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不能太激進

馮雲山剛想說什麼,內閣成員羅澤南也緊跟着徐壽來到他面前,着急地喊道:“陛下,微臣有十萬火急的事情稟報!”

在馮雲山的印象中,羅澤南一向沉穩,他從未見過如此着急的時候,連忙道:“羅愛卿莫急,有事直接講!”

“陛下,內閣在李副總理的堅持下通過了在全國大鍊鋼鐵的計劃,並且在前些時間提前在數個省份已經開始實施了。微臣總覺得這個計劃對帝國的長遠發展不利,尤其是對農業以及其他工業會造成重大沖擊,因此特來稟報陛下,懇求陛下親自過問,重新論證發展鋼鐵工業的方略!”

羅澤南的話,讓馮雲山一時半會地都有些沒反應過來。

“全國大鍊鋼鐵?”馮雲山喃喃地道:“突擊運動式的大鍊鋼鐵?”

“是的陛下!”羅澤南跟着回答:“根據微臣的查問,這個大鍊鋼鐵的運動首先是從浙江省杭州府的餘杭縣引發的。前段時間,內閣爲落實陛下先前的大力加快發展工業、尤其是鋼鐵工業的諭令,通過了一個《全國爲生產80萬噸鋼鐵而奮鬥》的決議,並將此決議下發給全國各地,其中還分派了各省的鋼鐵產出指標。可能各省又下發給各府各縣,各地的生產熱情高漲,層層加派和落實,就越來越多了。

而杭州府餘杭縣一處叫閒林鎮的鄉鎮,爲了落實上級官府下達的生產任務,想了些偏頗的方法,通過人海戰術發動鄉農拼命建造了許多鍊鐵的小高爐,還成功地煉出了鐵水!那閒林鎮上有處小鐵礦,建造上百個小高爐都還能保證鍊鐵的鐵礦石的供應,可其他地方不行啊?

這餘杭縣見閒林鎮的成功經驗,就鬧着大肆推廣,然後整個餘杭縣都紛紛新建小高爐進行大鍊鋼鐵。他們經過一番盤算,按照勞力人口的算出可以興建上萬個小高爐同時鍊鐵,今年可以生產6萬噸生鐵!而杭州府則欣喜若狂地將這個大鍊鋼鐵作爲最爲重要的政績上報浙江省,同時杭州府迅速跟進,得出一個杭州府就可以鍊鐵90萬噸!也就是說,內閣作出的全國今年的任務才80萬噸,他們杭州府一個府就能煉出90萬噸!”

羅澤南有些憤慨,接着說道:“浙江巡撫王有齡認爲這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迅速發展鋼鐵工業。上報給了內閣。內閣李大人認爲正好響應了前面的大力發展鋼鐵產業的決議,又迎合了陛下說的突出發展鋼鐵工業的諭旨,因此,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杭州府鍊鐵經驗,進行全民大鍊鋼鐵運動!”

聽到這裡,馮雲山完全明白過來了。

他沒想到,自己的一句話,竟然造就了一場類似後世的那場災難性的大運動!歷史是如此的巧合,不論是後世,還是今天,不論是百年後的那些興致昂揚的人民大會戰,還是如今的這羣鄉民的潮熱,都證明一個道理,歷史的軌跡,總是有其自身的特定走向,哪怕換個時代,在這片土地上孕育的人們,似乎最終還是偏向那個方向發展。

幸好,羅澤南及時稟報給自己知曉,纔有機會及時糾正。說起來,馮雲山也很是汗顏。他貴爲中華帝國的皇帝,如今卻一直不想置身其中,他一直夢想着類似後世德意志帝國那樣的理想政體,就是君主立憲制,自己這個皇帝既高高在上,地位超然,又不必辛苦地理會政事,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逍遙快活般生活。當然,也不是不全然一點政事都不理,而是不理會日常的雜事,關鍵的重大決策,還是得把控一下方向,所謂的後世設計師、掌舵人之類的關鍵決策者,而不是執行者。

也正因爲如此,馮雲山纔會設立內閣這一機構,幫助自己打理政務。這樣的話,不但能將自己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還能夠形成一種慣例和機制,從封建君主集權轉向適度的民主集中。

馮雲山設想的是自己這個皇帝,作爲國家元首,慢慢再培養出內閣總理這一行政首長,由兩人擔任這個強大帝國不同的責任。目前當然是內閣總理率領整個內閣對自己負責,但以後慢慢地將自己這個皇帝的權力再下放給,成立類似長老院或者目前歐洲的議會的形式,讓內閣對議會負責,這樣便可以讓這個國家穩固地長久治理下去。即便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這個國家也不會因爲自己的離開而動亂,也不會四分五裂,因此,馮雲山是在慢慢地往這方面去嘗試。

