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

在這流州北部的大地之上,兵力優勢的北莽鋒線自然而然更爲漫長,密密麻麻如蝗蟲過境。

黃宋濮接近兩萬嫡系親騎逐漸與左右兩翼騎軍拉開兩百步。

這兩萬騎嫺熟形成十個大型橫列,橫列與橫列之間相隔頗寬,大體上四列重騎在前,五列輕騎在後,唯獨有一列輕騎緊隨第一列重騎之後。

黃宋濮麾下所謂的重騎,是北莽草原一般意義上的‘精’銳騎軍,不是北莽那位老‘婦’人視爲國之重寶的王帳重騎,不是北涼脂虎渭熊這種名副其實的重騎軍,而是不同於輕騎騎卒的簡陋皮甲,所披掛鎧甲多是鱗甲內墊牛皮,仿製於大奉王朝那支自詡爲“甲馬皆無雙”的騎軍裝束,甲片相連如魚鱗,重於鎖子甲,一般馬弓不能透甲,這類重騎軍的戰馬偶爾也能披有少量皮甲,騎卒持長槍,腰佩戰刀,也會有人擱置狼牙‘棒’於馬鞍上。

涼莽騎軍之戰已經進行了二十餘年,北莽並不適合以騎擊步的那種聚散不定之策,面對知根知底的北涼邊軍,佯裝撤退更是隻會‘弄’巧成拙。

就在黃宋濮麾下那一列最前輕騎準備加速前衝,穿過重騎縫隙向前突進之時。

異象橫生。

接下來本該是黃宋濮率先以那列輕騎用‘性’命去阻滯北涼騎軍衝勢,然後‘交’由身後四列重騎一鼓作氣鑿穿敵方陣型!

但是原本齊頭並進的流州龍象騎軍突然變陣,而且變得莫名其妙,位置居中的萬騎竟然有意無意稍稍放緩衝勢,左右兩翼則在剎那間開始向兩側收攏鋒線,迅速加厚陣型,然後不再刻意保留戰馬腳力,驟然加速,幾乎是繞過了黃宋濮的中路大軍,‘插’入方向,恰好是銜接疏散陣型薄弱的三營‘交’接地帶,這就像是要當場斬斷黃宋濮部主力之外的兩條胳膊!

太快了。

早有預謀!

遭逢變故,黃宋濮卻沒有絲毫猶豫,繼續領軍奮勇向前,哪怕被兩股龍象軍在間隙中成功鑿穿陣型,己方僅是中軍大營就留有一萬‘精’悍步卒駐守,絕無炸營隱憂。一旦雙方撥轉馬頭再度衝鋒,隱藏在左營中的那支實力最接近王帳鐵騎的數百重騎,只要趁機殺出,說不定就能將其中一股龍象軍徹底擊潰!

如果說左右兩股北涼騎軍的衝陣充滿了刁鑽氣息,那麼雙方中軍的兇狠碰撞,就是毫不拖泥帶水的硬碰硬。

先是黃宋濮那一列輕騎加速穿過縫隙急速向前,丟擲標槍,這些輕騎皆是南朝邊軍中膂力出衆之輩,五十步內,標槍之勢,威力勝出馬弓無數!

幾乎是一個照面,三百騎龍象軍就當場墜馬而死。

但是北涼騎軍第一排鋒線依舊齊頭並進,人人臉‘色’冷漠,畏死者先死

不管天下其它軍伍如何,這個道理,徐家將士從中原‘春’秋一路帶到西北邊塞,已經傳承了足足四十來年!

這列北莽輕騎在標槍之後,或‘抽’刀出鞘或丟套馬索,面對那一排長槍橫放如林,同樣悍不畏死。

與北涼邊軍爭生死,如何才能讓自己活下來,北莽南朝邊軍也經歷了整整二十年!

