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章 橡膠種植園

馮雲山又對瓊州府的一干地方官逐個點名評點一番,因爲有特務司早早提供的消息,這些官員的日常動向和行爲都瞭如指掌。

等皇帝點評中透露出他們的一些日常習慣和細節,這些地方官都後背發涼,紛紛慶幸自己沒有大的爲非作歹之事,當然,對於小節,馮雲山也聽之任之,並沒有細追,人無完人,又是這個時代。他故意透露一些,自然是爲了警醒一下,不但瓊州府的官員,其他的全國各州府自然都會聽聞這個消息,讓官員們察覺到身邊有特務機構,也不就是什麼壞事。

獎賞及鞭策過地方官之後,馮雲山總算問起了橡膠的事情來:“都平身吧。正事要緊。朕此次前來瓊州府,主要爲兩件事情二來。一是當初從兩廣移民的那批客家百姓們,朕來看看他們如今生活得怎麼樣了;二是橡膠樹種植得如何了,上貢的膠朕已經見過了,你們的方法......此事等會再給朕好好說說。”

廣東巡撫伍崇曜連忙啓奏:“陛下,容微臣奏稟:自太平聖國開始,從兩廣移民客家百姓,一直至太聖二年基本結束,這三年多時間內,一共遷徙客家百姓六十萬,其中瓊州府遷移了三十六萬,其餘的,基本遷往臺灣府和琉球府。如今在瓊州府的客家百姓,有官府配給的公用耕牛和農具,還發放了種子、衣物、口糧等物,又組織各地客家鄉民一道建造村寨,像這臨高的馬嫋鎮就是這樣的例子。客家百姓安居樂業,都感念陛下恩德,皇恩浩蕩!”

馮雲山一聽,雖然知道伍崇曜說的是漂亮的話,還是忍不住一陣歡喜,滿臉帶笑,但嘴上卻是不饒:“伍愛卿,你當這廣東巡撫沒多久,就開始跟那幫原來的滿清大臣一樣了,嘴上都能說出花來?沒法子才遷移到這裡,真有那麼好?”

伍崇曜一拍胸口:“陛下,微臣怎敢欺君?您要是不信,儘管隨便喚戶客家鄉民來問問,或是親自瞧瞧。”

馮雲山一笑:“您倒是有信心!”扭頭朝瓊州知府唐際盛問道:“唐知府,說說你們瓊州府如今那橡膠種植得如何了?

瓊州知府唐際盛連忙擡起頭奏道:“回稟陛下,如今自四五年前瓊州府接納客家鄉民後,官府特意選了6個縣境內的山林,採用‘倚山靠林’的方式建立了一批客家農場,開荒種植橡膠樹苗。到目前爲止,整個瓊州府,一共開荒橡膠樹林12萬畝,已種植樹苗8萬畝,其中有1萬2000畝迎來第一次割膠期。具體產量,微臣也還沒搞清楚,還是由臨高縣長王承烈想陛下稟報爲好,出膠的1萬2000畝橡膠林,有8000多畝是他臨高縣的,這其中主要就是在這馬嫋鎮四周,就有4000多畝。”

馮雲山一聽,很是高興,他對這個數字還是有些概念的。種植了8萬畝橡膠樹林,其中經能割膠的有上萬畝,跟後世的海南所產橡膠相比,自然不多,但在這個時代,也很不少了。

當下便興奮地道:“走,叫上幾名客家老鄉,帶朕去他們種植的橡膠園看看。”

於是衆人一行,在一名說是馬嫋鎮的昌富村村長、滿臉黝黑的中年老農的帶領下,很快便來到三裡遠的昌富橡膠種植園。

海灣邊瀰漫着薄薄的輕霧,人在樹叢中行走,霧氣從樹林縫隙鑽進來,像流動的煙雲,讓人感覺到細細的雨絲般的涼意。

再往前走,便是一片山路,依着山勢着馬嫋灣,在一片綠色的林中蜿蜒,又走了一段,只見山路兩旁,從陽坡到陰坡,從箐溝到山頂,一眼望去,便全是如同士兵一般排列整齊的橡膠林。這些橡膠林裡的樹還都不大,畢竟只種了四年而已,間隔也比較寬,看起來還有些稀疏,但給人的最舒服的感覺便是整齊。

