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

“十二歲之少年……”

李隆基很是無語,真想瞪着葉暢,斥責他吹牛說謊不打草稿。

國子監助教出的難題,旅順書院十二歲的少年就可以輕易解開,這豈不是在說,堂堂大唐最高學府的助教,還比不得旅順的一個頑童少年麼?

但是李隆基心底明白,葉暢這話……只怕不是假的。這種事情,葉暢一向不好吹噓。

而且葉暢方纔提到的庖丁解牛的例子,也讓他霍然驚覺。

葉暢爲何在十一年前橫空出世之後,能做出這麼多大事?從他最初虹渠引水,到今年在蔥嶺西大敗大食,這些成就,他自己總結時,曾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他能取得此成果,不過是因爲比起一般人更接近於“道”罷了。

萬事萬物俱含大道,能識大道,便可借用萬事萬物之力。

李隆基一時之間,不禁深思,而就在這時,試場之中局面發生變化,楊帆解出了第二題,緊接着,嶽曦又解出了第三題。

瞿曇巽此時眼睛都紅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所見。

除了第一題,在他看來簡單一些,是個硬加的題目,第二第三題,可都是需要動一番腦筋的難題,第三題乃是韓信點兵題,出自《孫子算經》物不知數,只不過比起《孫子算經》中舉的例子要難許多,而解這道題的方法,正是計算天文曆法所常用一次同餘式解法。

“這怎麼可能……唉呀,是了,是了,葉暢擡高僧一行,一行之侄張休便在他手下,這些少年的算學,便是張休教授,他們乃是一行之再傳弟子,會解此等題在所難免,只是……他們怎麼算得如此快?”

瞿曇巽雖然心中焦慮,卻還沒有到陣腳大亂的地步。

前面三題,只是麻煩,卻並不能算難題,真正的難題,還在後頭。想到這裡,他稍稍定下心,然後坐了下來,才一坐下,便聽得自己這邊太學生中有人呼了一聲:“成了”

他們終於解出了第一題,將答案送到小吏手中之後,瞿曇巽暗鬆了口氣。

第一題解開……第二題應當不會太難吧?

結果讓瞿曇巽失望,第二題乃是一道不規則田畝求面積之題,關鍵是,這田涉及到扇形、三角形、菱形、梯形等多邊形,還要進行切割修補——也就是要做數條輔助線。雖然題目中那田形狀就畫了出來,可是衆人還是禁不住傻眼,愣了一會兒,瞿曇巽怒道:“這世上怎麼會有這等模樣的田,分明是刁難

諸太學生面面相覷,他們出給對方的題目,其實也是刁難的題,但誰知道對方竟然如此輕易答出來了呢?

“快做,快做,先撿容易的做出來。”瞿曇巽也知道怒不起作用,當下便開始檢視題目。

周圍的百姓當中,有人忍不住開始小聲議論,還是差役彈壓,他們才又安靜下來。

這一安靜,便聽得旅順書院這邊開始噼噼叭叭的清脆聲響,原來是嶽曦在開始用算盤,不一會兒,楊帆、蔡晨果先後也抓起算盤開始計算。

“這聲音倒是清脆,不過那玩意兒,當真可用?”有人低聲問道。

“自然可用,別忘了,那東西肯定是葉中丞發明,葉中丞這些年來發明的物件,有什麼是不好用的?煤爐子、火炕、地井、四輪馬車、轍軌,依我說,葉中丞才智機巧,不亞於魯班孔明”

百姓們現在對葉暢都有些盲目的信任了,擠在人羣中的陸羽微微點頭:其實何止這些,葉暢還有許多非常重要的發明,只不過一般人不知罷了。

他這幾年行走四方,想要找出天下三十六名泉來泡茶,在長安與洛陽,都看到了水力帶動的紡織作坊——這些工坊原是葉暢首創,但現在卻被不少人學了去,雖然他們的效率還無法與遼東相比,可是規模卻是越辦越大。

這也導致棉花種植面積在中原越來越多,糧價緩慢上漲,而棉價卻被這些控制着紡織作坊的權貴們壓得甚低,不少佃農不得不放棄租佃,轉而進入工坊中作工。

陸羽隱約覺得,葉暢似乎是有意無意地在推動這一進程,而他修路、疏浚水道、辦郵政等事情,則是在緩解這一進程中產生出來的問題。但葉暢終究只是一己之力,天下還是李唐的天下,他的好心,也只能照顧到他視線所能及之