僅是一個擦肩而過,近千北莽輕騎就那麼被一槍撞死於馬背之上。

那些輕騎接下來還要面對之後的一列列龍象軍鐵槍。

註定是十不存一的慘烈結局。

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騎軍撞陣。

沒有什麼馬弓互‘射’,沒有半點‘花’哨招式。

因爲這一列輕騎的毅然犧牲,涼莽雙方的第一次長槍互撞,使得黃宋濮所在那一列重騎軍佔據先天優勢。

黃宋濮與身邊依次排開的近百騎貼身扈從,大多數幾乎都是毫無懸念地一槍撞敵下馬。

騎軍撞陣之中,落馬者必死無疑,這是邊關鐵律。

騎軍衝鋒,鐵槍開陣,極爲忌諱一槍貫穿敵人身軀,即便能夠快速‘抽’出,仍是會貽誤戰機,生死一線,容不得任何馬虎,況且兩軍相互鑿陣,可不是隻有一排鋒線,否則鑿之一字從何說起?

一擊斃命的同時要求最大程度蓄力,就是活到最後的保證。

大將軍黃宋濮一手帶出的嫡系騎軍,畢竟是南朝邊軍裡數得着的頭等‘精’銳,除去第一列輕騎的傷亡極其慘重,接下來三列重騎與流州龍象軍的互換戰損,僅是稍佔下風。

悄無聲息之間,最後一列重騎已經位於最後,四列輕騎越過那列鋒線快速突進。

因爲黃宋濮深知戰場之上,最後那一口氣,不能墜!

左翼一萬龍象軍之中,一名相貌儒雅的中年武將作爲錐頭,悍然開陣,位於這種陣型的前方騎軍,無一不是先鋒營敢死士,死得最早最快。

北莽西線大軍對此人本就不陌生,在十天之前那場‘交’手後,更是恨得牙癢癢。

大概整座北涼邊軍,也只有此人能夠如此特立獨行,手持一杆鐵槍,左右腰間佩劍懸刀,馬鞍兩側更是皆掛戟囊。

正是在北涼邊軍中驍勇善戰卻偏偏聲名狼藉的龍象軍副將,李陌藩!

這一萬騎的突破口,正是黃宋濮部中軍與隴關甲字豪‘門’的嫡系騎軍,大概是沒有人預料到北涼邊騎竟然會避免正面作戰的緣故,一萬騎的鑿陣,顯得勢如破竹,恰似刀割豆腐,遊刃有餘。

另一股龍象輕騎的‘插’入,更爲輕鬆,幾股由南朝乙字高‘門’匯聚而成的騎軍,匆忙出營,本就與中軍陣型存有間隙,瞬間就被一萬騎在側面上削去一大片,竟是硬生生給殺掉一千多騎

。若說雙方萬人規模的正面撞陣,殺敵千餘,不會顯得如何出奇,甚至擱在習慣了不死不休的涼莽戰場上,都談不上慘烈二字。但是當下這種純粹屬於擦身而過的衝鋒陣型,兵力優勢的一方還會折損千人,就有些荒唐了,足可見北莽南朝邊軍的二等‘精’銳,遇上曾經被譽爲涼州邊軍輕騎第一的龍象軍,哪怕北莽騎軍求戰‘欲’望強烈,毫無怯意,仍然是有心無力。

如果說龍象軍左右兩翼騎軍避重就輕的突入,已經足夠匪夷所思,那麼龍象軍在接下來表現更是讓北莽西線主力感到莫名其妙。

在相互鑿開陣型後,本該各自撥轉馬頭,展開第二次衝鋒,這纔是之前涼莽騎戰二十年的題中之義,但是讓北莽左右兩營騎軍瞠目結舌的一幕發生了,在李陌藩和另一位龍象軍副將的統領下,兩萬騎軍竟是直奔北莽大營而去!

北涼鐵蹄輕而易舉踏破北莽營寨簡陋的拒馬防線,涌入大營之後,尤爲熟‘門’熟路,如在自家‘門’院閒逛,輕騎長驅直入,沒有絲毫滯留,兩股洪流逐漸併攏,往後方那座戰力孱弱的輜重營迅猛殺去!

