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

雖是通了關,但天色究竟是晚了,衆人有意覓地休息。。卑沙城裡有客棧,在安頓下來之後,善直想起此前北行時曾經拜訪過城外的水雲觀,當時頗受其觀主款待,此次回來,理當前去拜訪一番,便與葉英招呼了一聲,獨自一人又出了城。

他是僧人模樣,而且卑沙城寬出嚴入,故此並未受到阻攔。順着山間樵夫踏出的小徑,花了一個多時辰,太陽都已經西垂,善直纔到了水雲觀。

水雲觀所在位置,便是後世響水觀之所,如今只有一間小殿、兩間道舍。道觀之中,一師二徒三個道士,聽得動靜,出門相看。見是善直,那老道士大驚:“善直師,你如何來了”

“宣微老道,你若是不歡迎,和尚我轉身便走”

善直笑呵呵地說道,他雖是釋家,卻與道人關係亦睦,在修武時,沒少與葉暢一起去拜訪藥王觀的駱守一,故此對道家並不排斥。

“兀那莽和尚,胡說八道什麼”老道士陳宣微一把將他拉住,徑直扯入門中,又向弟子示意,讓他們關好門,然後才埋怨道:“你當真是不曉死活,此時這裡,是你能來的”

善直雖憨莽,卻不真蠢,頓時意識到不對:“怎麼了?”

“大禍事,大禍事”陳宣微嘆息道:“你上回不是說你是與都裡的那位葉守捉一起來的麼,這邊出大事了,正待與旅順那位葉守護開戰,你此時到這邊,豈不是自尋死路”

“什麼?”善直聞言一驚:“好端端的,爲何要開戰?”

“誰知道呢,貧道猜想,許是你那位葉守捉招募流亡,惱了這邊的貴人”陳宣微嘆道:“卑沙城可不比都裡鎮那小地方,城內外各部人口足有二萬餘,號令周邊,總治積利,兵馬合算,約有五千。你都裡……哦,現在喚作旅順了,口不過八千,兵不過五百,如何能與之相抗”

“卑沙城哪裡有二萬……”

“城中沒有,但城外散居各部、各寨,全部加起來二萬是往少裡說的”陳宣微有些氣急,這和尚此時卻糾纏些這樣的東西。

“那倒是有,積利州一州之地,人口約有八萬,大半在南面。”善直很誠懇地迴應道。

若放在中原,這麼大的地方纔只有八萬人口,那當真是個人煙稀少的下州。但是這在遼東,八萬人口已經是不錯了,而且這其間還有大量的隱蔽人口散居於山林僻野。全部加起來,積利州應當有十萬人。

因爲安東都護內遷的緣故,如今大唐在積利州沒有有效的管轄,卑沙城勢力在州中最大,其主泉蓋洪更是自稱積利州刺史——大唐朝廷雖未承認,卻也未否認,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位泉蓋洪乃是葉暢的頂頭上司。

“泉刺史準備發兵攻取旅順,只不過如今還未到時機,他正在召集人手,意欲十一月或十二月再動手,善直,你此時來這裡,正是羊入虎口,若我是你,便趕緊走”

“十一月……十二月?”善直哈哈笑了起來:“這是什麼意思,難道這高句麗人打仗也要翻皇曆看日子麼?老道,你休要被嚇住了,若真要開戰,哪裡會拖到那個時候,更不會給你這道人聽到消息”

“唉,你這和尚……貧道怎麼會騙你,此事知曉的人不多,我能知道,乃是城中一漢將爲我觀中施主,他與我說的”

“果真?”見老道惶急模樣,善直也收斂了笑。

“真得不能再真”

陳宣微的消息確實是真的,他的消息來自於卑沙城中的漢將羅九河。善直聽陳宣微介紹了這名漢將之後,有些驚訝:“他既是漢將,如何會得到高句麗人的信任,竟然知道此事?”

“這位羅九河將軍曾祖父,乃是羅藝,羅藝謀逆,爲朝廷誅殺,子孫或亦株連,或星散四野。羅九河之祖便逃至遼東,後來高句麗滅國,羅家乘機建了寨子,到今日頗有勢力,乃爲高句麗遺民所重。”

善直撓着腦袋,看來果真要打仗了。

他心中還有許多疑惑,一時不能解,比如,他們來的時候那地方叫都裡,如今卻被稱爲旅順,又比如說,陳宣微還說葉暢已經完全控制了都裡地方,附近所有寨子都爲其所平定。這些事情,完全在善直意料之外,他記得葉暢曾經說過,是花上兩到三年時間站穩腳跟,然後再徐圖其它,怎麼形勢會變得如此快?