但沒想到,這纔剛開始推出新內閣,便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學過歷史的馮雲山自然清楚,後世的那場運動給國家造成多大的災難性的後果,而且,隨着後面兩年的災荒饑荒,造成和平年代非正常死亡衆多的人口,這些後果和罪名都被扣在這場大鍊鋼運動的頭上。

馮雲山也深知,後世的那場大鍊鋼鐵運動,教訓是十分慘痛的。因爲過多的投入,卻沒能像想象中的產出,雖然暫時讓鋼鐵產量大增,卻有三分之一的生產的鋼鐵都是廢品,實際上並沒能有顯著的增長,反而在後面幾年導致鋼鐵行業的低增長甚至衰落,嚴重損害了鋼鐵工業。

因此,馮雲山來不及細想,第一反應是立刻停止大鍊鋼鐵運動。

但羅澤南卻提出了建議:“陛下,微臣雖然知道應該停止大鍊鋼鐵運動,但卻不能直接立刻全面廢止。畢竟這是內閣下達的重要決策,而內閣剛剛成立不久,若是下達的指令沒幾天就被廢除,這對於內閣的威信將會是嚴重的打擊,也就失去了陛下成立內閣的目的。

而且,鋼鐵工業的確是所有工業的核心和綱領,發展鋼鐵產業從初衷來說,是十分正確的,也很是妥當,對帝國的整個工業體系是十分有利的。

因而,微臣建議繼續推行大鍊鋼鐵運動,發展鋼鐵產業,只是,不能太過激進,而是切合實際的大鍊鋼鐵!”

第680章 排洪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1256章 人口紅利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1258章 羅李衝突1241章 俄國形勢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185章 對於武器,買買買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1076章 突圍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447章 準備擴軍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六十二章 人財兩得(求推票!)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1176章 橋頭堡-奧倫堡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728 章 英法插手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728 章 英法插手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1241章 俄國形勢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928章 南山防線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
第680章 排洪第705 章 佔領陝甘(上)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577章 清妖京畿兵力竟達十萬之巨第509章 攻佔寧波(聖王的原點)第1265章 未雨綢繆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282章 羅飛德之死第389章 曲烏寶鐵路通車(上)第716章 小小廣南地主,竟敢稱帝?第401 章 互挖牆角(感謝諸神)942章? 願世代永爲附屬國歲歲納貢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第1256章 人口紅利819章 淡美蘭海戰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1258章 羅李衝突1241章 俄國形勢794章 新購軍艦到港740章 起義爆發(中)第185章 對於武器,買買買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981章 被黑出翔的林肯總統(各位書友娶妻要慎重啊)986章 林肯的應對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1306章 鐵路超過一萬八千公里第二十八章 清軍來襲(下)第408 章 建立大明國第1334章 巴黎公社第345章 勸降秦日綱(感謝諸神之天下歸心打賞)879章 聖油和鋼鐵產量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985章 南北內戰爆發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1076章 突圍第1092章 火燒芝加哥第718章 知道真相的朱洪英倒吸口冷氣第1025章 英國財政惡化第三十章 河谷伏擊(下)第396 章 急於應對南王燕王的楊秀清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635 章 洪秀全的失落第660章 治理黃河方略第626 章 袁甲三和李鴻章第447章 準備擴軍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913章 焦頭爛額的滋味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六十二章 人財兩得(求推票!)第188章 繳獲的軍艦和規劃的造船廠964章 倫敦紡織行業遭遇的衝擊第二十五章 連克兩縣(上)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101章 形勢急變第1176章 橋頭堡-奧倫堡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041章 鎮守康提古城的英軍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728 章 英法插手736 章 購買諾福克海軍造船廠第343章 大沽口炮臺的陷落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21章 攻奪廣州城(四)914章 遠征聯合艦隊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第429章 楊秀清的瘋狂786章 心碎的美國商人金能亨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460章 咸豐氣病了989章 上南部蓄奴州的動盪884章 小學老師工資是縣長的兩倍728 章 英法插手第616章 潑臉墨汁才放心駕崩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六十九章 東王來信(求收藏!求賞,求票!)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633 章 少年張之洞第273章 趁火打劫準備攻芸南1241章 俄國形勢第352章 三路出兵第110章 天地會之爭(四)第1095章 爲何非要是7月4日第1303章 數千萬投資第九十四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三)第1297章 馮癸方和唐生才第141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下)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928章 南山防線第468章 謀劃緬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