相比之下,與黃宋濮中軍展開撞陣的中路龍象軍,戰損最大,鑿陣速度也最爲緩慢,戰場上雙方都拋下了兩千多具屍體,龍象軍稍稍兩千出頭,北莽接近三千,這種互換,已經足夠堪稱壯烈。

一身鐵甲滿是血跡的黃宋濮已經停馬站在末尾處,抖落槍頭鮮血,老將軍勒馬轉身,瞪大眼睛,瞬間領會龍象軍的真正意圖,怒吼道:“完顏銀江!不用去管敵軍左右兩翼,拼死纏住這支中軍,不要讓他們流竄入營!”

北莽左右兩營騎軍本就憋屈,原本與兩股龍象輕騎錯身之後,繼續前奔,要與主帥黃宋濮大軍匯合,聽到老將軍的怒吼之後,從隴關大貴族出身的完顏銀江到那些麾下萬夫長千夫長,紛紛醒悟,今天這場仗,註定跟以往不太一樣!故而也顧不得陣型,雙營騎軍先鋒急速轉身,尚未與中路龍象軍失之‘交’臂的尾部騎軍則開始斜‘插’過去,試圖將其一寸寸攔腰截斷,如剁長蛇!一旦某支騎軍喪失陣型,很大程度上也就失去了速度,陷入泥潭後,就只能束手待斃了。

龍象軍的驍勇善戰毋庸置疑,可畢竟不是金剛不敗的神仙,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依舊所向披靡。

面對這種困境,中路龍象軍毫不猶豫地做出了壯士割腕的舉動,位於兩翼鋒線的千餘騎,第一時間向外撒開出去,無形中與居中的大股騎軍拉開大段距離,以此來拖延兩側北莽騎軍的亡命衝撞。

毅然偏移陣型的這一千騎龍象軍,是在用‘性’命換取主力騎軍的穩固陣型。

不斷遠離主力的那外圍兩側一千騎,竭力狂奔,在龍象軍騎卒的驅使下,心有靈犀的戰馬根本不計體力。

充滿飛蛾撲火的壯麗。

不斷有龍象軍輕騎被北莽騎軍的長矛捅落馬背,然後被後邊的北莽蠻子用戰刀輕輕一抹,就挑起一顆頭顱

有被北莽騎軍用套馬索扯落馬背後,一路拖拽,血‘肉’模糊。

不成體系各自爲戰的這支龍象軍千騎,面對源源不斷的北莽敵軍,必死無疑。

有一騎在被北莽一根長矛刺在肩頭後,搖搖‘欲’墜的同時,仍是一槍捅爛了迎面敵騎的脖子,但是很快就被下一騎北莽蠻子撞落下馬,最後身體尚未墜地,就被馬術‘精’湛的第三名北莽騎軍大幅度彎腰劈下一刀,砍下了頭顱。

攔不住了。

率領主力轉身再戰的黃宋濮重重嘆息一聲。

老將沒有想到這次龍象軍真正的意圖,竟然會是那座作爲糧草重地的輜重營,更沒有想到他們對自己大營的內部部署如此熟悉。

所以一切都發生得太快了。

龍象軍左右兩翼的突陣,中路主力的鑿陣,以及其中那一千騎龍象軍的犧牲,皆是如此。

讓這名戰功彪炳的北莽老將措手不及!

黃宋濮突然轉頭望去。

馬蹄陣陣,塵土飛揚。

黃宋濮對身邊一名扈從沉聲道:“傳令下去,營中步卒一律出營結陣於大營南方!命左營大軍隨我們中路一起追殺龍象軍,各自繞營而過,儘快纏住敵軍!不用貪功,若是龍象軍試圖分路撤回青蒼城,務必就近咬死其中一股騎軍!還有,讓完顏銀江率軍阻截後方那一萬騎,應該是流州將軍寇江淮的騎軍,流民青壯居多,夾雜些許涼州邊軍而已,戰力不值一提。”

黃宋濮突然補充道:“對了,告訴完顏銀江,小心徐龍象本人有可能藏在寇江淮大軍之中,其餘事情不用考慮!”

