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

王元寶自怨自艾裡,都有一種自己運氣不佳,那些船員命途多舛的意思在裡面,卻不知葉暢心裡給他的評價是什麼。

這廝運氣當真是逆天啊……

葉暢現在開始相信王元寶真有什麼神仙相助,賜給了他兩枚金元寶了。

要不然,怎麼解釋他的船隊,在這個時代,竟然能夠只憑着一張似是而非的海圖,繞着太平洋轉了大半圈又折回來?

他那個族侄,運氣之佳,恐怕大唐八千萬人中也是獨一位。

“葉公,葉公,我那侄兒說了,耶婆提國確實有黃金,只是不多,其地百姓,浮屠不興,道教不作,好淫祀邪神,以人祭之。其國竟無駝馬,亦無輪轍,不過頗多金銀。”

“等一等,爲何你稱你侄兒所到之地爲耶婆提國?”

“此爲老朽考證而出”王元寶聽到這裡,頓時興奮起來:“晉時高僧法顯,自獅子國返回中華,途中遇西風,被吹出近百日,與我侄兒他們經歷相同。法顯稱其所到之處爲耶婆提國,所載風俗,與我侄兒所言相近。我侄兒還說,當地土著,向來有傳聞,言有神人,乘大舟而至,亦與法顯經歷類似”

葉暢聽了這個,不由得笑了起來,原來這所謂耶婆提國,是王元寶這民間航海史專家考證出來的。

葉暢無法判斷王元寶侄兒所到之處是否是法顯所載的耶婆提,但能肯定的是,王元寶之侄確實到了美洲,應當是有據可察的發現美洲的第一人。他按捺住心中的激動,看着王元寶:“這當真是傳奇之旅,只是王翁拿着這玉米、馬鈴薯來尋我,不知是有何訴求?”

“葉公當世智者,國士無雙,木棉原本汲汲無名,只因葉公重之,至此十年,棉布已經大行於天下。”王元寶又舉起手中的兩種作物:“此二物可以充飢,我侄兒他們返航,途中便是以此爲食,其味甘美,必成珍餚。我老矣,早無雄心壯志,只願獻與葉公,以求晚景不致淒涼。”

他是個聰明人,根本不提具體條件,而是說了個含糊的要求。這些年與葉暢爲敵,他早就琢磨透了葉暢這個人,只要不與他爲敵,只要能夠順應葉暢所造成的大勢,那麼葉暢還是甚爲寬厚的。

且看那些追隨葉暢的人吧,李林甫雖是罷相,但李家現在是座鐘大家,“甫”記座鐘每具售價足有萬貫,各方富豪權貴卻還紛紛來求,訂單下到了兩年之後。覃勤壽最早與葉暢交好,如今已經是遼東最大的漆器東家,同時自己還爲安東銀行總辦。駙馬獨孤氏,因爲在安東商會之初投入了大筆資金,不僅每年從擁數萬貫的股息紅利,而且也介入到了旅順的毛紡織業當中,大唐羊毛線有近半出自他家名下的工坊。便是與葉暢關係時好時壞的玉真長公主,更是因爲在葉暢初入長安之時給予葉暢的支持,成爲中原頭號棉花豪商,同時也進軍紡紗織布行業,據說一年收益,要以數十萬貫來計算。

這幾年王元寶沉淪不得意,反而讓他可以冷眼旁觀,看着這股葉暢掀起的潮流,看明白許多問題。現在葉暢已經不是葉暢,而是一個羣體,一個由皇親國戚中採用新式經營方法和新興工場主、部分邊軍將士、部分新文人組成的一個集團。葉暢只是這個集團的核心,卻不是這個集團的全部,甚至葉暢掌控的三大商會,也只是說在這個集團中佔了大頭,而不是包括全部。

就在這兩年間,這個集團已經有抱怨和呼聲,認爲朝廷亂徵賦稅,影響了百姓的購買力,使得他們不能發家致富,或者認爲朝廷在開礦、辦場等事情上掣肘太多,各種政策極不得力,影響了他們的擴張。甚至有人呼籲,請葉暢爲宰相,主持朝政,推行變法,將大唐盛世推到一個新的高峰。

王元寶可以感覺到這個集團所代表的勃勃生機,因爲最精銳的邊軍將士的利益也集合於其中,所以朝廷根本不能用單純地壓制手段將其按下去。當這個集團的力量積蓄到一定程度上,肯定會通過某種手段,來實現其權力的要求。到那時,全天下更沒有什麼力量,可以阻擋住這股新生勢力。

王元寶只希望自己還能趕得上,能夠擠上這一趟轍軌列車。

“王翁是聰明人,與聰明人說話,我也不拐彎抹角,你手中之物有多少?”葉暢問道。

“玉米二十石,馬鈴薯十二石,數量不是很多,雖然他們在耶婆提國學瞭如何保存這些糧食,但時間畢竟久了。”

“船上還有十個耶婆提土人,現在應當會說漢話了吧?”葉暢又道。

“會”

“你侄兒叫什麼名字?”

