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

楊家三姐妹裡,這位排行爲二姐實際上是大姐的最難纏。

葉暢向後退了一步,避開她伸出的手指頭,面上帶笑,卻無怒色。

旁邊的楊釗眉頭擰起,擋在他的身前,盯着楊二姐:“妹妹,須得留幾分體面”

“你們這些男人,一個個肚子裡盡是壞水兒,面上卻還要什麼體面?”楊二姐昂起下巴,“哼”了一聲:“讓開,釗郎君,今日與你無關”

楊釗眼中閃過一絲妒意,又有一絲無奈,只能讓開。

他與楊二姐私通,此事知道的人不少,但楊二姐男女不禁,出了名的放蕩,若她真要勾引葉暢,楊釗又能如何?

她可是與李隆基亦有一腿,甚得李隆基歡心

“二姐有正事先說正事,閒事說完正事再說。”葉暢見楊釗退開,仍然笑眯眯地道。

楊二姐與他帶笑的目光一遇,心突的跳了跳,突然間有些自慚形穢起來。

無論她是如何放蕩的女子,終究還有些羞恥心,葉暢這般態度,讓她覺得有些無趣。

“真不知道,你們這些男人,爲何就喜歡勾心鬥角”她收斂住心情,又是一笑:“那明珠可是我見猶憐的美人兒,如今爲了你們,她受了驚嚇,我總得爲她討個公道”

能讓李隆基痛下決心收拾楊慎矜的,就是那婢女明珠。

在得知她的下落之後,楊釗便去尋楊二姐,當着楊二姐的面一詢問,果然問出楊慎矜私召史敬忠占卜之事。得了這個消息,楊釗大喜過望,又與楊二姐密議,帶明珠去見李隆基,裝作無意中泄露,引發李隆基對楊慎矜的怒火。

事情做得很漂亮,完全按照葉暢計劃的來,李隆基絕對不會想到,這背後其實是葉暢在使力氣。在某種程度上說,李隆基此次,也成了葉暢的一枚棋子

楊二姐自覺自己有了功勞,故此跑來向葉暢邀功請賞,只不過她現在自大得有些膨脹,用的請賞方法讓人很不歡喜。

“二姐說的是,明珠明珠,自然當用明珠相襯。”葉暢笑吟吟從袖裡伸出一隻手,他的手中全是鴿蛋大的珠子,看上去晶瑩剔透,甚是可愛。

“玻璃寶珠”

這一串珠子全是由玻璃珠串成,放在後世,不過是孩子們打彈珠用的丸兒,可在此時,卻是難得的寶物。即使葉暢現在擁有一座玻璃工坊,象這樣滾圓透亮無氣泡的,產量也很少。

他原本是想造出內間有色的,可是目前還在摸索之中。

拿這個充當禮物,不算太珍貴,但給女子卻是極好的。楊二姐滿心歡喜,接過這些,卻又有些嫌少:“才這一個珠串……十一郎,你總得給我幾斛,我纔好拿出去打賞啊”

“打賞?”旁邊的楊釗一愕:“你用這個打賞?”

“你這俗物,自是不明白,如今京中有女說書,每日現編故事說與我等聽,我等總不能讓她們白白辛苦,若是聽得歡喜了,總得給些賞賜,金銀絹帛太俗,何如珍珠。而今我有了這玻璃珠,那就比珍珠更好了”

葉暢想到那些編故事奉承諸位讀者的可憐人,辛苦忙乎一場,最後換來的是這種將來會無限貶值的玻璃珠,不禁爲他們掬一捧同情之淚。

“二姐說什麼胡話,這般一模一樣大小的珠子,豈能成斛?”楊釗在旁道:“好了,謝禮也給了,讓我們過去,莫讓聖人等久了”

楊二姐咯咯笑了兩聲,似乎欲離開,但走之前,突然又湊到葉暢耳邊,滿是曖昧地道:“夜裡我去你們家討要……洗於淨了等我啊。”

她說完之後,還吹了葉暢耳朵一下,然後蕩笑了兩聲,才搖搖擺擺離開。

“她說什麼?”楊釗忍不住問道。

“一串珠子,還不能讓她滿意。”葉暢有些無奈:“自然是向我討要別的……唉,走吧。”

楊釗聞言心中還有些懷疑,但卻不好再問了。

他們到了李隆基面前時,李隆基臉色甚爲陰鬱,先向楊釗擺手,示意他站在一旁候着,然後問葉暢道:“你今日來此,是有何事?”