與此同時,黃宋濮身邊一位披掛一副尋常鎖子甲的中年男子,微笑道:“若是大將軍不放心,我去完顏銀江身邊,順便領教一下那位萬人敵徐龍象。”

黃宋濮瞥了眼這位種家二當家,點了點頭。

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131章 死戰第80章 知道第67章 隱相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20章 垂死一劍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96章 等蟒袍第111章 撈網漏魚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268章 領命第135章 拋過河第99章 大醮大潮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161章 兩敕第392章 無我這般幸運人第121章 彈劍如彈琴第46章 眉頭第83章 救人第50章 燈火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170章 可恨可敬第63章 得道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374章 文武之爭第170章 一劍刺死你第144章 新桃換舊符,六年換一刀第4章 面首三百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番外第五章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405章 拒馬第114章 暗流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155章 一個字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203章 飛昇第112章 刀出鞘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28章 大好河山騎驢瞧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160章 天下大亂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114章 一口缸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33章 劍鞘即冢!誰可匹敵?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63章 風雪歸人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57章 雀騎鷹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78章 吳家百騎赴涼州第137章 讓你不練劍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6章 新天下新江湖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49章 武林新木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80章 遼東虎第19章 教你一劍第75章 打趴下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341章 有人與國同齡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144章 新桃換舊符,六年換一刀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14章 收屍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10章 變故第327章 將軍遲暮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105章 互殺第21章 系裙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
第157章 天高任鳥飛第131章 死戰第80章 知道第67章 隱相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第68章 高手風範第196章 壺酒雙碗,端酒借劍一千九第178章 一口喝出百年風流第20章 垂死一劍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96章 等蟒袍第111章 撈網漏魚第78章 大涼龍雀美人鼓第268章 領命第135章 拋過河第99章 大醮大潮第167章 跟天下百姓要了一壺酒第161章 兩敕第392章 無我這般幸運人第121章 彈劍如彈琴第46章 眉頭第83章 救人第50章 燈火第47章 與北涼王說北涼第170章 可恨可敬第63章 得道第142章 你斬溪水我養意第374章 文武之爭第170章 一劍刺死你第144章 新桃換舊符,六年換一刀第4章 面首三百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番外第五章第17章 說與山鬼聽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405章 拒馬第114章 暗流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26章 公主何苦爲難公主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419章 十二神仙聯袂登場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155章 一個字第249章 新舊先後第349章 敬酒罰酒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203章 飛昇第112章 刀出鞘第321章 十八停之後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149章 亭前青衣第67章 廟堂未亂江湖亂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158章 北涼飲盡兩杯綠蟻酒第28章 大好河山騎驢瞧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160章 天下大亂第131章 上乘劍術第114章 一口缸第242章 噤若寒蟬(五)第33章 劍鞘即冢!誰可匹敵?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63章 風雪歸人第258章 事了拂衣(中)第57章 雀騎鷹第187章 江湖險惡啊第319章 北涼扛纛之人第250章 一位位仙人在前第78章 吳家百騎赴涼州第137章 讓你不練劍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175章 能飲一杯無第88章 少俠和魔頭第6章 新天下新江湖第393章 人生最難死無憾第49章 武林新木第90章 山中相厭城外相歡第180章 遼東虎第19章 教你一劍第75章 打趴下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341章 有人與國同齡第257章 事了拂衣(上)第144章 新桃換舊符,六年換一刀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62章 我以春秋斬春秋,死結以死解第314章 收屍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385章 西楚雙璧(中)第10章 變故第327章 將軍遲暮第12章 湖中有老魁第105章 互殺第21章 系裙第213章 此地起佛國,他處下大雨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