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章 供銷社和代銷店

馮雲山暗自盤算了下,潘文濤說的這個數字看似恐怖,實際卻並沒超出他的預料,因此他卻並沒過多驚訝。要是自己大力發展貿易五六年,最後連這點盈利都沒有,那未免有些丟了泱泱大國的臉面了。畢竟,滿清雖然千般不是,但留下來的底子還會蠻厚的。不是說滿清朝廷有多少家底,而是滿蒙貴族們,還有那幫各地的滿清官紳們,身家太豐厚了,當初還是聖國的時候,便將這幫反對自己的地主老財們都抄家,從而讓整個聖庫豐盈起來。而後自己稱帝,雖然還有不少地方鄉紳爲了避禍也好,迎合朝廷也好,投獻了不少財富,但總歸沒有當初直接抄家抄地來得多了。雖然國庫富足起來,但也不能坐吃山空,馮雲山想的是一條途徑便是發展貿易賺取財富。

在歷史上,滿清在擊敗太平天國之後,每年對外貿易額都達六七千萬兩銀子,偶爾碰上一年也還能盈利二三百萬兩。那時可沒有任何大公司進行整合,而且海防很差,走私也猖狂。如今自己勵精圖治,投入巨資設立三大貿易公司,將對外貿易的主要貨物如茶葉、生絲、瓷器、農產品以及紡織品的絕大部分都壟斷起來,控制售價,做到利潤最大化。要是還不能做到盈利豐厚,倒是奇怪了。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貿易,動不動就是50%的利潤。

但馮雲山卻心底明白,這只是剛剛起步而已,與老牌西洋列強相比,還相差甚遠。雖然這三個公司的貿易額,也並不是整個中華帝國的全部,但至少要佔一大半了。可馮雲山記得當初自己無聊時看歷史資料的時候,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五十年前便擁有動產1500萬英鎊之巨,相當於6600萬聖元。雖然如今東印度公司已經沒落,但每年從印度搜刮的稅收可不少,積累數百年的財產,肯定是轉移到英國本土了,而且,作爲世界第一強國,單單工業品的貿易便讓英國大發橫財,更別說其他的了。

別說這英國,單單排名第二的法國,從當初記載的普法戰爭賠償的資料中便可以推算他們是多麼的富有。在10多年後的法國,輸掉了普法戰爭,需要賠償德國50億法郎,這可是相當於7.2億兩白銀,10億3千萬聖元的一筆財富,便是如今的中華帝國國庫,雖然說是能拿出來,但也差不多將整個國庫全部掏空了。但那被後世號稱爲“高利貸帝國”的法蘭西,只用了2年多就賠完了,對比歷史上的30年後的辛丑條約滿清賠八國聯軍4億多兩白銀,還要39年才能還清,這法國的財富實在是讓人驚歎。而且,聽說法國當時爲儘快還清賠款,由政府向民間國民發行3筆國債,準備湊足50億法郎,結果數百萬法國人爭先認購,認購的總額達到450億法郎,足夠償清9次賠款。由此可見這個“高利貸帝國”的民間資本何等豐厚!

“潘愛卿,那除了這三大對外貿易公司外,其餘的對外貿易公司業務如何?對了,還有國內貿易,朕倒是對國內的商業流通更感興趣。”馮雲山開口問道。

潘文濤早有準備,見皇帝一問,張口便來:“陛下,除三洋公司之外,另有幾十處大的地方商會財團和上萬名商賈組成的數百個商團興辦的貿易公司,這些公司內外兼營。其中,對外業務主要是三大洋公司業務範圍之外的貨物,近年發展得很不錯,且逐年增長,去年的總貿易額也達到近四千萬聖元。對內的貿易方面,因爲三大公司不直接參與,都是將進口貨物直接批發給商務部下轄的供銷總社,再由供銷總社轉給各地的在各地鋪開的各類供銷社,供銷社下面又細分代銷店和代理點,將生意延伸到鄉鎮這一層級。除此之外,還有衆多的民間生意人,大的有各地商會財團組建的商行、貿易行,小的則是從供銷社拉生意的代銷店甚至小商販等。從財稅部去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去年全國內部的商品總流通額爲21億5680萬聖元,相當於人均接近5聖元的買賣額。當然,這21億5680萬聖元,只是反應出被收取商稅的部分,其他還有接近三四成的生意爲了鼓勵流通,尚未收取商稅,另外還有部分因爲地方稅師人手問題沒有收取到稅錢,估計全國的商品總流通額有近40億聖元。”

馮雲山朝衆大臣問道:“供銷社和代銷店的作用看來還是蠻大的嘛,農業部呢,吳愛卿,你來說說看!”

