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

“爲何會化光爲火?”

善直跟在葉暢身後嘮叨,雖然葉暢已經解釋了許多遍,可是他仍然聽不明白。

“我曾於冬日取冰,無意中發現,表面爲凸弧的冰可以將光聚而爲一,外型爲三棱的冰條可以將光散而爲三……

葉暢一邊說,一邊在想如今宮裡會發生什麼事情。

這是風氣比較開放的大唐,人們的包容性極強,所以葉暢並不擔心,自己說出此事,會被人視爲妖孽。

“讓人去冰窖裡取冰。”皇宮之中,李隆基對高力士道。

當陳玄禮趕到的時候,冰也取來了,先是一個凸鏡,如同葉暢所言,竟然真的將太陽光聚爲一點,而且稍許時間之後,便取火成功。

“果真有此事……此方外之事,召吾婿張培來……翰林院今日孰人當值,一併召來。”

發現不僅僅是水玉球能引火,冰凸鏡也取火,李隆基開始相信,這並非什麼妖術了,只是和水往低處流、樹往上面長一般,自然的道理。

不一會兒,張培便出現在他面前,只是翰林院當值之人,卻還沒有到。

“今日翰林院誰人當值?”李隆基問道。

“李太白。”張培回答。

“人呢?”

張培心裡有些惱,他哪裡知道,應當當值的李太白到哪兒去了,倒是高力士,在旁歪了一下嘴:“李學士喜歡熱鬧,是不是也去看市賽,流連其間?”

“便是我也想去看。”此時李隆基對李白還算寬容,他笑道:“既是如此,便遣人去市賽之處召他來。”

張培不動聲色地聽着李隆基的安排,心中卻有些嫉妒李白了。

“賢婿,你主持翰林院,可曾見過這個?”

“這個……是哪來的妖術?”看到蟲娘在一邊,又想到今天市賽發生的事情,張培頓時明白,這一定是葉暢弄的鬼,而且,他通過蟲娘向皇帝獻這個“寶”,定然是想着討李隆基歡心,好能夠得到一官半職。

想到這裡,張培向着李隆基行禮道:“陛下,此乃妖術,豈可存於宮中,且須治獻此妖術者之罪”

李隆基捋須而笑:“這不算什麼妖術吧?”

“這如何不是妖術?”張培聞言愕然。

皇帝極忌宮中有人以妖術惑衆害人,漢武帝雄才大略,還因爲巫蠱之事殺了自己的太子,李隆基在這方面,性格接近於漢武。

“賢婿不知道這個的緣由?”李隆基懶得與他辯說,又問了一句。

張培一心想着如何借這事情將葉暢兜進去,哪有心情細思,搖了搖頭:“便非妖術,亦爲奇技淫巧耳,實非天子、士大夫所能聞也。”

這就掃了李隆基的興致,特別是李隆基看到蟲娘可憐巴巴地站在那兒,想到自己方纔嚇着這個小女兒了,他笑着擺手:“賢婿,你還得多做些學問。”

先是凸透鏡聚火,然後是棱鏡分光,這兩者中,楊玉環對後者甚爲感興趣,此時笑着向他道:“三郎,若是梨園歌舞之時,用這棱鏡分光,照於臺上,豈不更添顏色?”

“卻需隨樂而動纔好……”

他二人興致勃勃討論如何利用棱鏡分光的打扮舞臺,過了好一會兒,才聽得小太監們吭噗吭噗的聲音,緊接着,便見兩個小太監扶着一個人走了進來。

還隔着老遠,便嗅到一股酒氣。

“李卿果然是酒中仙啊,片刻離不得酒。”李隆基笑道:“醉成這般模樣,也不知還能不能說話。”

“臣未醉,不過是有些倦罷了。”卻見那人將扶着的小太監推開,搖搖晃晃地站住,向他施禮:“今日市賽,共是有四十七種美酒,往日裡一一沽取,須得耗時耗力,今日湊在一處,臣便犯了饞,還請陛下恕罪。”

他眉細目長,風神俊朗,飄逸瀟灑,顧盼間雖是醉態可掬,卻醉而不倒。

正是李太白。

“李卿既是未醉,且說說這是怎麼回事。方纔朕問過張學士,他亦不知,以爲妖術。”