“如此則麻煩了,我們的人都入了卑沙城啊。”善直有些懊惱:“要回去,當如何行?”

“徑直向南去旅順是絕無可能,若給卑沙城中知曉你們與那位葉守捉的關係,你們就休想脫身。以貧道所見,你們明日一早出城,自東邊山脊下山,向東南去青泥浦。如今青泥浦還與旅順有往來,到那兒你們改乘船,繞過這山與卑沙城封鎖,走海路入旅順。”

陳宣微對附近情形很瞭解,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善直雖然也被葉暢逼着讀了些兵書之類,可是都是先面讀後邊忘,故此想不出什麼計策來,只能點頭。

“此事不宜遲,如今日薄西山,你就算回城也來不及了。你在我觀中暫歇一宿,明日大早便去,然後依計行事……”

陳宣微話說到這,善直連連點頭,正在此時,突然聽得道觀的小院子外傳來拍門的聲音:“開門開門,太陽還沒有落下,怎麼就觀起門來了”

陳宣微臉色一變:“這聲音……是羅九河”

“什麼?”善直聞言頓時起身,手也按在了腰間戒刀之上。

此人乃是卑沙城中大將,甚得泉蓋洪所重,這個時候,出現在道觀之中,是何道理

“休驚,若是爲了擒你,何須大將出馬?”陳宣微按住了善直的手,看了看周圍,這院子又小,連個躲避的地方都沒有,外邊敲門聲又急,來不及細想,他又低聲道:“一切有我,你休要驚慌就是。”

善直心中尋思:“有什麼可驚慌的,若是那狗將軍來找麻煩,殺了他便是,最多就是帶着水雲觀中的道人們一起逃走。”

“來了來了,將軍何其急也。”陳宣微此時鬆開他的手,快步向着院門過去,他的兩個小道士自然上前服勞,將門打開。

一個三十餘歲的漢子濃眉緊皺,出現在門前。

他進來之後,一眼便瞧見身材魁梧的善直,眼前不禁一亮:“好漢子……咦,是個和尚,好你個宣微子,竟然在道觀裡藏了一個和尚”

陳宣微唸了聲天尊,苦笑着道:“將軍何出此言,這位高僧可非一般人物,乃是嵩山少林寺的得道高僧,欲去渤海國傳法,途經我處,因爲我昔年雲遊天下時曾與他有一面之緣,便來此看我。道釋儒三教白藕紅蓮綠荷葉,原本是一家,和尚來拜拜玉皇、天尊,道人去拜拜佛祖菩薩,亦非什麼異事……”

他絮絮叨叨地解釋着,將羅九河引入院內。羅九河聽他嘮叨,笑着擺手:“休說這些話,某也只是覺得好奇罷了,莫說觀裡藏着一個和尚,便是藏着一個尼姑,以某與觀主的交情,也不會深究,哈哈……”

“將軍可真會說笑話。”陳宣微於笑了兩聲,他看了看羅九河,雖然羅九河不時大笑,但眉頭卻始終鎖着,似乎藏有極深的隱憂。

陳宣微暗暗稱奇,羅九河這模樣,分明是心中有難事。

“將軍這麼晚纔來,不知有何吩咐?”因爲道觀狹小的緣故,玉皇殿既是正殿,也是會客室,羅九河上完香後,陳宣微向他問道。

這麼晚來,難道只是爲了上一柱香?

羅九河沒有答,看了看善直:“這位師傅是嵩山少林寺的僧人?”

“阿彌陀佛,和尚正是。”

“少林寺之名,某也聽聞過……和尚是自海路來此?”

“是,自登州來此。”

“登州……”羅九河悠然神往:“少林在中原,登州在齊魯……某自幼聽先父教誨,這些地方乃是大唐腹心繁華之地,只恨家父與某都未曾一見。”

“隔海便可去,將軍若是有心,只管去就是。”

羅九河搖了搖頭,他祖上因爲是叛逆,雖然到他這一代,什麼恩怨都已經煙銷雲散,但是不知是近鄉情怯,還是懶得動彈,雖然嚮往中原,他卻始終沒有下定決心前往。

“和尚如何稱呼?”羅九河又問。

“貧僧釋善直。”

“善直師,你從登州海路來,是在青泥浦還是都裡上的岸?”

