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 南山別業無知音

長安城的百姓還在對昨日的儀典津津樂道的時候,葉暢、杜甫和焦遂,已經悄然南下,向着南山行去。

因爲南山離着長安不遠,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多有權貴在此築別業,或避暑氣,或避長安城中的政治動盪。便是王公貴人,也不能例外。

正是因此,許多有志於仕途者,會在南山隱居求名,讓自己的名聲爲貴人所知,然後再出仕。這樣做,便是俗語所云“終南捷徑”。

玉真長公主雖是女冠道士,但受兩任天子恩寵,其別業美倫美煥,甚至不遜於王侯。

遠遠望見那半隱半現的檐角,杜甫感慨了幾句,又年到昨日的儀典上去:“如此盛世之況,當真自古未有,我大唐富庶強盛,史書絕無……”

“隋煬帝時還給街邊的樹披綢掛彩呢,路邊不依然有衣不蔽體的貧者。”焦遂大着舌頭,醉眼惺忪:“子美,你想得太簡單了。”

“豈可將今上與隋煬帝比!”杜甫變色道:“焦遂,你莫說瘋話!”

“可若無隋煬帝開鑿運河,豈有昨日之盛況?記得上回十一郎曾經說……說……”焦遂回憶了一下,然後道:“盡道隋亡爲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葉暢撓了一下頭,這是他前些時日與焦遂討論大運河時隨口唸出來的,這不經意問,又抄了一首詩。

“十一郎……”杜甫聽了這首詩,神情很複雜。

葉暢還算是縮在河南——,9,杜甫年少就四處遊學,齊魯吳越都曾經去過。因此,他對大運河的作用,有着親身的體驗和認識。

“隨口胡謅罷了,子美不必往心中去,焦大這廝便是灌多了黃湯,說話就沒有……”

葉暢正要罵焦遂兩句,突然間聽得身後有人道:“此詩粗鄙,且爲煬帝塗飾,作者性鄙陋,由此可見矣!”

他們一行行於路中,周圍亦有別的行人,言談之間,偶爾相聞,但彼此互不干擾。不曾想竟然有人開口批評那詩,焦遂莫看平時與葉暢多找麻煩,實際上心中最敬葉暢,聞言頓時大怒,幾乎要跳出去爭吵,卻被葉暢一把拉住。

葉暢回過頭,見着那羣人騎着馬,爲首者四人,相貌都殊爲不凡。焦遂回頭原本是準備大罵的,但看到這幾人,卻是一怔,然後收聲不語。

“咦,原來是你……名爲……名爲……”

四人中一個看着焦遂,大約也認出他來了,凝眉苦思了好一會兒,卻就是叫不出焦遂的名字。焦遂麪皮紫漲,神情大窘,葉暢笑着道:“不必在意,全天下都知姓名者有幾人?”

那頗爲失禮者目光轉到葉暢身上,傲然一笑,然後便縱馬而前。他身邊年長者歉然地拱了拱手:“舍弟失禮,還望海涵……”

“兄長你何必如此,一羣愚氓,也敢以詩諷古,文章千古大事,豈是此等人物能爲者。近日坊問見那繡像三國志,便是此輩氾濫……”

那無禮者高聲點評,竟然絲毫不顧衆人顏面,其跋扈竟然如此!

葉暢原本不欲惹事,但他絕對不會怕事,見此情形,眉頭便皺了起來。但那年紀稍長者再度拱手,然後喝斥了一聲:“夏卿,休要再做此言語,當心口舌之嗔!”

此語說出,那無禮者才肅然襝衣,向年稍長者應諾:“是。”

葉暢那口氣終究沒有化成惡毒的語言,望着這行人遠去,葉暢若有所思

回過頭來,他問焦遂道:“此爲何人,你似乎有些忌憚他?”

“哪裡是忌憚,不過是此人口不修德,不願與之爭執罷了。”焦遂有些爲難地道:“他們今日在此……必定也是去拜訪玉真長公主的,若是真爭執了,怕誤了十一郎的事情。”

葉暢沒有想到這其中還有這般隱情,奇道:“此人與玉真長公主交情甚深?”

“何只深……”焦遂說了三個字,看了看葉暢,然後搖頭:“不說了,快趕路,別到夜裡還沒有辦完事!”

