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紫金身,百年一劍

兩條長眉如白龍之須的隋斜谷陷陣前後,魁梧身形始終不動如山,這種舉動,既是百年閱歷積澱下來的謹慎,也是敢與李淳罡王仙芝先後兩位世間第一人叫板的自負,若是加上如今較勁的徐鳳年,江湖百年的三位魁首,都給他挑釁了一遍,當初李淳罡從斬魔臺返身,心境受損,隋斜谷並未趁人之危,所問依舊是那最強手,正是李淳罡將劍術造詣拔高到極致的兩袖青蛇。之後的王仙芝,正值武道巔峰,怎麼過招,都是最強手,只可惜當時是於新郎接下來了最後半劍,緣於王仙芝一心要把最後一戰交給遠在西北的徐鳳年,但從當時綠袍兒旁聽的那場談話中,王仙芝必然不是隋斜谷可以一戰勝之的。這趟進入北涼,隋斜谷當然不是爲了給誰賣命,想着在涼莽大戰中衝鋒殺敵,更多還是徐鳳年這個人,讓這位視富貴功名如浮雲的吃劍老者想着一較高下,隋斜谷大概確定徐鳳年原先仰仗的高樹露體魄已經煙消雲散,那麼兩人過招,就只能是一場殺人無須見血的“意氣之爭”了,這有些相似春帖草堂舊主最擅長的紙上談兵,只不過當今天下,隋斜谷相信如自己這般敢去跟徐鳳年一門心思文斗的“蠢貨”,撐死了一隻手的數目。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就在徐鳳年跟老人敵對之時,吳六鼎和翠花聯袂領銜的吳家百騎也進入了涼州城,來到清涼山,進入王府後一路暢通無阻,棄馬步行的百餘人走到兩大高手對峙的聽潮湖另一岸,這些揹負長劍的枯劍士一字排開,除去吊兒郎當的年輕劍冠和心平氣和的女子劍侍,九十多人的氣機流轉都被牽引,古井不波的心境,或多或少開始出現漣漪。觀棋之人哪怕不語棋,但難免會設身處地與人對弈,觀劍之人更是如此,如此一來,心神難免就會被影響。九十多劍中,大多面容枯寂,哪怕面對聽潮閣下那場生平罕見的巔峰對決,也沒誰流露出震驚神情,吳家家譜開篇即有箴言,心死如灰劍始活,說到底,就是重劍重於人,忘我而記劍,唯有如此,劍才能通玄入神。吳家推崇“兩握劍”,一種握劍是如癡情種相逢愛人,握有一劍之後,自此矢志不渝,殉劍如殉情,不可視手中劍爲奴婢,另一種是如子孫敬重先祖,注重於劍道的香火傳承,時常念想握有此劍的先輩劍客如何處世。

吳六鼎蹲坐在湖邊,負有素王劍的翠花站在他身後,劍冠左右兩側分別是一位四十歲左右的男子,姓竺,陰氣森森,見之如白日見鬼,另外一個老人在襯托之下,哪怕不苟言笑,也給人感覺要慈眉善目許多,老人所背之間極細極長,劍寬不及尋常劍一半,劍長卻有兩把常劍的長度,老人身材矮小,長劍幾乎與人等高。這兩人便是在高手如雲的吳家劍冢,也分量極重,被吳六鼎私下稱爲竺魔頭的男子曾是鄧太阿的死敵,兩人曾經都是在劍山之上苟延殘喘的棄子,從孩子到少年時代,一直相依爲命,不知爲何最終兩人反目成仇。而綽號娶劍老爺爺的赫連武癡,是劍冢爲數不多的北莽劍客,吳傢俬生子鄧太阿當年出冢一戰的對手,正是此人,而赫連老人不論殺人劍術高低,僅就對劍道的獨到見解而言,更是被吳家老祖宗讚譽爲獨佔鰲頭無人比肩。

竺姓男子雙手環胸,陰測測道:“什麼天下第一,只要卸去那些釘子,連我都有機會宰掉他。”

吳六鼎雖說對徐鳳年沒有什麼好觀感,可對人對事還是不偏不倚,加上他對在劍冢內數次大開殺戒的竺魔頭一直深惡痛絕,如果不是此獠離開吳家是生米煮成熟飯的既定事實,他就算死纏爛打也要求着老祖宗改變主意,千萬不能放虎歸山。他和翠花都一直不信六十顆捆蛟釘就能困住此人,因此吳六鼎針鋒相對地冷笑道:“別忘了此時的徐鳳年,是沒了高樹露體魄的徐鳳年,實力早已大打折扣。若是王仙芝沒死,你敢在武帝城說這種話?”

