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

安祿山捋着鬍鬚,興奮地望着南方。

他雖然早就習慣了燕北的氣候,但是,溫暖的中原,更讓他歡喜,特別是繁華的長安與洛陽,若不是因爲他知道自己的根本在幽燕,他甚至願意長留這兩座城市,在花團錦族之中流連。

不過這一次去了長安和洛陽,應當可以不再返回幽燕了吧?

“好兄弟,這邊就交與你了”望着來送他的史思明,安祿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兄長只管放心,我必爲兄長守好此地,只等兄長命令”史思明臉上露出意味深長的笑。

“天氣冷了,冰天雪地不好動手,想來也就是來年開春的事情。”安祿山道:“我在長安城中,等你的好消息”

“必將建安州獻與兄長”

史思明與安祿山是多年的交情,平時常以兄弟相互稱呼,不過史思明明白,安祿山可沒有什麼兄弟之情,否則他與安思順的關係,不會弄成現在這麼僵

見安祿山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史思明笑着又道:“小弟我也在這裡等着大夫的好消息——到時候,大夫也得帶着諸位兄弟,到中原花花世界裡去逛上一逛”

“那是自然”安祿山傲然道。

“大夫,事不宜遲,吉時已到,咱們還是出發吧”旁邊的嚴莊催促道。

安祿山點了點頭,是,事不宜遲,難得李隆基派使者攜聖旨來,催促他進軍中原,這種事情,遲則生變,不抓緊時間可是不成。

回頭望了一望,大軍已經開動了,安祿山眼中閃過一絲冷芒,就在這時,卻看到一騎逆向奔來,片刻之後,來到他面前。

“何事?”

“洛陽急報,葉暢在洛陽城外大敗亂賊”那人喘息着道。

安祿山聽得這裡,瞳孔縮了縮:“這廝倒是好本領……他哪來的兵,只靠着洛陽城裡那些軟蟲麼?”

“他將這幾年自安西、雲南與遼東返鄉的老兵召了回來,足有兩千餘人,這些老兵,多在安東商會下屬做事”

安祿山聽得這裡,先是愣了愣,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大夫,有何可笑?”史思明上前問道。

“原來葉暢早有反意”安祿山沒有說,旁明的高尚先說了。

“啊?”

“這些老兵,他能招之即來,乃是暗養私兵。”高尚道:“在長安、洛陽暗養私兵,若非早有反意,安敢如此”

說到這時,他與嚴莊交換了一下眼色,嚴莊微微點了點頭,暗示兩人想到了一處。

“原來如此……”史思明也恍然大悟。

安祿山是在嘲笑葉暢,或許這兩千私兵並不是有反意,而是爲備不時之需,比如說,受李隆基猜忌不得不逃出長安時,這兩千私兵就可以派上用場。但是百姓的起義卻打亂了葉暢的計劃,他不得不將自己暗藏的劍亮了出來。或許他是在爲李唐朝廷解決困難,但實際上換來的,只怕是李隆基更大的猜忌吧。

長安城中,李隆基尚未從勝利的喜悅中完全恢復過來,程千里敗亡的消息就接踵而至。接到來自洛陽葉暢的急報,李隆基剛剛放下的心便又提了起來。

他感覺這段時間,壞消息一個接着一個,簡直就不讓他有喘息的時間。

“程千里無能誤國”他的咆哮聲還停在大殿之中,高力士抹了抹汗水,看了楊國忠一眼。

當初力主由程千里擔任統帥,帶京中禁軍去江南鎮壓民亂的,就是楊國忠。這個時候,楊國忠倒還是鎮定,只是額頭一顆顆的汗珠,證明他內心的惶恐不安。

“你說,當如何處置,你是宰相,說說當如何處置”

“此時當召邊鎮入京,拱衛京師。”楊國忠道:“賊人勢大,如今得到的消息,他們正舉兵北上,要與河南道的盜賊會合。若是他們聚於一處,則河南危矣,關中危矣”

