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

夏風夾雜着花香,遍卷山林。

葉暢伸了個懶腰,慢慢從亭子裡坐起。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淳明,可有俗客來訪?”

裝模作樣扮演着真正的臥龍先生,他問侍立在前的淳明。

“有。”淳明很誠實地道:“焦郎君回來了。”

“好你個葉十一,竟然說某乃俗客!”那邊焦遂的大嗓門已經傳到了,他說得這般流暢,顯然是已經喝了酒:“你葉十一便是諸葛亮,我也不是三顧茅廬的劉玄德啊!”

“咦!”葉暢坐正身軀:“原來你也知道這個典故?”

“如何不知,我啓程時,長安城中已經到處都是《繡像三國志話本》,如今正到了三顧茅廬之時!”

葉暢改進活字印刷,使用銅活字之後,印刷的質量明顯提高,成本也如他所料想的那樣降了下來。按照自己的記憶,再由方氏進行潤色加工,出的第一批試水作品,便是他的年畫,而年畫略做裁剪裝幀,就成了如今在市面上流行的《繡像三國志話本》。

原本他是想出《新世說》的,只不過《新世說》第一次印出的根本無人問津,倒是作爲年畫的《繡像三國志話本》大受歡迎。

這讓葉暢沒少被方氏嘲笑,雖然《新世說》也有方氏出力。

如今整個話本出了十二卷,劇情剛剛過了舌戰羣儒,上一卷是長阪坡,再上一卷便是三顧茅廬。這三卷都是本月初的,沒有想到焦遂在長安就看到了。

大唐雖是文化盛世,但實際上娛樂卻少,特別是書籍,總看昭明文選與幾本詩集,實在沒有什麼意思。葉暢的話本,正好填補了這種空白。

“長安城中賣得如何?”葉暢也很感興趣地問道。

“那還用說,洛陽紙貴,東市西市的書肆裡,每天都有人上門來指名要這個,街頭粗製濫造的仿品,都能賣到一百文一本!”

如今書價甚貴,這《繡像三國志話本》一卷桃園結義售價乃是二百五十文,在書中已經算是便宜的。出於慎重考慮,第一卷僅印了五百冊,兩百冊送往長安,兩百冊放在洛陽,剩餘一百冊纔在其餘各地發賣。

結果是一搶而空。

第二卷便印了一千五百冊,同時還加印了一千冊第一卷。結果仍然是一搶而空,不僅如此,外地的客商都趕到修武縣來,指名要訂這書。

以如今的書價,印數二百五十冊,便足以保本,五百冊便有利可圖,到現在,已經每卷印到了四千冊,這纔算是漸漸飽和,而每卷話本的總收入,也達到了千貫之多。

扣除成本,利潤高達**百貫!

只出這一書,便足以讓葉家昌隆長久了。

“洛陽紙貴之事,某一向只當是傳聞,不意如今見之。”焦遂又讚了一句,然後笑道:“不過,某雖不是劉玄德,卻也是來三顧的,奉命來給葉郎君送信,那人自己,只怕也在半途之中!”

葉暢有些無趣地揮手:“你便是喜歡給我惹麻煩,當初是爭牛案,此次又是什麼?”

“非是某給郎君你惹麻煩,實是你如今聲名太響。”焦遂笑道:“而且,某也覺得,以你之才,若不出來爲國效力,實在是一大憾事!”

“休說這些無趣之語,太平之世,我輩無用武之地也。”葉暢道:“究竟是何等事情?”

“一夥六詔的南蠻,在長安城中走門路走不通,也不知是從哪兒打聽到,咱們球市紅火,仰賴於葉郎君你之智計,你有門路可直通玉真長公主處,便來尋上我們。”

“六詔的南蠻?”葉暢訝然道。

所謂六詔,在來此世之前,葉暢只知道一個南詔,南詔的首領皮羅閣被李隆基封爲雲南王,還賜名蒙歸義,統一了整個六詔。

“那個南詔還未統一六詔諸部?”他有些好奇地問道。

“南詔步步緊逼,若再想不出對策,咱們部族就要完了。”

就在葉暢與焦遂談話之時,修武縣城中,一夥南蠻正聚攏於一處。

他們當中爲首者,竟然是一個女子,這女子長得甚是俊俏,一身銀飾,目光靈動,知上的衣裳,也是中原少見的白疊布。

“可是咱們能有什麼法子,唐天子明擺着偏向南詔,咱們無能爲也!”另一蠻人道。

衆人的目光都看着那爲首的少女,少女咬緊牙,眼中露出兇悍的光芒:“所以,這位葉郎君,就是一定要請出來幫忙的,他就是我們的孔明先生!”

當初諸葛亮渡瀘水伐不毛,威德並施,南蠻爲之心折。雖然也有南蠻編出什麼孟獲七擒諸葛亮的故事,但實際上,苗蠻諸部對諸葛亮是非常推崇。

“正是,若在大唐尋不得支持,我們就去尋土蕃人支持……”

“胡說,土蕃人點了名要咱們郡主去和親,而且若不是他們瞞騙,我們部族又如何會到這般下場?”

