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催促鳳台近鏡臺

葉暢要大婚了

這個消息在葉暢他出興慶宮之前,就已經傳到了長安城坊市之中,當他回到住處時,發覺衆人都是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着他,他初時莫明其妙,到有人上前道喜,這才明白過來。

“這長安城,還當真是漏風漏雨的破屋子啊。”葉暢不由地感慨了一句。

但也是一句,緊接着,他便忙碌起來,有許多封信要寫,許多事情要安排

他表面上是風平浪靜,但卻知道,長安城裡波浪滔天。

原本看上去咄咄逼人的楊釗,只因爲劍南出現的變故,不得不外任節度使。李隆基這個時間點與這件事情拿捏之準,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位權奸的老辣。他寧可讓葉暢這位準女婿跟着外放,也一定要將楊釗趕出長安,亦可以看出他的堅定與冷酷。

這必然會掀起一場新的政治風暴,楊釗,還有追隨楊釗的人,都會受到清算,儘管李隆基會給他們提供一定的庇護,可是時間稍久,楊釗不能回到長安城中的話,聖眷必衰,而那時李林甫的最終反擊纔會到來。

當然,這些波浪,卻被葉暢的婚禮的熱鬧所遮掩。

天子賜下宅第,位置就在李林甫宅往南,隔着一條街,賜下奴僕若於,賜下各色財物若於幾乎每天,都有宮裡的使者趕來,將李隆基的“恩賞”頒發給葉暢。

除此之外,還有極爲繁瑣的婚前禮儀,葉暢回宅的次日,便有笑嘻嘻的禮部一位官員來,幫助葉暢完成這些禮儀。

第一步乃是納彩,也就是開剪,李隆基直接從府庫中取出絲綢布匹等送到李林甫府,算是替葉暢送嫁妝,又請來一位兒女雙全的郡王夫人,替李騰空量體裁衣,這就是所謂的“送日子”。

緊接着是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這些都只是儀式,走過場罷了,不過納徵之時,倒是又轟動了一回長安,整整一百零八挑的彩禮,堆積如山,將李林甫府前的街道圍得水泄不通,當箱子打開之時,裡面珠光寶氣、彩光萬道,讓看熱鬧的人一個個咂舌不止。

按照規矩,男方擡出的彩禮多少,女方也應該陪嫁出相當的財物。故此這滿當當的彩禮當街一放,所有人都要爲李林甫擔憂了:富可敵國,不過如是

據說當時李林甫見到這些彩禮之後,也都呆了好半晌,然後苦笑着道:“數十年宦囊,今日空矣。”

在宮中的李隆基聽得這個消息,大笑不止,然後奮然道:“安使吾宰相嫁女無顏面來人,開內庫,挑出一百零八擔寶貨,高將軍,你親送至相府”

高力士也湊趣:“奴婢這些年也積了些家當,既是如此,奴婢不敢與聖人相比,也要湊上十八擔”

這消息傳說,宮中楊玉環也使人送上三十六擔絹綢珠寶之類的,便是太子李亨,也捏着鼻子不心甘不情願地送上了一些禮物。

於是李林甫府中曬出來的嫁妝,變得更豐盛了,而葉暢得知這個消息,二話不說,又令人補上了一百零八擔寶貨,這一次裡玻璃器、鐵器、漆器、皮貨、老藥等等,雖然不象上一次那樣珠光寶氣,但同樣價值不菲。

得知此事之後,就連李隆基都呆住了,小道消息裡,說李隆基愣了半晌,然後咳了兩聲:“是兒亦有氣哉,罷罷,不與財神童子鬥富。”

一時之間,葉暢富可敵國更勝過當初王元寶的傳聞,更是傳遍長安。

葉暢露富不是沒有理由的,他需要長安權貴們更大的資金支持——雖說這些年他給這些權貴們賺了不少錢,但嚴格意義上說,每年支付的紅利,真未必有每年擴股吸納的錢多。現在他要去西南,也就意味着可能暫時無法直接控制安東商會的事務,爲防止這些權貴心生不安撤走資金,他露富來展示自己的實力,好安他們的心。