江淮,甚至江南,非葉暢之力所及處,那裡的情況,很不樂觀。葉暢通過水路、轍軌,將江淮的糧食大批運送到中原,緩解關中的糧食壓力,可這樣一來,江淮的糧食價格就在上漲,青黃不接之時,甚至以菜爲食。

此等情形再發展下去,恐有不測之風雲

陸羽雖然年輕,見識並不多,卻也有這種感慨,各地地方官豈會不知。但如今天子,好大喜功,愛聽粉飾太平之語,驕奢淫逸,厭見犯顏直諫之人,誰會和自己的前程過意不去,拿這等事情去掃天子的興致

正琢磨着自己的心事,陸羽聽得身邊諸人呼道:“啊呀,好快”

他一擡眼,便見嶽曦又將一題答案交了出去,看神情,甚爲輕鬆。

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國子監算學館那邊,一個個臉色都青白交替,顯得壓力極大。

“四題了……旅順書院這邊轉眼就做好四題,這才過了多久,一刻鐘還不知有沒有”有人看了一下放在一邊的滴漏銅壺,驚得呼了一聲:“剛好一刻鐘”

總共十題,一刻鐘就做掉了四題,先不論對錯,單說速度確實讓人吃驚。

“爲何會如此,莫非國子監算學館有意放水,出的都是些容易題?”

“倒是聽說過有人操持賭盤,意欲押此試勝負……”

“休得胡說八道,此次大試,干係到國子監算學館的名頭,甚至於繫到算學館博士、諸生前途,如何會放水?”有通事理地冷笑道:“你們也不想想,這些算學館的諸生,要靠着這算學本領擔任官職的,若是輸了,豈不是說他們還比不上葉中丞私學教出的弟子?”

“那爲何旅順書院做得如此輕鬆?”

“實力,實力上的差距你懂不懂,若是算學館的博士、諸生與旅順書院的算學本領相差甚遠,他們出的題目,又怎麼能難得住人?”

“差距……有這麼大?”聽得這句,周圍的人都驚呼出來。

城上李隆基也覺得有些尷尬,從目前來看,國子監算學館與旅順書院的算學水準,相差真的很大

“葉暢,看來你之信心,不是沒有來由啊。”他斜斜看了葉暢一眼道。

“陛下所指?”

“絕對優勢啊,如此看來,大約有個兩刻鐘你們就可以勝出了。”

“聖人有所不知,旅順書院以周禮之法授算學,與算學館自然不同。”

“周禮之法?”李隆基想到葉暢的那份奏摺,笑着搖頭:“你所說周禮不過是六藝罷了。”

“正是,《周禮保氏》所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馭,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其排名雖有先後,但重要卻無主次。據臣所知,國子監算學館名爲算學館,實際上還是以詩書文章爲主,算學只爲其輔,在其教學研習之中,十不佔一。而在旅順,算學與書藝禮樂射馭一般,爲書院顯學,打小便極爲重視。有此差別,故有此結果。”

李隆基微微點了點頭,他看了葉暢一眼:“爲何你要如此重視算學?”

“臣以爲,天下諸般大道,離不開算學爲基石。”葉暢輕輕頓了頓足:“修葺城池,開掘河道,收取算賦,支應軍糧;春種夏收,秋貯冬藏,漁獵商販,百工興旺。此等事情,離開算學便會生亂。”

說到這裡,葉暢看了楊釗與王一眼,這二人爲了在李隆基面前爭寵,搜刮百姓以爲理財手段,逼得百姓窮困,也極大影響了遼東工業品的市場,這等蠢物所爲,葉暢豈有不知。他覺得,這個時候,正是一個機會,當下便又道:“臣說一句直言,當初前朝楊廣手中,若有精通算學之輩,且能信而用之,想來運河之役,遼東之徵,不至於招致天下怨憤,身死國滅”

