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

精疲力竭的侯希逸仰面朝天,不停地喘着氣。

他身邊死傷狼籍,讓他心中不甘的是,這一地屍體中,竟然沒有一具是敵人的,都是他的部下。

每個人身上,都至少插着七八枝箭,他們根本不是正面搏殺中被殺死,而都是死於亂箭。

“啊”

一聲慘叫在不遠處傳來,侯希逸很清楚那是爲什麼,敵方正在搜索戰場,給受傷未死的軍士補上一刀。

腳步聲越來越近,侯希逸想要抓着自己的刀起身,可失血過多,讓他根本做不了這個平時很簡單的動作。

“葉司馬,這廝就是侯希逸”

聲音傳了來,很飄忽,但是侯希逸還是辨明其主人,正是那個樊重武,自己從來沒有放在眼中以爲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小人物。

可就是這個小人物,壞了他的大事

侯希逸心中感慨,情不自禁笑了起來。

“還笑,這廝還笑”樊重武見他這模樣,慌忙後退了兩步,想想不對,還是站在了葉暢身前來,卻被葉暢一把推開。

“給他一刀,將首績送到羊角子溝去。”葉暢冷冷地道。

“且……且慢”

侯希逸原本以爲自己可以平靜地面對死亡,但是聽得葉暢的命令之後,他卻還是忍不住開口了。

他努力將頭擡起,看了葉暢一眼:“葉司馬?”

“是我。”

“爲何……爲何要逼我上絕路?”

“契丹迭剌部南下時,你們不曾有任何動作,我將契丹人驅走,你們卻來奪勝利果實。若不誅你,何以威懾范陽、平盧二軍與安東都護?”葉暢道。

“就這個理由?”侯希逸瞪着眼,喃喃說了一聲。

他此時才明白,他佔據大石橋之事,便已經註定了他是死路一條。他心中懊悔,卻已經沒有時間了。

樊重武得了葉暢示意,一刀劈下了侯希逸的腦袋,心中是喜憂參半。喜的是自己總算是戴罪立功,憂的是阿伊麗下落不明。

不過這個時候,他卻不敢說什麼了,爲了一個阿伊麗,他吃得苦頭已經夠多了。

侯希逸死在建安州城,隨着他的首績被送往羊角子溝,原本聚攏在那的安東都護諸部頓時散開。葉暢展示出來的決心,讓他們都不得不慎重考慮,想要從葉暢手中佔得便宜,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他們必須獲得支持,而就在這時,他們所希望的支持到了。

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親率大軍,抵達柳城

這個消息也傳到了葉暢這邊,葉暢便又自建安州北上,再抵安市城。

纔到安市城,便聽得消息,安祿山的使者已經在城中等候多時了。

“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葉暢問岑參道。

“此人口氣狂妄,自負才學,依某所見,乃得志便猖狂之輩。”岑參道。

葉暢聽得一笑,岑參雖然不是個好脾氣的,可也很少說話這麼刻薄不留情面,他既這樣說,想來這幾天是被那個安祿山的使者氣壞了。

“叫高尚是吧,讓他來見我吧。”葉暢道。

沒多久,高尚便出現在葉暢面前,此人身材高大,眉目間帶着自負,見着葉暢之後,傲不爲禮,徑直道:“某奉安大夫之命來,葉公豈可不賜座”

“汝不過區區使者,何敢求座?”岑參在旁道。

高尚輕蔑的一笑:“你這般腐儒文士,尚且能有座位,某智慮勝你十倍,安得無座?”

“汝首績將座於匣中,何愁無座?”

“故此說你只是腐儒文士,只知虛言恫嚇,全無半點真才實學。”高尚笑了:“欲取我首績,只管來就是,以葉司馬平生壯志與我殉葬,我意足矣只是你爲葉司馬幕僚謀主,卻害其功敗垂成,也不知羞是不羞?”

岑參還待反駁,葉暢制止他:“口舌之爭,於事何益?他欲求座,便賜他一座就是。”

自有人搬了馬紮過來,高尚也不道謝,昂然入座,這纔開口道:“葉司馬戎馬辛勞,安大夫特遣我來慰問,同時也是請葉司馬前去述職。”

“此言差矣,葉司馬自屬遼東行軍總管府,安大夫自領范陽、平盧,二者互不統屬,豈有述職之理?”旁邊的張鎬笑道:“安大夫武人,不知朝廷體制在所難免,公既爲安大夫幕僚,不爲其拾遺補缺,莫非就只會大言不慚麼?”

