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

羅九河擡頭望了望陰沉沉的天空,罵了一聲。

“得快點,若是遲了,就得淋一身雨去見葉郡公了。”他向左右的人道。

周圍人應了一聲,戰馬又加緊了一些。清一色的大宛好馬,疾馳起來,雖然只是三十餘人,卻也有千百人的氣勢。

安西商會最受歡迎的貨物,就是那些大宛好馬。哪怕遼東之地,接近契丹、奚等盛產戰馬的部族,也多喜歡用大宛馬。一匹好的大宛馬,在安西只值幾十到一百貫,到了這裡,就可以值五百到一千貫,那種汗血寶馬,更是值萬貫,卻還有價無市。

時值大唐天寶十四載七月二十七日,原本在安城州的羅九河,奉命往建安城與葉暢相見。

與同樣被召來的葉挺不同,羅九河始終記得,自己乃是降將,故此他在遼東體系之下算是最謹小慎微的一個,不求有大功,但求無小過。這種相對保守的性子,也體現在他這些年的功績上。無論是對付契丹、奚人,還是對上渤海、安祿山軍的騷擾,他都是甚爲謹慎。

這種謹慎,其實不合乎他內心所想。

在離着建安城足有五里的地方,羅九河就看到了一團煙霧滾滾而上。空氣中似乎都帶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不過羅九河對這種味道並不厭惡,那是鋼鐵與烈火的味道,每每都讓他想到戰場。

“什麼人”路旁的崗哨裡傳來呼喝之聲,一具具拒馬橫在道路上,迫使羅九河等不得不降下速度。

這拒馬是新置的,雖然崗哨早就有了,可以往並沒有這麼嚴密地搜查。

“原來是羅將軍”認出羅九河之後,崗哨裡的衛兵卻沒有立刻放行:“還請將軍出示令牌”

羅九河將調自己回來的令牌拿出給那衛兵看過,然後問道:“這邊怎麼也如此?”

“郡公之令,而且南邊傳聞,郡公初至旅順,那些細作便有異動。”那衛兵沒有隱瞞自己所知,他知道的也不是什麼秘密。

“異動……當真是狗膽包天。”羅九河心中微微怒了起來。

他雖然在葉暢手下謹小慎微,可是並不意味着他對葉暢就不尊敬,相反,正是因爲對葉暢的敬重,所以纔會如此小心地維護着上司與下屬的情誼。

“可不是……當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那衛兵說了句近日旅順開始流行的口頭禪,然後笑了起來。

羅九河離開這處哨崗繼續前行,每隔裡許,便有一處哨崗,當他抵達建安城時,天上已經開始噼噼啪啪地下雨了。

好在城門前有人迎來,給他們備了蓑衣,還有人問他們要不要在城門處先躲躲雨。羅九河心中焦急,哪裡敢在外等雨停,冒着雨便向着葉暢的大本營而去。

儘管建安城的空氣不大好,但街道卻還是很於淨的,其平整潔淨,不遜於旅順。因爲當初是撇開舊城建新城,所以城市的下水系統做得極爲出色,這樣的大雨,街面上卻沒有積什麼水。

硬化了的道路,也不會讓他們陷入泥濘之中不可自拔。

但雨還是太大了,這七月天的暴雨,來得甚爲迅猛,即使有蓑衣,也幫不了他們太多。當他們抵達城西北側的行營之時,渾身已經溼透了。

“羅九河求見葉公,煩勞爲我通稟一聲。”羅九河牽着馬來到門前,向着站在承檐之下的衛兵道。

“羅將軍只管進去,郡公說了,羅將軍只要來了不必通稟。”那衛兵讓開門:“裡面有熱水,也準備了於的衣裳,羅將軍先換身衣服吧?”

