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

順着葉暢所指,娓娘看着這一片片綠色的植物,微微笑了起來。

“甘蔗?”她望向葉暢,有幾分嫵媚。

“正是,我欲在此辦製糖作坊,需要大量甘蔗。”葉暢也笑了,露出潔白的牙,看上去甚爲誠懇:“我有一個建議。”

“說。”

“此次你們其餘五詔,所俘南詔之人,皆可令其種植甘蔗,我以高價收購,或以鹽、鐵、糧、絹、棉、玻璃等交換”

聽得葉暢說起一樣樣南詔急需的東西,娓娘眼睛便開始發亮,聽得最後“玻璃”時,娓娘更是神情一動,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小的玻璃圓鏡,在葉暢面前展示:“這個?”

此時消息閉塞,雖然玻璃鏡也傳到了雲南,但娓娘並不知道這玩意兒竟然是葉暢搗鼓出來的。葉暢見了那面小小的圓鏡,失聲一笑,然後從自己口袋裡拿出一枚比巴掌略大的方鏡,遞給了娓娘。

“送你的。”

娓娘訝然,看了看鏡子,又看了看葉暢,顯然是知道這東西的珍貴。遠處李白望到這一幕,心裡暗道:果然,果然不同一般,葉賢弟果然與這蠻女有一腿

鏡子到手,娓娘將之收好,然後又是嫣然一笑:“既是送我的禮物,與今日所議之事不相於。”

“那是自然。”葉暢道:“南詔既叛,乃是你們恢復部族的最好時機,若我大軍進發,無論勝敗,這時機就都沒有了。”

“此言作何解?”

“我勝,則整個六詔皆改土歸流,只有大唐的直屬郡縣,再無什麼六詔部族。我敗,則南詔國勢大振,其餘五詔,只能爲其婢僕,亦是沒有什麼六詔了。”葉暢緩緩道:“其間利害,你是聰明的,自然知曉。”

“呵呵,說得彷彿是我們有求於大唐一般”

“自然是你們有求於大唐,我大唐若是拼着不要些臉面,不理睬姚州之事便是了。區區姚州,難道還能動搖我大唐根基?倒是你們,想要恢復部落,就必須藉助大唐之力。”

“這”

娓娘此次來,原本是瞅準了時機,覺得可以與大唐討價還價,至少要逼得葉暢答應一些要求。可是葉暢一番話,便覆雨翻雲,反倒將她們放在了有求於人的位置上。想着葉暢此前的種種手段,娓娘終於意識到,自己想要佔這個傢伙的便宜,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你究竟想要什麼?”她問道。

“我已經說了,糖。”葉暢應道。

葉暢早就使用了新的製糖方法,但是因爲缺乏原料來源,所以所制之糖產量有限,還不足以真正支撐起一個行業。故此此次來劍南之前,葉暢就規劃好了,在今後大唐的經濟版圖中,雲南將成爲製糖業的基地。

種植甘蔗會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這勞動力,毫無疑問可以去犬戎那兒搶掠。

“你要我們做什麼?”娓娘又問道。

李白看着葉暢與娓娘在那緩坡之上談了許久,有時葉暢在說,手舞足蹈,有時娓娘在說,眉飛色舞。他越看就越覺得,這兩人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

足足談了半個時辰,兩人才談興完畢,連袂回來。蠻女沒有耽擱,行了禮便又帶着她的部下離開。

目送娓娘一行消失,葉暢心放下一半,此次來能州,見王忠嗣問策只是目的之一,最重要的目的還是見娓娘。能得娓娘相助,就可以秘密與五詔舊部聯絡,有他們充當“帶路黨”,此次南征的事情能輕鬆許多。

回過頭來,卻見着李白一臉詭笑的臉。葉暢愣了愣:“太白兄,你這是何意?”

“賢弟,你且放心,此事我絕不會和弟妹說的”

“何事?”

“賢弟你還裝,裝什麼裝?果然不愧是天子與李相要爭奪的女婿,就連這南面的蠻女,你也勾搭上一個……說來也奇了,你怎麼會勾搭上六詔蠻女的?都說蠻女多情,象方纔那般姿色的,還有沒有?”