張鎬、岑參的關係較好,而且兩人同爲葉暢左膀右臂,見岑參受辱,張鎬便欲爲他出氣。他這番話說出之後,那高尚卻哂然一笑:“公必爲長安張鎬,聽聞公本性高潔,於長安城中高臥,嘯傲泉林輕慢王侯,原以爲公乃當世高人,臥龍、鳳雛之匹,卻不曾想亦爲庸儒也”

張鎬眉頭一豎,可不待他答話,那高尚又道:“拾遺補缺,一下吏僚屬即可,運籌帷幄,則非王佐之才不得。公見識淺陋,勿要多言,且退下聆聽高論即可”

見衆人脣槍舌劍還要繼續交鋒,葉暢擺了擺手:“高公此來,徒爲口舌立威?”

高尚又笑了:“葉司馬座上諸公欲爲之,某不得不應。”

這廝倒是個嘴巴上不肯吃一點虧的,不過他能言善辯,無怪乎能說動安祿山,在短時間內便成了安祿山謀主。葉暢又是一擺手:“安大夫遣你來,是何用意,你速速說來。要我述職之類的廢話,就不必再言了。”

“安大夫請葉司馬去柳城一晤。”高尚微微一怔,然後說道。

意思還是原來的意思,只是措辭稍有不同罷了。岑參冷笑道:“爲何不是安大夫至安市城來?”

“安大夫麾下十萬健兒,小小安市城,怕是容不下。”高尚道。

他此語中暗含威脅,張鎬聽到這裡笑了起來:“安大夫慣會用藥酒招待人,十萬健兒尚不及藥酒。”

這就是譏諷安祿山無能了,安祿山曾誘使契丹、奚人酋長宴飲,在酒中下了藥,待其飲下不能動彈,便砍其首績獻與朝廷以爲戰功。此事李隆基不知道,在遼東呆了近半年的張鎬卻是一清二楚。

“安大夫愛惜壯士,不欲平白殺傷,是爲仁也。誘虜以利,取敵以計,是爲智也。鎮守邊疆,威壓諸虜,是爲勇也。勤於職守,敢於任事,是爲忠也…

葉暢聽他們又開始爭執,第三次擺手道:“且住,且住,高尚,你此來是爲安大夫還是爲你自己?”

“自是爲安大夫。”

“那你就去回稟安大夫,我與他在遼河之中相會。”葉暢道。

“遼河之中?”

“正是,雙方各備舟楫,河中相會。”葉暢道:“時間就在五日之後。”

高尚心中清楚,想將葉暢邀到柳城去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雙方有衝突在前,若是安祿山以此爲藉口,要擒殺葉暢,葉暢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既是如此,在遼河之中相會,倒是一個選擇。

“葉司馬既是這般說,那麼就七日之後於安市城西的遼河之中相會。”高尚道。

商定了具體相會地點之後,高尚便告辭離開,他走之後,張鎬道:“司馬方纔爲何不令我等與之辯論?”

“三位豈是這等憑藉口舌倖進之輩”葉暢哈哈笑道:“世間總有一種人,將別人拉得和他一般不學無術大言不慚,然後憑藉其豐富的經驗將別人擊敗

初時張鎬等人未想明白葉暢言下之意,稍頓之後,還是岑參與葉暢在一起的時間久,先失聲大笑起來,然後張鎬與王昌齡也捻鬚而笑。

“我請三位相助,乃是因爲三位都是做實事之人,高尚此等人物,在我帳下必無容身之處。”葉暢又道。

高尚卻不知葉暢對自己的評價,他自覺自己舌戰岑參、張鎬與王昌齡三人,特別是張鎬與王昌齡,一個在長安城中頗有才名,一個更是被稱爲詩家天子,卻折在了自己面前,這讓他走路都覺得輕飄飄的。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不過兩日功夫,他便回到柳城,來見安祿山。

安祿山聽說他已經回來,立刻召他入內相見。聽得他說完經過之後,先是狠狠誇了他幾句,高尚正眉開眼笑之際,安祿山卻又問道:“高尚,你以爲葉暢此人如何?”

高尚猶豫了會兒,他雖很是爲自己此次出使而覺得得意,但對於葉暢的認知,卻讓他覺得不能不鄭重。

安祿山也沒有催他,只是等着他說話。

“葉暢此人……讓人看不透。若非要我說,便是儘可能不要與其爲敵。”好一會兒之後,高尚才道。

“哦,何以見得?”