那魔頭譏諷笑道:“王老怪死沒死,我都不會說自己能勝過他,但既然那徐鳳年被打回原形,只是個名不副實的天下第一人,我爲何說不得?殺不得?身爲吳家劍冠,連這點膽識都沒有,看來江湖註定要一代不如一代,吳家劍冢也不能例外啊。”

吳六鼎氣得瞪眼,正要說話間,只聽翠花輕輕開口道:“竺煌,三日後,決定素王歸屬。”

對素王劍垂涎已久的竺魔頭嘿嘿一笑,但炙熱眼神中竟然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吳六鼎更是慌張起來,只是他太清楚翠花的秉性,用言語是怎麼都勸不回來的,耗費幾大缸子的口水也徒勞,除非自己的劍術高過她,這一刻,出冢遊歷江湖多年的吳六鼎突然意識到,自己是不是過於知足了,總覺得自己會有一天登頂劍林,可以不用着急,吳六鼎看似慵懶散漫,但何嘗不是自負至極,以爲己身天賦足以有資格讓整座江湖等待那一天?

一直看着聽潮閣那邊景象的赫連老人突然說道:“我窮其一生所觀所學所悟,駁雜無序,如集珍寶無數,心中想要編織出兩張天衣無縫的寶簾,只是受限於自身織工平平,有心無力。都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是無奈,我更是無奈,空有萬擔米卻無炊,因此一直沒有辦法把這兩張簾子給世人看一看。”

老人轉頭望向年輕劍冠,緩緩說道:“原來以爲可以由你吳六鼎來編織雙簾,只是時不待我,我已經八十多歲了,沒有幾天可以活,未必能等到你劍道大悟的那一天,如今有幸碰上一個現成的……”

吳六鼎苦着臉道:“娶劍老爺爺,你這話放在心裡就好,何必說出嘴來讓我傷心。”

老人微笑道:“咱們老頭子見着自家晚輩不上進,總是會恨其不爭的。”

吳六鼎嘆了口氣,轉頭望向湖面怔怔出神。

除了吳家劍冢內最具聲望地位的這幾人,曾經跟顧劍棠酣暢戰過一場的左手劍張鸞泰,跟祁嘉節在太安城一山難容二虎的劉堅之,杏子劍爐少主嶽卓武,西蜀韓半劍和劍僧崔眉公,以及納蘭懷瑜幾位婦人這些屹立劍林多年的風流人物,都目不轉睛盯着那座武庫旁的巔峰之戰,與世人心目中兩位頂尖高手交手必定驚天地泣鬼神大不相同,除了秋絮如冬雪和湖面微漾的旖旎風光,然後唯一醒目的畫面更是讓吳家百餘人大多都如墜雲霧,覺得摸不着頭腦,即便是竺煌、赫連劍癡和公孫秀水這幾位頂尖劍客,視線也都跟隨那一物緩緩移動。

一顆棋子,高高拋起,尚未登頂而墜,依舊在往更高處躍去。

衆人各有見解,昔年的南唐第一高手公孫秀水自言自語道:“那年輕藩王應該是打造了一副棋盤,這一子落子生根處,就是殺機生出之時,那長眉老人能否勝出,就看能否在棋子落地之前破開這幅棋譜。”

風韻依舊不減當年的納蘭懷瑜笑眯眯道:“什麼棋盤棋譜的,要我看啊,那年輕俊哥兒就是耍架子呢,怎麼風流倜儻怎麼來,到了他這種境界,再淺陋的招數被他用出,也可平地起雷,可不就是怎麼好看怎麼來?”

修習古劍幾近走火入魔的嶽卓武搖頭道:“那你還真是小看了此人,那位老前輩內裡劍氣橫生,境界修爲未必就要低了他徐鳳年,此舉必有深意,生死之戰,豈能兒戲?”

