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

鐵橋城在磨些江南岸,那得名由來的鐵橋,就在城北。這是土蕃進入雲南的必經之道,故此一向有重兵把守。

不過隨着南詔背唐投靠,鐵橋城的守備鬆了許多,而此次南詔求援,論若贊將大軍出征,鐵橋城裡就只剩餘兩百多軍士護衛。

一般情形下,這兩百多軍士足夠了。不僅城池堅固,更重要的是地勢險峻,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便是專爲此等地形所設。

地險,人安,故此城中守衛多有懈怠。善直位於高處,拿望遠鏡觀察了許久,見天色已暗了下來,當下下令:“我先領三十人去奪城門,你們見我得手,即刻接應”

他心中憋着口氣,那日在隱賢莊與王羊兒交手,被王羊兒摔了一個跟頭的事情,讓善直感覺到壓力:此前葉暢麾下,他勇猛不作第二人想,便是南霽雲,步戰亦是有所不如。可如今這個王羊兒勇猛異常,隱隱勝過他一籌,此次被葉暢帶在身邊,想來會立不少功勞。若自己不能努力,即使葉暢念舊情,可是對葉暢的影響也會下降。

他帶着三十人,都是蠻人打扮,就是他也扮成蠻僧,其中還有扮成婦人、老人者。這一隊人在夜幕中漸漸接近鐵橋城,卻依然被城中守兵發現,立刻有人喝問:“何人”

“浪人,奉御史論若贊之令,舉族內附。”一個精通犬戎語的上前道。

“可有御史之令?”

“有,御史令在此”

因爲他們人不多,故此城關未閉,有人出來接過那公文,見確實是蠻人內附、令劍川以北諸驛、關行方便,當下不疑有他,只是嘟囔了一聲:“爲何沒有人領你們來。”

他這樣一嘟囔,用的是犬戎語,善直聽不懂,只道是露了破縮,一手便卡住那廝脖子。

善直當先動手,其餘人也紛紛扔了揹着的行囊,抽出短刀,一頓亂殺。他們此時發動,原本不是最好時機,故此當他們向着城關衝去時,犬戎一邊怒喊大罵一邊關城門。

善直在城門合攏前一剎那,撲進了城洞之中,猱身在地,連滾了數圈,短刀在他滾動之時,不知切過多少犬戎的腳,而他自己身上,也不知中了幾下。當他起身之時,已經是滿身浴血,既有敵人的,也有自己的。

他選來和他一起衝關奪城的,都是勇士,那些人眼見善直闖到了門內,而門就在善直身後關上,一個個憤然大叫,不要命地向着門衝來。門後的犬戎竭力想要將門栓栓上去,但善直在這邊大殺特殺,他們一時間無法掛上門栓,只能用力抵着門。

門裡用力抵着,門外用力推着,一時之間,雙方僵持。善直回身一望,見身後門還關着,當下厲喝一聲,轉頭又殺了回來,短刀過去,幾如瘋狂,犬戎被他劈柴切瓜一般砍倒四五人,其餘人畏他勇猛,只能揮刃先向他攻來。

門外的唐軍正用力,而這邊門猛然打開,七八名唐軍便跌跌撞撞衝入,他們站立不穩,手中又是短刃,頓時有數人被犬戎砍翻。但他們身後,剩餘二十名唐軍亦是如猛虎出嶺般突入。

得了這些唐軍接應,善直不虞背腹受敵,大笑一聲,棄了手中刀,拾起犬戎扔下原本準備充作門栓的鐵棍,再度衝了出去。他力氣奇大,那鐵棍又重,雖然有些笨拙,可身邊有唐軍護衛,他每一擊便必有一犬戎骨折頭破,片刻間,門內的犬戎被他殺散,他領着唐軍衝進了城。

