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

“果然,象林稻如中丞所言,比起雲南土稻,耐旱、耐澇、用時短,產量亦高,只是口感不好,只可爲平民口糧,不可供貴人所食。

面色黑黝的李白笑嘻嘻地指着面前的早稻稻浪對葉暢說道,雖然一字都沒有提自己,可那渴望讚揚的神情,還是令葉暢不禁發笑。

這兩年來,李白算是一改往常好浮誇而不務實的毛病,踏踏實實做了不少事情,先是建雲南城,然後又是奉葉暢之命試種象林稻,兩件事情,足讓他在經營華夏邊疆之事上功垂不朽。

所謂象林稻,就是占城稻,如今還無占城之說,只有佔婆,葉暢以漢時地名象林命之,對其之野心,昭然若揭。他一直在鼓動將雲南與此時尚在嶺南治下的安南合併,另成一道雲南道,在他的計劃之中,雲南道的控制範圍,應當包括另一世整個中南半島,襟兩洋而扼要衝。

不過此事急不來,或許要用一兩代人來經營才成。

“無妨,百姓飢時不挑食,而且實在口感不好,還可以磨成飼料,用於養豬養雞,總沒有人嫌肉口味不好。”葉暢一本正經地道。

李白大笑起來。

“中丞說的是,飢時還管什麼口感,能填飽肚子就是好的……中丞所制秧馬、脫機,事半功倍,當真是巧奪天工”

秧馬原是北宋之後開始盛行,四川出身的蘇軾是到了武昌才見到,但如今葉暢就已經拿了出來。至於脫機,則是腳踏式滾桶打穀機,張休耗費了八年功夫,與二十餘名巧匠一起,終於能鑄造、打磨成合用的齒輪,對於收割甚爲方便。

除了稻田,就是甘蔗田,此時甘蔗尚未成熟,放眼望去,一片碧葉如障如林,葉暢見此甚是歡喜:“今年年景尚好,看來甘蔗能豐收,有足夠的糖運出去,這雲南商會便也可以建起來了。”

“東北、西南,十一郎你都建商會以經營之,東南爲大海且不說了,那西北呢,聽聞十一郎近來屢屢致書信與朝廷、安西,莫非十一郎也準備在西北行邊疆之策?”

葉暢聞言笑容斂起:“倒不是準備在西北行我的邊疆之策,是有些擔心。

“哦,十一然且說說,擔心什麼?”

“邊將好大喜功啊……”

葉暢這一嘆,讓李白笑容也斂住,邊將好大喜功,確實是一個大問題。特別是胡人充任邊將,根本不將大唐將士的性命放在心上,屢屢做出各種令人瞠目的事情。

這也與葉暢有關,葉暢兩年前的大勝,刺激了各方邊將,他們也紛紛向周邊發動攻擊,卻不顧自己是否有葉暢在邊疆生財的能力。先是哥叔翰,不顧葉暢勸說,強攻土蕃控制下的石城堡,折損將士精銳數萬,才奪下這座區區千人鎮守的堡壘,緊接着安祿山,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與夫蒙靈察合擊契丹、奚,他貪功搶先,於天門嶺中伏兵敗,八萬兵馬損失怠盡。

每每這消息傳來,葉暢就不禁扼腕嘆息,如今大唐邊軍資費支出已經是開元年間的五倍以上,耗費國家無盡財力,特別是那寶貴無比的人力,卻獲取邊將個人的小小功勞,這實在不是什麼明智的事情。

“高仙芝此人好大喜功,更勝於哥叔翰,而且他軍中宿將,向來驕矜,此前又屢戰屢勝,我怕他在安西行冒險之事。而且,還有一憂,便是犬戎。如今劍南有我,犬戎無法出鐵橋城、安戎城,河曲有哥叔翰,犬戎無法出石城堡,他們能拓展的唯一方向,就是小勃律……”

面對大唐在鐵橋、石城堡的優勢,這兩個方向,犬戎只能採取守勢,而且這兩年來,葉暢還屢屢組織蠻人深入犬戎境內,俘虜犬戎軍民充當農奴——戰果不算輝煌,但足以⊥犬戎頭痛萬分,那些同他們一般適應高原氣候的蠻人,比起漢軍可要難纏得多。