“滾”葉暢終於明白李白在說什麼了:“我在做正經事”

“對,對,正經事”李白哈哈大笑,眼神卻是曖昧如故。

沒辦法與這位不喝酒也能發酒瘋的詩仙交流,葉暢懶得理他,下令拔營離開。他們乘船回上,又用了三日時間,才抵達戎州的兵營。

高適在這裡等着他。

衆人相聚,自是一番親熱,即使是葉暢,與高適也是分別多年。在戎州沒有呆多久,葉暢留高適在此調配糧草,自己率三萬軍,自石門關道往南。

石門關向南雖屬大唐戎州,實際上卻多爲羈靡州。過牛頭山,到馬鞍渡時,葉暢得報:雲南王閣羅鳳使者來此。

“使者?”葉暢聞言一笑:“閣羅鳳倒是消息靈通得緊。”

他大軍才行了三天,對方的使者便在中途來迎,若說閣羅鳳在戎州沒有細作,誰也不相信。

“讓他來見我。”葉暢道。

不一會兒,這使者被帶到葉暢面前,此人黥面亂須,一雙眼睛轉個不停,顯得非常狡猾。

看他這模樣,葉暢便知道,這次來使,怕不會客氣。

“雲南王麾下軍將楊子芬,拜見葉大使。”他被引到葉暢面前後,看得葉暢這麼年輕,便有些傲不爲禮,胡亂拱了拱手就算是“拜見”了。

他心裡還有些嘀咕,不是說大唐人才濟濟麼,爲何鮮于仲通吃了一次敗仗,大唐竟然派出這般一個年輕人來收拾殘局,是欺南詔無人,還是大唐已經拿不出象樣的人手了?

“咄”見他這模樣,旁邊的善直怒吼了一聲,楊子芬驚得一顫,雙膝軟倒,情不自禁就跪在地上。

葉暢不以爲然:“閣羅鳳遣你來做甚?”

“我家大王遣我來,是有下情稟報大使。前者兩國起刀兵,實是情非得已。張虔陀欺凌我家大王太甚,鮮于仲通不能……”

“是非曲直,你我心中都有數。”葉暢打斷了他的話。

表面上看,南詔的叛離乃是張虔陀欺凌過甚,但實際上問題不出在這裡,而是出在閣羅鳳個人的野心。此前李隆基制訂方略,扶植南詔統一其餘五詔,想要藉此牽制犬戎,但如此南詔勢力增大之後,哪裡還願意充當大唐的走狗鬥犬閣羅鳳在長安呆過幾年,更是覺得,與其爲大唐之犬馬,何如當一個真正的雲南王?

他有此心,便有一些動作,比如說從長安私逃回南詔,比如說回南詔繼位後拒不聽從大唐的命令。這些行爲,也自然引起了鮮于仲通、張虔陀的警惕,而此時李隆基大約也意識到南詔勢大難制,便不再象過往那般支持南詔。閣羅鳳乘機發難,攻姚州,逼死張虔陀,爲了矇蔽其治下百姓,還搞出了一大堆大唐如何欺凌南詔的罪名。

葉暢對這些都沒有興趣,故此直接打斷了對方。

“不知是非,不判曲直,如何能行?”那楊子芬跪在地上,看上去是嚇着了,實際上卻仍然狡辯:“聽聞中原大唐,仁義之邦,禮儀之國,若無是非曲直,仁義禮儀何存,還不如我這化外之地?”

“化外之地?漢時雲南便爲我聖人教化沐浴之地”葉暢盯着這廝,見他猶自不服氣,一笑道:“好吧,我就實話實說。我大唐窮則仁義禮儀,達則自古以來。這雲南漢時便在大漢皇帝治下,自古以來就是我華夏不可分割之一部分何爲仁義,遵循我漢家教化,就是仁義,何爲禮儀,服從我漢家皇權,便是禮儀”

“好”旁邊的大漢族主義者李白聽了頓覺高妙,渾身熱血沸騰:“窮則仁義禮儀,達則自古以來,妙,妙”

“遵循我漢家教化就是仁義,服從我漢家皇權便是禮儀——當真激昂之語,與陳湯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可相簡益彰”已經與葉暢會合的蔡明也點頭道。

葉暢有些無語地看了他二人一眼,卻見周圍將士,一個個神情激動,竟然都被那一番話打動了。他輕輕捏了捏自己的手,看起來自己又說了一句了不得的話語啊。

楊子芬只能將滿嘴的理由嚥了回去,因爲他發現,眼前這看上去極是年輕的大唐兵馬使,似乎比起此前見過的鮮于仲通等大唐高官,都要難應會。

“既是如此……我家雲南王遣我向大使謝罪,願退出姚州城,重修城牆,歸還所擄。”楊子芬又道。

“就這些,還有麼?”葉暢問道。

“這個……就這些。”

“閣羅鳳自知有罪?你方纔不是說仁義麼,有功必賞,有罪必罰,賞善罰罪,乃仁義之先。”葉暢道:“閣羅鳳既然自知有罪,爲何還不自縛於前,待天子依大唐律責罰,卻遣你一個說客來此?”

