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

而銅幣,則是要大量生產了。聖國的金銀儲量都不多,最多的便是銅。

據周勝坤統計,原來的聖庫中存銅,加上後來各地繳獲的,以及還有些老式銅炮等收集起來,一共有黃銅近三百萬斤,這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數字了。

並且,除了這些現有的成品銅外,大寶山鐵礦隔壁的大寶山銅礦也在開採,每月都能產上萬斤銅,而桂陽、郴州的中小銅礦,以及廣西的德保銅礦、茳西德興銅礦等,雖然纔剛開始開採,但加起來每月都能上數十萬斤。

過段時間,一旦佔領芸南,那邊的銅礦便會更多。

銅基本上是夠了,單是雲南和茳西的銅,便已佔了整個中國的七八成產量以上,所以,銅不足的是滿清。也正因爲如此,咸豐纔會打發行大幣的主意。

對於聖國的銅幣,馮雲山要求是嚴格重量標準,不容許有扣剋。標準一文錢,還是一錢四分重,相當於5克重量。再上去,便是5文錢面值的,重量相應爲7錢;10文面值的,重量爲一兩四錢;而面值百文銅錢的,重量爲14兩。正兒八經的一點折扣都不打,完全按照銅的價值來折算。

這樣一來,即便是誰要仿造,也只是賺取微薄的手工費,根本不可能像滿清一樣,賺取巨大的節省銅材料下來的費用。

雖然號稱是金幣、銀元和銅錢一同鑄造,但其實,主要的還是銅錢。黃金稀少意味着金幣的稀缺,並且,馮雲山知道了以後很多歐美列強都會才用金本制,黃金只會越來越寶貴,他又怎麼捨得鑄造太多的金幣流通到國外去?

而銀元就不一樣了,目前的世界來說,是全世界都通用的貨幣,並且,正好馮雲山知道以後隨着銀礦的開發,銀幣會越來越貶值,正好,可以早點將手中的白銀鑄造成銀幣,兌換出去,一方面直接由了筆巨大的財富,另一方面,也促進經濟流通,都是好事情。

至於銅幣,國外肯定不大會使用的,還是在聖國內部使用便好,不過,這個都是針對底層百姓的貨幣,一旦流通出去,相信滿清治下的百姓也馬上會發現聖國鑄造的銅幣貨真價實,加上聖國的經濟和財政堅挺,便會讓他們信賴聖國的銅錢,進而拋棄滿清銅錢,這樣就變相打擊了滿清的金融體系,不異於攻陷幾座城啊。

對於紙幣,由於現在的印刷技術還不過關,並且,馮雲山知道百姓還停留在銅幣和銀幣的老觀念中,所以,馮雲山決定暫時不發行紙幣,等這些實施在在的金屬貨幣流通起來,獲得百姓認可之後,聖國的貨幣有了相當的信用基礎,再推出紙幣。

否則,現在推出紙幣,誰也不認賬,反而有損聖國的臉面。

三天後,周勝坤便將聖國的金銀銅三個幣種設計出樣式,不單讓畫師畫了圖形,更是在廣州城裡的原來滿清的寶廣局裡用土法鑄錢加工了幾個樣品,送給馮雲山過目。

馮雲山一看,一文的銅錢大小和厚度跟滿清的標準制錢相仿,圖案採用正面卻是馮雲山的刻像,中間間隙處標有“一文”字樣,背面則是高聳入雲的山峰,白雲在山腰環繞的圖像,卻跟討虜軍將軍以上級別的肩章圖案一致。

馮雲山不由暗歎這周勝坤會拍馬屁,正面也是自己,反面還是自己,不過,後世的紙幣也都是這樣發行的,倒也不算特別。這樣一想,馮雲山也覺得這個圖案還算可以。但轉眼一想,若干年後,不會就被民間的百姓將這錢幣叫成馮大頭了吧?

想想那個畫面,成千上萬的人拿着金幣叫馮金頭,銀幣叫馮大頭,銅幣叫馮小頭,簡直就是…..馮雲山忽然覺得讓周勝坤制訂錢幣的圖案背景就是個錯誤。

不管怎樣,背面的圖案“高聳入雲的山峰”寓意“雲山”的,還是需要改一下。總不能什麼幣值的都是一樣的圖案吧。

“你這個勝坤兄弟啊,怎麼就用上本王的像了!”馮雲山半開玩笑地道:“這樣吧,銅錢的正面用本王的頭像,本王不反對了,但背面,卻還是要用上不同的圖案。一文錢的背面,用上廣州常見的木棉花圖案。”

馮雲山還記得,後世廣州市的市花正是木棉花,正好廣州周邊隨處可見,作爲錢幣上的圖案,再好不過。

“至於5文錢面值的銅錢,背面便用上菊花;10文面值的,背面採用牡丹花;百文的,則再採用剛纔那個‘高聳入雲的山峰’”。馮雲山說道,這些花,也都是常見的花。

“至於銀幣,因爲要主要用於貿易結算使用,本王考慮了一下,還是採用中華大地上的特產作爲圖案,順便展示一下,便用茶葉、絲綢和陶瓷三樣東西吧。金幣,背面就用萬里長城作爲背景吧,你讓畫師好好畫一下。”

“聖王英明!正該如此!”周勝坤由衷讚道。

“另外,所有錢幣的最外圈邊沿處,都要刻上‘聖國中央銀行’幾個字,以示來源。”馮雲山提醒了這件重要的事情後,又繼續問道:“這兩天,鑄幣廠的事情解決沒有?”

