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

淞滬的地價漲瘋了。

在孫新以及江南地區衆多大家族、大士紳、大地主的參與下,淞滬的土地節節攀升,很快就漲到了將近五百兩銀子一畝的天價。

在這個時候,頭腦只要清醒的人都知道,這絕對是有人在炒作,在不斷的擡高淞滬的地價。

五百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字。

要知道娶個媳婦有幾兩銀子就夠了,這五百兩銀子對於普通的大明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天文數字了。

但是現在僅僅只能夠在淞滬這邊買到一畝地。

關鍵是有錢都買不到地,因爲淞滬這邊的土地現在基本上都已經集中在了淞滬這些大地主、大士紳、大家族的手中。

這些人憑藉着本土的優勢,是本地的地頭蛇,對淞滬這裡的一些小農民進行強買強賣,將淞滬的土地全部集中到了自己的手中。

不僅僅是黃浦江兩岸,甚至於連崇明島這裡的田地都慢慢的集中到了這些人的手中。

當然,爲此,這些淞滬的大地主、大士紳、大家族也是沒少對外舉債,幾百兩銀子一畝的田地,他們縱然是有一些銀子,但也不足以支持他們將淞滬所有的田地都給買到自己的手中。

這些人就如同後世的股民一般,手裡面拿着股票,天天喝着茶,期盼着股票的價格能夠不斷蹭蹭的往上漲。

這段時間以來,淞滬土地的價格飆升,再加上各種小道消息的推波助瀾,江南各大豪族、大士紳、大地主們的參與。

都給他們營造了一種假象,那就是淞滬的土地就等同於現在天津的土地,這裡將來是要成爲南方的對外口岸,成爲第二個天津,這裡土地將來會是寸土寸金的。

所以現在五百多兩銀子的一畝地,根本就不貴,一點都不貴,它肯定還會繼續漲下去,一直漲到和天津這邊的土地價格一樣。

甚至於有人分析了,淞滬這裡的土地價值比天津的還要更高。

天津這邊僅僅只是依託了京城,而淞滬卻可以依託整個大明最富庶的江南地區,還可以沿着長江輻射湖廣、江西等地。

同時又是處於航運的中間點,上可去天津,下可去浙江、福建、琉球、廣東,地理位置的優勢遠不是天津能夠相比的。

所以有人就分析了,這淞滬一旦發展起來,它會很快就超越天津,成爲大明最大的港口城市。

在諸多消息的推動下,不僅僅是淞滬本土的這些地主、士紳、大家族們相信淞滬的未來會非常的輝煌。

甚至於附近的南直隸、蘇杭、浙江這些地方,都有大量的人帶着一箱子、一箱子的銀子和銀票來到淞滬這裡,想要從這些人的手中購買一些土地投資。

以前大家沒有注意,真正的分析一下,頓時就覺得淞滬這位置是真心不錯,確實是具有很大的投資價值。

所有人都相信淞滬的土地還會不斷的上漲,整個淞滬到處都是求購土地的人,幾百兩銀子一畝地,讓整個淞滬縣的人走路的時候都擡着頭,一副牛氣沖天的樣子。

松花樓。

“哈哈,又漲了,又漲了,已經差不多六百兩銀子一畝地了。”

“大家看到沒有,連大明早報都在報道我們淞滬這裡的事情了。”

鄭良佐手裡面拿着一份報紙興奮的對着在座的衆人說道。

“還是大明早報有水平啊,你看着上面分析的,以前我們怎麼就不知道淞滬的地理位置竟然如此的重要。”

“你看啊,我們淞滬背靠江南、又有長江連動湖廣一帶,這往北可以去天津、朝鮮、倭國,往南可以去琉球、福建、廣東,下南洋。”

“這淞滬啊,以後肯定可以發展成爲我們大明最繁華、最富庶的地方。”

鄭良佐非常高興啊,他現在是淞滬這裡最大的地主,手裡面握着整個淞滬五分之一的田地,爲此他不僅僅是掏空了自己家裡面的所有財富,甚至於還向江南地區這邊的很多錢莊、大家族、大地主借了幾百萬兩銀子。

