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

南霽雲在馬上。

他身邊一共是八百名精銳勇士,早在夜襲之前,在葉暢與弓輔約好會戰時日後,他們一行便已經離開了主戰場。他們取道向西,登上早已準備好的大船,抵達遼河河口以東,然後尋淺灘登陸,晝夜兼程,直取安市州

這是葉暢最初的戰術安排,他們兵少,若是契丹人不中計,那麼他就憑藉海運的優勢,將兵直接運到建安州城北面,繞過契丹人的大部隊,去攻取安市州,迫使契丹人回援。契丹人雖然是遊牧心性,南征之時甚至將老弱婦孺都帶上了,但在安市州,還是囤聚了他們一路劫掠所獲,留了部分人手看守。

這些財物,對於契丹人來說,就是他們的大本營,不能不救。

原本葉暢的計劃當中,是自己在建安州城下牽制住契丹人,南霽雲領一支步卒精兵突襲安市州——積利州軍中戰馬不足,故此只能是步卒。但是撒喇在無名小河邊的敗北,給積利州軍貢獻了一千六百餘匹馬,這讓積利州軍的機動能力得到很大改善,故此葉暢削減了南霽雲的兵力,而增加了馬匹,讓他全速趕往安市州。

“此時建安州那邊的戰事不知如何了,那弓輔帶來的消息,契丹有各部聯軍六萬,雖是各部各懷鬼胎,我軍數量畢竟太少,勝之不易,恐怕得手與否的關鍵就在我這邊……既是如此,我來安市州就不僅僅是威脅契丹人後路,迫其解建安州之圍,而應當奪取安市州,否則,契丹人未必會回軍”

因爲此時無法得知戰場的全局消息,故此南霽雲並不知道己軍已經大勝,他又向來自矜,認爲自己乃是此戰之關鍵,看了看左右,軍士們精神都還好,當下道:“不必愛惜馬力,咱們就在馬上吃喝,晚上前必須趕到”

這些將士們沒少長途拉練,故此倒不覺得太疲苦,只是那些馬受不了,好在一人雙馬,一匹馬累了,便換一匹騎乘。他們一路滾滾北上,自然驚動了不少當地百姓,這些百姓多是各族混雜,見他們聲勢浩大,只道是契丹人來了,紛紛閃避,沒有人敢出來詢問情形。

沒多久,他們便來到契丹人南下的道路,與此前海邊的村落不同,這裡已經被契丹人禍害過,有些村落甚被屠得雞犬不留,看到這裡的悽慘之狀,南霽雲不禁惻然。

而長途跋涉之後,雖然他帶的都是精銳,此時也都疲累不堪。大夥在一個被契丹人摧殘過的村子暫歇之時,南霽雲舉目四顧,長嘆了一聲。

“朝廷放棄此地,致使此處百姓,受此劫難,此朝廷諸公之罪也。”他忍不住道:“今日我等來此,必爲遼東百姓復此血仇,還其一個太平”

他身邊的樊重武聞言道:“我們在都裡時,原以爲被高句麗人欺着就甚是艱難,卻不曾想這些契丹牧奴比高句麗人還要兇殘。好在葉司馬來了遼東,若非如此,我們只怕也要遭上一回這等事情”

跟在南霽雲身邊的精銳,倒有大半如同樊重武一般,是原先都裡附近的漢人,他們聞得此語,一個個點頭。既是慶幸,又是替此地的百姓感到難過。

葉暢治下的積利州,漢人揚眉吐氣自是不必說,就是非漢族的胡人,現在日子也過得比以前好些。大量人口收入提高後的消費能力增長,使得胡人放牧牛羊飼養禽畜也能獲得不小的收益,更莫提葉暢還有意識地開辦學校,召胡人子弟入學——這種免費教育的目的,就是對下一代胡人進行同化。

此爲陽謀,大多數胡人也希望自己孩子能夠學習漢語漢文,今後可以通過積利州漢語等級考試,獲取一個歸化漢人的身份。畢竟此時並沒有太多的民族認同之說,胡人對漢人的文化、經濟,都帶着崇拜羨慕,對於歸化這一點,牴觸心理並不是很大。

“大夥都這般想,那就是對了。”南霽雲道:“到了安市州,大夥莫忘了,若不擊敗契丹人,咱們積利州便也會面臨這等情形”

“正是,殺盡契丹牧奴”樊重武喝道。

“殺盡牧奴”其餘人亦是大喝。

衆人精神一振,長途跋涉帶來的疲勞也爲之消褪。見衆人精神又振作起來,南霽雲揮手道:“事不宜遲,咱們繼續”