“有葉暢在洛陽,他們成不了事”李隆基哼了一聲道。

“葉暢雖然早有防備,在長安城中暗藏幾千甲士精兵,但如今這些兵力已經被他動用,他兵力還是不足,臣以爲,當給葉暢增兵。”楊國忠不慌不忙地道。

“增兵?”李隆基吃了一驚,楊國忠與葉暢幾乎是公開反目,他是很清楚這一點的,狐疑地打量着楊國忠:“此前你不是還說,葉暢不可於都中掌重兵

“此前聖人未與他重兵,他猶可暗藏甲士,召之即來來則能戰,既是如此,倒不如使其典兵權。”楊國忠面無表情地回道。

高力士幾乎想啐這廝一臉,這番話,看起來是在稱讚葉暢馭兵有方,實際上卻是指葉暢包藏禍心

而且楊國忠說得非常明顯,幾乎是不加掩飾。

他目光瞄了一下,如今大殿之中,就只有楊國忠在奏對,若是真正朝會之上,只怕元公路要迫不及待跳出來與楊國忠爭吵了。

李隆基哼了一聲,楊國忠的這點心思,他如何不明白他此際對楊國忠實際也生出厭心,只不過考慮到楊玉環,暫時還能隱忍罷了。

“休要胡言”斥了一聲,李隆基看了看高力士,然後面無表情地道:“去催安祿山,讓他快一點。”

高力士頓時臉色大變,嘴脣動了動,想要說話,卻又咽了回去。

原來是爲這個

楊國忠那番話,並不是真地進葉暢之讒言,而是提醒李隆基,必須讓人在軍權上制衡葉暢。當初葉暢爲東都留守時,拒絕朝廷派監軍,那麼就要讓另一位將軍來牽制他

楊國忠應了一聲,臉上閃過一些喜色。高力士暗暗搖頭,他因爲不是衝突的直接當事人,反而看問題能看得更多一些,安祿山入中原,絕對不會是什麼好事。

李隆基斥退衆人,高力士見他想要一個人安靜,便也悄然退出大殿。到得大殿前,便看到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從外而來。

陳玄禮見着高力士,神情微微有些異樣,高力士心中有事,並沒有將這異樣放在心裡,只是嘆了口氣,低聲道:“陳公,聖人召安祿山入內了……朝廷這邊的安危,要多多倚仗你啊。”

陳玄禮也低沉地聲音回道:“高將軍放心。”

高力士如何放得下心來,他看了看東邊,葉暢正在那兒與蜂擁而起的盜匪亂民作戰,可朝廷裡卻總有人拉着他的後腿——自古以來,未曾聽說權奸在內而大將可在外立下奇功者,葉暢這小子……倒也辛苦

葉暢卻不覺得辛苦。

他笑盈盈搖着馬鞭,看着面前的敵軍,頗有些漫不經心。

“賊人這營壘柵欄,倒也做得象模象樣,看來賊首之中,還是有人學了點兵法皮毛的。”他對左右道。

左右齊笑了起來,雖然賊人連營無數,看上去遮天蔽日,有着十餘萬之衆,但是葉暢身邊之人,卻視之如無物。葉暢自有一種感染力,可以把自己的情緒傳給周圍之人。

“果然如葉公所言,賊人爲攻洛口,必糾集大衆,此戰之後,再放糧安撫,想來都畿道與河南道之亂就能平定了。到時葉公便可揮師南下,與賊主力戰於淮南,若能再破之,天下復歸太平矣”

“但願如此啊。”葉暢道。

花了幾日功夫,原本零散於各處的賊人再次聚攏起來,都聚在了洛口倉城外,數量再度有十萬之衆。這個時候,葉暢不緊不慢地帶着五千人出洛陽來救援,得到這個消息,袁瑛最初是想撤圍離開,再向東去。但是從河南道聚來的亂民卻不肯聽他號令,往東去又是滎陽,那裡已經被亂民劫掠一空,根本無利可圖,哪有奪下洛口倉好,裡面可是有數百萬石的白花花大米等着他們去吃

“看那邊旗幟,當是葉暢”

賊人之中,袁瑛望着這邊,只覺得心口有些發悶。他在洛陽城外吃了一次慘敗,終於意識到自己與葉暢的巨大差距,原是不敢與葉暢正面較量的。但是圍攻洛口倉,連續狂攻了五日,卻始終未得寸進,葉暢帶着援軍抵達,而部下又不同意他撤圍遠遁,他現在覺得有些騎虎難下。

終究是當斷不斷,反受其累啊……

暗歎了一聲之後,袁瑛霍然驚覺,自己是不是被葉暢嚇住了,如今可不是洛陽城外,他十餘萬人並無組織,被葉暢暗藏的精銳衝破之後潰敗。現在他的手下藏身於柵欄壕溝之後,向來攻難守易,他們防守還不成?

至於人數上的優勢,袁瑛倒不敢去想了。

“我有一計,可以免得這一場大戰。”他正琢磨着,身邊一人捋須道。

亂軍攻破滎陽之時,盧弈雖是不屈而死,但總有文吏懼死,投靠了亂賊,此人便是其一。見他這般說,袁瑛似笑非笑地道:“汪公有何妙計?”