當然,也是一種威懾,現在很多人看了國富論,都接受葉暢有關“財富即是力量”的觀點,對於葉暢將財富轉化爲現實力量的能力也是毫不懷疑。

到了四月十八,據說是宜婚嫁的吉日,一大早,葉暢的宅中就開始吹吹打打熱鬧非凡,街上都是看熱鬧的人。爲了準備這次婚禮,這些日子他的宅邸也粉刷一新,到處張燈結綵披紅戴綠,故此他行在院子當中時,也不禁有些小小的激動。

到了黃昏吉時,他親自披彩,駕車前往李林甫府迎親。在他身邊,則是男方家的親朋。葉氏乃微族,在長安城中的親朋原是不多,但葉暢交流廣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聞訊來者並不少。

“劉兄,這儐相之事,有勞了。”葉暢登車之時,向着旁邊的劉晏拱手行

如今劉晏也已經調入長安,他少有名,又與葉暢投契,能從洛陽調返京城,葉暢頗出力,故此自告奮勇,爲葉暢儐相。

“只管放心,我早有準備”劉宴笑道。

“這儐相須得我來做”劉宴話音才落,便有人道。

此人二十餘歲,年紀與葉暢相近,相貌清奇,笑吟吟而來。葉暢見他,不由大奇:“李兄,你怎麼也來了”

“聞得你大喜,如何能不來?”被稱爲李兄的人看了看劉宴:“這是劉兄

“正是……原來是你,李長源”

這來的人物,乃是李泌李長源,他亦是少年神童,七歲時便爲當時宰相張九齡之友,被譽爲有宰相才的人物。他與葉暢相交,亦是《國富論》所引,中間數次造反在修路工地上的葉暢,二人抵足而眠,非常默契。

他來與劉宴爭儐相,葉暢知道二人都是湊熱鬧之意,不過旁邊諸人,紛紛起鬨,兩人又各不相讓,一時之間,又是一番熱鬧。

眼見二人相持不下,卻聽得有人叫道:“新郎家迎親,我如何能不爲儐相

葉暢在車上起身相望,只見一人,丰神俊逸,飄然若仙,緩步而來,卻是李白

李白周遊天下,聞道葉暢大婚,以二人交情,他自然要入長安道賀。雖然離得遠了些,卻也將好趕上。他詩名遠揚,但劉宴、李泌都不相讓,倒是葉暢笑道:“不知禮制之中,是否約定儐相不得有多人否?凡無否定者,便是肯定,既然如此,便請三位儐相,諸位以爲如何?”

衆人大笑,當下便爲三人更衣,然後車駕出改,便向李林甫府而來。

李林甫府前,如今也是張燈結綵,依着此時規矩,李家門前,還修了個小臺。迎親之人到此之後,葉暢先登此臺,儐相、諸友亦跟了上去,然後大夥齊聲高叫:“新婦子,催出來”

他們一叫,圍着車的數百人便齊聲叫了起來,那些來看熱鬧的百姓,也忍不住跟着高叫,頓時李林甫宅前,催妝之聲,如雷貫耳。

叫了好一會兒,李府門卻是緊閉,然後開了一條縫,一人從中而出,卻是司儀,笑吟吟道:“葉十一郎詩名卓著,今日大婚,不可無詩,且請書催妝詩一首……”

衆人都是叫好,這催妝詩乃大唐詩風興盛的表徵之一,故此婚禮上多有,若是新郎不擅詩,則儐相亦可代勞。葉暢這邊儐相當中,可是有李太白在,他捋須上前,滿杯而飲,杯盡詩成。衆人都是讚歎稱好,但那女方司儀卻搖頭道:“還請新郎倌自書一首,由小婦人陳與新婦子玩賞”

葉暢哈哈一笑,喚來筆墨,揮筆便書:“昔年將去玉京遊,第一仙人許封侯;今日幸爲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此詩雖是抄來,略改二字,卻也道盡當初與李騰空相識相知之事,以“第一仙人”贊李騰空,衆人皆是稱讚。即使不如李白詩才高妙,但情景相融,又當在李白詩之上了。

那女方司儀卻還是不足,笑道:“好事當成雙,郎君詩名,一首豈能足?