被吳六鼎經常喊爲崔大光頭的劍僧背有一柄無鞘木劍“降龍木”,摸了摸自己的腦袋,感慨道:“這裡頭禪味兒真是足啊,這讓貧僧記起了當年與龍樹禪師在兩禪寺後山的擦肩而過,老和尚滿身污泥扛

着鋤頭,走在路上迎面走來,笑着跟我打招呼,我也只當是寺中普通僧人,就此錯過。事後想起,真真正正是琉璃身的得道之人了。難怪都說北涼徐家二十年虔誠禮佛,一飲一啄莫非因果。”

棋子開始下墜。

就在所有人都以爲一場驚世大戰就要開啓時,赫連劍癡目露驚歎,冷不丁說道:“分明瞭。”

翠花重新閉上眼睛,竺煌幾乎同時心生感應,撇了撇嘴,神情複雜,似有激賞,也有不屑。

其餘九十多人,寥寥幾人也顯然都要慢上半拍一拍,更多還是不知其中玄妙,依然等待雙方雷霆萬鈞的交鋒。

只見那枚棋子輕輕落在了白眉老人的肩頭,老人的雙足開始陷入地面,直到雙膝入地,才止住了極爲緩慢的下墜勢頭。

隋斜谷從徐渭熊那邊收回視線,擡起手隨意拍碎那顆棋子。

然後老人擡頭,語氣中隱約有些憤懣怒意,“你小子也好,王仙芝也罷,怎的到了你們這種裝神弄鬼的天人境界,都不如當年那麼幹脆利落了。嫌棄老夫不夠資格讓你們傾力出手?”

徐鳳年飄落在地,平靜道:“當時王仙芝是如何看待那入城一劍,不好說,我是能不與前輩你拼命就不拼命。”

隋斜谷冷笑問道:“如果我剛纔出手對付徐渭熊這個大陣破綻,你是不是就願意拼命了?”

徐鳳年沒有直接回答問題,笑道:“老前輩這不是沒有出手嗎?”

隋斜谷沒有說話,但是徐鳳年一掠而去,身形擋在了徐渭熊身前。

隋斜谷先前沒有出手,但故意承受了這個小千世界全部重量,否則一顆棋子怎麼可能讓他雙腿深陷。道教記載曾有仙人以一葦壓頂不周山,結果讓整座山嶽山崩地裂。且不論此事真假,即便是真,也顯

而易見,在一葦落在不周山之前,大山肯定早已承受了難以計數的恢弘壓力。隋斜谷比局外人都清楚,那小子設了一個局,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殺向徐渭熊,一個是硬抗下這個小天地的分量。隋斜谷

不管出於何種初衷,還是選擇了更爲吃力的後者,這才讓老人在旁觀者眼中是輸了一籌給徐鳳年。

隋斜谷又不知如何想法,不願就此罷休,還要再戰一場。

聽潮閣樓傳來一陣嗡嗡響聲,如無數蚊蠅聚集在一起的細鳴。

徐鳳年欲言又止,終於還是沒有說話。

我會受傷,但你會死。

知曉其中意義的隋斜谷笑了,手指纏起一條長眉,輕輕打結,問道:“不試怎知?”

赫連老人重重嘆了口氣,有些哀傷,“爲何執意如此,世間劍道難道真要在這一代由盛轉衰嗎?”