善直微一猶豫,那邊陳宣微拼命給他使眼色,但是善直還是應道:“貧僧自都裡來。”

羅九河看了陳宣微一眼,陳宣微的臉色已經恢復如常了。

“都裡,那你認識如今佔據了都裡的葉暢麼?”羅九河沒看出什麼異樣,便又問道。

“貧僧認得。”善直這次毫不猶豫地道。

羅九河微微變了臉色,再看陳宣微,陳宣微苦笑道:“和尚是個直人,不過他雲遊中原,認識那葉暢倒不足爲奇。”

“正是,正是。”羅九河眼睛微眯:“善直師,這葉暢其人如何,你細細說與我聽。”

“葉暢族中行十一,故此長安、洛陽一帶,都稱之爲葉十一郎……”善直開口道。

щшш▪ tt kan▪ ¢〇

“等等,葉十一郎…莫非是作足球戲的葉十一郎?”羅九河突然坐正了身軀,訝然問道。

“正是,不曾想將軍也聽說過這個。”

“呵原來是他,這倒是巧了,他怎麼會來……都裡鎮?”

足球戲被蕭伯朗傳到了朔方,又從朔方輾轉傳到了遼東,短短數年時間,幾乎傳遍大江南北。自然,傳播的過程中,也有許多變化,比如說規則,就與葉暢當初創的有很大不同。但葉暢的大名,卻是隨之傳開,只是大夥只知葉十一郎創足球戲,卻不知這葉十一郎就是葉暢。

“這位葉十一郎除了做足球戲之外,還有什麼事蹟?”羅九河又問道。

善直便將葉暢韋陀點化、虹渠引水、進獻水泥、洛陽救災之事緩緩說來,待他說完,都點起了燭炬。他不善言辭,因此只能平鋪直敘,不過也正是如此,說得就甚是真實。

“善直師倒是熟悉此人。”羅九河嗟哦了幾句,又似笑非笑地道。

“不瞞將軍,當初小僧就在修武十方寺掛單,故此知之甚詳。”

“原來如此,看來這位葉十一郎在治政之上,倒是有幾分本領,不可小視之。”羅九河有些猶豫,彷彿想要說什麼,但終於沒有開口,而是揮了揮手:“今日興盡了,宣微道長,某告辭。”

他當真說完就走,宣微留也不曾留住,便看着他出門而去。

“這倒是奇了,羅將軍來分明是有心事的,原本大約是想與我說說,卻因爲你在此而不肯說了,也不知道他有什麼心事……”陳宣微道。

善直當然更想不出來,在道觀中宿了一夜,次日天色剛亮,便又趕回卑沙城。按照陳宣微所說,他們沒有自南門翻山,而是出東門往青泥浦去。在青泥浦僱了船,只說是回大唐,實際上半道折向都裡,前後又花了四日功夫,終於回到了旅順口。

旅順口與他們離開時比大不相同,自不必多言。船徑直開到新建的旅順港,在此登陸之後,只見葉安等前來相迎。

“不曾想你們竟然又乘船來了,英哥,辛苦了啊”

葉安一邊說一邊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發覺少了幾人,聲音頓時低了下去。葉英示意了一下,有人將此行中死去的五人骨灰捧了來:“都帶回來了……一人病死,三人戰死,還有一人傷重不治。”

葉安眼睛裡頓時涌出了淚水,不過他立刻抹去:“英哥,你休要自責,十一郎走時交待了,你們回來後好生休息,若有不幸,則葬入英烈堂。”

“英烈堂?”

“這半年時間裡,咱們與周圍寨子戰了六回,也有些傷亡,逝者皆入英烈堂,永享祭祀。”

“好……嗯,十一郎不在?”葉英臉色猛然一變問道。

他們在卑沙城中可是得到了消息,卑沙城糾集了積利州其餘勢力,在十一二月間便會向他們發動攻擊,此事必須報與葉暢知曉,可是葉暢竟然不在

“十一郎二十日前回長安去了,朝廷不知爲何,召他回京,而且他也有事要回去……怎麼了,有什麼不對?”葉安道。

“糟”葉英頓足。

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
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70章 不如意者時常有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40章 右軍扇搖風潮起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下)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