李隆基愣住了,葉暢這樣點評前朝亡國之君,特別是在他面前,這還是很少有的。而且葉暢話中有話,似乎另存深意,他如今年邁,有些事情一時間反應不過來。

“大言不慚,雖說你旅順書院算學甚佳,卻也不可如此無限拔高算學之效用。”楊釗咳了一聲,然後出言反駁道。

他一出言,李隆基就反應過來:原來如此

葉暢這是委婉地在批評,如今進士取士,重文章辭賦而輕算學。如果按照的葉暢的意思,將算學提高到和文章辭賦相應的高度來,豈不意味着每年要從旅順書院選舉大批學生爲官?這些人到了官場之上,與葉暢盤根錯節,形成一股很大的勢力,必然會成爲宰執的心腹之患

楊釗顯然是明白這一點,所以雖然他儘可能避免與葉暢正面衝突,此時也忍不住站出來了。

葉暢笑着道:“隋煬帝開鑿運河,發工無度,征伐遼東,聚斂無限。若是有人先計算國家財力、人力可支撐之限,再算開河、征伐所消耗財力、人力之極,兩者一比,隋煬帝雖是殘暴,豈有不知此二者不可急行的道理?”

“你……”

“行了,莫爭了。”李隆基淡淡地說了一聲,打斷了楊釗的話。

牽涉到算數的東西,還是不要與葉暢爭論爲好。只不過,他不欲人楊釗與葉暢爭,卻擋不住葉暢與楊釗爭。

葉暢豈是輕易偃旗息鼓的人,他的目的,也不是那麼簡單。

“朝廷今日賦稅,據聞三倍於晉公爲相之時,臣心中覺得有些詫異,如今戶籍未能三倍於彼時,田畝未能三倍於彼時,產業興盛未能三倍於彼時,而國庫年入賦稅卻三倍於彼時。臣不知是戶部算學不精,亦或者是其餘原因,還須聖人詳察。”

“這”楊釗吸了口氣,象是牙疼一般,葉暢這般攻擊,當真是讓人難以忍受,城頭上衆人的目光都看向他,等待他的迴應。

在吸了口氣之後,楊釗道:“葉中丞不說此事,臣也要向聖人請罪,臣身爲戶部尚書,確實有過,未知民力而擅增稅賦,有竭澤而漁之患也。”

衆人目瞪口呆,楊釗竟然把這個過錯認了下來

這是怎麼回事,承認這個過錯,對楊釗來說可是一大挫折,方纔的情形,還沒有到這個地步,楊釗究竟是什麼打算?

衆人再看葉暢,發覺葉暢神情自若,沒有任何意外,然後聽得楊釗又道:“不過,臣計算這稅賦所增,主要有三,其一乃是安東、雲南兩大商會與安東銀行之稅,其二乃京城、東都即陳留等重鎮商稅,其三乃是京畿賦稅。臣愚駑,其一其二如何而來,臣都有數,唯有京畿賦稅,爲何在聖人連年減賦之下,猶數倍於以往,則非臣所知。”

王原本在一邊冷眼旁觀,看着葉暢與楊釗二人死掐的,但聽得楊釗這般說,他臉色一變,正等出班迴應,偏偏此時,葉暢卻接着楊釗的話題說了過來

“此事臣倒是有所知,據聞聖人仁慈,免去京畿百姓租庸調,但京畿採訪使卻令百姓繳納轉運費用,所收運費,勝過百姓租庸調數倍。臣在安西時又聞,朝廷舊例,衛戍邊疆將士當免租庸,六載輪換一回,但臣在安西時發覺,高仙芝屢屢喪師,卻恥於告知朝廷,故陣歿將士之名,猶在戶籍之上,京畿採訪使竟將此等爲國捐軀之士,充任逃人而加徵其家之租庸,有一次收三十年者。

葉暢話說得不緊不慢,聲音也不算大,但聽得朝臣耳中,卻彷彿是一個晴天霹靂,便是李隆基,也瞪得眼睛,目光在葉暢與楊釗兩人身上移來移去。

這二人分明是一唱一和,他們的矛尖所指,乃是王

朝臣們原本以爲葉暢與楊釗鬥得勢不兩立,雙方藉着這些比試算學,都是爲了打擊對方,卻不曾想,這兩人不知何時又恢復了默契,他們的真正攻擊對象,竟然是王

就是王自己,也一時間蒙了,呆在那兒,不知說什麼好。

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
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24章 隱霧迷蹤(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87章 生性純良葉十一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235章 一包苦茶相疑猜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