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

“果然是李邕的儀仗”

葉挺吸了口冷氣,自家小郎君當真是料事如神,知道李邕這堂堂郡守,也親自來此。

“他自然要親自來,你道他真是爲韋堅、皇甫惟明覆仇?”葉暢冷笑了聲

對這個李邕,在另一世,他只知道其人與李白、杜甫和高適等人都有交遊,關係尚可,後來被李林甫害死,哦,還有,他是個很好的書法家,靠着給人寫墓誌銘、神道碑賺了不少錢。

不過此世,他對李邕瞭解更多一些,畢竟兩人的交遊範圍還是有所交集的,在初入長安之時,賀知章、張旭等人曾提及李邕的一個傳聞。

據聞李邕初至北海時,手頭正緊,恰此時日本國使者來大唐,爲海浪吹至北河登岸,李邕見其所攜財貨甚多,竟然一邊招待日本使者,一邊遣人將其船盜走,謊稱是爲風浪所摧。

而日本使者雖然有所懷疑,卻不敢說什麼,他們所攜帶的國書也隨船一起消失,根本不可能進入長安,便只有回日本一途。李邕造好新船,派水工送日本使者回國,暗地裡卻告訴這些不願意冒風浪之險的水工,只要出行幾日,將日本使者全扔進海中便可以回來。

於是日本國的貢物,便成了李邕窮奢極欲的資財,饒是如此,他還是不斷伸手向公庫。他雖有養士、愛士之名,實際上卻是用貪污豪奪來的財產換取自己個人的私名。

此前張說將他下獄論死的罪名,就是貪污,便是願意捨身替代他的孔璋,亦知此事,在給李隆基的求情上書中勸李邕“率德改行”,可是李邕卻並未吸取教訓丨仍是屢屢伸手。

只因他才高名重,又頗養士,所以士林當中,他名聲尚好。

既然知道李邕的品性,葉暢如何不能猜到李邕所謂爲韋堅報仇實質是什麼

以此爲藉口,想要從葉暢這榨取好處罷了。既然如此,他不親自來,怎麼能放心別人經手?

“李太守儀仗在此,還不速速靠岸?”又有大叫道。

李邕看着船,只等船上人迴應。他不是不可以立刻下令以火攻船,只不過這樣一來,未必能得到活的葉暢,自然也就得不到葉暢那龐大的財富了。更何況,依他所想,葉暢這船上,定然還有不少財貨,燒了甚爲可惜。

船上又安靜了會兒,然後一個身影閃出來,只不過這個身影有些遮掩,大約是怕岸上用箭射。

然後李邕便聽得那身影說道:“某修武葉暢是也,李北海何在,既邀某來此相會,爲何興此刀兵?”

“葉暢,老夫在此,你還不束手就擒”

聽得葉暢這話,李邕斷定,此人已經膽寒。雖然葉暢身邊有個擅射之人,可是李邕倒膽大,挺身上前,在兩名衛士持盾護衛下遙聲道。

“李北海,你此言何意?”

“你這奸賊,如何妖言惑衆,害了韋尚書與皇甫大夫”李邕揚聲喝道:“老夫知你奸詐,狡猾如狐,故此誘你來此。老夫佈下天羅地網,你如今插翅難逃,束手就擒,招供是何許人指使你,老夫可做主,饒你不死”

“我曾在邊關立功,你不可捉我”

“論功,你這奸賊與韋尚書、皇甫大使何如”李邕鬚髮皆張:“還不快快靠岸就縛,莫非真要老夫下令放火焚船不成”

“李太守,我有要事在身……”

“咄,休要花言巧語,無論你有何事,都乖乖束手就擒”

彷彿是被李邕嚇着了,那船開始緩緩靠岸,但在離岸丈許時停住。『?』李邕向左右看了看:“能衝上去麼?”

“船頭太高,要搭舷板方能上去。”

聽得此語,李邕又喝道:“放下舷板,葉暢,你自己出來,老夫保你不死

“如此來說,倒要十分感謝李北海了。”葉暢的聲音卻依然冷靜:“只不過,李北海,你真敢捉我?”

“你不過區區賤民,捉你如擒一犬耳”

李邕乃世家出身,他父親便是名士,對於葉暢這等人物,原本就有些看不上眼,如今雙方反目,他言談間更是不客氣。

“果真如此?”