此時在他們身後不足三十里處,迪烈下令道:“走,回安市州”

“大汗,大夥還沒休息好啊……”

“再沒休息好也得走,唐人此時應該緩過勁來了,莫非你們想在這裡等着唐人來襲?”迪烈雙眼幾乎能噴火,他好不容易收攏了敗兵,六萬聯軍,到如今還跟在他身邊的,只有不足二萬,其中契丹人本部,除了四千戰士,就是五千餘老弱婦孺——即使契丹人馬多,那夜襲之時,又有多少人能搶到馬

故此,他的部族受到的打擊,比他想象的還要大。於今之計,只有回到安市州之後,吞併這些依附於他的各部,重整部族,才能恢復一些實力。他甚至決定,到了安市州之後,立刻棄城,護送財物回蓋牟州,在那遼河附近水草豐美,休養生息一些時間,再吞併附近的小部族,用個三五年,他的實力恢復之後,再考慮南下的問題。

前提是他能躲開葉暢的追殺。

“大汗,便是人受得了,馬也受不了,這些馬乃是我們的根本,我們也只剩餘這些馬了……若是它們皆累死了,我們如何回蓋牟州去?”又有人進言道

旁邊的弓輔心中大罵,人都快沒命了,還管什麼馬但他此前犯了大錯,如今能留一條性命已經是衆人無暇顧他,故此他也不敢開口出聲。

“回安市州後要多少馬我允你們放手去搶”迪烈道:“馬,女人,孩童,只要你們想要,便可以去搶”

聽得這一句,原是失魂落魄的契丹人士氣終於稍振,快馬加鞭,向着前方衝去。

走了沒多遠,忽然有人驚咦了一聲:“這地上……怎麼這麼多蹄印?”

✿тт kan✿CO

“我們人來人往,地上有馬蹄印也是正常。”有人迴應道。

“不對勁,不對勁,這些蹄印甚是新鮮,分明是沒有多久的,而且它們的朝向,都是向北,往安市州的方向去的……看不出數量來,但不會少於幾百匹馬,哪裡有這麼大規模的人手?”最先意識到不對的人又道。

起初只是私下裡議論,但是到後來,那意識到不對的人想明白其中的含義,頓時大驚,急奔向迪烈:“大汗,大汗,這地上的蹄印”

迪烈心中有事,故此並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但經人一提醒,頓時意識到情況不妙:這豈不意味着有大隊人馬向着安城過去?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段,大隊人馬不可能是契丹人,那會是誰?

無論是誰,都意味着安市州危險了

“快,快”

這次不用迪烈催促,契丹人們就拼了命地往北趕,建安州一戰已經是慘敗,安城裡的財物,就是他們支撐接下來的冬天的希望,若是這些財物也被人所奪,那就意味着他們迭喇部將一蹶不振。

事關性命,他們的速度,比起南霽雲等的速度就要更快一些。

“大約還差對方三十里”

“對方在這個村子裡歇息了一會兒,還吃了些東西,我們還差他們二十五里”

“與對方只差二十里”

跟唐人打交道久了,契丹人也會使用唐人的計程單位,幾乎每過一段時間,他們當中最擅長追蹤之人,便會向迪烈報告。雙方的距離越來越近,但是到申時末之際,迪烈便知道,自己很難追上了。

他的部下當中,已經出現不只一起馬匹累倒不能起來的事情,那些逃出來的老弱婦孺,更是已經被他拋到了後邊。

唯一可以寄予希望的,就是安城乃是原高句麗名城,能夠守得住……

“安市城乃是高句麗名城,當初太宗皇帝御駕親征,手中名將如雲,在此與高句麗人大戰。雖然擊敗了高句麗的十五萬援軍,卻也沒有能攻破安市城,從六月打到九月,因爲嚴冬將至,太宗皇帝不得不撤軍。”

遠望着安市城,南霽雲緩緩地道:“此城欲奪不易啊。”

他手中只有八百人,一路上還掉隊了幾十人,靠着這點人手,想要強攻這座城是不可能的。

“我曉得,樑萬春嘛,高句麗人裡有人傳說他還射中了太宗一眼,太宗退兵時他登城而拜,太宗敬他武勇,還賜綢二百匹。”跟在他身邊的樊重武道。

“一派胡言,這隻怕是新羅婢在那胡亂造謠吧。”南霽雲哼了一聲道:“五弟曾說過,新羅婢慣會亂認祖宗和造謠的,他們只怕要將這高句麗的樑萬春也吹噓成他們新羅人吧?全然不想,當初太宗皇帝之所以東征,便是因爲高句麗人攻新羅甚急”