他嘴中雖說講不說了,可眉宇間卻是帶着隱憂。葉暢心中有些好奇,看來那人對玉真長公主會有極大的影響,否則焦遂不會如此擔心。

望山跑死馬,雖然遠遠地就看到了那些建築,可是真正趕到,卻是小半時辰之後了。那行人比葉暢等快一些,因此葉暢見他們先進了別業,那個無禮之人還特意留在後面,對着門口的門人說了什麼。

“看來是有麻煩了。”葉暢心中想。

如他所料,當他到門前報上姓名,說是求見之時,那門人懶洋洋地道:“連名刺都沒有,也敢來請我通稟,退下,退下,此地非爾等能來之所!”

因爲玉真出家的緣故,所以這裡被建成了道觀模樣,但是這門人卻沒有道士打扮。葉暢皺着眉:“是長公主令我等來此拜謁,你這般阻撓,誤了長公主之事,可擔待得起?”

“某卻不曾聽得法師有何交待。”那門人卻不怕這嚇唬:“況且此地只有持盈法師,卻不曾有什麼長公主!”

持盈乃是玉真的小字,葉暢大怒,情知是這門人故意刁難,但一時之間,卻也無法。

所謂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他若真打了這門人,便是強行進去見到了玉真長公主,只怕也會激怒這位與他關係尚好的天家貴女,雙方的交情到此爲止不說,還要樹上一個強敵。

但若不發作,他就別想過門禁這一關!

葉暢正琢磨着,院裡有人伸出頭來,只見正是方纔那被稱爲“夏卿”的無禮者,他見着葉暢等人被攔住,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正當如此,持盈法師別業,豈是俗人可來,談笑有鴻儒,往來盡知音,庸碌之輩,還是自覺遠避爲好!”

“呵。”葉暢笑了。

笑容囂張而譏嘲,焦遂看到這笑,便也笑了起來。

若說焦遂會招惹事端,那麼與葉暢的這種斜睨譏嘲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焦遂認識葉暢以來,凡葉暢露出這等譏笑時,對方沒有不被激怒的。

果然,這個笑容讓那夏卿很惱怒:“如何,你還有何話說?”

“談笑有鴻儒,往來盡知音……此句甚妙,不知是不是閣下所作?”

“這個……”那位夏卿愣了一下。

前些時日,他在兄長處見到了這《陋居銘》,雖然他一直不喜此文作者,覺得其人行事浮浪。但此文倒是帶着一股清氣,讓人覺得可愛。因此今日隨口道來,原意是譏諷焦遂一介布衣,既不是鴻儒亦不配知音,沒有資格登此門。

“是不是某所做,與你何干!”他有些羞惱地道:“汝乃何人,竟然敢在持盈法師別業前喧譁!”

“喧譁的不是我等,而是你啊,更可笑的是,你以別人之文攻擊別人……葉十一,你說他這是不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杜甫面上沉鬱,實際上卻是個有性格的人,而且此時年輕,還未遇到干謁十載一無所成的窘境,因此在旁對葉暢道。

“什麼?”那位夏卿聞言一愕,然後瞪着眼睛:“你……就是修武葉十一?”

“咳咳,那文亦非我所作,乃夢中所見。”葉暢慢條斯理地道:“子美兄,不必爭執了,咱們既非鴻儒,又不配爲鴻儒知音,自然只有回頭的份……”

葉暢這樣說,實際上是因爲看到這位夏卿的兄長也已經走了出來。

這位夏卿的兄長,倒是個謙遜和氣的模樣,雖然這只是外表,不過對方既然知道葉暢身份,想來不會任葉暢走了。

更何況若是葉暢被“談笑有鴻儒往來盡知音……”兩句趕走,只怕用不了多久,那位夏卿就會如同元載一般,成爲長安城中的笑柄。

果然,夏卿的兄長拱手道:“竟然是修武葉十一,聞名久矣!舍弟性子喜謔,方纔不過是玩笑之舉,還請葉十一郎勿要見怪。”

“不敢不敢,某不過布衣,爲人輕踐,亦是尋常。”

那兄長心中苦笑,據聞這位葉十一郎心胸狹隘,如今看來,果然如此。

自己弟弟言語上得罪了他,他便要找回來。

“某河東王維,字摩詰,此爲舍弟王縉,字夏卿……”

那兄長做自我介紹,然後就看得葉暢嘴巴張了張,似乎很驚愕的模樣。

葉暢確實非常驚愕,沒有想到,與自己發生爭執衝突的,竟然是王維兄弟!

但轉念一想,能入玉真長公主別業,同時彷彿是別業主人一般吩咐門人行事,不擔心長公主怪罪的,恐怕也只有王維王摩詰了。

難怪方纔自己問焦遂此人與玉真長公主交情時,焦遂說了一句“何只深”只怕王維與玉真長公主,有負距離交情纔對!