農業部副部長吳棠連忙回稟:“陛下聖明!當初商務部按照陛下的諭旨,設立了供銷機構。從各省的供銷分社,到各府的供銷支社,再到各縣的供銷社,最終到各鄉鎮甚至村寨的代銷店,這一套供銷系統建立起來之後,不但從朝廷下撥的各類貨物能及時轉運到各縣各鄉,爲國家的商業做出巨大貢獻,還爲我們國家的農業提供極大的幫助,尤其是鄉下。以前因爲聖肥和上好的種子量很少,直接交給各府衙、縣衙和鎮公所出售,而出售形勢也是先出借貨物後有收成了再收錢,如今各地磷肥廠的大量投產,聖肥和種子已經大量供應了,各級衙門無法再幫忙代銷了,這時這個供銷社的建立,確保了聖肥和種子的順利供應,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基礎貨品,如油鹽、米醋、藥、茶、肥皂、火柴、布匹、搪瓷盆杯、紙張等等,都在各縣供銷社和鄉鎮的代銷店出售,極大方便了鄉民的採購日常用品。而且不僅僅是出售貨物,供銷社還定期收購鄉民多餘出來的糧食、臘味、藥材、果蔬、木料、雕刻等等各式各樣的貨物,只要能賣出去,供銷社都代爲收購,再統一交付三大外貿公司或是其他商行,方便鄉民的貨物出售,使得百姓也都有了些閒錢,不但更有效地促進了各地的貨物流通,還讓不少百姓脫貧致富。”

馮雲山點點頭,頗有幾分自得。供銷社-代銷店這一套,自然是在他的提議之下弄出來的。對於這個小時候的記憶,他覺得雖然那些供銷社和代銷店有他們的弊病在,但那是針對接近21世紀的時候,實際上,在如今這個19世紀的時代,他甚至擔心這個供銷系統會不會太過超前了。

不過,試用一年半後便全面推開,運轉兩年下來,雖然有些到位的地方,但總體來說還是相當不錯,甚至比他預想的還要好。

通過供銷社和代銷店,將原本只能靠長年累月自然形成的集市從事買賣交易的鄉鎮,一下子全都納入整個中華帝國的治下,馮雲山發現,這比派駐官府的效果還要好,讓鄉民一下子變融入了帝國的體系之中,對供銷社和代銷店有種天生的認同。甚至,有許多鄉民在山上挖到了藥材,就算價格低一些,他們也要成羣結隊地前往各代銷店或是供銷社出售,畢竟代銷店和供銷社距離他們家並不遠,且每天都開業,也不像集市一樣,三五天才開一次市。

因此,馮雲山自認爲供銷社-代銷店模式是他帶給這個時代較大的好事之一。

PS:感謝煉鳥、一葉知秋111兩位老大的打賞!

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770章征討朝鮮(五)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780章 孝明天皇922章 各打算盤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1241章 俄國形勢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六章 得李開芳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第652章 定都天京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743章 聲東擊西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212章 鋼材緊俏784章 移民政策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812章 請求停戰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767章 征討朝鮮(二)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925章 激戰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第567章 攻陷炮臺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867章 兩個總統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
第1336章 法蘭西人民公社共和國第382章 江忠源之死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770章征討朝鮮(五)第八十六章 五金廠驚人的盈利能力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1028章 都柏林市政廣場對女王惡毒的羞辱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615章 悲催的杏貞成不了慈禧了第368章 滿清買軍艦第九十六章 馮氏藥水破桂林 (求收藏求打賞!)第283章 曲仁煤礦第714章 劉長清和朱洪英第五十一章 湘軍名將的歸附(下)第697 章 帝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下)第648章 程學啓和丁汝昌780章 孝明天皇922章 各打算盤第574章 咸豐要談和?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1241章 俄國形勢第217章 慈禧出主意第1166章 拿破崙三世的舞臺第八章 童子營裡的四眼狗第682章 秦日綱稱帝第1301章 華人的橡膠園第162章 有好多洋槍了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738章 印度士兵起義爆發961章 大不列顛王國的兵力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180章 這纔是天朝上國的作派第六章 得李開芳955章 美國大選的消息第652章 定都天京第516章 攻打天京?馮雲山有顧慮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885章 高杉晉作的盤算第1123章 陛下會不會被人給控制了?第485章 一心做得利漁翁的洪秀全880章 年盈利1億3000萬855章 喀什噶爾的血戰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550章 海防重地論海防第233章 程嶺南進城第七十四章 入夥的禮物743章 聲東擊西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1156章 各打算盤第1212章 鋼材緊俏784章 移民政策第369章 人心惶惶第313章 尤浪漓娶親(上)911章 混亂的倫敦城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812章 請求停戰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675章 大禹託夢說黃河要決口767章 征討朝鮮(二)760章 教育制度改革925章 激戰第1105章 澳大利亞收入囊中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669章 歐洲列強的反應(感謝諸神打賞)第674章 黃河要決口?開什麼玩笑!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200章 作戰計劃第1036章 宣戰佈告第457章 破江南大營第1044章 強大的火力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1341中華帝國的商業貿易(感謝燈泡老大)第567章 攻陷炮臺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527章 聖肥的熱銷和推廣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256章 人口紅利第九十七章 發戰爭的橫財867章 兩個總統第450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下)第419章 這是租界?抱歉我沒收到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