南霽雲未免有爲李世民吹噓的嫌疑,不過樊重武聽得卻點頭,畢竟此時的價值觀就是如此:“說起來,咱們葉司馬頗類太宗皇帝,不忍百姓受苦,故起兵來遼東”

這話傳出去就是大逆不道了,南霽雲瞪了他一眼:“休要亂說,莫爲五弟惹禍……有這般油嘴,倒不如細細思量一番,該如何破此城”

“簡單,咱們若是敵軍前來,自是難攻的,可是你看這城,城門不鎖,城頭幾乎沒有什麼守卒,咱們分派幾十人過去,將一處城門佔了,然後闖進去便是”

“有那麼容易,若是交與你,你能成否?”

“某沒有南大使勇武占城門可以,久撐即力有未逮……若是南大使接應得快,當是無妨”

南霽雲猶豫了會兒,他體恤士卒,向來不欺人,故此受得士卒所愛,見他猶豫,樊重武有些急了:“南大使信不過某?南大使能斬撒喇,某亦能奪這安市城”

他如此說來,分明心中自有主張,南霽雲聽了哈哈一笑:“既是如此,你便帶着四十個人過去我也不問你如何能取城,只要取了就成”

樊重武大喜,他點齊與自己關係好的人手,都是和他一般,原先在都裡、卑沙或者青泥浦的遼東漢人。他們先是到一小村子裡,“搶”了一些當地人的衣裳,將自己身上的積利軍服飾換了下來,然後又改換髮髻,弄成了高句麗人、室韋人的模樣,然後呼哨一聲,大搖大擺地便向着安市城進發。

安市城中契丹留下的只有五百青壯加三千實在不能奔馳的老弱病殘,他們此時根本沒有多少戒備,只道在南面己方佔據了絕對優勢。故此城頭的守軍見這四十號人一人雙馬呼嘯而來,雖然也派了二十餘人前來攔截,卻竟然沒有關城門

遠處的南霽雲在望遠鏡中看到這個細節,頓時大喜。

他心中只是遺憾,自己並未在樊重武等人當中。否則就只憑那二十餘人,他可以一擊殺透,衝入城門之中

現在就看樊重武等能不能混過攔截,進入城中了。

“你們是做什麼的,爲何來此?”南霽雲在這邊擔憂,那邊樊重武也遇到了喝問。

“我等乃是自烏骨城來的,聽聞這邊在招募人馬,我們特來投靠”樊重武叫道。

他早就是一名正式的積利軍士兵,不再是當初那個遇事手足無措的莽小子了。他在都裡生活了二十餘年,精通高句麗語,故此方纔應對,就是用高句麗語。那來攔截之人,都是安市城本地的高句麗人,真正的契丹人都在城中,故此他們早就從樊重武等人的服飾打扮上猜出他們的身份,現在聽得他說一口甚爲純正的高句麗話,更是沒有什麼懷疑。

“烏骨城來的?烏骨城哪裡有這麼好的馬”有一個人嘀咕道:“依我之見,你們當是那邊的馬賊纔對”

“誰說我們是馬賊,我們可是寨子裡的勇士”樊重武道。

攔截者笑了起來,當地高句麗人自從大唐退出之後,政事日壞,許多寨子過着半耕半劫的生活,說是寨子裡的勇士,其實就是馬賊的另一個稱呼罷了。

“既是來投,那就進城吧。”有人道:“這幾日來投的人少了些,換上個月,幾乎日日都有人來投呢。”

樊重武等人正待進城,突然間攔截者中一人眉頭一皺,指着樊重武身後一人道:“且慢”

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
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43章 五十青錢卜兇吉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497章 錦衣貂帽入長安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13章 一計不成一計生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144章 下鍋何患無糧米第3章 昔日王孫(下)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90章 春來喜氣客滿堂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37章 欲破此祟須放曹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275章 左右跋扈誰與共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151章 詩河羣星耀洛陽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57章 長安西市紅袖舞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212章 不見天家官已久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481章 軍雖未敗親已離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316章 羞愧惶恐難擔當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23章 迷霧竹林(下)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47章 開中實邊安疆策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117章 孰料郎意在胡姬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468章 摘得熾陽作干戈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