才衝入城不過數步,便聽得篤篤聲響,善直翻身閃避,身邊兩個唐軍中箭倒地。善直也不管那些犬戎弓手,他心知此刻最要緊的事情,乃是奪下城樓,當即順着臺階向城樓之上衝去。

城樓之上,原本只有幾個巡視的犬戎,大多數人手都集中在門洞之中。善直殺將上來,勇不可擋,那幾個巡視的犬戎只支撐了一會兒,就全部變成了屍體。善直乘機回望,見外頭埋伏着的自己部下已經疾奔而來,當下心中稍定。

“再撐一會兒”他在城上高叫,然後又直接躍下去,正落在一個彎弓試圖射冷箭的犬戎身上,那廝哪裡禁得住他這近二百斤的身體,口吐鮮血萎頓在地。善直又闖入五六名犬戎當中,這都是在一旁冷箭的傢伙,最讓他討厭。

“殺”

隨後的唐軍涌入城關,有人徑直將大門劈開,還有人執弩亂射,在門洞前闢開一塊空地,逼得犬戎節節後退。

此次襲擊太過突然,加之城中又少主將,故此犬戎直到此時,都未組織起抵擋反擊,靠的不過是犬戎軍士個人的奮勇。善直將他們當中最勇猛的連殺數人,他們膽氣頓消,一個個逃散回去。

“可以乘勝追擊……不過五弟曾說過,爲將之時,不可以一昧只求廝殺痛快,當知最重要之事爲何,做好最重要之事,其餘等等,都須慎重……我如今最重要的,便是奪下並守住這城關大門,以待高郎君大軍。我抄小路過來,他比我要晚些,約莫需要小半時辰纔得到……”

善直自知兵力不足,而鐵橋城中又多是敵人,不說犬戎士兵,就是此地居民,也要麼是犬戎,要麼就是懷有敵意的浪人。此等情形之下,他若繼續衝擊,散入城中,只怕未能將城內犬戎殺盡,這城關就要得而復失。他是莽和尚不假,莽中卻亦有細,當下約束部衆,令衆人尋覓物件,將道路堵住,再搜索屍體,換了犬戎的長刀、矛槊,只等着犬戎來反擊。

他這謹慎是對了,不一會兒,便見城中各處鑼響起,犬戎兵士夾着各式蠻蕃擁過來。若是他貪殺好戰,這城關得而復失,再想奪回那就難了。

既是有所準備,這些唐軍不乏手弩,又從犬戎人屍體與城頭覓來弓箭,憑藉簡易的路障,將犬戎的第一波反撲擊退,緊接着第二第三波,亦被他們擊垮。此時城關之中犬戎軍士鬥志已竭,百姓更是再無戰意。

“阿彌陀佛,那最後招數,總算可以不用……”

見犬戎與城中百姓扔下了百餘具屍體逃散之後,善直鬆了口氣。

他還有一招,乃是葉暢耳提面命的,那就是放火。

如果他不能奪取鐵橋城,就放火將之燒掉,連那連接磨些江兩岸的鐵橋都毀掉,讓犬戎也休想得到。

過鐵橋城中地勢狹窄,如今兵力又不足,若他真一把火,這座城只怕立刻會變成人間地獄。

小半個時辰之後,高適督領主力趕到,這個時候再掃蕩全城,除了零星的抵抗之外,再無人反抗。高適下令,城中所有百姓,無論是犬戎還是蠻人,通通驅離,然後拆屋扒房,將石頭、木料浸飽水後,全堆上城頭。

“這是爲何?”阿詩瑪奇道。

“此城今後只作爲軍城使用,城中不必有百姓生活,用不着這麼多房子。”這一路來,多有賴於阿詩瑪的嚮導,故此高適對她也有幾分敬意:“奪取此城,尚不算完,守住此城,方是關鍵。城中逃走的犬戎,定然會加急將消息傳回犬戎王廷,而犬戎往援南詔的兵力,此時只怕也在拼命向鐵橋城趕來。到時候,我們很有可能會面臨兩面夾擊……”