楊子芬張着嘴,看着葉暢,實在不知這位大唐的兵馬使是真糊塗假糊塗。有罪無罪,不過是大人物嘴上的一句虛言,如何能當得真,難道還真要雲南王自縛請罪?

從方纔葉暢的話語來判斷,他絕對不是糊塗,只是自大罷了,看來,要給這個年輕的漢人一點厲害啊。

“我雲南一向忠心大唐,如今犬戎大邊壓境,若是大唐在此時再做這親痛仇快之事,只怕雲南非大唐所有了。”楊子芬道:“到時我雲南不得不與犬戎攜手,自此大唐邊疆多事矣。”

“不可能。”葉暢漫不經心地道:“若是閣羅鳳派你來,只是爲了說這幾句廢話,你如今就可以回去告訴他了。他不會有與犬戎攜手敗我邊疆的機會,因爲我來之後,雲南便不再有什麼雲南王了。”

說完之後,葉暢擺了擺手,自有武士將還在琢磨他話語的楊子芬拖走。

“大使何不虛以委蛇?”蔡明在旁道:“若真令南詔與犬戎攜手,此次南征只怕徒勞無功啊。”

“南詔已經與犬戎攜手了,據我所知,犬戎御史論若贊已聚大兵至浪穹,觀望成敗。”葉暢笑道:“南詔狼子野心,豈會因一時安撫而退縮,越是安撫,他們越會囂張,唯有迎頭痛擊,他們才能明白大勢所趨”

蔡明聽了一驚:“犬戎援軍已至浪穹?大使這個消息,可真切否?”

“自然真切。”

這消息是娓娘帶來的,葉暢人還在長安籌備婚禮時,便密遣信使,進入劍南,找到了娓娘當初約好的聯絡者,然後約好會面時間與地點,又請娓娘偵察南詔與犬戎動向。事實上,在上回鮮于仲通南征之時,閣羅鳳便已經遣使向犬戎求援,並示臣服之意。

“若是如此,此戰不可不慎,大使,還請駐軍待援”蔡明憂心地道。

“自然要駐軍待援的,不過先與南詔戰過一場再說,不戰過一場,他們不會將我們放在心上啊。”

如同葉暢料想的那樣,對於他帶領的這支唐軍,南詔並不以爲意。

楊子芬被驅走之後,便晝夜兼程,趕回太和城。此時太和城中,南詔將領頭人云集。

“楊軍將回來了,你說說,此次唐軍虛實如何,唐將又是何等人物?”聞道楊子芬回來,閣羅鳳在自己的雙龍頭椅寶座上問道。

他在長安呆過幾年,模仿大唐儀制,建立宮室,任命官吏,如此也粗備模樣。不過蠻人許多習俗,還是保留下來,比如說,在他的大殿之中,除了他自己外,他的妻子白氏、他的弟弟同時也是僧人的閣陂等都在此。

“啓稟大王,唐軍兵力,不過三萬,尚不如此前鮮于仲通之部。至餘將領,其統兵者兵馬使葉暢,年紀甚輕,看上去不過二十餘歲,爲人狂妄自大,破之不難”

閣羅鳳聞言啞然失笑:“軍將,你卻說錯了,這個葉暢,沒有那麼簡單

“大王知道他?”

“自然知道,我在長安之時,沒少聽說他的名字,就算是回到雲南,也偶爾能聽到他的消息。此人乃大唐第一理財能手,而且在邊事之上,亦頗有見解。”閣羅鳳道:“若他在你面前表現得極爲驕狂,那必是想要使什麼陰謀詭計,故意如此,誘我上當”

“王兄明鑑”旁邊的閣陂點頭道。

“只怕又須勞煩王弟你了。”閣羅鳳起身:“大唐若舉國來戰,我國確實難以抗衡,須令犬戎贊普亦出兵夾擊,至少要牽制住大唐主力。若能如此,唐軍只有三萬,我卻是不懼”

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
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183章 失意門庭羅傻雀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335章 昔日棋子今棋手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126章 萬中奸猾數第一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213章 大漢故疆炎黃壤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60章 嬌俏暗香綻芳芬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55章 前途至此心茫然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314章 忽如傾廈倒金樑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