“你安置好我的隨從,我先見過郡公。”羅九河道。

稱葉暢“郡公”,他還有些不適應,開國郡公,才三十歲,完全是靠着雙手掙來——葉暢的功勳,着實讓他心生羨慕。不過他知道,自己是沒法子比的,論及膽量氣魄,自己無一處能及,更不要提政略智慧了。

只希望能跟在葉暢身後,隨着葉暢的功勞越來越大,自己也分潤得越來越多的功勞。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葉暢至今尚未有後嗣。

“九河來了,怎麼渾身都是溼的……先用熱水洗洗,換身於衣服再來見我。”葉暢看到渾身溼淋淋的羅九河,眉頭輕輕皺了一下:“正需要你鼎力之時,千萬可別病了”

“是”羅九河一句廢話也沒有講,跟着一個警衛下去了。熱水是現成,於淨毛巾、軍服也都準備好了,羅九河動作很快,只是轉個身的功夫,就拾掇好了自己。

穿上於衣裳時,他對着玻璃鏡中的自己看了一下,心裡甚是滿意。

雖然已經年逾四十,但他身體依舊健壯,看上去和三十多歲的人沒有太大區別。而且他的精力比體力還要充沛,這些年又讀了不少書,從古時的兵書,到葉暢自己寫的一些被稱爲“實學”的書冊。書讀多了,人的氣質自然就有所變化,比如說,他的鎮定沉穩,既有性格使然,也有書籍的作用。

“襄平守捉使羅九河,向葉公報道”再見葉暢時,他挺直身軀,站得筆挺,行了一個遼東團練軍的新軍禮。

團練軍不算正規軍,所以有些軍禮、軍制,可以隨主官的喜好而調整。羅九河不以官場之禮相見,而是行軍禮,對自己身份的認知,讓葉暢很滿意。

僅這種謹慎,就足以⊥羅九河立於不敗之地了。

“九河,一年半前,你曾經擬過一份安東作戰計劃與我,其中說過,安東遲早會有一場決戰,這場決戰的規模、範圍以我們遼東的實力來決定,若我軍勢大,則是一場大戰,安祿山、渤海國、新羅國會一起夾擊我們。如今你看,邊場決戰是不是要來臨了?”

葉暢直接問主題,讓羅九河心神再度繃緊,他回憶了一下當初自己的那篇計劃,那篇計劃交上去之後,葉暢只是回了一個“知道了”,他原本以爲並不被重視,卻不曾想,葉暢在這裡等着他。

“如今我方勢力尚有不足,故此還不是大決戰。”羅九河沉吟了一會兒:“安祿山便決不會輕舉妄動,他甚至有可能打着與我軍聯手之名,在戰事不利於我軍時,乘機奪取建安城”

葉暢等了等頭,示意他繼續。

“渤海國因爲近兩年沈溪之事而對我愈加敵視,契丹人供其驅使。新羅人生性奸猾,慣於混水摸魚。故此,此次衝突,將是渤海國爲主,契丹人爲先鋒,新羅人觀望,安祿山則乘火打劫”

兩人都沒有去糾纏,同爲唐軍,安祿山怎麼敢對遼東動手這個問題。以安祿山對友軍的貪婪德性,總是會想到藉口的。

“若是如此,你當如何應對?”

“主動出擊,一舉破契丹部,契丹人畏威而懼強,先破之再撫之,則其部族爲我所用,可以反戈擊渤海人。加大對沈溪支持,令其北伐,牽制渤海人注意力。然後以精銳突擊渤海中京,毀其宗廟,奪其人口,返回遼東”

“那安祿山與新羅就不管不顧了?”

“各以一支偏師監視即可,此二者,不見渤海國之成敗,必不敢輕舉妄動。同時境內團練兵做好動員,若是此二者有異動,則以團練兵先遏之,待主力得勝回來之際夾擊之”

羅九河的對策,與他一向謹小慎微的性格完全不同,可以說大膽而冒險,甚至作出襲擊渤海國王都上京龍泉府的計劃來。渤海國立國不久,若真被攻破王都,其震動之大,足以⊥那些依附於其的部族紛生叛意,其北方的黑水諸部,也必然乘機起事,再加上沈溪的割據,整個渤海就會成爲一團亂麻,至少十年之內,對遼東再無威脅。

而且此戰的目的乃是懲戒和掠奪人口,並不需要統治渤海國境,故此所有投入都是一次性的,不必擔憂陷入持久的纏戰之中。

“若是現在依你之計行事,你以爲大約何時要以突擊龍泉府?”

羅九河心裡突的跳了一下,他琢磨了會兒,然後道:“今年是不可能的,不過今年可以先破契丹,邊境的物資準備,早就做好了,只需人力即可。兩到三個月爲限,若不能擊破契丹,便要退軍回來,以避寒冬。要突擊龍泉,須得到來年四月之後,乘氣候轉暖,一鼓擊之,無論成功與否,九月便要回師”

最大的問題還是寒冷的氣候,羅九河雖是安排了一個大膽的戰術,可在執行之時,卻依然謹慎。葉暢聽得心中歡喜,當下便道:“好,九河,此次召你來,便是爲了此事”

雖然有所猜測,羅九河還是激動起來:“可是要戰了?”

