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得道

武當有數條敬香神道出入山區,徐鳳年跟餘地龍離開小柱峰後,走往主峰的路途中,在深溝大壑的雷公澗恰好遇上熟人,老真人陳繇正領着一對主僕往北神道上走,徐鳳年上前一經詢問,才知道那兩個外鄉人仰慕武當香火盛況,入山之後流連忘返,越走越偏僻,以至於徹底走岔了。好在被陳繇遇上,出山路上,老真人跟那個中年儒生相談甚歡,所幸今夜正值十五月圓夜,藉着滿地清輝,夜路還算好走,徐鳳年本就不急着回到洗象池,跟陳繇一起把這對主僕送往“一根筋”直來直往的神道之上。儒生顯然還不知陳繇便是武當山上的掌律真人,只當是尋常貧寒道觀的年邁道人,不過見此老道人談吐不俗,自稱來自江南道耕讀世家的儒生也由衷以禮相待。徐鳳年何等火眼金睛,一下子就瞧出端倪,這位讀書人衣着樸素,負笈少年也不彰顯富貴氣焰,只是少年腰間所懸玉佩可不普通,臥鹿回首狀,陰線勾勒,栩栩如生,真正是有着上千年歲月的珍稀物件了,至於那隻竹製書箱也摩挲得光亮可鑑,顯然是一代傳一代的東西,當得起耕讀世家四字。所謂豪閥門第的底蘊,就是在這些溫潤細節裡體現的。中年儒生一路上跟陳繇討教了《道樞契真篇》和《左洞真經按摩導引訣》之類的經書疑惑,徐鳳年看得出來,這些經文雖是道教修養的入門典籍,卻正統而醇厚,被歷朝道門神仙欽定認可並且詳細註釋,尤其適宜事務繁忙之人的“忙裡偷閒”,以便事功養生兩不誤。陳繇把主僕送到大路上後,雙方盡歡而散,老真人跟徐鳳年並肩而立,目送這位不辭千里遠遊北涼的江南儒士遠去,輕聲笑道:“王爺可看出什麼了?”

徐鳳年點頭笑道:“應該是江南道上的鹿鳴宋氏,口音符合,隻字片語透露出來的家學淵源也相似,雖說宋家在春秋十大豪閥裡墊底,可瘦死駱駝比馬大,而且因爲家族根基位於廣陵江以北,又早早依附朝廷,相對其它幾個家族牽連不深,如今在離陽算是一等一的高門華族,當初出了一門兩夫子的京城宋家,未成名前,也不得不打着鹿鳴宋氏遠房偏支的旗號,才得以在太安城站穩腳跟。聽說鹿鳴宋家對於那個過河拆橋的宋家,私底下可是怨言頗多的。”

陳繇捻鬚笑道:“若是貧道沒有猜錯,此人該是鹿鳴宋野蘋的幼子宋洞明,相傳此子出生前,有祥瑞白鹿奔入府邸,宋洞明應運而生。”

徐鳳年倒是沒有想到會是宋洞明親至北涼,皺眉道:“此人是朝廷某人相中的隱相之一,表面上在永徽之春中跟殷茂春失利後,多年寄情山水,其實一直蟄伏蓄力。宋家這些門閥歷來喜歡四處投機,可把宋洞明這麼一個重要人物放到北涼,好像未免太過冒險了。”

陳繇搖了搖頭,側過身,與徐鳳年面對面對視,問道:“王爺是否以爲一旦北莽舉國南下,北涼輸多勝少?”

徐鳳年也不隱瞞,平靜道:“若是北莽女帝只動用半國之力,僅以南朝兵馬南下入侵,我有十足信心守住北涼邊境,可如果北莽女帝的王帳親臨邊關,帶上北莽所有持節令和大將軍,北涼此時就算已經有了內外兩條防線,還是不可能擋下北莽鐵蹄。實不相瞞,如果不是陳芝豹封王西蜀,任由我北涼徐家把西蜀南詔打造成第三條大防線,仍是有信心拖死舉國南下的北莽,在我師父李義山的謀劃中,北涼邊境上的二十餘萬邊軍,加上幽涼陵三州疆域,最後纔是流州西域和西蜀南詔這個口袋,層層遞進,足可兜住北莽的百萬大軍。只是朝廷先後用皇子趙楷持瓶赴西域和陳芝豹封王就藩,打亂了北涼苦心經營的局面,否則有蜀詔兩地作爲數千裡大縱深,哪怕邊境戰敗,仍舊可攻可守,別說五年,就是給北莽十年時間,也沒辦法轉入中原地帶!”

