是純金的,回頭讓人拆了,融成金塊算了。”

接着張懋又敲了敲那個龍椅,沒想到竟然還是純金打造的,這讓張懋還是有些吃驚的,這個安南國,國小,沒想到竟然還是很有錢的。

“融成金塊多可惜了啊~”

“好歹也是一件耗費了工匠大量精力的東西。”

“我覺得吧,把這些東西都給搬回京城去,然後建一座博物館什麼的,將這些東西展示出來,以後單單是收門票都能夠賺到很多的銀子。”

劉晉看了看這個龍椅,再看看這裡的陳列,想了想說道。

劉晉想起了後世的博物館,覺得博物館這個模式其實是很不錯的,能夠將很多古老的東西完善的保存下來。

自古以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不太尊重前人的勞動成果,每當戰亂興起的時候,往往都是文明遭到破壞的時候。

前人新建起來的房子,留下來的字畫、瓷器、書籍等等這些東西,往往都會因爲勝利者的喜好而被毀的乾乾淨淨。

張懋的這種想法和思維並不是單獨特例的,歷史上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事情發生了,勝利者肆意的破壞,這樣的事情太多了。

“博物館?”

“收門票?”

張懋、王守仁、楊雲一聽,頓時就微微傻眼了,這劉晉的腦袋裡面都想的是一些什麼東西,爲什麼總是會冒出一些新鮮的東西出來。

此時,整個東京城內的殺戮依然沒有停歇,明軍佔領了內城,開始收刮安南國積攢了幾代人的財富。

安南國的國庫、皇宮、權貴們的家裡面等等,如狼似虎的明軍衝了進去,掘地三尺,大量的金銀珠寶開始不斷的匯聚起來。

“這安南還真是夠窮的~”

劉晉的手裡面拿着收刮上來的清單,也是忍不住吐槽道。

安南國庫裡面的銀子加起來竟然連一百萬兩銀子都沒有,至於安南國國王的內帑,再加上從各個王公貴族府裡面搜刮出來的金銀,總數加起來都還不到三百萬兩銀子。

實在是窮。

劉晉可是記得去年的時候,太平侯杜明恩攻打呂宋,從呂宋國這裡搜刮出來的財富可是足足有幾千萬兩銀子。

而且各種各樣的金銀珠寶、珊瑚珍珠、翡翠玉石、象牙瑪瑙等等,非常的多,差點將弘治皇帝的內帑都給裝爆了。

以前弘治皇帝的乾清宮都沒有多少裝飾用的東西,將呂宋國給搶乾淨了之後,弘治皇帝的乾清宮就開始散發出珠光寶氣了。

由此可見呂宋國是何等的富饒了。

但是安南國就非常的窮,真的窮。

金銀搜出來的加起來還不到三百萬兩銀子,至於金銀珠寶、珍珠翡翠、玉石之類的東西,同樣並不多,象牙倒是搜出來了一堆,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值錢的東西。

這都讓劉晉懷疑是不是下面的人私藏的太厲害了,要不然也絕對不至於僅僅只有怎麼一點東西。

不過仔細的想想也就釋然了,安南國畢竟很小,而且本身並不產金銀珠寶玉石之類的東西,窮也是理所當然的。

別指望着能夠從安南國這裡獲得多少財富,安南國最值錢的還是這裡的土地和地理位置,打下了安南,就可以威震整個東南半島,還可以震懾南洋各國,這纔是最重要的。

非常順利的一戰將安南國所有的主力大軍都給殲滅在了東京城,同時整個安南國的上層也幾乎是被消滅的乾乾淨淨。

張懋這邊就開始了收復整個安南的行動。

十萬大軍,兵分五路,再加上從雲南、廣西這邊新調遣進來的大軍,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整個安南所有的地方都全部落入了明軍的手中。

張懋根據事先弘治皇帝這邊的旨意和安排,改安南爲交趾,設立交趾布政使司,同時也是對交趾這裡的行政區域進行劃分。

交趾布政使司的首府從東京城這裡遷移到升龍城,升龍城地處紅河出海口,地理位置優越,又利於和大明的往來,當首府就再合適不過了。

同時將北面靠近十萬大山的一部分地區劃入到廣西,併入到廣西龍州,將靠近雲南的部分區域也是劃入到雲南,歸屬雲南管轄。

以此來拆分交趾,將北面的重要關隘都掌控在雲南和廣西兩省的管轄之中,將來這裡縱然是再有叛亂,從雲南和廣西出兵就容易多了。

接着再重新對原先的州府進行劃分,將一些地區進行拆分合並,設立北江府、涼江府、三江府、建平府、太原府、新安府、清化府、順化府等十多個州府。

張懋這邊設置新的州府,同時大明這邊也是早就已經有所準備,早在開戰之前,朝廷就已經派遣了大量的流官抵達了廣西和廣東。

安南一打下,重新設置交趾布政使司,後面大量的流光從廣東和廣西抵達交趾這裡,開始迅速的接受安南各個地方,開始恢復大明對這裡的統治。

當然,很顯然一切都不可能太過順利。

因爲大明在交趾這裡的統治並沒有爭取本地這些豪強和土司們的意見,同時重新劃分州府的時候,張懋也是故意將一些大的州府拆分掉,同時也是將一些州府併入廣西和雲南。

再加上大明朝廷這邊委派流官過來當官,管轄交趾的各個州府,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重用這些地方的豪強和土司之類的。

