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借我錦帆上重九

王昌齡捋着鬍鬚,迎着海風而立。

他是第一次來登州,對於這座水泥建成的碼頭甚是好奇。其實碼頭不大,因爲登州的水泥工坊也才建起不久,各方都想着要水泥用,而登州司馬元公路卻不顧衆議,堅持先建碼頭。

水泥碼頭比起過往確實要於淨得多,見碼頭上船帆往來漁舟答唱,王昌齡暗暗點頭:這位元公路在士林中名聲不算太好,但倒是一個能吏。

元公路名聲不好的原因,在於他與葉暢配合,掀翻了他的頂頭上司,原北海太守李邕。當然他只是名聲不太好,葉暢那更是臭名昭著,正統的文人當中,除去與他一向交好的寥寥數人之外,其餘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想想這些年間接或直接因爲葉暢而倒楣的名士吧,哪怕只是爲了自保,也應該離葉暢遠些纔對。

念頭及此,王昌齡不免有些自嘲,別人唯恐離葉暢太近,他卻是千里迢迢湊到葉暢身邊去。

葉暢相邀的六封信件都放在他身邊,六封信中的那份殷切之意,讓王昌齡心中感動。他之所以願意不聽友人之勸,也要辭官前往遼東,這六封信中的內容,起了關鍵作用。

第一封信提及兩人當初的相見,算是敘舊,然後相邀,言辭還只是平平,只不過隨信附着岑參的另一封信。

第二封信談及功業抱負,以志向激勵,王昌齡看後頗爲心動,但也僅是心動罷了。

第三封信、第四封信,第五、六封信,當葉暢在信中甚分析到,王昌齡因爲出身貧賤,所以雖是才名動於天下,卻也難有志向得伸之時,反而又因虛名所累,遭人嫉恨、同僚排擠,走尋常官途,幾無出頭之日。唯有寄望於邊疆,纔可能脫穎而出。

結合自己這些年的遭遇,王昌齡不得不承認,葉暢說得太對了。

大唐雖經太宗皇帝、武后等連番打擊,又以科舉選拔人才,那些士族大家的勢力受到了很大削減,可是寒門子弟想要向上爬,還是面臨着比世家子弟多得多的桎梏。王昌齡被稱爲“詩家天子”,其詩名如此,卻始終抑鬱不得志,究其原因,他的家庭出身乃是其一。

故此,他才下定決心,遠赴遼東。不過從決定到成行,又花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到這個時候,都已經是大唐天寶五載的八月了。

八月正是秋高馬肥之時,遼東那邊的情形,也不知道如何了。

“王公,船來了”身邊的小廝指着海那邊突然叫了起來。

王昌齡眯着眼向那邊望去,只見錦帆如雲,從天海之際慢慢飄了過來。他如今年過五旬,眼睛已經開始有些老花,只是隱約看到那錦帆上似乎還掛着什麼旗幟。

“那旗幟上繡的是什麼?”王昌齡問自己的小廝道。

“乃是兩個字……‘安東,二字”

“那就是了,呵呵,安東,安東商會。”王昌齡笑着道。

爲了等來自旅順的船,他在登州港呆了五日,故此對於這裡的情形已經有些熟悉了。旅順至登州每個月會有兩趟船來,運來的是遼東的一些物產,從遼東紙、鐵器到書籍、藥物、皮貨,各種各樣的都有,而在登州則滿載人力、糧食還有石炭返回。

王昌齡曾去拜訪過登州司馬元公路,聽元公路直陳,登州按照貨物價值和人員數量,從中抽取商稅,平均下來一個月商銳便可達到三千貫

一個月三千貫,一年便是三萬六千貫,這還只是安東商會來的那兩艘船的商稅,若是更多一些船都計算到內,就算沒有葉暢那麼會賺錢,一年湊個五萬貫的商稅總是無妨吧。登州一港,每年商稅就有五萬貫的話,那麼天下商港盡畢如此,朝廷還不得數錢數到手抽筋?