徐鳳年極少跟人吐露心扉,尤其是這類軍國大事,更不會主動跟人提起半句,只是他跟武當山素來相親相近,陳繇又是山上德高望重的長輩,是老掌教王重樓的師弟,也是洪洗象的師兄,徐鳳年並無半點戒心。而且一個人,胸有塊壘酒水澆不盡,總是需要說出口幾句的。月明星稀,跟陳繇一同緩緩走在返山神道上,徐鳳年繼續說道:“可惜師父去世後,他既定的策略,我都沒辦法保住,當時我戰勝了王仙芝,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就近去西蜀,殺掉壞了北涼大計的陳芝豹,哪怕揹負着造反的名號,也要把自古易守難攻的西蜀收入囊中。另外一個則是遠去龍虎山,殺掉仇人趙黃巢。出於私心,我仍是選擇了後者,雖說當時冥冥之中有所感應,覺得殺趙黃巢比起殺陳芝豹更容易,但如今回頭再看,說到底還是出於私心,如今每每想起,總覺得良心不安。”

徐鳳年笑了笑,似乎有點尷尬,輕聲說道:“當然,想起的次數其實不多,加上現在,也就兩次。”

陳繇會心一笑,“貧道的師父曾經跟我們幾個說過,修道說易不易,說難不難,其實不過是‘做本色人,說根心話,做有情事。’在貧道看來,修道是爲了得道,無可厚非。在世之人,人人皆在修煉,在做取捨,故而纔有了‘失道者寡助,得道者多助’的說法。既然王爺開誠佈公,貧道也不妨說些心裡話,若有不敬之處……嗯,貧道相信王爺也不會遷怒於武當山,王爺這些年所作所爲,胸襟還是值得信任的。多門之室多風,這是常理,北涼便是如此,王爺坐鎮王朝西北,與那東線上的顧劍棠大大將軍一同直面北莽鐵騎,是異姓王也好,被罵爲二皇帝也罷,這是徐家嫡長子該承擔的責任,不可因誰的幾句風涼話而推卸,武當幾代人都願意親近大將軍徐驍,除了大將軍厚待山上道士,更多還是貧道師兄弟們,敬重大將軍的擔當。王爺作爲徐家新家主,王朝新涼王,貧道所在的武當山在大體上,都是滿意的,可有一點,貧道實在是看不過眼,今日不吐不快,需讓王爺知道。”

徐鳳年笑道:“真人但說無妨。好話就入耳,壞話不記心。”

陳繇看了眼和顏悅色的年輕藩王,一本正經說道:“王爺你暮氣太重了!”

徐鳳年怎麼都沒想到是這麼個說法,一時間無言以對,哭笑不得。

年邁道人氣咻咻道:“王爺說到底不過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又是登頂江湖的人物,本該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怎的如此暮氣沉沉,比貧道這活了八十幾年的老頭子還滄桑心態?嘿,不說貧道在王爺這個歲數,便是掌教師兄,也不一樣志驕氣盈,那會兒先是龍虎山趙希翼趙希摶兄弟兩人上山‘問道’又‘問劍’,王師兄打罵得人家沒脾氣不說,還揹着師父獨自下武當負劍遠遊,登上龍虎山,還以顏色,先把自己心中那口氣出爽利了,回山之後被師父禁足閉關思過又如何?咱們那位師父啊,當着大師兄的面疾言厲色,大動肝火,等到他老人家把師兄關起來後,馬上就對咱們幾位笑開了懷,那嘴巴,可是好幾天都合不攏,見誰都笑。不過師父走了以後,王師兄心思也就重了,一直到領着小師弟上山,纔好些。”

徐鳳年雙手攏在袖中,默不作聲,但心底有些暖意。

陳繇突然笑道:“貧道略通讖緯,有兩個好消息要說,就當感謝王爺的還贈大黃庭之舉。”

徐鳳年半開玩笑道:“如果真是好消息,我就答應讓小柱峰三年後的香火不輸武當主峰,哪怕北莽真的闖入北涼境內,我也會保住小柱峰一脈。”

陳繇瞪眼道:“先不說好消息,王爺有一件事須謹記,越是心誠之人,越要慎言!豈不聞一語成讖?上古先賢創造文字之時,蒼天哭泣,這裡頭可是有大講究的。如今趙室王朝選擇豫語作爲官話,更是用心深沉。這都涉及到極爲複雜的命理氣數!”

徐鳳年點了點頭,不爭辯。

陳繇神情緩和了幾分,笑道:“一個好消息,是有一股主仁德的白蛟之氣,自南海北上赴涼。第二個好消息,則是有一股主殺伐的黑蛟之氣,自東往西入北涼。”

徐鳳年想了想,疑惑說道:“前者應該是南海觀音宗的練氣士。後者?”

