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章 俄國形勢

莫斯科,大克里姆林宮。

作爲整個克里姆林宮羣的主要宮殿,大克里姆林宮一向是沙皇私人宮室,而莫斯科其實在彼得大帝遷都到聖彼得堡之前,莫斯科一直都是沙俄的首都。但遷都之後,隨着聖彼得堡的逐漸發展和因爲靠海口,地理位置越來越重要,莫斯科的地位嚴重下降,慢慢變成陪都。

但如今,莫斯科又迎來了一個轉機,迎來一個重新成爲俄羅斯帝國首都的機會,那便是前任沙皇的三皇子亞歷山大*亞歷山德羅維奇,在其父皇過世之後,得到俄羅斯帝國近衛軍的幫助,從叔父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封鎖的聖彼得堡逃了出來,趕到莫斯科後毅然登基稱帝,成爲俄羅斯帝國的第十三位皇帝,自號亞歷山大三世。

亞歷山德羅維奇到現在只有19歲,但經歷了富貴而無憂無慮的皇子生活,又經過最近半年多的巨大變故,他的心性已經頗爲成熟了,感觸良多。目前最大的隱患,便是聖彼得堡的他的叔父,原本是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卻在聖彼得堡,由東正教牧首親自加冕,登基爲新一代沙皇,而且,時間就在他剛剛抵達莫斯科的第三天,比他更早稱帝。

這樣一來,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便搶佔了先機,在部分俄羅斯帝國官員和軍隊眼中,成爲了正統。畢竟,他在正統的首都聖彼得堡登基,那裡有整個俄羅斯帝國的絕大部分貴族和中央官員,不管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表態並臣服了他,而且,最關鍵的是還有東正教牧首的加冕。要知道,整個俄羅斯帝國絕大部分的民衆都是東正教教徒,而沙皇登基,按照傳統,是必須由東正教牧首加冕。

因此,亞歷山德羅維奇雖然隨後立刻也登基稱帝,自封爲亞歷山大三世,但一沒在聖彼得堡,得不得俄羅斯帝國絕大多數的官員和貴族的認可,二是沒有牧首的加冕,自然十分沒有底氣。幸好,他最後直接宣佈,即日起,將俄羅斯帝國的首都重新遷回莫斯科,將克里姆林宮定爲自己的皇宮,並且,因爲莫斯科曾經是俄羅斯東正教的活動中心,克里姆林宮裡還有一個聖母昇天教堂,在18世紀以前,都是歷代沙皇和大公接受牧首加冕禮的地方,因此,雖然牧首沒在莫斯科,但還有大主教,比牧首差了一級,但總比沒有好。

再往後,隨着俄羅斯帝國的內亂加劇,波蘭、立陶宛、芬蘭、車臣等高加索地區甚至哈爾科夫等地紛紛開始出現叛亂,甚至一些地方駐軍也自行洗劫農莊後解散回鄉,俄羅斯帝國變成了兩個沙皇爭奪皇位的。

而這個時候,原本被認爲是正統沙皇的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被各地的地方貴族和軍隊認爲是治理俄羅斯帝國不利,被迫承擔沙俄內亂的全部責任,被軍隊所嫌棄。而這時,這幫軍隊紛紛改變方向,改爲支持莫斯科的亞歷山德羅維奇作爲新沙皇。獲得支持的亞歷山德羅維奇,直接任命曾出任過高加索駐軍總司令、現近衛軍副元帥(駐莫斯科)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爲俄羅斯帝國元帥,率領莫斯科四周的俄羅斯軍隊,準備向西方的聖彼得堡進攻。

而這個時候,接連不斷地從東方烏拉爾山脈逃竄過來的沙俄當地駐軍,以及源源不斷的哥薩克騎兵紛紛闖入東歐大平原,進入莫斯科周圍一帶駐紮。這些俄羅斯軍隊爲數衆多,足足有二三十萬之巨,他們的將領得知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變故之後,趕到莫斯利紛紛表示效忠亞歷山德羅維奇,亞歷山德羅維奇自然大喜。

他想着有那麼多的軍隊效忠,興奮之餘,更加堅定自己能擊敗在聖彼得堡的那個搶了他皇位的叔父。一時間,倒沒有在意這些軍隊是爲何從烏拉爾山脈以東逃回東歐平原,雖然知道這些哥薩克內衛軍隊和一些近衛軍是被東方帝國的西征大軍給擊敗,逃竄回來的,但心裡覺得是因爲父皇的遇刺,導致前線將士軍心不穩才戰事失利的。

而新任的俄羅斯陸軍元帥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直接告訴亞歷山德羅維奇,說是以他多年的征戰經驗,那些東方人絕不敢攻過烏拉爾山脈,畢竟這裡戰線太長,他們缺少補給,而且天氣寒冷,那些東方軍隊根本就不耐嚴寒。何況,他會重新組織一批軍隊前去好好守衛烏拉爾山脈的幾座堡壘,尤其是奧倫堡和葉卡捷琳堡,會牢牢地將東方敵軍阻擋在烏拉爾山脈以外。