當初王維初入長安,聲名不顯,進士落第。於是通過寧王、歧王介紹,年方二十,“妙年潔白風姿鬱美……”的王維親抱琵琶於宴席之上爲玉真長公主彈奏,一曲《鬱輪袍》之後,玉真長公主令宮婢將王維帶入內室,換以華裳錦衣,再出來時便是高坐賓客之首!

而且次年,王維便進士及第,成爲能夠方便進出宮苑的太樂丞。他甚至可以借用公主別業招待好友孟浩然,也因此纔會有李隆基來訪,孟浩然嚇得躲在牀底下的軼事。

“原來是王摩詰……”愣了一下子之後,葉暢回過神來,便是王維又如何,他身邊還跟着一位詩聖杜甫呢!

仔細打量了王維一眼,果然,雖然此時王維已經年過四旬,但長得端的好相貌。他的弟弟王縉亦是一副好皮囊,只是與葉暢見禮時,多少有些尷尬

似乎還有些不服氣。

葉暢不知道王縉爲什麼看自己不大順眼,他也懶得理會,便將身邊的杜甫介紹給王維。

杜甫對王維倒是甚爲景仰,此時王維詩名已著,杜甫卻還是默默無聞,但既然都是不世出的詩人,寒喧一番後,還是頗爲投機的。

就是王縉,對葉暢還是一副忍不住要譏嘲的模樣。

有王維招呼,門子自然不會阻攔,葉暢隨着王維進了別業,在廊榭問轉了一會兒,便聽得有絲竹管絃之聲。

“法師正在宴樂。”王維低聲說了一句。

方纔隨王維一起來的幾人,此時在前等候,近前之後,王維介紹道:“葉十一郎,此公爲王昌齡,字少伯……”

葉暢絲毫不覺奇怪了。

昨日見到的望春樓前廣運潭的盛景,在他眼中繁華歸繁華,卻不能代表盛唐之景,唯有此際,舉步之間隨便見着一人,便是後世名揚的大詩家,這纔是盛唐!

王昌齡此時也是四十餘歲,微有些瘦,笑起來時眉眼彎彎,倒看不出邊塞詩人的錚錚肅殺之意。

“葉十一?莫非是葉暢?”他一邊拱手,一邊問道。

“正是葉某,見過王公。”葉暢長揖,對於邊塞詩人,他總有份異樣的敬意。

“此爲裴公,單名迪,字啓之……”(注,此字爲作者杜撰)

這位裴迪雖然在後世詩名不顯,但是有許多詩都和他有關,從杜甫王維,到葉暢的另一位熟人錢起,都沒少寫詩與他交遊。葉暢當下亦是一禮:“葉十一見過裴啓之。”

裴迪此時年方二十餘歲,比葉暢大些,卻是個樂觀開朗的性子,上前便把臂道:“前些時日與摩詰論文,對葉十一《陋居銘》讚不絕口,也不知是何等人物,方能寫出這等文來。今日相見,果然名不虛傳……”

“那也未必。”旁邊的王縉嘟囔了一聲。

“主人等急了,咱們先進去。”王維微咳了一聲,然後笑道。

衆人不再寒喧,當下邁步前行,向着那樂聲不絕的院子行去。

沒過多久,便到了院子門口,門前亦有僕役侍候,但見是王維,竟然不通稟,只是拱手,便讓道路。王維緩步而入,臉上沒有什麼得意之色,倒是旁邊的王縉,卻有些與他年紀不相稱的浮躁,昂然進步。

葉暢不知道,這四十歲左右的人,放在這個時代都當了祖父,爲何會如此。

院內絲竹聲徒然一停,然後傳來一個女子中音:“竟然是摩詰來了,我道爲何今日一路喜鵲叫個不停呢。”

葉暢等人此時也跟着進來,便看到院子正北,花盆掩映之中,一女冠道姑高坐於胡牀之上。

正是玉真長公主。

她眼睛盯着王維,看別人只是輕輕一掃,就是看到葉暢,也只比旁人多停片刻。

“咳……王維拜見持盈法師。”王維乾咳了一聲,長揖行禮。

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
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123章 世事浮沉似流水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289章 太阿之柄當自持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8章 聖神皇帝(上)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22章 討個彩頭(上)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23章 迷霧竹林(上)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204章 欲離故土心戀鄉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324章 死有餘辜薄情郎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18章 詩書傳家有餘香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