李邕雙眉一豎,正待再喝罵,身邊人勸道:“李公,莫逼之太急,免得狗急跳牆啊。”

“哼,放心,老夫正欲摧折此輩。”李邕低聲應了一句,然後又揚聲道:“葉暢,你有些虛名罷了,老夫乃堂堂北海太守,下令拿你,莫非你還敢反抗

“只怕李北海你還沒有資格拿我。”葉暢冷笑道:“舉火”

原本船上模模糊糊的光線很暗,葉暢又遮遮掩掩,故此衆人都看不清他,如今一聲舉火,衆人不禁一愣。

葉暢一身鎖甲,外罩綠袍,看上去英氣逼人,威風凜凜

“他披着甲”便有人吸着冷氣道。

一個平民,擁有武器乃是合法,可若是披甲而行,那就是意欲爲盜李邕初時一愣,然後大喜,葉暢這可是送上門的罪名

“葉暢……”

“李公,李公”

旁邊眼尖的手下輕輕拉着他,將他的喝罵打斷,李邕回頭問道:“何事?

“李公,他的衣裳,服色……是綠色”

“綠色……嗯?”

李邕愣住了,仔細去看,果然,雖然火光下不是很清楚,看不明白是深綠還是淺綠,但葉暢甲外罩着的衣裳,確實是綠色。

綠色衣裳,卻不是能胡亂穿的,大唐之制,三品以上官員服紫,四、五品服緋,六、七品服綠,八、九品服青。葉暢穿着的綠色衣裳,是六七品官員纔有資格穿的。

想起方纔葉暢那句話,李邕的心登的一跳。

“葉暢,你竟然敢僭越,假冒朝廷……”雖然心中浮起一個念頭,李邕反應還是很快,正準備給葉暢再安上一個罪名。

可葉暢的反應比他還快:“李北海,你有儀仗,本官就沒有儀仗?”

然後,葉暢身後便多了一批儀仗,火光照耀下,可以看得分明,上書“襄平守捉使”、“振武副尉”、“積利州錄事參軍”、“飛騎尉”等一串名號。

這廝竟然……有官職在身

李邕目光呆滯起來,他得到的消息,葉暢辭了他的府兵軍曹之職,已經“告老還鄉”去了,卻不曾想,葉暢身上竟然還有這樣一副行頭

“本官奉命巡視遼東之地,不過途經北海。李邕,你設計欲擒本官,莫非欺本官官小職微?”

葉暢身邊舉儀仗諸人,盡皆被甲,一個個殺氣騰騰,這都是上過陣的,卻不是一般的儀仗。

“你……”

“本官又奉有聖人密旨,准許便宜行事,你星夜帶兵圍我,反跡昭彰,叛逆之心,如同星月——李邕,你敢謀反作亂”

葉暢又是一聲喝,李邕身邊所帶,不是差役就是士兵,聞言都是暗暗叫苦

這是典型的神仙打架,小鬼爲難,李邕是官,葉暢也是官,李邕官大,可葉暢卻揹着聖人密旨,他們夾在中間,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李邕此時也是心亂如麻。

他的消息是從李適之處得來,他一直是鐵桿的李適之黨,而且自詡有宰相之才,若是李林甫倒了,自己便有可能入朝,即使不能爲相,六部尚書之職也總跑不掉一個。可現在他發覺一個可怕的事情,那就是身爲宰相的李適之,竟然不知道葉暢何時成了什麼襄平守捉使、積利州錄事參軍

襄平也好,積利州也好,如今名義上屬於大唐安東都護府管轄,實際自四十年前營州亂後,大唐對這一片地方的控制就近乎喪失,便是傳個命令,也需要跨海而去。襄平守捉、積利錄事,這兩個實職官銜都算不得什麼,但好歹葉暢是官,既是官,李邕就不能隨意去緝拿,否則葉暢栽過來的謀反作亂的罪名就座實了。

而且看左右隨從,只怕他們也不會真正上前捉拿葉暢。

“你這奸賊,用韋尚書、皇甫大夫的血染紅了自家的大門……好好好,你就等着老夫的劾章吧當初張氏兄弟權傾天下,老夫尚敢當面摧折之,你區區小兒,又能如何”

李邕所說的摧折張家兄弟,乃是在武則天時的事情,敢於彈劾武則天的兩位面首,這是他人生之傲事,故此掛在嘴前。葉暢卻不買這筆賬,幾十年前的功勞,已經讓他免過一回死,現在還說出來,也不嫌丟人

“面折張家兄弟的李邕,開元十四年時便已經死在嶺南了,如今的李北海,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既是撕破臉,對罵葉暢怕過誰:“可惜了孔璋,可惜了孔璋若於年後青史之上,不會贊他壯士義氣,只會說他有眼無珠”