爲應對這種情形,犬戎除了加強對東南的防備之外,另外一條選擇,就是猛攻安西都護府,儘可以從大小勃律出兵,逼得大唐把國力耗在漫長的補給線上,也迫使大唐不能在劍南或者河西全力向它進攻。

而此時位於蔥嶺的諸國,也不是什麼好貨色,它們周旋於大唐與犬戎之間,還要加上位於中亞的另一個龐然大物大食,藉助幾家大勢力之間的角力,它們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自己的獨立。

“蔥嶺諸國也難。”李白嘆了口氣。

“有何爲難,全心向華即可,便是以石國爲例,其國三百餘城,大多爲華人所建,大唐原本爲其故國況且,無論是大食還是犬戎,對其都是勒索無度,大唐不唯只要象徵性地貢物,還許他們絲路之利……以我所見,就是貪心不足,帶價而沽”

李白笑了笑,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接口,他對此是有不同意見的,比起葉暢,他更熟悉蔥嶺一帶的情形,畢竟他父親曾經在那兒做過生意。

“十一郎,你要當心。”李白沒有再提蔥嶺諸國,卻轉而說道。

“什麼?”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有李相公在朝中,你是不必害怕什麼,但李相公如今年事已高了……另外,太子那邊,你要千萬當心。”李白又道。

葉暢訝然看着他,李白的意思,他很明白,只是奇怪的是,一向率直的李白,竟然也有這樣的覺悟了。

“跟你身邊兩年有餘,就算是個白癡,總也得學會些東西吧?”

葉暢啞然失笑,正待再說,突然間,見蔡明急匆匆地趕了過來。

“智華,有何事?”

“朝廷有密旨,召中丞回長安”蔡明低聲道:“使者正在城中,中丞速速前去接旨吧”

“召我還京?”葉暢愣了愣,眉頭皺起。

李林甫在楊釗還京之後,便試圖召他回長安,但屢屢被李隆基所阻。葉暢很清楚李隆基的意圖,就是絕不讓他與李林甫二人同時在長安,以免給楊釗造成太大的壓力。

現在突然召他回長安,卻不大可能是述職,那麼就一定是長安城中有變。

“可知何事?”葉暢面色嚴竣。

蔡明的神情卻有些古怪,看了葉暢好一會兒,然後道:“這個,李林甫罷相了。”

他是王忠嗣薦到葉暢身邊的,因爲做事勤懇穩重,葉暢從最初的不重用,到現在已經漸漸信任。但是王忠嗣與李林甫的關係可謂死敵,他亦是極厭惡李林甫,可李林甫偏偏是葉暢岳丈,這樣複雜的關係下,這個消息讓他面色古怪起來。

他很想放聲大笑,卻顧及葉暢的反應,不能笑出聲來。

“罷相?”

葉暢心中一凜,這確實是一件極爲大的事情,好端端的,爲何會罷相?

“原因?”

“老病。”

以葉暢對李林甫的瞭解,如果不是實在動不了,他是絕對不會請辭的,這個“老病”的理由,實在是有些詭異。而且葉暢很清楚,李林甫罷相,楊釗就肯定會上位,以楊釗的性子,絕對不會讓他從容入京。

“事情有些奇怪啊。”李白想了想說道。

“無妨,我也不是任人宰割的,而且家嶽爲人,他既只是老病而不是故去,那麼定然是留了後手的。”葉暢道。

既然朝廷召他回長安,他便不再耽擱,先是將高適從新建的大理城召來,將雲南三府事務悉以委之——對李白,他終究有些不放心,這位天才詩人沒有他盯着,沒準就整日醉熏熏的了。

從雲南城到長安,路途遙遠,葉暢帶着百餘人,不可能沿途驛站換馬,故此速度快不起來,足足花了一個月時間,到了六月,他才進入長安城,而這個時候,各方的消息也已經達來。

先是到衙門報備,等待李隆基召見,然後還家。看到自家大門時,他心裡突然有些激動,以往他並不把長安城中的這座府邸真正當作自己的家,可現在因爲這裡有人在等着他的緣故,他真有了家的感覺。

李騰空沒有隨他去雲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以李騰空爲人質。葉暢才入大門,便見李騰空拎着裙角急匆匆跑了出來,一見着他,未說話,眼眶先紅了