可謂是瘋狂無比,就如同後世的股民,嚐到了一點甜頭之後,不僅僅賣車賣房,甚至於還向自己的親朋好友借錢,敢向高利貸貸款來炒股。

“以前我們大明是禁海,片帆不得下海,所以我們淞滬縱然是地理位置非常的優越,但卻是沒有任何的用處。”

“現在不一樣了,朝廷在慢慢的開海禁,鼓勵對外貿易,我們淞滬的位置就慢慢凸顯出來了。”

“還是開海好啊,這樣大家才能夠從外面賺到更多的銀子。”

“我這邊也是研究過了,如果以後我們淞滬開放的話,從我們淞滬這裡往南前往南洋地區,再往東抵達澳洲,聽說澳洲這邊的黃金和白銀不會比黃金洲更少。”

“而且這澳洲本土的土著數量非常的稀少,地廣人稀,未來肯定是要被我們大明給佔領的。”

“從澳洲再往東還可以抵達南黃金洲,大家想一想,到時候如果這條航線開通的話,我們淞滬的位置就不得了了。”

“這黃金洲遍地是黃金,去年太平侯杜明恩帶領的十艘船就從黃金洲這邊帶回來價值三千萬兩白銀的金銀。”

“大家想一想,以後我們江南這邊的人去黃金洲、去澳洲、去南洋,都要從我們淞滬這裡出發,你說我們這裡的土地值不值錢?”

“大明早報說得好,以後這裡肯定是會超越天津的。”

徐浦也是鋪開一張世界地圖,在地圖上面畫出幾個重要的地方和線條,一邊說也是一邊興奮的說道。

他現在已經不會在說朝廷見利忘義了,不會再說開海不好了,反而是堅定的開海支持者,覺得朝廷做的對。

因爲只有開海了,淞滬的重要性才能夠體現出來,這樣他手中握着的大量淞滬土地才能夠有價值。

“徐先生分析的沒錯。”

“這走北線前往黃金洲啊,它又侷限性,冬天的時候不能走,因爲冬天的時候,白領海峽這裡會有大量的浮冰,會嚴重危險船隻。”

“可是走剛剛徐先生說的線路就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了,因爲這些地方炎熱,根本就不會有浮冰,而且沿途都有陸地、島嶼可以補記,更加的安全,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走南線的。”

有人也是跟着分析起來,這段時間以來,他們也是很關注這方面的事情。

一個個以前對這方面是根本不削一顧,但現在關係到自己的利益之後,一個個竟然研究的很有一番水平,都看到了大明之外的世界是非常的富庶、繁華,看到了淞滬地理位置的優越。

“哈哈,怎麼說來,我們淞滬的土地還會漲了~”

鄭良佐聽完衆人的話,頓時就更加的高興了。

以前是不懂,現在仔細的研究一番之後,頓時就明白了,自己這些人是坐在金山、銀山上面,偏偏還要去靠收佃租來過日子,真是拿着金飯碗去要飯啊。

“肯定會漲~”

“天津這樣的地方現在都已經漲瘋了,上千兩銀子一畝地,比京城的土地都要更貴了,更別說我們淞滬了。”

“我們淞滬的位置可比天津好多了,現在才六百多兩銀子一畝地。”

“主要是我們淞滬這裡還沒有發展起來,聽說那些北方佬想要在我們這裡投資建廠,我覺得我們應該支持他們。”

“天津這邊我是知道的,天津的地之所以不斷的上漲,那是因爲有大量的工廠和作坊,一個工廠作坊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幾萬人,天津這裡有幾千上萬的工廠、作坊。”

“原先僅僅只有幾萬人的天津城,現在可是都已經幾百萬人了,這土地價格能不上漲嗎?”