“王玉京。”

“你問問他,是願出仕爲官,還是願意經商。出仕的話,是願在陸上還是願在海上。”葉暢說到這,伸出三個指頭:“你這侄兒,必須投入我幕下,那些個耶婆提土人,必須交與我,所有的耶婆提物產,金銀你自便,農作物盡數歸我。此三者,我勢在必得,王翁,你沒有拒絕的餘地”

葉暢說到這裡時,聲音就有些冷,他執掌兵權日久,殺戮也多,自有股殺氣,王元寶只覺得兩股戰戰,咬着牙應道:“老朽來此,原就是爲此事”

“至於王翁,你是要現錢還是要股份?”

“這個……不知葉公是何意?”

“現錢五十萬貫,分五年結清,今年先與你五萬貫,明年十萬貫,後年再十萬貫,到第五年,十五萬貫。”葉暢平靜地道:“若是股份,算你在安東銀行中有百分之一的股份,不得轉讓,逐年發息。”

五十萬貫,換取百分之一的股份,相當於整個安東銀行價值五千萬貫。如果是安東商會,王元寶會毫不猶豫地同意:安東商會的資產雖然沒有五千萬貫,但它今後的發展前景卻遠比五千萬貫要多。

可是安東銀行……據王元寶所知,如今安東銀行的主營業務是飛錢匯兌、放貸,每年能不能收支平衡都成問題,更何況獲利?

思忖了好一會兒,王元寶陪着笑道:“如今我情形甚是不好,家無餘財……葉公,可否各擇一半?”

先拿到手二十五萬貫再說,現在與葉暢的關係轉爲友善,再以這二十五萬貫爲本金,王元寶有自信,能夠在短時間內重新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來。至於另二十五萬,則是一種風險投資,若成,那自是受益無窮,若不成,手中有二十萬貫也足夠東山再起了。

這點小心思,葉暢還可以容忍,他很清楚,即使投靠過來,王元寶也只能置於外圍,不可能作爲他這個集團的核心部分。

“王翁既如此說,那就這樣吧。”點了點頭,葉暢召來慄援,然後寫了張條子,再蓋上印章,交給王元寶:“我會讓人去接收人手與這些東西……王翁若是有暇,可以去遼東看看,遼東那邊,到處都是商機,王翁只要抓得住,必然能有大收穫。”

“是,我定然會去”王元寶緊緊攥着手中寫着兩人協議的那張紙,聲音發顫地道。

打發走了王元寶,葉暢回到車上,李騰空一直從車窗那兒默默望着他,目光中情誼綿綿,見他回來,起身相迎。

攬着李騰空又坐了下去,葉暢喘了口氣,然後哈哈大笑了三聲。

如果不是李林甫死了,葉暢這笑會更暢快些。

“那位王翁拿來的東西,對郎君甚爲重要?”李騰空訝然問道。

“不是對我重要,是對我們華夏甚爲重要”葉暢幾乎是一字一句地道。

“郎君何作此言?”

“稻粱麥豆,對咱們華夏重要吧?王元寶拿來之物,便與稻粱麥豆一般,甚至更勝過稻粱麥豆”葉暢道:“娘子聰慧,猜猜看我爲何如此說。”

這些時日,李騰空一直鬱郁,兩人膝下又無孩兒可以承歡解憂,所以葉暢藉此機會,合一個問題分分她的心,免得總是悲傷。李騰空眼眸微轉,然後驚愕地掩住小嘴:“莫非,這二者皆爲高產,不論貧腴與否,都能高產?”

李騰空一語說到了關鍵,這讓葉暢覺得有些無趣:“這麼簡單便被你說中了?”

李騰空掩着嘴,微微笑了一下,然後又收斂住:“郎君唯利是圖,這一世往來奔波,都是爲萬民之利,爲萬世之利,若不是如此,有何事能令郎君如此歡喜”

說到這裡,她美目微微撩了一下,心中隱隱生痛:若不是葉暢如此高興,在失去父親之後,她又如何高興得起來?