“陛下,這便是昌富橡膠種植園的橡膠林,一共有1200多畝,是馬嫋鎮、臨高縣甚至瓊州府最大的橡膠種植園了。昌富村一共150多戶客家移民,平均每戶開荒了10多畝山林,其中一大半用來種植橡膠林,剩下的種了些口糧,當然,口糧還是不足的,都由我們臨高縣衙給予補貼,負擔還是很重的。如今可以採割橡膠了,總算能緩解一下,只是不知那橡膠作何用途,如何售賣......”臨高縣長王承烈在一旁介紹,同時說出在場的衆人心中的疑問。

他們按照皇帝的要求種植橡膠,也怪馮雲山當初沒有交代清楚,只是說着橡膠必須種起來,當成寶貝般保護着,需要什麼,全部滿足。但具體這橡膠作何用途,馮雲山並沒有細說,倒不是他忘記,而是以當時的情況,就算說了,也沒人能懂,而且還怕被洋人知道了傳出去。

還好,總算是將這橡膠樹苗給種出來了。就是種得有些太密,馮雲山看見一排排的,大概一畝足足有五六十株,起碼要移栽一半出來才行。也不知道當初託那些人搞到了多少這種橡膠樹苗,幸好巴西那邊早已經脫離了歐洲葡萄牙,沒多少歐洲人關注此事。

馮雲山上前撫摸着一顆被刮掉一大片樹皮的橡膠樹苗,有些無語,這樣刮膠,得多浪費啊,而且對這整個橡膠樹的傷害也很大。想到剛纔那臨高縣長的話,便緩緩道:“你們瓊州府農業局的人來了麼,還有你們,唐知府,王縣長,你們都記一下,朕跟你們說說這個橡膠樹的一些用途和割膠方法。至於售賣,不用考慮,全部由農業部的林業司統一收購,有多少要多少,越多越好,至於價格,便由你們和林業司商議一下,一年下來,總要讓橡膠鄉農吃得飽、吃得好才行。朕估算一下,這個橡膠園種植得好的話,每畝25株,橡膠產量畝產能達到120公斤,與種水稻相比,一年產值不到20聖元,加上剛種的前5年沒甚產出,國家對橡膠植農再補貼一點,就按36聖元計算,以每10公斤售價3聖元爲好。”

見皇帝說起橡膠的事情,衆人紛紛傾耳細聽起來。

“如今橡膠樹苗種植已基本打開了局面,不過,不要過早地割膠,以免損傷橡膠樹的根本。最好種植5年後再開始收割,這樣日後的產量會高一點。種植橡膠樹,關鍵在幾點:

一是選好地方,橡膠樹適於在土層深厚、肥沃而溼潤、排水良好的酸性砂土生長,還要背風的地方,免得被颱風直接颳倒,這些朕看你們這裡就不錯。

二是樹下要除淨雜草,施好基肥,現在的那個磷肥就很不錯,你們可以去多買點。橡膠樹周圍最好用枯草蓋住。另外,朕看到你們在橡膠樹之間種植了一些大豆和棉花,很好,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抑制雜草生長,又能在橡膠樹長大之前,增加一些收入。

三是割膠技巧。等橡膠樹長大到第五六年,便可以割膠了。記住,割膠在清晨天剛亮Wi或者未亮的時候進行,新膠樹在樹幹離地50釐米處割,割線自左向右稍稍傾斜,長度爲樹周的一半,記住千萬不能全割了,這樣樹可能會死掉。每次割掉的樹皮厚度以一毫米爲好,不得傷害木質層,以免影響樹皮再生。這種不傷橡膠樹形成層組織的在原割口上覆割的連續割膠法,朕會讓農業部林業司的人教你們,這樣橡膠樹能連續幾十年重複割膠,當然,冬季早上氣溫低時應停止割膠。