“我倒不覺得太擔心,論若讚的兵力,如今能剩餘一半就不錯了。”阿詩瑪笑道。

“哦,你對十一郎倒是甚爲放心。”

“那是自然,他的詭計多端,我是親身領教過的有時候真想不明白,爲何他這樣一個人,既可以對人那麼兇狠,又可以對人那麼……”

說到這,娓娘沒有繼續說了,神情多少有幾分惆悵。

“貧僧與公主想的一樣,論若贊就算能帶一半兵趕來,只怕用不了多久,葉暢就跟在他後邊到了,到時咱們兩面夾擊,論若讚自己沒準都得留在這鐵橋城下”善直道。

他說話的時候,軍醫正在給他包紮傷口,見他一身大大小小足有二十餘數傷痕,高適忍不住挑起大拇指:“和尚真壯士也……何不還俗,世上少一愚僧,卻多一名將”

善直哈哈笑了兩聲,卻不答應。

善直雖憨,但卻一語中的,他說的沒錯,僅僅是一夜之後,犬戎的一支斥侯便出現在鐵橋關前,確認關上犬戎旗幟已經落下之後,這些斥侯大哭回頭,沒過多久,犬戎大部隊便到了。

“看來吃了一場大敗仗,雖然無法看出人數多少,但你瞧瞧,旗幟歪斜,士兵一個個神情麻木,還有不少焦頭爛額者”從望遠鏡裡看到犬戎兵士這般模樣,高適甚是興奮,這意味着他們這邊的壓力會減低許多。

善直休息了一日,精力恢復了不少,當下請戰道:“高郎君,請令我出戰,必斬將奪旗”

“不必,昨日和尚辛苦,我令三軍準備木石,爲的便是此刻。”高適卻不准他出戰:“以我愚見,葉十一遲早兩日,早則今夜便能趕到,到時賊虜背腹受敵,咱們輕易便可獲勝”

雖是如此,接下來犬戎爆發出的戰鬥力也讓高適心驚。從巳時開始,犬戎全力攻城,幾乎是不顧一切。地方狹窄難以展開,他們每次只能投入幾百人,但每被擊退一批,另一批就踏着屍首繼續向上攻城。犬戎輪戰之下,唐軍甚至連吃中午飯的功夫都沒有,到得下午申時末,四個時辰的血戰,不僅將山道都染成了紅色,而且城頭準備好的石塊木料,都被扔光了,唐軍手中的弓箭,也已經全部射完。

直到此刻,犬戎仍然沒有露出休止之意。高適很容易理解他們的想法,若不能奪回鐵橋城,這些犬戎就將成爲異鄉之鬼,只怕終生也無法回到家鄉了。

鐵橋城前已經堆滿了犬戎屍體,這些死屍甚至形成了一個坡,犬戎完全可以踏着屍體輕易躍上城關。城上的唐軍,無論是漢人還是蠻人,個個帶傷,陣亡者也超過了四百。若非高適、阿詩瑪平時以厚恩結好這些兵士,只怕他們也要撐不住了。

“犬戎人又要來了”高適自己也是滿身鮮血,他在城牆上席地而坐,再無半點名士風範,可是還沒有喘幾口氣,便聽得兵士用沙啞的嗓子喊起來。他不得不雙拄着矛站起,只覺得胳膊、腰腿,全身上下盡皆痠痛難奈。

他回看了一眼,旁邊的善直身上傷口,已經超過五十處,可謂遍體鱗傷。見他望來,善直奮然道:“和尚尚有再戰之力,高郎君你呢?”