陳繇一臉老神在在,並不泄露天機。

徐鳳年有些不敢置信,自言自語道:“難道還真來了?”

陳繇微笑道:“加上那儒家的宋洞明,北涼可謂逐漸‘得道’矣。王爺此時還覺得北涼必輸無疑?這天下氣運有定數,此消彼長,離陽朝廷先是自殺其鹿,後有太安城接連數人悄然出走,於趙室而言,可不是什麼好兆頭。但對北涼對王爺來說,卻是千載難逢,務必不能錯失了!”

餘地龍看着師父。

氣勢崢嶸。

身後有蟒擡頭。

氣衝斗牛。

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85章 王仙芝前來收官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410章 不堪言第34章 亂世小歌謠第140章 天下動靜,除夕(中)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34章 十分之爭,將死之人第135章 拋過河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82章 龍王爺一竿攔江第95章 狗刨江湖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57章 兩顧之爭第33章 山不在高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117章 離陽失其鹿(中)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16章 呂祖遺言第292章 你在哪裡,我在這裡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44章 白衣戰黑衣,白頭殺白頭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七)第70章 穀雨大雨第344章 不曾下雨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46章 魚龍混雜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85章 戾氣第128章 皇后第27章 最是能殺人第63章 風雪歸人第23章 山上老道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番外第三章第103章 陰風陰雨第161章 兩敕第356章 處處殺氣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27章 茶與血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98章 猩紅疊猩紅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200章 登仙?第24章 新老廟中新老謀士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57章 雀騎鷹第25章 山下女子是老虎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203章 江湖再見沙場見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224章 北涼四戰(六)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53章 你是佛陀,我入金剛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162章 等待和希望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98章 刀與劍,共出塞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80章 洛陽還劍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105章 女子種桂第191章 風緊不扯呼了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98章 燈籠第168章 娃娃親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番外第七章第54章 白衣送行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
第82章 天地之間一線劍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27章 數百飛劍截紫氣第32章 一肩挑道第168章 珠簾,鐵甲(上)第154章 草蛇灰線第85章 王仙芝前來收官第136章 北上南下第410章 不堪言第34章 亂世小歌謠第140章 天下動靜,除夕(中)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42章 何地不心涼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34章 十分之爭,將死之人第135章 拋過河第140章 一盒奇巧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230章 痛痛快快第82章 龍王爺一竿攔江第95章 狗刨江湖第275章 腰佩雙刀,繡冬春雷第9章 李淳罡兩願天下劍士第57章 兩顧之爭第33章 山不在高第209章 我從山中來,山風翻我書第117章 離陽失其鹿(中)第186章 四大天師第108章 大戰在即第71章 大雪坪上欠劍第167章 亭中三言兩語定江湖第16章 呂祖遺言第292章 你在哪裡,我在這裡第315章 一樁娃娃親第44章 白衣戰黑衣,白頭殺白頭第339章 袞袞諸公,滾滾黃沙(七)第70章 穀雨大雨第344章 不曾下雨第132章 換刀換馬第四五百一十五章 波瀾壯闊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46章 魚龍混雜第13章 一樣米養江湖百樣人第85章 戾氣第128章 皇后第27章 最是能殺人第63章 風雪歸人第23章 山上老道第198章 風起西北隴上(下)第198章 鄧太阿彈指有六番外第三章第103章 陰風陰雨第161章 兩敕第356章 處處殺氣第1章 倒酒七十一顆第154章 隔壁桌上北涼王第17章 吃劍的老祖宗第27章 茶與血第205章 上山下山第18章 揮手和彎腰第154章 來世認酒窩第98章 猩紅疊猩紅第390章 大好頭顱第200章 登仙?第24章 新老廟中新老謀士第44章 北涼以北,徐驍以後第57章 雀騎鷹第25章 山下女子是老虎第125章 火上澆油和雪上加霜第203章 江湖再見沙場見第14章 一線金剛馭飛劍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79章 右菩薩左金剛第149章 待客之禮第96章 英雄總要遲暮第224章 北涼四戰(六)第35章 神仙和凡人第273章 爲天下雪中送炭第53章 你是佛陀,我入金剛九十四章 武當桃符第162章 等待和希望第281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四)第98章 刀與劍,共出塞第104章 咫尺風雷(中)第80章 洛陽還劍第279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二)第105章 女子種桂第191章 風緊不扯呼了第172章 參見世子殿下第110章 心安處即吾鄉第98章 燈籠第168章 娃娃親第166章 春風翻過頁頁書第40章 何謂天下第十第342章 風雨如晦,既見君子番外第七章第54章 白衣送行第160章 禁中夜半,人屠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