“嗯,朝中或許會有些變故……”葉暢沉吟了一會兒,然後看着羅九河:“九河,我不瞞你,朝中的變故,既有可能對我極利,也有可能對我極不利。無論利與不利,我都需要遼東能夠穩固,此是我安身立命之基業。”

葉暢很少用這種口吻對羅九河說話,羅九河心中頓時一凜,然後他又站起身來:“郡公只管放心,我對郡公忠心不二,郡公指哪兒,我便打哪兒”

是對葉暢忠心不二,而不是對大唐忠心不二,這話裡的玄機,羅九河說的人明白,葉暢聽的人也明白。

“我對華夏,亦是忠心不二。”葉暢用手輕輕撫着自己的胸口,聲音略有些低沉:“這些年南征北戰,所爲者此也。只是有些人私心過重,卻容不得我繼續爲國立功,富貴於我,不過浮雲,我領部下出海,自可以打出一片天地,便是稱王自立,亦不過是彈指之事。”

葉暢這話說得就有些“怨憤”之意在內,羅九河聽得心情激盪,他意識到,葉暢所說的朝中變故,恐怕會非常大。

“你知道此事,心中有所準備即可。”葉暢沒有細說下去,頓了頓之後,葉暢大聲道:“羅九河”

“在”

“今以你爲試遼東行軍總管府試副總管,統領遼東諸軍與團練兵,授予全權,負責遼東戰事事宜,爲時一年三個月,務必在明年十月之前,結束遼東戰事。”葉暢說到這,聲音稍放緩:“你可能應下?”

羅九河心幾乎要跳出胸膛。

這就是將遼東基業盡託於他手之意,其間重視、信賴之意,幾乎不用言語表達。

此前羅九河以爲,葉暢自己要坐鎮建安州,讓他爲前鋒,應對渤海國,卻不曾想,葉暢很於脆地將全部指揮權都交與了他。

“屬下定不負郡公所託,必獲全勝”按捺住內心的激盪,羅九河大聲應道。

“好,一應物資,岑公會爲你後盾,葉英、葉挺爲你臂助,他二人若有什麼不聽軍令之處,你直接處置,無須稟報於我”

“是”羅九河先應了一聲,然後笑道:“屬下與二位葉兄弟一向合作愉快,他二人都識得大體,必不會辜負郡公。”

葉英葉挺既是葉暢族人,又是親衛出身,他們二人如果恃此驕狂,羅九河想要控制遼東局面就有些困難了。葉暢並不擔憂羅九河會乘此機會自立,事實上,按照遼東軍政相衡的體制,羅九河就算是得了軍隊的指揮權,卻也不可能徹底控制住相當於預備役的團練兵,更沒有辦法控制住工場作坊裡半軍事化的工人。

不過羅九河在興奮稍淡之後,立刻就想到問題之所在:“郡公爲何將此大任交與我,郡公若是親自坐鎮,豈不更爲穩妥?”

“一來你有這個能力,二來我也不可能在遼東久居。”葉暢嘆息了一聲:“中原有事啊……”

中原各方勢力私底下的動作,葉暢豈有不知之理只不過天寶十一載與李隆基起過一次衝突之後,葉暢就對李唐皇室徹底失望,而且眼見李隆基越發昏聵,李亨又對他如此敵視,他哪裡還會願意爲了李唐皇室去全心全意?

若不是看在壽安的面子上……葉暢自己就要報復了。

但即使是給壽安面子,李唐宗室自己要作死,葉暢卻沒有義務去阻攔。他此刻跟着李騰空來遼東,此刻做出要在遼東掀起大戰的姿態,爲的是什麼,不就是讓那些蠢貨們放心去鬧麼?

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楔子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
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59章 誰家仙子謫凡塵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102章 莫測變換陰陽臉第323章 生而有罪前朝種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楔子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488章 至此天命似已搖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34章 牟笛求賞(上)第112章 雷霆未起怒已消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284章 前望虎賁阻歸程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1章 學院風波(上)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228章 內憂隱伏外患起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