和王昌齡一般看着那船開來的,還有許多人,象喬健,便是其中之一。不過喬健卻不是葉暢邀請來的,他不過是一個無地之民,只是聽說遼東有田,一個四口之家,只需出一人爲役,便可分得男二十畝女十五畝的永業田,故此心動,便拖家帶口地來登州。

按照李林甫與葉暢的約定,象他們這樣的人,只需要憑藉安東商會發派的一紙路引,便能不受阻攔地到達登州,而安東商會在登州有個接引司,這個接引司專門負責他們在登州期間的住宿吃喝。

“就是管得緊了些,想要到外邊去轉悠都不行。”喬健在心中嘀咕了句:“只是不知到了遼東那邊是否能如此,吃喝不愁……”

“船來了船來了”旁邊有人叫了起來,喬健便也翹首望向海中,看着那逐漸接近的帆影。

“阿耶,咱們就是要乘這船去旅順?”他兒子,十三歲的喬狗兒在他身邊牽着他的衣裳,有些緊張地問道。

“應當是吧,聽那邊卞郎君的……”

卞郎君就是卞平,葉暢把他安排到接引司來,明面上的任務就是接引前往遼東的移民。他笑嘻嘻的一臉和氣模樣,幫此喬狗兒不怕他,聽得父親這樣說,他便小跑到卞平身邊問道:“卞郎君,可是那艘船來接我們?”

“應當是。”卞平眯着眼看了會兒:“就是吧……換了船啊。”

確實是換了船,往常就是那兩艘最初的海船,每艘裝個七八十人,再加些貨物,基本就到極限。如今這一艘大致相當於原來那兩艘的一倍大,應當就是今年造起來的新船。

這些時間裡,卞平自己努力,學了些字,故此船桅杆上懸着的“安東旗”,他還是認得。

所謂安東旗,乃是安東商會之旗,上面書寫了安東兩字,據說還是御筆。那船靠港之後,卞平便看到船上下來二十餘人,其中爲首者乃是葉安。

“安郎君,怎麼有勞你來了?”卞平頓時笑着迎了上去,一臉都是諂媚。

“想你這廝的奉承吹捧了,故此來看看你”葉安呵呵笑了起來。

“安郎君這話說的,你想誰也不會想我”卞平與他寒喧了幾句,然後便問道:“主公他老人家身體還好吧,最近可曾太過操勞,我這麼多日不曾見着,倒是真想主公他老人家,一日沒有見以他,便覺全身沒有氣力……”

“你這奉承鬼,這些話待你回去述職時再與主公說吧。”葉安笑着拍了拍這廝的肩膀,然後收攏了笑容:“上艘船回去時,有別的船在後頭跟着,故此此次我帶人隨船。此趟船上,可是運了玻璃。”

“啊呀,那就難怪了”卞平一驚:“安郎君可別說與我聽,此事乃是機密,不可說與我聽。”

“你的級別,可以知道這個機密。”葉安說道:“這是司馬親口說的,讓我告訴你。”

卞平頓時臉上綻開了一朵花,雖然明知這是葉暢掌控人心的手段,他仍然極是受用。

“跟着的船有沒有查問?”他傻笑了一下,然後又問道。

“自然查問了,一入旅順港便被扣住,卻說是來旅順貿易的海商……呵呵,因爲沒有旁的證據,也只能將他們放了,畢竟咱們旅順需要的東西,今後還需要藉助他們來運送。”

“該多扣些時日,我回去之後,必有辦法探出他們的詳情來”卞平憤憤地道。

葉安卻是笑着搖頭,他記得當時葉暢的神情,不但不怒,反而是極歡喜,口中連連說這是好事。

爲什麼是好事,自己還問過。

“海外有無數地方,既有奇珍異寶這般不可食物之物,亦有能充作衣食的好東西,其中有些物產,產量比起粟麥米豆都要高得多。若是大唐有能力者都願意去海外尋找,終會將這樣的好東西引入大唐。”

葉暢當時是這樣回答的,葉安對這個回答不是很懂,他與卞平一般,只是覺得這些跟在自己船後窺探者都是試圖破解傲來國的秘密,威脅到了旅順的利益。

“萬一他們發覺了傲來國之密,那當如何是好?”卞平有些發愁地道。

“咱們在海上看得比他們遠,咱們的船跑得比他們快,郎君說了,讓咱們有事沒事,就出海溜溜呢。”葉安嘿嘿笑了兩聲。

卞平想到葉暢的行事風格,不由得也笑了起來。可想而知,那跟着安東商會的船、試圖找到傲來國的傢伙們,如果被帶到了遠海大洋之中,再被突然加速的安東商船拋下,那時他們的神情會是什麼樣子。

“此次你在登州呆多久?”卞平又問道。

“一日,明日便回旅順,然後在旅順多休整幾天,安東號還是初航,船得回船塢檢修一番。”

二人正說話間,有個跟隨葉安而來的水工過來道:“安郎君,那邊有位郎君說是有司馬所送的邀請信,希望乘我們船回旅順。”

“十一郎的邀請信?那定然是哪位大才”葉安略有些驚訝:“是哪一位郎君?”