“別難過,別難過,我回長安,你當歡喜纔是。”葉暢笑着道。

葉暢越是相勸,李騰空就越覺得心中難過。

無怪乎她覺得心酸,二人成親已經有兩年,兩年來聚少離多,共處的時間加起來也沒有兩個月。若她膝下有子女,那還好說一些,可是她膝下並無兒女,唯有千里鴻雁,寄託相思。

偏偏這等情形怨不得葉暢,根子還在李林甫與李隆基的相互猜忌,某種程度上說,葉暢亦是受害者。

“空娘再這般哭,便是不歡迎我了。”見她仍然流淚不止,葉暢假意威脅道:“既是不歡迎我,我便又回雲南去”

“不,不……”

明知葉暢是在說話的,李騰空卻仍然抓緊了他的手,然後勉強破啼爲笑:“奴這不是喜極而泣麼?”

她雖然自稱喜極而泣,可眉宇間的愁緒卻是如何也擺不掉的。葉暢見狀,於脆不說話,伸手便將她橫抱起來。

周圍親衛、使女和家僕都在,李騰空頓時羞得用手捂着臉:“郎君”

“準備熱水,一身都是泥,我要先洗澡。”葉暢對使女吩咐,然後回頭看了看善直與王羊兒:“你們就自己休息,三哥照顧好羊兒”

衆人都是笑,善直咧開嘴:“放心吧。”

抱着李騰空徑直到了自己的房間,這間屋子裡有一種淡淡的香味,葉暢深深吸了一口,只覺得心裡的鬱悶隨之無存。他將李騰空放在了榻上,李騰空用力捶了他幾下,卻根本拒絕不了他的力氣。

葉暢家中向來奢侈,故此隨時有熱水備着,葉暢才放下李騰空,那邊使女們便抿嘴笑着將大木桶搬了進來,放在了臥室外間,緊接着一盆盆熱水倒了進去,水倒好之後,毛巾、鞋子、於淨衣裳也準備好了。

“給夫人也準備衣裳。”葉暢毫不羞澀地吩咐道。

他一邊說,一邊又將李騰空抱起。

“郎君”見葉暢這般猴急,李騰空又是歡喜,又是害羞。

“這一個多月來,辛苦娘子了。”事畢,葉暢輕輕撫着她的頭髮道。

“郎君千里奔波,纔是辛苦,奴只是有些不捨父親,他此去遼東,畢竟年事已高,身體又不適……奴實在擔憂。”

“丈人身體究竟如何,爲何好端端的要致仕?”

“此前風疾發作,已是半身不遂,不能上朝,亦無法入宮,不得不退。”

葉暢聽到李林甫中風不得不退,沉默了好一會兒,然後道:“能退亦未必不是福。”

李林甫若不是中風半身不遂,絕對不會放棄權力,現在人雖然行動不便,可是至少腦子還好使,還有足夠的精力與時間安排後事,最重要的是,比起另一世的歷史,他多了一個女婿葉暢。即使是想着將李林甫連根拔掉的李隆基、楊釗,也不得不考慮葉暢的想法,行事頗有顧忌。

“如今丈人精神可好一些?”

“不好,人不能動了,少不得發脾氣,我在時要好些。郎君何時去看看他,這些天,宮中每隔幾日就派人來,明面上是探疾,實際上卻是催他趕緊離開。他一日不離開,那位楊次郎就不好登相位——他可是總怕着父親哪一天突然站起來,又出現在聖人面前,笑着讓他滾蛋”

“無膽鼠輩。”葉暢罵了一句楊釗。

這兩年兩人關係相當僵,葉暢許多經營邊疆的方略,都被楊釗杯葛,雙方關係,即使沒有李林甫在,如今也是勢成水火。楊釗這般做,無非還是怕葉暢立下大功回京任職,威脅到他的地位,畢竟如今天下公認,論會賺錢,沒有一人能比得上葉暢。

“如今時間尚早,我現在就去拜見丈人,許多事情,也需要向他請教。”葉暢又道。

李騰空忙起身爲他收拾,只是方纔葉暢折騰得太兇,她身酥骨軟,才坐起來便又跌入葉暢懷中。溫玉暖香抱了滿懷,葉暢心念又一轉,哈哈一笑:“不急,丈人那邊再晚些去都沒有關係,另有要事要做。”

“還有什麼事情?”李騰空訝然。

“自然是餵飽我家娘子。”葉暢低笑着將她又壓倒在身下。

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14還彼之道至彼身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19章 暗夜來人(上)
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14還彼之道至彼身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19章 暗夜來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