“聖王,聖國鑄幣廠已初步搭建好了。”周勝坤興奮地道:“原來清妖手中就有鑄幣局,如今我們財稅部將之整合起來,那些設施雖然老舊,但還能使用,並且,卑職也向伍崇曜打聽了,英國便有洋人專用的機器造幣設施,也就是所謂的鑄幣機,先將銅錠熔化,再用金屬機器壓製而成,運動健捷勻準,所成之錢,輪廓光潔,圖案精好,實非人力所能及,私鑄斷難仿效。”

“那好,你跟襖門和港島那邊聯繫下,看看他們有沒有現成的造幣機,先行買過來。英國那邊,再行採購,再者,也可以直接找南洋公司第一機器廠,讓他們照着洋人的造幣機,自行研製出來。”馮雲山說着:“土法鑄幣,也要開起來,先行鑄造一批再說。本王只怕銅錢不夠用,不怕多。”

周勝坤連忙答應下來。

接着,周勝坤解釋了下,聖國境內的幾家原來清妖組建的大型鑄幣局。

廣東原有廣州和肇慶兩府開局鑄錢,不過肇慶府局在康熙年間便撤銷,只餘下廣州府局,又稱寶廣局,設在廣州城大東門外黃華塘,佔地八十畝,設有鑄爐6座,年鑄銅錢可達二千萬枚。

聖國佔領了廣州後,寶廣局內的鑄匠都逃出寶廣局,不過,都是在附近。周勝坤讓人找了下,已經找回了大半人手,剩下的,從外面招募一些,完全可以重新開鑄了。

而糊南境內,有長沙局鼓鑄十餘爐,只要找齊工匠,也可隨時開鼓鑄錢。

廣西,因廣西產銅較多,距離芸南也近,便設有大型的寶桂局,設爐二十座,都還可以使用。

周勝坤準備在這三地同時開鑄,先行鑄造面值爲1文、5文、10文、100文的四種銅錢。

次日晚上,周勝坤又將做好的樣錢拿來給馮雲山過目。看着這些一文5文的“馮小頭”,做得都很精緻,馮雲山覺着甚好,跟滿清的銅幣一樣表面光滑,圖案清晰。便同意大規模鑄造。

一天後,寶廣局的鑄幣結果出來了,6座鑄爐,幾十號人,一天未停歇地鑄了24小時,一共鑄造了銅錢5萬枚。

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1076章 突圍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915章 檳城襲擾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101章 形勢急變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944章 內閣垮臺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354章 鑄幣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778章 日本風雲(六)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第611章 南方戰事812章 請求停戰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925章 激戰第1221章 馮李對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740章 起義爆發(中)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813章 巴達維亞第354章 鑄幣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109章 孟加拉海戰(上)856章 援兵趕到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
第439章 軍艦?是被大風颳跑了(謝諸神賞)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519章 制訂北伐方略(求訂閱)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第1313章 歐戰爆發第135章 大買辦伍崇曜(求支持!)第1089章 可怕的華人特種軍隊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610章 龍牀睡着太硬了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第1076章 突圍995章 馬納薩斯戰役(下)(感謝鬼狐毒士的打賞)997章 進攻再進攻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717章 出兵安南第165章 出山辦團練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1005章 瓜分債務的金融巨頭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1168章 布拉格要獨立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1346章 三年(感謝諸神老大的打賞!)第232章 修訂版《聖國田畝制度》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84章 和英國公使的協議(第五更)第390章 第一家鐵路建設公司的誕生915章 檳城襲擾959章 印度總督吐血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939章? 吳士禮的俘虜命運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999章 華盛頓淪陷第1258章 羅李衝突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199章 苛刻的條件第101章 形勢急變864章 英國人和俄國人勾結了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136章 成立南洋公司(上)944章 內閣垮臺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第354章 鑄幣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464章 芸南有變第425章 細作幫助破衢州城第666 章 各有算盤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875章 攪動美國內戰的蝴蝶第472章 開採出石油778章 日本風雲(六)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249章 小刀會起義第611章 南方戰事812章 請求停戰946章 德比伯爵的屈辱第362章 富裕的湘北952章 給沙俄上眼藥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第1312章 帝國雄厚的軍事工業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第一百章 尤浪漫參軍(下)求支持!第1196章 出任公使10年的布爾布隆925章 激戰第1221章 馮李對第279章 至韶州府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105章 破南寧(上)第1084章 這裡將會是他們的墳墓第447章 準備擴軍第1317章 朕決定出兵第1247章 兩個沙俄政府爭相談判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740章 起義爆發(中)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537章 既生國藩,何生雲山(感謝諸神和小法師賞)1007章 愛荷華州?愛我華纔對!第1208章 天文數字般投入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813章 巴達維亞第354章 鑄幣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721 章 世上再無越南,唯有交趾和日南兩省722 章 完善徵兵制度(上)第138章 奉獻17億元(求支持)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109章 孟加拉海戰(上)856章 援兵趕到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1094章 決定和談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第161章 柳暗花明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