“我們淞滬要發展起來啊,還是要跟北方人學,開工廠、辦作坊,吸引更多的人來我們淞滬,再加上我們優越的地理位置,超過天津啊,那也不過是一兩年的時間,天津發展起來也不錯才三年左右的時間而已。”

徐浦非常肯定的說道。

以前他是最反對開工廠、辦作坊的,因爲他覺得工廠、作坊多了就沒有人種地了,他們這些地主、士紳就要喝西北風。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爲了讓淞滬的土地繼續上漲,他仔細的研究了天津一番,頓時就覺得這辦工廠、作坊也是有很多的好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好處就是推動地價的上漲。

“對,對,辦工廠和作坊,我聽說啊這辦一個紡織廠投資需要幾十萬,但是一年就可以回本,以後都是賺的。”

“浙江的王家大家應該都知道吧,他們家的彩雲紡織廠就是京城這邊最大的紡織廠,據說一年賺幾百萬兩銀子呢。”

“我也是想好了,準備再借幾十萬兩銀子,到時候就在我們淞滬這裡開個紡織廠,我們淞滬背靠江南,要絲有絲,要人有人,布匹那更是不愁賣,保管賺錢。”

鄭良佐一聽,頓時也是直點頭。

以前對北方的這些工廠主、作坊主是不削一顧的,現在研究一下才發現,竟然如此的賺錢,沒道理有錢不賺,跟錢過不去的。

第48章,廷議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16章,回京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62章,爆倉了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228章,商討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918章,普天同慶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294章,金子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906章,以殺止戰第7章,精煉鹽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74章,和我有緣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330章,殷商後裔?第629章,熱議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1章,唐老虎第586章,開戰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869章,標準化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323章,生意火爆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768章,蒸汽機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25章,孫夫子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
第48章,廷議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16章,回京第1544章,福禍相依第343章,大登科後小登科第674章,開闢澳洲航線第146章,胡商哈西姆第162章,爆倉了第1323章,公審大會第1228章,商討第1941章,海外殖民地和藩國的制度第1038章,憑本事吃的肉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1654章,又是狀元遊街時第1516章,人和狗一樣都不能喂得太飽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1046章,克里米亞韃靼人第820章,一戰定西域(下)第918章,普天同慶第661章,京城的房子第294章,金子第511章,兩種不同的聲音第906章,以殺止戰第7章,精煉鹽第1277章,琉球的農產業第901章,大明的反擊第2038章,災害預警、預防機制第1434章,科技纔是第一生產力第1215章,暴殄天物第307章,流淌的黃金第2239章,劉晉劉公第1400章,掃黑勿盡,除惡不斷第2143章,暢行歐洲大陸的鏢局1第286章,一門三舉人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123章,大明天子也太摳門了第1189章,統一標準、朝廷運營、公私結合第1828章,不孝子孫朱佑樘第2036章,小冰河期的威力2第691章,江南的大家族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257章,幾百人拖上岸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317章,吃人的資本主義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883章,必須有所改變第2068章,興建醫學院第261章,神勇大鯨魚將軍第1456章,進京的少數部族士子和新兵第125章,2萬銀子的事第1305章,第一例剖腹產第637章,徵稅開始第1062章,膽大包天第74章,和我有緣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890章,這是小問題第618章,一切都非常的新奇第1007章,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1719章,奔馳汽車第9章,激活金手指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985章,口徑即是正義第330章,殷商後裔?第629章,熱議第526章,他們又來了第11章,唐老虎第586章,開戰第367章,繼續降價第1079章,製造計算時間的機器第869章,標準化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35章,爭相辦水泥廠第528章,這生意太好做了第1550章,業績還真比以前更好很多了第2111章,大明天子的賀禮1第1082章,對外軍售第323章,生意火爆第971章,歐洲和奧斯曼第2208章,場場爆滿第702章,恭迎王師的占城君臣第1302章,大明醫學院婦產科專業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885章,大明資本的全球化第768章,蒸汽機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865章,你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第1154章,大明圖謀整個埃及?第1868章,黃金和探險第1035章,接連打擊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130章,股票與鐵路第1112章,繁榮的香港第25章,孫夫子第750章,驅逐出去第1283章,歡呼雀躍第488章,琉球城模式第1138章,天竺大陸的形勢第819章,一戰定西域(上)第1560章,多納妾多生孩子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