李隆基向高力士示意,高力士指使着小太監,再次去取了冰來,以凸透鏡取火,以棱鏡分光。

其餘人見到這一幕,都是驚呼連連,李白用惺忪的醉眼瞧着,卻是微笑不語。

“李卿?”李隆基問道。

“凸透鏡取火,此必修武葉暢之手段也。”李白第一句便讓衆人微笑,但第二句,卻是有些驚人了:“軍中所用陽隧者,亦同其理,《禮記》所載,‘左佩金燧,,亦其類也。《淮南萬畢術》中亦有言,‘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火生,。”

說到此處,李白斜看了張培一眼,又笑着道:“張學士通於翰墨,此等閒書,非學士所長也。”

張培默然無語。

他原是視爲妖術的東西,沒有想到,竟然有這般典故。

他也算是博學,否則坐不到現在這個位置,但是與李白相比,還是差之甚遠。李白博覽羣書,而且記憶力又強,這樣的典故,信手拈來,彷彿書卷在側一般。

不過李白雖是好意爲他開託,他卻不領情。

他垂下眼,不再看李白,李白心思疏漏,沒有在意這個細節,又指着那個棱鏡分光,開口道:“國朝孔穎達注《禮記》,於《月令》中蝕HL旁註,‘日薄漏日,日照雨滴則虹生,。莫非雨滴亦爲棱狀,故得分日光爲虹也?

他侃侃而談,文章掌故,揮灑自如。說完之後,他忍不住笑道:“旁人只道臣在翰林院中,日日飲酒,卻不知臣亦有博覽羣書。臣非常人,酒越從,智越深,還請陛下賜酒。”

這幾乎是他的常態了,每草擬一詔,或是寫成美文,或者備李隆基顧問之後,便要向李隆基討酒。李隆基哈哈大笑,心中甚是欣喜,同時也有些嘆息。

原來並不是葉暢有什麼妖術,而是前人都明曉的事情,只不過前人雖是明顯,卻沒有將它利用起來。

“卿爲何一見便知是葉暢所爲?”李隆基笑着問道。

“世人庸碌,唯葉十一心思靈巧,能於古書之中,尋着這些道理。他又是好事之人,看着這道理,必去踐行。”李白道。

“卿與葉暢相識?”

“神交久矣,素昧平生。”

李隆基點點頭,心中忽然一動,葉暢這些巧心思,對於他的梨園諸伶,倒是很有幫助,或許自己該給這小子一個機會?

但看了看在一旁一臉笑容的蟲娘,李隆基又改了主意。

不能給這廝有接近蟲孃的機會,雖然蟲娘年紀尚小,可是這廝在長安呆久了,蟲娘再有兩三年,不就要開始長成了?

“既神交久矣,朕就命卿替朕做件事情吧。”李隆基看着李白:“請卿替朕去見一見這葉暢。”

李白心中一喜,他早就有意結交葉暢,方纔也想借這機會向李隆基舉薦葉暢,現在聽李隆基口氣,當是要召見葉暢,因此免不了替葉暢歡喜。

張培則完全是另一種心情了。

一個李白在翰林院,已經讓他覺得倍受威脅,再多一個葉暢的話,他更覺得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在李隆基面前的地位。

更何況,葉暢與他的不和,是擺明了的。

因此,他聽得李隆基讓李白去見葉暢,心中便是打翻了壇山西老陳醋,酸得沒有邊。

若不是知道李隆基剛愎,他真想此時開口,將李隆基的旨意阻住。

李隆基略一沉吟,然後笑道:“就不必宣旨,你替朕問一問他,朕讓他回鄉,怎麼又跑到長安來了。”

此話一出,李白愕然,張培則喜形顏色。

“陛下……葉暢有奇才,陛下……”

“不過是些奇技淫巧,陛下斥退此人,堯舜不及也”這個時候,張培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此輩慣於故弄玄虛,以新奇之物惑弄君上,某日齊恆之鑑,陛下當思之慎之”

好一番義正辭嚴,李白雖是有辯才,可張培是他的頂頭上司,而李隆基又明顯心意已決,他也沒有想到會有這種轉折,愣了一下,終究壓着心中的不快,搖頭道:“陛下若是拔舉葉暢於塵埃之間,臣願爲奔走,但若是斥退葉暢,自有張學士可供效勞。”