“休要吵了,若是唐天子果真不助我部,那時去土蕃也不遲。”那女子開口道:“爲了我們部族,便是讓我去土蕃和親,我……我也心甘情願!”

衆人都沉默了,好一會兒,有一年長者道:“但願……能請到那位臥龍先生。”

“三顧,他們唐人中的繡像畫本里不是說要三顧麼,我們備厚禮三顧就是!”

“若是三顧都不成呢?”還是有人說喪氣話。

“若是三顧都不成,那就用其它法子,我就不信,咱們就不能把那位臥龍先生帶回去!”

衆人說了半天,那個少女悵然嘆了口氣,也只是說罷了,於事無補。

他們在修武呆了一夜,次日大早,便備足禮物向臥龍谷而來。

離着吳澤陂還有一段距離,那少女就“咦”了一聲:“我們一路行來,大唐繁華則是繁華,卻無如此境讓人驚歎者……原因爲何?”

“乾淨,這邊官道都乾淨,道路兩側溝渠皆清理過……看來本地親民官頗有才能……”

“你們這些蠻人卻是說錯了,咱們這邊乾淨,那是葉郎君說的,污垢之地,必有毒蟲潛藏,春暖之時,易生瘴癧,故此今冬他帶着咱們把這些都清過了!”旁邊一個行人聽到他們說話,倒也不怕這些蠻人,哈哈笑道:“清淤除穢,朝廷雖是早有明令,可鄉野之地,誰會理會?”

大唐法律之中,是禁止向街道上潑倒污穢的,若被發現,官府可以捉人去打板子,只不過實際執行上並不是那麼嚴厲。

“葉郎君說話,你們如此聽?”

“那是自然,你們可是不知,聽葉郎君話的,去年家裡都多賺幾貫錢,不聽話的,就算沒有遇着什麼變故,也只能看着別人賺來的錢幹流口水。”

那蠻人少女聽到這,眉眼彎彎露出笑容,她這一彎眼,眼廓如月芽兒一般,煞是動人。答話的路人見了不禁一呆,心中暗暗讚了聲:蠻人雖是未曾開化,但這小娘子倒是極美!

與那路人作別之後,蠻人少女繼續前行,她的心情似乎好了一些,旁邊人見了不禁問道:“郡主,你怎麼高興起來了?”

“自然是因爲聽得那人說的,那位葉郎君有幾分本事了。”

“也不過是會清淤除穢罷了,還算不得什麼本事,咱們要的是能上陣的勇士,若是能領兵打仗,象諸葛孔明一樣的文人也好……”

“你們說錯了,爲何南詔勢力日強,而咱們其餘五詔日弱?除了唐人偏向南詔之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南詔日益富庶。這位葉郎君有富民之策,他還是一個百姓,便能讓縣人富裕,若到了我們那兒何愁我們越析不富起來!”

“而且以一介布衣隱士,便可號令一縣之民,此等人物,必是雄傑,領兵爲將,當能令行禁止,士卒樂於效死!”

蠻人少女說到這,在馬上立了起來,舉目遠眺,彷彿那位葉郎君就在前方:“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見到他了!”

她終究是走馬觀花,因此對具體情形不是很瞭解。葉暢哪裡能號令一縣百姓,不過是吳澤陂附近幾個村子百姓對他最爲信服罷了。

衆人繼續前行,他們雖然人數不多,就是七個人,卻帶着十餘匹馬,都是那種較爲矮小卻能負重遠行的滇馬。空着的馬身上,揹着駝子,裝着他們此行的禮物。

前方出現了一個村子,村子規模比較大,怕是有百餘戶人家。村口處老槐樹下,樹着一個牌子,那牌子上寫着字。只不過這些蠻人當中,並沒有識字者,因此立在槐樹之下。

恰巧此時葉櫛揹着工具出來,見到這羣蠻人,他倒不懼,上前喝問道:“你們是何人?”

蠻人少女見葉櫛相貌堂堂,又揹着工具,便用略顯生硬的唐語問道:“奴等爲六詔之蠻,郎君可是葉暢?”

“呵呵,你們也聽說過葉暢之名,卻如何將某看成了他,某乃葉暢族叔。”葉櫛笑着捋須道:“不曾想十一郎之名,連你們這些蠻人都也聽聞過了。”

蠻人少女粉頰微泛紅暈,知道自己認錯了人,忙行禮告罪:“奴等一路北上,除卻長安這般大地方,唐人百姓,少有敢上前問話者,今見郎君膽氣不凡,故此以爲便是葉郎君。恕罪,恕罪!”

“有何膽氣不凡,在我們吳澤陂,便是三尺之童亦敢喝問於爾等。”葉櫛昂然道:“有十一郎在,我們吳澤葉氏,不缺膽氣!”