“總不會輸與婦人……”高適嘟囔了一聲,看着靠在牆牒上彷彿站都站不穩的阿詩瑪。

“想來葉十一就要到了。”阿詩瑪一笑,她身邊原本有二十餘名親衛,如今也只剩餘六人。

“是……無論到還是未到,咱們都要撐着。如今咱們與犬戎,都是鼓着一口氣,誰這口氣先泄下去,誰就被斬盡殺絕。”高適說到後半句,聲音揚了起來,讓周邊的將士們都聽到:“我們阻了犬戎歸路,他們若敗,就別想回去。但他們也阻着我們,我們若敗,亦是休想活着離開諸位,生與死,便在能否撐住這一口氣上,殺”

“殺”唐軍都高叫起來。

見此情景,阿詩瑪不爲人知地微微搖頭,她身邊一蠻人目光也閃了起來。

“公主,你看?”

“唐人竟然悍勇如此,若咱們無地利水土之優,不可與之戰。”阿詩瑪低聲道:“現在你總該明白,我與唐人攜手,是如何正確吧”

她如此爲唐軍出死力,族中不是沒有人反對,但如今兩族並肩作戰,眼見那些唐軍英武豪邁奮不顧身,蠻人敬佩勇士,豈能不爲之動容

犬戎此時再度攻上,衆人迎了上去,現在雙方都箭矢已絕,只能憑藉肉搏來分生死。激戰正酣之時,突然犬戎軍陣後方傳來一陣絕望恐怖的呼聲,高適抽空放眼一望,只見犬戎軍陣之後,一面“葉”字大旗在風中獵獵狂舞

“果然到了”高適大喜叫道。

“好,萬歲,萬歲”已經拼到精疲力竭的唐軍,齊聲歡呼,其音似春雷一般,在這沉默了不知千百萬年的山河間滾動

與唐軍士氣大振截然相反,犬戎軍完全沒有了鬥志,甚至有不少在戰陣之前的,拋了自己的武器,失魂落魄地跪下,眼睜睜看着唐軍刀槍襲來,既不躲閃,也不反抗

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
第120章 事了拂衣全無痕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01章 禍亂妖星聚長安第365章 未知邊患起安西第159章 孫武練兵縱宮娥第140章 呂祖一夢醉黃粱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39章 青蚨銅錢穿玄機第402章 禍國狐鼠齊相歡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55章 狽狡狐疑真鷹犬第49章 先生清貴勿言俗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299章 黃海浪底隱旋渦第146章 安得猛士護主上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138章 奇術自珍曹太樂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504章 三人殊途卻同心第143章 錄事一職隱玄機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5章 與凡不同皆變態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490章 榮華權勢皆作土第382章 宣王棄壘譽奇才第141章 金樽清酒鬥十千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197章 世事如奕人如棋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404章 書生意氣撥算籌第263章 陰差陽錯奈若何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95章 如墜冰窖座針氈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454章 山人洗耳聽道統第134章 可赴江南廣積糧第326章 擬立櫃坊匯錢河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10章 隔離煞星(上)第374章 千萬軍中千萬膽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61章 欲得成活須瘋魔第458章 叛父叛子叛將軍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200章 安得桃源攬雄強第205章 北海獵狐膽開張第96章 如墜迷霧心倉惶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508章 色厲膽薄謀無斷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349章 諸方亮相爭登場第51章 戎鏑狄矢夜鳴鶻第477章 何意變故生肘腋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185章 與虎謀皮豈足誇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473章 與虎謀皮露猙獰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148章 怒至極處無全屍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3章 昔日王孫(上)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286章 宅田禁奴方略正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63章 野外新廟舊仇敵第169章 南八神射初定計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111章 借取君王金錯刀第234章 輸肝剖效英才第116章 陸地舟車移綵樓第262章 不意千帆爭渡歌第426章 奈何蟊賊效荊軻第313章 葡萄架倒郎篩糠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432章 遼東秋風滌塵土第79章 山因高士有賢名第362章 行到盡處須放手第379章 棄軍而逃難爲將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421章 國事家事亂如麻第499章 市井之中聞真言第121章 空有飛熊不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