“臣奉命督辦河工,有一個章程,還請聖人過目。”葉暢從袖子裡又掏出一疊紙。

李隆基接過那紙,卻沒有看,扔在一旁的小几上,長嘆了一聲:“你倒是個有心的,此折朕稍後再看,你究竟如何打算,說與朕聽就是。”

“臣有意順黃河堤岸,修一條路……”

葉暢將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李隆基初時還有些不耐煩,但漸漸就專注起來。

葉暢的意思,就是借疏浚黃河之機,沿着黃河修一條東西向的直道,大體與黃河走向平行。直道一直延伸到東海郡,大體來說就是後世的隴海線。這個工程甚爲浩大,故此葉暢將其分爲幾段,規劃之中,是用二十年時間完成。

規劃二十年的工程,這在大唐歷史上,還是極爲罕見的。一般官員,都是急功近利,只想着馬上見到好處,好變成功績換取升遷,有幾人願意用長遠的眼光做事

“三年之內,先建成徐州至汴州之一段路,如此淮南道之財物,冬日亦可自陸路轉運至汴州,臣查過朝廷的地圖,此二地之間,原本就有道路連通,此次主要是拉直墊平,再以水泥鋪成轍道……”

此時路面爲泥土路面,最多就是墊上沙石,因此大車經常陷入其中,影響物資流通。葉暢準備統一車輪之間的距離,以此距離爲標準,在路上修兩道專供車輪壓碾的水泥路來。因爲只相當是兩條寬不足半尺的水泥路,故此水泥消耗量並不太大。

“如此會不會勞民傷財?”李隆基聽完之後,有些猶豫地問道。

“聖人,勞民是難免的,平日裡徭役,豈有不勞民者?關鍵是讓百姓覺得勞有所值——此次修路,朝廷只需墊支部分錢財,還有政策上給予方便,百姓服此役者,不僅管其吃住,而且還有工錢可領”

李隆基他是知道葉暢“理財”本領的,聞此之後,雖然心中不信,卻沒有立刻斥責葉暢在大言不慚,而是問道:“你說說,這麼大的工程,朝廷如何能少花費而得大功。”

“以臣所知,自汴州至長安,每年十月之後,糧價便漸貴,原因不過是黃河冰凍,水道斷絕,淮南之糧,運不過來。而每年自淮南、江南等地運至京中的絹綢,多有因爲船載浸水而壞者。若是此路得成……”

葉暢一番說辭,無非就是以道路修成之後,一年四季風雨無阻,朝廷能節約大筆開支爲理由。最初時李隆基想要搖頭,因爲這樣的理由,還不足以說服他,特別是根本不可能達到葉暢所說的朝廷只要出小錢而民間會主動出大錢的目的。

但葉暢話題一轉,便提到這路不僅可以官用,而且還可以民用,特別是那些中小型商人所用。

長安、洛陽、汴州自是富庶,但是北海、廣陵與江南一代,亦是日趨繁華,兩邊商貿往來甚多,這條路若能修通,對於商人們來說,將是極大的喜訊。這條道路,官民兩用,便可以沿途收取路費、商稅。若拿這預期之中的收入來抵押,向民間借款,必定會有大量商人願意出這個錢。

“朝廷出面做此事,怕是不體面……”李隆基猶豫不決。

葉暢心裡暗罵了一聲,朝廷收稅徵役,就不怕不體面,借錢修路,反倒怕不體面起來他口中卻道:“臣亦考慮了此事,故此建議,由安東商會出面經辦此事……朝廷允許安東商會辦櫃坊,行飛錢,並以飛錢充抵租稅……”

如果說方纔修路只是引子,那麼現在這個飛錢纔是正文。

大唐如今商品經濟發展得很快,遼東的貨物極受歡迎,但限制其發展的因素也日益顯現,其中很重要的一項,便是缺乏有效貨幣。

金雖流通,但數量稀少面值巨大,銀雖值錢,但目前實際上是不流通的,而銅錢不僅沉重,數量也因爲銅器大行之事而稀少,故此,葉暢便提出辦櫃坊之事。

此時櫃坊在長安城中已經出現,只不過其具備的主要功能,還只是存放銅錢與放貸。葉暢的意思,就是以安東商會的信譽和遼東物產爲保證,在長安辦一所銀行,獲取大唐的紙幣“飛錢”的發行權,同時也向大唐朝廷放貸修路。當然,葉暢也不會忘記,銀行的另一功能,招攬儲蓄。