這是實話,僅僅是不足一年時間,吳澤葉氏就從當初的一個地方上的小宗族,到現在取代劉家成爲附近勢力最大的宗族之一。葉氏人物的見識,也隨着葉氏族學的開辦而擴展。

便是元月二十八日起,葉暢在臥龍谷中正式開辦葉氏族學,遍選族中子弟兒女入讀,每日上半日課,授予識字、算數,他自己爲老師。

他還不禁大人前去旁聽,只是在族學當中要遵守紀律罷了,一般大人,耐不住性子,不願意去,可是葉櫛不然,他早就知道,從葉暢那邊學得幾分本領有多大作用,因此幾乎日日都來。

族學一旬上八日學,每月初一、初十、十一、二十、二十一和三十日休沐,這有異於常的教學安排,鄉民也不覺訝異。

“奴等萬里迢迢,便是來拜謁葉郎君,煩勞郎君引見,必有謝禮。”那蠻人少女道。

“順着這條道,徑直前行,便是臥龍谷,在臥龍谷口,自有人招呼你們。”葉櫛指着左側的一條道路:“某還有事,便不奉陪了。”

他說完便離開,蠻人少女看着他背影微微喟嘆,邊上一個蠻人微怒道:“這漢子好生無禮!”

“休要給人聽道了。”蠻人少女嚇了一大跳。

“漢子”在唐之前,並不是什麼好話,乃是胡人嘲罵漢人男子的話語,如同漢人稱胡人“胡兒”一般。那蠻子有些不服,蠻人少女嘆道:“你啊,一路上見那些唐人,有過這等不喜熱鬧者麼?咱們萬里迢迢來此,方纔那郎君不湊上來看熱鬧,又不爲謝禮所動,真丈夫是也!不愧是葉郎君族人,看到他,我對那葉郎君更是嚮往……”

“想必是個受人敬重的長者。”那蠻人也道。

衆人都是點頭,在他們看來,能擁有這般影響力與能力的,只有可能是年長的智者。

順着那道路再行,便看到道路兩側都種着小樹,有童子在給樹澆水,見到他們也只是好奇地擡起頭來觀看,卻沒有一人尾隨。蠻人少女此時在心中認定,葉暢就是自己一直在找的那個人,因此都迫不及待地要見到葉暢本人了。

馬到站前蹄聲輕,遠遠地看到一片樹木遮住去路,蠻人少女便估計到了臥龍谷。她翻身下馬,牽馬前行以示恭敬,身後的諸蠻雖然還有心中不服者,卻不敢不從。

到得谷口,便見一個僮子正站在門前,蠻人少女上前見禮問道:“小郎君,可是葉暢葉先生隱居之臥龍谷?”

那僮子正是淳明,見着蠻人模樣,好奇地打量了幾眼,然後還禮:“正是,娘子可是越析詔來人,我家郎君已經等候多時了。”

一邊說,一邊將衆蠻人向谷中引去,葉暢所在並不遠,就在那迎客亭中,與焦遂、杜甫正在聊天。

杜甫也是今早剛剛來訪,他年紀較長,葉暢便讓他坐了上位,至於焦遂,便是坐了上位也沒有正形。

那蠻人少女目光在衆人身上一轉,她識得焦遂,便對焦遂一笑,然後來到杜甫面前,長拜下去:“越析女阿詩瑪,唐人名字於娓,見過葉先生!”

衆人愕然。

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
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6章 蒸餾原理(上)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171章 誘汝入彀虞詐間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33章 骨笛之聲(上)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19章 暗夜來人(下)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273章 營田副使勸農司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20章 可有主意(下)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47章 進退維谷失所據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177章 機關算盡猶餘恨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172章 欲與皇甫不戴天第428章 重任得遂平生志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346章 彩雲之南可築城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一五零道雖殊途亦相謀第472章 言之不預禁菸火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100章 座中孰人爲今亮第297章 捷書傳來百態生第158章 白首相知猶按劍第250章 水晶廊內紅顏喜第438章 須藏見血封喉匕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52章 兄仇弟恨牽撲朔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506章 由來宵小少擔當第352章 虜酋賊首欲遁逃第193章 一行出宮無人覺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340章 豈因私怨致國殤第233 誰人更掃黃金臺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515章 大食學者遊廣州第139章 掌中一字印玄機第219章 最是無情天家子第441章 捷書飛至動人心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41章 帳下膝行拜殘胡第208章 血色空碧心自涼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99章 何來蠻女淡梳妝第317章 病虎遺言託心腹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01章 別有天地可建功第398章 無奈名臣難相近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38章 不信將軍可挽天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86章 噓寒送暖我所願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88章 東牀袒腹無逸少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161章 閹宦豎子問舍田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50章 洱海蒼山焰正高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256章 孰爲奸細空穴風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72章 未料後院火難妨第274章 遼東胡馬鳴糾糾第109章 先至天街聞市賽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