葉暢便又開始揮毫潑墨:“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鳳台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玻璃鏡裡一枝開。”

此詩同樣是改了三字,原爲賈島所作,此時此景,又是相宜,衆人一見其中催促鳳台近鏡臺之句,都大笑。便有人道:“新郎倌已急不可待矣,新婦子,催出來”

女方司儀見葉暢揮筆而就,只道他早有準備,她可是奉了某人之命,要讓葉暢出出醜的,故此便又笑道:“新郎倌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奴雖閨中女子,亦早聞新郎倌之名,再求新郎倌催妝詩一首,奴便去催新婦子也”

葉暢抄了兩首,自然不怕再抄第三首,當下又揮筆:“長安迎塵萬年來,莫將芳意更遲迴;雖言天上光陰別,且被人間更漏催。煙樹迥垂連蒂杏,採童交捧合環杯;吹簫不是神仙曲,爭引秦娥下鳳台。”

紫詩成後,李白一看,大笑向身後揮手:“鼓樂當起”

頓時簫聲、鎖吶、橫笛,歡快的樂聲齊起。這樣一來,那女方司儀再不好說什麼,只能退入其中。

一會兒之後,便有人將一個檀木雕成的馬鞍放在門前,衆人歡呼聲起,這證明女方終於要起身了。

李府大門完全打開,屋裡燭光點點,光亮照人。便見團扇遮掩之下,一釵鈿禮衣女子,由婢女扶持,嫋嫋而出,在那馬鞍上坐了一下,意取“平安”之意,然後跨過馬鞍,這纔在一片歡呼聲中,上了喜車。

她一上車,儐相入李府,抱燭而也,喜車上燭火頓時亮起,而李府中的燭光則熄滅,李騰空忍不住回頭看了看,心中既是歡喜甜蜜,又是惴惴不安。

就在這時,玉真觀中,李壽安見着了那三首催妝詩。

原本就心情鬱悶的李壽安,見到這三首詩後,頓時坐不住了,起身便要向外行去。

“壽安,你要做什麼?”

“他要大婚,莫非我就在這裡於坐着不成?”壽安眼中含淚,回望着玉真長公主:“姑母,你說,你說,父皇他,他不幫我倒還罷了,卻爲何還要幫她

“你父皇自有他的考量,他雖是天下之主,大唐帝王,卻也有無奈之時啊

玉真長公主悠悠嘆息了聲,自從得知葉暢婚事已經不可更改,而且還是李隆基賜婚之後,壽安就拒絕去見李隆基,甚至數次要出宮。不過早有準備的李隆基將她攔了下來,現在於脆將她送到玉真這邊,請玉真長公主將她看緊些。

“那我不管,他有他的無奈,卻不當如此”壽安憤怒地道:“我……我……我要出去”

“你出去又能如何,如今木已成舟,事已定局,你出去,除了惹人笑話之外,還能做什麼?”玉真又嘆了口氣:“壽安,我知道你的性子,你雖然嘴上不說,但你心裡,當真希望讓別人同情憐憫或者嘲笑你?”

壽安黯然無語,她當然不希望成爲別人憐憫的對象。

“我在王屋有莊子,你若是閒長安悶得慌,就去那邊吧。”

“我在遼東有莊子,我若覺得悶了,自然會去遼東……我再也不想回長安了”壽安帶着哭腔道:“姑母,我要出家,我要和你一般”

玉真摸了摸她的頭髮,心中一酸,她當初出家,乃是迫不得已,豈願這個侄女,也重複自己的歷程。

“出家之前,我要再去看看,我一定要親眼看看他大婚的熱鬧……姑母若是不放心,就與我一起去”見玉真搖頭,壽安補充道:“只在觀門前看……他大婚迎親路線,不是說要經過咱們玉真觀前麼?”

聽得她哀求,玉真的心軟了,不幸生在帝王家,許多事情,都由不得自己。壽安想要看一看,那就讓她看一看吧,反正在自己觀前,她也做不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

得了玉真的允許,壽安又垂淚道:“就知道姑母待我好,我若是姑母之女就好了”

玉真並無子嗣,聽得她說這孩子氣的話,又不禁一嘆,攬着她道:“癡兒,癡兒……只怨葉暢那孽障,偏生要來招惹你”

伏在玉真懷中,壽安眼中雖是含着淚水,卻是冷芒閃動。

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
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63章 一紙詔書速還京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471章 玄機暗藏不可入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59章 上陽宮中白頭人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