等他們組織好軍隊,先將聖彼得堡攻克下來,便能徹底穩固住亞歷山德羅維奇的沙皇地位,再回頭率領哥薩克軍隊出兵烏拉爾山脈以東,收復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汗國。

只有19歲的沙皇亞歷山德羅維奇自然對陸軍元帥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言聽計從。

的確,也是形勢喜人!莫斯科大軍在元帥伊凡諾維奇*巴里亞京斯基的指揮下,發動將近20萬大軍向聖彼得堡方向發起進攻,而後面,還組織有將近15萬大軍的內衛軍隊,準備隨後支援。

而這個時候的聖彼得堡以及周邊地區,軍隊雖然有將25萬之多,但之前被派了6萬前往波蘭鎮壓波蘭的叛軍,又派了8萬前往芬蘭大公國和立陶宛鎮壓芬蘭和立陶宛的叛亂,導致聖彼得堡只有區區10萬兵力。

莫斯科軍隊的瘋狂進攻,一個月不到,便一路攻佔特維爾、博洛戈耶、雷克希諾、諾夫哥羅德等城鎮,瘋狂推進四百餘公里,距離聖彼得堡不到200公里。幸虧最寒冷的天氣來臨,惡劣的天氣,即便是本土的俄羅斯大軍也極難安全地在野外行軍作戰,莫斯科方面的20萬大軍在損失五千多名軍人之後,不得不在諾夫哥羅德等地停留下來,等渡過嚴寒的冬季再進攻聖彼得堡。

但就在這個最爲寒冷的兩三個月裡,身在莫斯科的年輕沙皇亞歷山德羅維奇,收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他的那位叔父,聖彼得堡的僞沙皇,因爲他莫斯科軍隊的大軍壓境之下,竟然同叛亂的波蘭和芬蘭進行了和解!

原本聖彼得堡的平叛大軍逼近波蘭,將波蘭的叛軍差點徹底擊敗,但就因爲他莫斯科軍隊進攻聖彼得堡,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竟然放棄沙皇一貫的尊嚴不要,不但悍然與波蘭叛軍和解,更與之結盟,承認波蘭獨立並擁有波蘭和一半立陶宛領土的擁有權,唯一的條件便是幫助聖彼得堡抵制來自莫斯科的他的軍隊的進攻。

不但如此,聖彼得堡的那幫貪生怕死的貴族還慫恿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主動答應已經叛亂的芬蘭也同樣進行和解。聖彼得堡方面撤回進攻芬蘭叛軍的8萬俄軍,承認芬蘭叛亂的民族軍成立芬蘭共和國,成爲俄羅斯帝國有百分之百的自治權的附庸國,只是名義上的宗主國而不行使任何外交和內政管理,條件便是由芬蘭提供超過3萬名士兵幫助聖彼得堡方面抵擋來自莫斯科的進攻。

PS:感謝大橘爲重233打賞!

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55章 招標(下)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839章 歐洲局勢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910章 密約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817章 西馬的擔憂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1053章 決戰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658章 封爵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680章 排洪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1223章 朝官變動
第140章 急火攻心的咸豐(上)第703 章 陝西形勢第258章 暫時不要攻打長沙第594章 僧格林沁提出斬殺賊酋第309章 清廷官場的黑暗第六十三章 抵達桂陽第446章 肅順求洋人出兵第1078章 佔領新奧爾良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四十八章 鎮壓奸商(下)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第684章 佔領巴蜀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279章 帝國的糧食產量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467章 昆明收穫與芸南狀況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55章 招標(下)第707章 佔領陝甘(中)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801章 華人礦工喋血石隆門的由來第191章 給英軍俘虜做點手腳(上)826章 南洋新城——雞籠坡(上)第176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上)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1031章 暴利的西洋貿易839章 歐洲局勢第295章 楊秀清來借兵751章 蘇直鐵路聖東段通車910章 密約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259章 章丘鍊鐵軍團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545章 激戰江北大營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1000章 宅地法令和解放奴隸宣言第二十章 討胡檄文第七十一章 出兵兩廣(求支持!)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第四十五章 雜事也不斷第1320章 倫敦的浩劫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817章 西馬的擔憂第134章 忽悠合信(求收藏)798章 暹羅王艱難的抉擇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1019章 陷入愛爾蘭危機的英國第274章 《南方日報》的火熱第118章 攻奪廣州城(一)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954章 中華帝國的完全統一第1051章 決不投降的坎寧總督第407 章 上嗨小刀會起義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602章 那不是皇后,那是瘋婆子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852章 濱海省駐軍司令卡爾薩科夫第1302章 進軍南美銅礦業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152章 南洋公司開業(求支持、收藏)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709章 對疆政策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322章 南記五金鋪(上)第十一章 毒煙反擊第1077章 新奧爾良遭受攻擊第683章 盛京形勢第1192章 四面開花第194章 乍畏少將的下場763章 緬甸傳來喜訊第1053章 決戰第1030章 徐胡記船隊和普利茅廁港(求訂閱)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351章 聖國新一輪攻略(諸神兄又賞)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第658章 封爵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246章 克里米亞調解第347章 佔金州爲王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680章 排洪第1248章 中俄停戰條約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1195章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第1223章 朝官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