“我初至安市城時,葉暢其人並不在城中,我在等其人時,便發覺他的積利軍士氣高昂訓練有素,實在不遜於安大夫帳下的百戰雄兵。”

這一句讓安祿山有些變色,高尚在他帳下效力的時間也不短了,至少分辨軍士有沒有戰鬥力的能力還是有的。若是葉暢手中的積利軍當真擁有范陽、平盧二軍的戰鬥力,那就未免太可怕了。

“這如何可能,葉暢到積利州尚不足兩年,哪裡可能練出這樣一支精兵來?”旁邊有人便不相信。

“即使稍遜,也相差不遠,事實上,他能敗契丹人迭剌部,絕非僥倖。”高尚道。

旁人還要再說,安祿山一揮手:“高尚,你繼續說。”

“是。在葉暢來之後,我發覺,他與傳言中的並不相同。傳言中此人胸狹隘,睚眥必報,我故意羞辱他,他卻是不動聲色,其人城府之深,與他年紀完全不相稱。傳聞中他能言善辯,口才無礙,我故意與他幕僚激辯,他卻根本無動於衷。傳聞中他膽大妄爲,不惜其身,但我讓他來柳城,他卻堅辭相拒。其人與傳聞相左至此,若非傳聞有誤,便是其人極擅掩飾自己”

安祿山嘿嘿笑了一聲,點了點頭:“繼續。”

“而且我觀其人,心志堅定,非言辭能動。他說要在遼河之中與安大夫相會,斬釘截鐵,分明是拿定主意絕不動搖之輩。其人有才,有志,有魄力,乃安大夫勁敵”

“你方纔還說盡可能不要與之爲敵,現在又說乃安大夫勁敵,爲何自相矛盾?”有人質問道。

“以我之能,自是儘可能不與之爲敵,但安大夫意欲立功於邊疆,甚至更進一步入相中樞,則此人自是安大夫勁敵。”高尚肅然道:“非我長他人志氣,便是史將軍,也未必是此人對手”

史將軍乃史朝義,如今正在安祿山手下效力,不過自領一軍,並沒有來到柳城。安祿山的其餘部下聽得高尚如此贊葉暢,心中都是有些不服,安祿山自己卻是連連點頭。

他外表粗豪,實際上卻是個滿腹詭計之人。看待問題,比底下的諸將要深遠得多。

“葉暢此人,我見過他兩次。”安祿山道:“第一次乃是天寶二載,我奉命上京,特意途經修武,原是準備覓個藉口將之斬殺,卻不意一個貴主在場,只能放棄,然後遣劉駱谷結交於他……當時他之膽氣,便令我刮目相看。”

安祿山自己明白自己爲何與葉暢結下仇怨,無非就是自己殺良冒功的事情,有幾個奚人試圖入長安告御狀,結果被自己派人於途中截殺,卻正好給葉暢撞着了。

“第二次見他,乃是在長安城中,當時李十郎見我,他隨侍在旁——李十郎乃是我見過第一等厲害的人物,他卻能得其青睞,在李十郎面前亦是端莊大方,便無拘束之處,其人非同一般,非同一般”

他口中雖是贊葉暢,眼裡卻是殺機閃動,葉暢越是非同一般,對他的威脅也就越大。在安祿山心中,安東都護府這一塊乃是他立功邀賞的自留地,他的富貴權勢,一半要倚仗這邊。奚人、契丹人或者是其餘胡族能夠在此猖狂,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在養賊自重,可是葉暢摧枯拉朽一般收復了半個安東都護,這一來襯得他無能,二來也必然會損害他的長遠利益。

“這遼東行軍總管一職,大夫要想法子抓住。”高莊提醒他道。

葉暢能在遼東行事無忌,無非就是因爲有朝廷裡的遼東行軍總管府錄事參軍一職的任命。若安祿山得遼東行軍總管一職,那葉暢就是他的部下,欲擺弄起來就方便得多了。安祿山點了點頭,深以爲然:“先在遼河見過葉暢再說

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
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62章 局外冷眼局中人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06章 翻臉反目自乖張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2章 古怪女童(下)第394章 敢向龍種揮鐵拳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243章 魑魎浮蚍亦猖狂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227章 與子同仇豈無衣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37章 班門孰敢弄大斧第456章 磨牙吮血問何誰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294章 舌上藏槍試猛虎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174章 夜透重圍比子龍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368章 相逢一笑問舊故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331章 陰霾迷影身暗藏第12章 盜帥韓香(上)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190章 環顧四敵孰可饒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489章 潼關表裡山河路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237章 方自袖手風波定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