最後一點,這些都要嚴密控制,不能流傳出去,更不能出了瓊州府。“

話雖這樣說,馮雲山還是知道這些難以控制住,只能派一些討虜軍守衛海南島,將幾個渡口把關,嚴格審查進出島的人員,至少不讓洋人進出海島,將這些橡膠樹和割膠方法學了去。能推遲一點傳播出去就推遲一點,至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可以保持中華帝國在橡膠生產方面的優勢。

見馮雲山說了衆多的要點,又鄭重其事地交代保密,衆人紛紛心中一凜,連忙俯首遵旨。

當下,馮雲山親自選了最大的一棵橡膠樹,用他在後世瞭解到的方法,割了半圈橡膠線,又用提前準備好的接膠槽,將流出的一些橡膠接住。雖然不多,但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接着,馮雲山又猶如後世的領導人一般,率衆觀摩了一下昌富村的客家山民開墾的幾個茶園和幾隴旱地,種些包穀和番薯之類的,勉強能補些口糧。對於這些,馮雲山也沒多少辦法,海南島這邊都是山林,原住的黎族百姓自己種的口糧都不夠,還要靠山間打獵以及下海捕魚彌補一下,還有最爲著名的黎族紡織業,大批被服賣到廣州用以交換糧食等。而如今,只能堅持開荒,再以時間慢慢地將荒地變爲熟土,輔以磷肥,應該不用多久,便能實現瓊州府的糧食自給自足。

PS:感謝一葉知秋111大大打賞!

802章 佔領古晉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423章 進軍江南915章 檳城襲擾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691 章 問策(二)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951章 各取所需第五章 圍困全州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762章 謀略朝鮮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00章 擊敗巴西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743章 聲東擊西第452章 天京城內風雲涌動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
802章 佔領古晉第179章 圍困與反圍困(週五中午上架,泣血求支持!)第七十八章 攻略韶州府(三)第479章 天王的怒火第1147章 將沙皇炸得粉身碎骨的麪包炸彈第653章 以南京爲都的真正意義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201章 過年,1852年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423章 進軍江南915章 檳城襲擾第156章 與法國的交易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630 章 最大地主的危機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499章 進城被收稅的胡以晄第691 章 問策(二)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270章 太平軍的北伐與西征第449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中)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517章 俘虜都去修鐵路(感謝蔣夢林萬賞加更)727 章 帝國兵力和家底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26章 佔領全城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289章 訂單到貨(下)第1138章 普魯士國王的請求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951章 各取所需第五章 圍困全州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1118章 印度再次變天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805章 布洛克授首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725 章 左宗棠的驚歎818章 同歸於盡的瘋子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1179章 佔領奧倫堡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四十九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上)第621 章 袁甲三與張樂行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第1281章 工業部長沈桂芬第523章 洪仁軒自薦去勸降天王第1280章 組建工業部第214章 徐壽的外侄女傅善祥第122章 攻奪廣州城(五)第570章 步騎激戰第496章 聖王的大喜事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762章 謀略朝鮮827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下)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572章 佔領天津第242章 親自練兵 (中)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417章 大殺四方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1322章 火爆的橡膠產業和洪尼公司第1282章 慚愧的李鴻章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第1300章 擊敗巴西848章 老毛子搞事了第1062章 愁雲慘霧的英國內閣四巨頭(求訂閱)第128章 見洋人(上)第565章 抵達大沽口第373章 琉球王覲見743章 聲東擊西第452章 天京城內風雲涌動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1239章 瓜分奧斯曼與沙俄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463章 軍艦下水及海戰利器第1174章 奧斯曼土耳其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1287章 組建自己的財團(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