“氣氣煞老夫”李邕怒喝了一聲,自知罵不過葉暢,轉身撥馬就走

再罵下去,除了自取其辱之外,不會有別的結果。現在既然得知葉暢是官身,就不能用欺負百姓的方法來收拾他了,或許……該想想別的法門

他這一走,隨從而來的衙役官兵自然也偃旗息鼓,灰溜溜地又跟着他離開。回到駐地之後,李邕又下令拔營,徑直回北海郡治,底下諸人少不得怨聲載道,李邕只作沒有聽到。

他心裡還是有幾分畏懼的。

葉暢能“誣告”韋堅等,自然也能誣告他,若是今日將葉暢拿下,落到他手中的是一個平民,自然任他揉捏。可是葉暢竟然也是官身,那事情就脫出了他的控制了。

必須儘早了結此事

想到這裡,李邕嘆了口氣。他如今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想法子化解,可是方纔得罪葉暢太深,雙方撕破臉了,想要化解幾無可能,除非將李白、杜甫這兩位與葉暢交情極深又與自己交好的人請來充當中人,或許還有幾分希望。但這樣做,自己在李、杜二人面前就可謂顏面盡失,在士林之中的名聲也會因之大損

前倨後恭,那是小人行徑。

既是如此,便只有另一條路,就是將路走到黑了。

想到這裡,李邕陰沉着臉,慢慢尋思着哪有合適的人手。

回到北海,已是次日下午,李邕不顧沿途勞累,立刻令心腹去找人,待得晚邊之際,心腹回來稟報:“人已經來了,依府君之令,從側門入內,未曾讓人發覺。”

“好,好,請去後園相見”

待心腹出去之後,李邕坐着發了片刻呆,然後咬牙切齒起身:“當斷不斷,必受其害——葉十一,這可是你逼我的”

他到了後園,便見着一人娉婷立着,當下輕咳了一聲,背手走了過去。

那人見着他,頓時拜下:“陳氏見過恩公,恩公萬安”

“陳家娘子,不必多禮。”李邕看了這個美貌女子一眼,然後收回目光,長嘆了一聲。

“恩公何憂,如有用到奴處,奴萬死莫辭”那女子道。

“卻有一事,如今朝中奸邪當道,正人斥退,韋尚書、皇甫大夫、王大夫,皆大唐柱石之臣,有大功於國,卻爲小人構陷,韋、皇甫不幸身亡,王亦遠竄荒僻。我心中常恨,這小人不除,國事難安”

陳娘子默默聽着,眼中閃動着怒火。

“前些時日,我聽聞構陷諸公的小人到了咱們這邊,便欲誘來將之捕殺,不意此人靠着出賣忠良,竟然得了官職,我倒不好下手了。”

“恩公之意?”

“此人既到了我境內,總不能讓其走脫,我之意很簡單,既是不能明刑正典,那便請勇士行專諸之事,刺殺於他”李邕聲音沉穩地道:“我知道你隨公孫大娘學習劍術,技藝精絕於一時,故能千里追蹤,殺仇人於京畿,請你前來,便是想要勞煩於你。”

“願爲恩公效死”陳娘子決然道。

“也不必死,如今在我地界,殺了那廝之後,你自脫身就是。那廝仇敵滿天下,只要你手腳做得於淨,誰都懷疑不到你頭上。”李邕自嘲地笑了一下:“也是老夫無用,除奸去邪之事,竟然要勞動你一位婦人。”

“恩公何出此言,若非恩公,奴奴已被明刑正典矣”陳娘子道:“奸人當道,恩公雖是正人君子,卻總是獨木難支……恩公,事不宜遲,不知那小人身在何處,又是何等身份,姓字名誰?”

李邕微微眯住眼睛:“此人如今就在博昌縣,我已令人鎖住大清河河道,不令他走脫。他藏身於船上,姓葉,名暢……”

“葉暢?是他”陳娘子驚呼了一聲。

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
第239章 香餌之下隱銛鉤第27章 皇公子瑁(中)第168 欲善其事利其器第242章 冰海重開回鄉路第415章 亂賊逆謀驚天起第376章 進退兩難怛羅斯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452章 太醫此來傳真意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75章 願以重禮爲謝儀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03章 橋底中流楫擊浪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第375章 恩威並施收軍心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166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178章 扶傷救死論罪功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285章 去途漫漫斷人魂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64章 竟是天家貴子息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408章 風雲際會暗潮隱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282章 重山千萬馬蹄輕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一二二今日蠻女效阿瞞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92章 縱有手段難脫網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132章 大慧竟是僧一行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155章 欲求高臥恐難得第378章 豪雨滂沱各療傷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338章 夜深籠燈細端相第344章 三百璃珠定勝負第505章 自古世間無十全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42章 窮則仁禮達則濟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