這引起了交趾地方豪強和土司們的極大不滿。

所以在很多地方都爆發了豪強起義和土司叛亂,這些原本安南國的既得利益者,現在被大明的統治之下,一下子就摧毀的乾乾淨淨,他們極其的不滿。

想要以這樣的手段來爭取屬於自己的利益。

但是很顯然,這一次他們弄錯了。

張懋和劉晉都是有備而來的,之所以如此做,同樣也是爲了逼他們起兵和叛亂,現在有十多萬明軍駐守在交趾各地,足以輕鬆的平定這些叛亂。

現在鬧事比以後鬧事更好,也更容易處理,即便是出事情,那也是都是小事,如果等以後這裡發展起來,遷移過來的明人多了,到時候在出現戰亂,那損失就大了。

交趾內的幾大族羣先後開始出現叛亂,他們不服從流官的管理,甚至於在一些地方,這些地方豪強和土著還殺害大明這邊派遣過來的流官,公然扯起了起義的旗幟。

交趾清化河中府廣南阮氏就是交趾這裡實力最爲強大的豪強,阮氏領袖原先安南國的安和侯阮裕就因爲不滿大明在交趾這裡的統治,舉起了大旗。

“大明殘暴,屠戮我安南臣民,今又故意瓦解我安南各族,是可忍孰不可忍,今裕起兵反明,誓要與明軍決一死戰!”

阮裕在河中府舉旗起事,殺掉大明朝廷派遣過來的流官祭起,以阮氏家族子弟爲主,聚集起超過2萬人的兵力想推翻明朝在交趾這裡的統治。

然而,阮裕這邊纔剛剛起兵,後一腳明軍就殺了過來,而且這一次,還是以倭國、朝鮮武士團爲主殺了過來。

安南國精銳大軍都不是明軍和倭國、朝鮮武士團的對手,這阮氏組織起來的烏合之衆,更是不堪一擊。

僅僅不到七天的時間,阮氏大軍就被消滅的乾乾淨淨,整個河中府的阮氏一族也是遭到了倭國、朝鮮武士團的屠戮,幾乎差點就被殺光。

朝鮮、倭國武士團就如同是一把鋒利無比的尖刀,專門做髒活、累活,他們前面不斷的清理交趾這裡的地方豪強和土司,明軍就在後面假惺惺、裝模作樣的裝好人。

這一招雖然非常的卑鄙無恥,明眼人也是一看就知道,能夠看的清清楚楚。

可是真的非常的好用。

短短不到2個月的時間,到了弘治十四年六月底的時候,交趾這裡大大小小的豪強、土司都被清理的七七八八。

剩下的一些豪強和土司,都是聰明人,從一開始就抱緊了大明的大腿,不僅僅非常聽話的服從了大明這邊的管理和統治,甚至於還幫助明軍和委派過來的流官在交趾這裡構建新的統治體系。

“現在聽話多了吧,不狠狠的殺戮一番,他們就不會知道厲害。”

交趾首府升龍城這裡,劉晉看着從交趾各地傳送回來的信息,也是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委派到各地的流官都開始順利的開展工作,丈量土地、清查人口、收繳賦稅,一切都順利多了。

清理乾淨了那些豪強和土司,大明在這裡的統治就穩固多了。

“接下來就是攻打占城,清掃南洋諸國了!”

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436章,深得帝心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332章,就有了?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2114章,回大明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956章,滅佛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65章,賺錢利器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679章,思想控制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041章,黑海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7章,商議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713章,割地賠款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44章,京城最亮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2114章,回大明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251章,選房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251章,選房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219章,有貓膩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454章,楊大郎回家
第2039章,這就是劉晉啊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45章,皇帝都眼紅了第232章,君王一怒流血千里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4章,怎一個苦能形容第1779章,貪官污吏第1134章,第一筆股票交易第215章,張氏兄弟要造船第436章,深得帝心第757章,仁慈的弘治皇帝第1332章,就有了?第1688章,傳統讀書人都要瘋了第766章,豐收的原野第202章,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第52章,氣憤的弘治皇帝第1333章,我厲害吧?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462章,歷史教科書的問題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793章,草原部落首領的無奈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1655章,長江大橋股票上市第2114章,回大明第1391章,硬氣的很第1770章,總是要有一代人去吃苦受累的第1638章,這纔是城市該有的樣子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1247章,婆羅門的無奈第1956章,滅佛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65章,賺錢利器第53章,爲什麼不用煤?第1117章,斯拉夫人的危機第981章,這就是大明帝國第2238章,見弘治皇帝第628章,賜姓東方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1330章,張皇后生了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193章,繁華大明第1107章,這是蘿蔔?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346章,老百姓最需要什麼第679章,思想控制第2028章,舉步維艱了第2087章,黑死病的剋星第1619章,這還是災荒之年?第15章,超低的物價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041章,黑海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1972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2)第474章,新兵入伍第218章,成了香饃饃的錢有財第1473章,蚍蜉撼樹第1553章,又陪着皇帝微服私訪第147章,忽悠哈西姆第17章,商議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第713章,割地賠款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576章,草原上的城鎮第1850章 ,繁榮的蓬萊城第1831章,淞滬奇蹟第548章,忽悠巴特爾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1294章,一戰定緬甸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2223章,富的流油的茶陵殖民地第1164章,有必要駐軍第144章,京城最亮第1036章,埃爾津詹協議第2114章,回大明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769章,朱厚照是穿越者?第1022章,西西里島的奴隸第1141章,倭國人的主要生意第251章,選房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2199章,起步艱難的藩國第251章,選房第2207章,持續火爆、經久不衰第55章,和皇帝再次合夥做生意第1536章,湖廣、江西之爭第200章,災荒不可怕第770章,蒸汽收割機第2027章,狂風暴雨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2010章,榮歸故里第2065章,再任內閣首輔第1834章,南洋的奴隸市場第219章,有貓膩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830章,身價倍漲的大閘蟹第1835章,奴隸自由的一天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454章,楊大郎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