那水工引着葉安回到碼頭邊,王昌齡向葉安抱了抱拳:“鄙人這裡有葉司馬所書之信,還請……閣下過目。”

葉安穿的服飾有些怪異,並不是大唐的官袍或者軍服,又不是普通人的衣裳,看上去有些象是胡人服飾,窄袖寬胯,便於人體活動,而且衣料亦爲全棉,故此王昌齡不能憑藉衣裳判斷葉安的身份。

但是這年輕人英姿勃勃,雖然相貌尋常,卻有一種自信,沉穩而不張狂。只見此人,王昌齡心中便暗暗稱讚,葉暢是會用人的。

“必是王公。”葉安沒有拆信,仔細打量了一番王昌齡,然後歡喜地行禮道:“我家司馬早就說了,王公可能會來,讓我等注意。”

旁邊的卞平聞言也插嘴道:“是詩家天子的那位王公?”

“不是他還有何人”

這二人一搭一擋,王昌齡周遊天下見慣世人,卻也禁不住覺得心中澎湃起來:葉暢看來對他是真重視而不是假重視,請他來是要委以重任而不是養一個門人閒客

“不敢,正是王昌齡在此,不知二位如何稱呼。”

“某乃葉安,在司馬帳下充任禦侮校尉,這位是卞平,爲仁勇副尉。”葉安含糊地報出了他們的武散官銜。

“原來是二位校尉,不知我能否乘此船前往旅順?”

“能得王公同船,那是請都請不來的好事”葉安笑道:“不過還要勞煩王公再等一日,我們今日要卸貨裝貨,補充淡水,待明日纔可出航。自然,王公若是現在就想上船,亦是可以住在船上。”

“如此就拜託葉禦侮了。”王昌齡見他氣質不凡,不敢以小武官視之,心中暗暗尋思,葉暢底下一個小小武官都如此風貌,其治下旅順,也不知會是個什麼模樣。

多等一日對他來說不算什麼,到了次日,天色晴好,自有人來請他上船。當他到得船頭時,恰好看到有不少拖兒帶女的都在往船上移。他心中有些好奇,恰好葉安來迎他,他便指着這些人道:“葉禦侮,這些人是做什麼的?”

“哦,乃是朝廷特許,安東商會招募無地百姓至遼東墾荒,所有招募人口,都在登州登記在籍,他們的賦稅由安東商會代收,每年三月遞解長安,念在路途遙遠甚爲不便,徭役也特許以實物代募。”

“允許遼東招募百姓?”王昌齡聽得精神一振:“朝廷竟有如此開明之策

他在灞上漁耕了二十年,又周遊大唐,最遠據說都到了碎葉城,故此對於均田制崩壞之事非常清楚,而在江寧的時日,又讓他認識到,其實江南等地還有些田地並未開墾出來。只是朝廷的戶籍制度,讓移民開墾非常困難,只有那些膽大不怕彈劾的地方官,才能組織流亡去異地墾荒。

“此乃朝廷與遼東的一向特惠,花了我們十萬貫。”葉安比了一下,哈哈笑了起來。

“許招募多少人?”

“在河北道、淮南道招募,不超過二十萬人。”

王昌齡心中微微一動,他看了看正在登船的那些移民,這些人總數加起來,當有一百多,一船才載一百多人,一個月兩船,最多也不過三百人……一年才兩千人,能當什麼用處?

不過想來這只是開始,等安東商會的船多了,名聲更大了,各地的關節也全打通了,那麼招募的人手就會多起來吧。

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
第32章 除夕夜宴(下)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32章 除夕夜宴(上)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17章 雅俗之辯(下)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364章 數語籌謀顯老奸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34章 牟笛求賞(下)第173章 將軍伏弩射天狼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65章 吳澤龍女鋪橋樑第145章 冊薄飛兮白刃現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487章 困獸窮圖聲名裂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269章 陽虎爲寇遇孔丘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86章 口含蜜糖腹藏劍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54章 一箭雙鳥驚天案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152章 妙語聯句滿座傾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479章 大唐氣數尚未終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82章 爭產開泰數三羊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367章 鼠輩何敢呲龍虎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412章 此爭彼奪試方熱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63章 利箭在弦夜將闌第390章 欲釣狡鯊魚餌香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449章 休道風寒爲小恙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333章 最懼醋海生波瀾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50章 宮中有缺汝來否第292章 緩兵之策未自安第366章 全盤唐化何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