明確拒絕去趕葉暢走了,張培聽得心中又是一喜。

李白這廝的性子,哪裡象是個大臣模樣,天子之命,還能挑三撿四打折扣?雖然現在陛下榮寵於他,但遲早會惹陛下生厭,那個時候,現在李白的言行,就全是罪責了。

“臣願奉詔。”李白既然拒絕於這活,張培自然當仁不讓,上前向李隆基行禮。

旁邊的蟲娘嘴巴扁了扁,看着張培的目光,甚爲不善。

當初安祿山對她無禮,殺了她的內侍,李隆基原是要小懲一番,結果就是張培進言,李隆基轉怒爲喜。現在要趕走葉暢,又是他屢進讒言,當真是個小人

不管怎麼說,蟲娘心裡,是恨上張培了,哪怕張培是她所謂的姐夫。

李隆基覺得張培留在眼前也沒有什麼用處,當下便讓他去驅走葉暢,張培出門時向高力士使了個眼色,高力士會意,悄悄向陳玄禮呶了呶嘴。

向陳玄禮玄了幾名軍士,張培心中非常興奮,若是能乘機將葉暢斬殺當場,那就好了。

出了宮,他才相起,自己並不知道葉暢身在何處,回去尋蟲娘問,又怕被李隆基責怪行事沒有章程,想了想,他便直接衝着王縉府邸而來。

王縉既然與葉暢作對爲敵,那麼這廝總是知道葉暢在何處的。

就在張培到處尋找葉暢的時候,葉暢自己卻哼着不成調的曲子,已經出了長安城門。

和尚嫌馬車裡氣悶,坐在了車外,他有些不滿地回頭:“恁的着急,那胡施主不是請咱們吃酒麼?”

“那酒有什麼好吃的,何況此時不走,待人趕麼?”葉暢歡歡喜喜地道:“事情辦妥了,得了玉真長公主兩座田莊,又得了王元寶三萬貫,咱們此行收穫甚豐,早些走,免得意外。”

他倒沒有想到張培會來找麻煩,只是長安呆久了,實在想回修武。他姐姐懷胎已久,再過一個多月便要生產,他當然要趕回去。

這年頭,婦人生產,有如過鬼門關,雖然他已經提前做了準備,卻也擔心會有意外。他在身邊,憑着另一世的見聞,總能好一些。

馬車是自延興門出了長安,此時天時漸暗,按着葉暢的計劃,先在此前住宿的逆旅安息,待天亮後改乘船,順着韋堅重新開鑿的運河,直接回武陟。

來的時候有焦遂、杜甫在,倒是熱鬧,可現在焦遂回自家去看了,杜甫留在長安城中準備科舉,只剩餘葉暢與善直。

然而就在逆旅在望時,突然間,在他們身後,傳來急促的馬蹄之聲。

善直回頭望去,“咦”了一聲,他看到十數人縱馬而來,看模樣,都是豪強的家丁,但無論是騎馬的姿態,還是神情,都剽悍得緊。

這羣人在離他們百步左右的時候,開始散開。

“郎君……情形不對,他們……他們不懷好意”

趕馬車的車伕有些慌了,他只是出租車子,在長安城附近倒是見過權貴家的僕人橫行。雖然韓朝宗上任京兆後要好些,可也只是限於長安城內,在城外,權貴家欺凌百姓的事情,可不少見。

葉暢也從馬車中探出頭來,向後望去。

這十餘人,他都不認識,可從他們冰冷兇悍的神情判斷,他們不但不懷好意,而且是凶氣騰騰。

葉暢心念一轉,自己在長安城中得罪的人可不少,莫非是哪家遣刺客來了?

無論是不是,這些人都必須避,否則只靠着和尚一人,怕是保不住自己

“快走,快走”他催促道。

然而就在這時,看到對方人羣中,已經有人彎弓搭箭了。

馬車車伕頓時明白,一翻身就從馬車上滾了下去,他可犯不着爲這兩位客人而失了性命。

和尚倒是機敏,搶過繮繩,連連催促馬。只聽得身後嗡嗡聲不絕,然後就是篤篤的聲音。

在車箱中的葉暢,看着四五枝利箭穿透車廂,險些射中他,頓時伏在了地板之上。

“該死,是要我們性命的……和尚,入林子”

馬車進入林子雖然不便,但至少可以藉助樹木來躲箭矢。而且,葉暢記得,穿過這片林子,就是逆旅所在,到了那兒,這夥刺客應當不會如此大膽吧。

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124章 雖見黃河心不灰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
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124章 雖見黃河心不灰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62章 安知無人送葉暢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482章 兵強馬壯可爲皇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265章 昔時之因今之果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491章 長安大道終不孤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56章 餌香火旺甕待人第512章 共剪銀燭話分權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80章 穎達若在舉世敵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