“我自己倒不覺得自己如此了不得……你說的對,有些人眼中,我只是唯利是圖罷了。”葉暢自嘲了一句,然後正色道:“娘子,這事情我只對你說,玉米、馬鈴薯畝產可至數百乃至千斤之上,操持得法,甚至數千金亦有可能

李騰空雖出身富貴,品性高潔,卻不是不接地氣的嬌小姐。跟着葉暢,多少了解一些實務,對糧食產量,自有認知。她知道葉暢這些年在遼東、安西和雲南都在全力推動大農莊耕作,對於選種育種、施肥除蟲甚至改造耕地都極其上心。在遼東,由遼東體系中薪俸最高的王昌齡親自主持的農學所,專門進行農作物的栽培研究。

目前大唐糧食畝產最多的便在遼東,每畝產量也不過是三百餘斤,這已經是很了不得的成績。

若是千斤……

李騰空終於明白,葉暢爲什麼這麼興奮激動。

畝產千斤,能夠養活多少人口

葉暢越想越興奮,他也需要有一個人來與自己分享這種歡樂,因此忍不住又道:“最初時當然是做不到畝產幾千斤,但畝產幾百斤,超過如今的水稻小麥產量還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它們都不怎麼挑地方,哪怕是稍貧脊一些的坡地、旱地,只要能灌溉,那麼它們都能生長。而且經過一些年的選種和積累種植經驗,它們的產量,必然會接近千斤,甚至超過千斤。到那個時候,我華夏人口,便可以由如今的八千萬,一躍至四萬萬……”

對此葉暢深信不疑,在他另一世的記憶當中,華夏古代人口的極限就是五千萬,每當超過這個數字,因爲土地與人口的矛盾引發的亂世就會對人口進行消滅。直到江南被充分開發之後,這個數字上限增到了一億,但是在土豆、玉米、紅薯等美洲高產農作物傳入、推廣之後,這個數字則暴增到四億。

“四萬萬……”這個數字嚇了李騰空一跳,五倍於今的人口,到哪兒去有那麼地方住?

“對,四萬萬……我此前一直擔憂,因爲產鉗、孕嬰護理之改進,如今人口增長極快,這些新增之人,如何將之養活,現在不虞此事了,回遼東之後,我便要下令鼓勵婚配”

李騰空聽得這裡,又有些抑鬱不樂,畢竟成親這麼多年,竟然還無一子半女。莫說已經有人在她耳畔嚼舌,就是沒有人說,她自己也覺得愧對葉暢。

葉暢此時興奮之中,沒有想那麼多,只是沉浸在自己對未來的構思之中:“自然,人口增長,絕非一時半會之事,我料想推動得當,華夏人口在三十年後可翻一倍,約有一萬萬五千萬人,再二十年便可又翻一倍,三萬萬人……四萬萬人那一天,我們怕是看不到了,但無妨,只要有一萬萬五千萬人,我們便足以向北、向西、向南,將所有宜居之處,都變成我華夏農夫的糧田菜園”

見他興奮,李騰空也不掃他的興致,抓住他的手,好一會兒,慢悠悠地道:“真希望能陪你看到那一日……”

“自然能看到,空娘,到時咱們可以遊遍華夏,你不是想去匡廬麼,到時我們乘着轍軌列車,周遊天下,看看各處風景”葉暢琢磨了一下,他如今三十歲,有三十年時間,有如今的實力,又得了玉米、馬鈴薯這意外之助,三十年推動華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哦……”李騰空應了聲,卻無聲無息地嘆了口氣。葉暢雖然隱約覺察到了,但因爲太過興奮,所以將此忽略了。

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47章 絕唱餘音猶繞樑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
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27章 皇公子瑁(上)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327章 前怨就此樑上懸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290章 主客易位有誰知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474章 千軍齊呼清君側第81章 胡狄盡是中山狼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466章 又見李氏生平陽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25章 不可回絕勢必得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369章 陰狐暗隱挑心猿第370章 西陲烽火翻陣雲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246章 長安水深如寒淵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47章 絕唱餘音猶繞樑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196章 長安城中急風雨第253章 紫幔遮溷錐破李第15章 是非又來(下)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22章 討個彩頭(下)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63章 邀朋攜友呼同往第119章 借取天火效燧人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420章 新有傳奇傳長安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418章 何意葉暢竟殺我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448章 反覆無常爲官宦第28章 誰來作證(上)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69章 臥龍谷中起文房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414章 唐律疏議藏毒方第108章 欲造神舟訪仙山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27章 皇公子瑁(下)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249章 爲我漢人謀遠計第348章 欲拒猛虎引豺狼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153章 武爲止戈忘戰危第377章 大角歌裡礪刀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501章 衛國無患多君子第400章 明火執刃攔路前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436章 巧婦難爲無米炊第450章 葉暢雪夜入上蔡第7章 前世情人(上)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60章 當斷須斷偏難斷第230章 雪火勝負兩重天第29章 初雪受罰(上)第312章 娘子軍破夜曲江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