此時的櫃坊存錢,不但沒有利息,反而要給櫃坊錢,葉暢深信,自己哪怕把利息定得低一些,也會有很多人願將錢存入進來。

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皇帝、權貴,將這櫃坊視作朝廷的府庫,可以隨意支取。故此,葉暢要將櫃坊放在安東商會的名下——侵犯櫃坊的利益,就是侵犯安東商會背後三百餘家股東的利益,即使是李隆基生出此心,也要有所顧忌

葉暢滔滔不絕地說這被他稱爲“安東銀行”的新玩意兒,因爲說得太投入,他都沒有注意到外邊天色。原本明媚的春光,漸漸被陰雲所取代,當他言語結束之後,隆隆一聲,天寶六載的第一聲春雷響了起來。

李隆基這才如夢初醒,長長出了口氣。

身爲一位曾經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李隆基從葉暢方纔的介紹中感到了一種讓他陌生而且畏懼的力量,他細細思考,卻因爲沉迷於酒色時間過多,一時間,卻想不出這背後究竟隱藏着什麼。

哪怕就是他精力十足,只怕也不知道,葉暢放出的會是一隻什麼樣的怪獸

安東銀行再加上遼東行軍總管府的軍隊,武裝商團已經隱隱浮現了。

“此事須得由李相……罷了,李相如今身體有些不適,便由楊釗來替朝廷監管。”李隆基琢磨了一會兒,原本是相推給李林甫的,可是一轉念,想到葉暢有可能成爲李林甫的女婿,他便又將楊釗推了出來。

這股力量,無論會成爲什麼樣子,李隆基都希望能掌控在自己手中,故此不可能盡付與葉暢,更不會交與李林甫。而且,楊慎矜此次要倒臺,朝中再無人能制衡李林甫,這也不符合李隆基的打算。他琢磨着,楊釗與葉暢的關係似乎不錯,那麼,是時候推出楊釗,用他來離間李林甫與葉暢,也是不錯的。

楊釗大喜,這可是肥得流油的差使,他雖然不大明白這“銀行”對大唐的意義,可其中能收得的好處,他卻隱隱看得見。

葉暢所說的“銀行”,與後世的銀行相差甚遠,只不過比稍後出現的發行飛錢的櫃坊稍進一步,發行的“飛錢”由朝廷與遼東的生產能力雙重支撐。憑藉這飛錢,可以充抵交給朝廷的賦稅,亦可以在長安、洛陽和汴州這樣的大城中,換取所有遼東物產,還可以在長安、洛陽等大城市直接兌換成銅錢或者絹帛。

爲了防止對市場造成太大沖擊,每年的飛錢發行量,當有定數,按照舊年的數字稍稍上浮,具體上浮數量,在每年末安東商會向長安解送紅利時報經朝廷批准。

如今大唐商業尚不發達,工業也就是葉暢在遼東建立的小基地,其餘只靠着零散的家庭手工或作坊,故此只能先如此。葉暢的目的,是通過這銀行來修路,通過修路來帶動大唐商品流通,再通過商品流通來獲取利益。

只要推動一把,憑着遼東的工場,錢財就能源源不斷,聚流成河。

此事議定,想到滾滾而來的財富,李隆基心情好了些,笑着轉向楊釗道:“情形如何?”

“此爲楊慎矜供狀,臣不敢擅專,全憑聖人作主。”楊釗很於脆地將供辭交了出去。

李隆基接過供辭,草草看了一遍,心中又驚又怒:“竟然真有此事……竟然”

他心中是真的大怒,此案涉及的人物,一個是他準備提拔起來替代已經日益老朽的李隆基的重臣,另一個則是他的女婿,而且曾經是他最關注的女婿之

他並非蠢人,否則當初就不能從韋后與太平公主兩人手中奪取權力,但越是聰明,就越爲多疑,此理自古皆然。加上此前李林甫的讒言、葉暢的種種佈置,他就算沒有全信,也信了八成

“來人”他厲聲道。

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
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300章 耐心耗盡動干戈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28章 誰來作證(下)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71章 冥幽神通判莠良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191章 繞牀呼盧恣樗蒲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511章 塵埃落定局勢明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430章 豈容前緣今日盡第133章 借請仙童鎮戶門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36章 它山石醜可攻玉第67章 據聞大牢正清涼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252章 我自歡笑豺狼泣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46章 夢中偷取生花筆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88章 覆釜山下遇前嫌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29章 千般功業一句讒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434章 江南兩道警相連第373章 一家哭勝一路哭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319章 自古權姦通情理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214章 碎顱裂腦效韓郎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20章 可有主意(上)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