聽潮閣內瞬間萬籟寂靜。

僅有一劍掠出高樓。

名劍蜀道。

在褚祿山千騎開蜀之前,早有青衫劍客一人一劍開蜀。

徐鳳年踏出一步,膝蓋微蹲,右手雙指併攏,左手以握刀之姿握劍,直指隋斜谷,指向這個曾經跟羊皮裘老頭互換一臂仍未分出高下的吃劍劍客。

於李淳罡而言,天下再大事,一劍了之。

對於跟江湖愈行愈遠的徐鳳年來說,江湖再好,只要他還是北涼王,那也是隻能隔岸相望的風景了。

哪怕那座江湖裡,還留有羊皮裘老頭兒的背影,老黃的劍匣,溫華的木劍。

他也只能留在北涼,就像王仙芝留在武帝城。

他在北涼,不去管天下事,可這不意味着誰都能來北涼做出過界之舉。

這一刻,聽潮湖湖面上,驀然怒放出鋪滿整座湖面的一大片紫金蓮花,不似人間物,恍恍惚惚,搖曳生姿。

剎那塑就紫金身,一如當年高樹露。

隋斜谷仰天大笑,一氣驟然長吐。

吐出了百年吞食的千百劍氣。

武帝城那極爲緩慢的入城一劍,王仙芝四個徒弟聯手,看似被於新郎攔下最後半劍,其實那一劍不過仍算半劍而已,有形卻無神意。

此時此刻,纔是隋斜谷想要問劍天下第一人的完整一劍。

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63章 風雪歸人第107章 星空下第89章 陳芝豹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46章 古謠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32章 給不給第68章 高手風範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136章 斬龍第3章 貂覆額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368章 金剛不敗第18章 那些壇黃酒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54章 白衣送行第36章 北謝南李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300章 西楚霸王(中)第96章 等蟒袍第9章 戰馬暱稱,鐵鏽叮咚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407章 豪賭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130章 八叉第117章 風水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44章 新桃換舊符,六年換一刀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38章 你是禪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96章 等蟒袍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58章 九十之爭第33章 鴨頭綠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395章 牽馬第64章 北邊畫灰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407章 豪賭第161章 鎮靈歌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164章 江湖飄總挨刀第326章 秋風扶起春風第96章 等蟒袍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1章 小二上酒第195章 中原何曾少豪氣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72章 北望第三百六十七章第255章 長繩懸空第84章 大王第86章 一氣六百甲第68章 背影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12章 求死之人殺等死之人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六)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45章 好鳥第41章 大亭鎮壓老妖怪第190章 等紅衣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39章 糖葫蘆和頭顱第79章 馬背十四劍第201章 雷池和道理第144章 天下姓什麼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
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63章 風雪歸人第107章 星空下第89章 陳芝豹第13章 帶刀老魁,背匣老黃第297章 大龍吐珠,天上人間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14章 來一壺北涼酒第146章 古謠第119章 大河之上彩衣截白衣第32章 給不給第68章 高手風範第五六十章 西佛東魔白衣逐鹿第136章 斬龍第3章 貂覆額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55章 當下憂鬱啊第42章 賣炭爺孫賣炭妞第368章 金剛不敗第18章 那些壇黃酒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139章 一青繡鞋第26章 人情世故秤上放第6章 六百聲恭送第54章 白衣送行第36章 北謝南李第269章 樓外日頭正暖第83章 最後一趟江湖第300章 西楚霸王(中)第96章 等蟒袍第9章 戰馬暱稱,鐵鏽叮咚第184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三)第195章 喪家犬也有鄉愁第226章 北涼四戰(八)第151章 青衣殺白衣第407章 豪賭第35章 都去死好了第276章 死結和理由第130章 八叉第117章 風水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144章 新桃換舊符,六年換一刀第150章 滿園風雷第38章 你是禪第161章 有天人出竅而來第88章 風情胸間來第48章 老卒和桑椹第243章 噤若寒蟬(六)第96章 等蟒袍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152章 我來畫龍你點睛第58章 九十之爭第33章 鴨頭綠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136章 南歸,過河,拽山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395章 牽馬第64章 北邊畫灰第15章 一個福字,三說徐鳳年第407章 豪賭第161章 鎮靈歌第143章 亭中談心第111章 不共戴天第164章 江湖飄總挨刀第326章 秋風扶起春風第96章 等蟒袍收官章一無他無中原第1章 小二上酒第195章 中原何曾少豪氣第9章 小娘去不去第23章 有女口銜驪珠第386章 西楚雙璧(三)第72章 北望第三百六十七章第255章 長繩懸空第84章 大王第86章 一氣六百甲第68章 背影第373章 初代儒聖第65章 三碗再三碗第176章 蜀王入涼,道士進山,涼王出山。第179章 天象對天象第12章 求死之人殺等死之人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六)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第14章 高樹露的體魄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45章 好鳥第41章 大亭鎮壓老妖怪第190章 等紅衣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39章 糖葫蘆和頭顱第79章 馬背十四劍第201章 雷池和道理第144章 天下姓什麼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