“我跟着盧弈,曾聽他說,葉暢與楊國忠不和,兩人爭到天子面前不是一回兩回。盧弈曾言,葉暢功高,又博學多才,早該爲相。楊國忠不過藉着貴妃之力,竊居高位,還處處與葉暢針鋒相對。若是我們勸葉暢清君側,願佐他殺入長安,誅盡奸邪,以他爲相,袁公兄弟爲大元帥、大將軍,葉暢必然心動

“什麼,你要我家兄長去輔佐葉暢這廝?”袁瑛身邊一人怒道:“這廝在洛陽城外殺了我們那麼多兄弟,我們與他誓不兩立”

那姓汪的哂然一笑:“此等蠢話,休要再提,戰陣上廝殺,不是你殺他,就是他殺你,當初太宗皇帝能容欲殺他的魏徵,你們卻容不下一個葉暢,如何能成就大業?”

“你的意思?”

“朝廷倚仗者,唯葉暢耳,若是葉暢亦叛了朝廷,從洛陽至長安,再無人可阻義軍。待攻入長安,擒了天子之後,袁公與葉暢,究竟誰人來坐這天下,到時再說就是”那姓汪的道。

“若葉暢不叛呢?”

“不叛又有何傷,不過就是和如今一般,不試一試,怎麼知道他如何打算

那姓汪的從盧弈口中知道不少關係葉暢的事情,盧弈又是從其子盧杞那兒得到的消息。因此,他自覺自己所言乃是妙計,定然能叫葉暢由敵人變成友軍。而且他心中也覺得,葉暢比起袁家兄弟有人主樣得多,若真能讓葉暢也叛,那麼他必然會去投葉暢。

袁瑛不知道他心中的打算,只是覺得勸一勸倒也無妨。但派誰去勸是一個問題,上回勸顏真卿獻城都未能成,此次勸反葉暢,想要不拿出些什麼來,顯然是不成的。

他心中一琢磨,看了看左右:“以盾護我,我到前面去”

葉暢正在觀望賊陣,突然見賊羣分開,幾個人執盾護着一人,小心翼翼地出陣而來,在距離他七十步處停了下來:“來者可是葉工部?”

葉暢爲工部尚書,稱他爲葉工部倒也沒有什麼錯。葉暢見此情形,哂然一笑:“不意賊人竟然也敢叫陣……我去看看,賊人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他催馬上前,那邊賊人卻立刻向後退,其膽怯若此。葉暢又是一笑,示意身邊安元光道:“你與他應答。”

“葉工部在此,賊子何人,安敢叫陣”安元光揚聲道。

袁瑛向他看去,吃了一驚:好個壯士。

安元光有美髯,姿容雄壯,非同一般,一看就是員虎將。袁瑛曉得他自然不是葉暢,而他身邊那外着紫袍者,才應當是葉暢。

“某台州袁瑛,天寶十一載曾於葉公門外求見葉公,惜哉爲葉公門人所阻。葉公門前,英雄難進,乃有今日之事”袁瑛高聲叫道,他心裡對當初被葉暢門人趕出來的事情還是耿耿於懷。

葉暢又是哂笑了一下:“回他說,我門前有的是英雄,但無叛賊亂匪之輩

聽得安元光的迴應,袁瑛心中一怒,不過還是按捺下去,他直接說道:“葉尚書有大功於國,但朝中奸賊楊國忠竊居權柄,使功臣不賞,民不聊生。我們兄弟興起義師,非是叛亂,而是誅國賊清君側,使葉公這般才能正直之士可以爲相,令楊國忠這般鼠輩雞狗之徒遠離天子。葉公一向智慧,爲何不幡然易幟,與我等合力西向,驅逐楊國忠,還大唐一個朗朗乾坤?”

這番話當真出乎葉暢意料,葉暢愕然了一下,然後大笑道:“賊人當中,亦有說客,奈何這等蠢話,打動不了我……元光,你且回他,就說我奉天子昭令,滅賊平亂,他們只要棄械投降,我便只誅首惡,餘者可脫死罪。”

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
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358章 鳥獸紛散效後主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175章 惡念兇膽夜開張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211章 仙家奇寶顯玄妙第339章 蠻地亦聞漢道昌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298章 嫉心自顯因舊恨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384章 重騎斜掠至此回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97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1章 樑上有人(下)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308章 八方玲瓏四面光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94章 各懷鬼胎算計忙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61章 鯉魚堪膾且還鄉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516章 新羅國王居長安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5章 徐家女兒(下)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110章 素手驚破琉璃盤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271章 棋盤內外誰棋手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48章 海外奇珍悅上意第238章 又展歡旗論輸贏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