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吾項之上首在否

安祿山的驚愕毫不掩飾,他雖然總是自稱胡人不等禮儀,實際上卻很清楚,這個時候站在大門內的,肯定是代表李林甫來迎接他的人。。

葉暢竟然能代表李林甫?

他忍不住回頭望了劉駱谷一眼,在劉駱谷給他的情報中,卻並沒有這一點

往常據說葉暢與另一位相公李適之有些拐彎抹角的聯繫,後來隨着傳聞中葉暢舉告了韋堅、皇甫惟明等而反目成仇,但葉暢與李林甫……莫非就是因爲出賣了韋堅等人,所以才得了李林甫重用?

可就算是得李林甫重用,提拔官職也就罷了,爲何會在這裡迎候?

一瞬間,安祿山心中生出許多個念頭。

“安中丞蒞臨,有失遠迎,還請中丞見諒。”葉暢邁步向前迎出來,舉手相邀。

安祿山呵呵大笑,晃了晃手中的馬鞭:“不曾想才過兩日便又見到你了,唔……你叫葉……葉暢?”

這話甚是無禮,葉暢卻不動聲色,看起來,這安祿山對李林甫並無多少敬意,既是如此,自有李林甫去收拾他,哪裡需要葉暢再去拉這個仇恨?

“安中丞請進。”

“你在相府是何種身份,李相公爲何會遣你來迎我,莫非是相府裡沒有堪用之人了麼?”安祿山又道。

“其餘人各有職司,唯有我,乃是閒人一個,自然就遣我來迎安中丞了。”葉暢覺得有些好笑,這不是一出大唐版的宴子使楚麼?

“唔?”安祿山真不懂其中意思,但也覺得有些不對。

他看向劉駱谷,劉駱谷倒是知道葉暢言下之意是什麼,卻不敢說出來,只是提醒道:“李相公既是遣此人來迎,必是李相公門生晚輩,中丞且勿失禮。

“好,好。”安祿山哈哈一笑,隨手做了個揖,口中唱喏:“安某見過葉郎君。”

這廝倒是有二師兄的滑稽,模樣兒也十足的一個豬悟能。葉暢見他那麼大的肚皮竟然還能彎下去,總算有些明白,爲何他能討李隆基、楊玉環歡喜了。

“安中丞,請。”

安祿山跟着葉暢進了院子,劉駱谷等人自然有府中的管事清客等迎接,唯有安祿山隨葉暢同行。跟上安祿山不知在想什麼,卻是一語不發,葉暢引他入了月堂,他才洪笑道:“安某來拜見李相公了,安某來拜見李相公了”

在別人家中大聲笑嚷,實在是粗鄙之人,葉暢明知他這是有意裝成這模樣的,心裡也不禁有些瞧不起。

那邊李林甫高坐於火炕之上,沒有下來迎接。

火炕亦是葉暢的發明,如今長安城中富貴人家,都用上了這個,冬日裡以蜂窩煤燒火取暖。

李林甫不下炕,讓安祿山心中不喜,面上就顯露出來,就在這時,聽得外邊有人又道:“王求見晉國公”

“安中丞,你先暫候。”李林甫淡淡地說了一聲,然後又向葉暢點頭:“去請王中丞入內。”

王如今職司,亦有御史中丞,與安祿山正好相當。安祿山與他關係不錯,知道他是個能於之人——最會搜刮百姓以奉迎皇帝。聽得李林甫仍然不親自出迎,他不免有些詫異,可到葉暢將王迎入內之後,他更驚訝了。

在他看來甚得李隆基賞識、權勢極大的王入內之後,恭恭敬敬向李林甫行大禮下拜,起身後還向葉暢行了半禮

這可只有門生晚輩纔會做,他竟然如此恭敬

安祿山再看李林甫,李林甫仍然安坐於炕,未曾起身,只是平和地開口,向王詢問公務。

每有所問,王都是先行禮,再回答。安祿山看得清楚,李林甫的問題看似不急不徐,但次次都問在關鍵之處,而王回答之際,汗水便悄然爬上了額頭,卻連擦都不敢擦

李林甫之威,竟然如此

王答完之後,李林甫纔不鹹不淡地問他有何事來,王少不得又要請教公務,無論是什麼麻煩,李林甫都是一言而決,幾乎沒有二語。短短時間內,一些重大的朝廷公務便決斷下來,件件條理分明。

直到最後,李林甫令王回衙,他纔來得及向安祿山使了個眼色,而這個時候,原本是隨意站着的安祿山,已經不知不覺站正了。

王離開之後,李林甫和顏悅色地對安祿山道:“安中丞,在長安過得可慣?”

安祿山神情一鬆,笑着道:“長安好,長安好……”

“長安是好,安中丞這兩日除了拜謁聖上,便是拜訪羣臣。”李林甫慢慢地道:“不過,本相有一句話,要說與安中丞聽。”

安祿山訕笑了一下,沒有迴應。

李林甫不管他,只是自顧自地說道:“今日上午,安中丞又從陛下那兒來吧,聖人還留安中丞用飯?安中丞見聖人所食甚少,頗有輕視之意,以爲聖人老矣……休要急着否認,聽本相說完”

雖然李林甫一直輕聲細語,但聽得安祿山耳中,卻如晴天霹靂一般

他確實見李隆基所食不多,覺得他已經不是十八歲時能提劍殺人的英武皇帝了,可這種看法,只藏在他心中,並未與任何人說過,李林甫怎麼就知道了呢?

李林甫知道皇帝今日召見了他,這不奇怪,李林甫知道他這幾日忙着拜訪那些交好的大臣和得勢的權貴,這也不奇怪,但李林甫能夠知道他心中所想,這讓安祿山毛骨悚然。

“李相公請說,請說……”他額頭不自覺中,也爬滿了汗水,顫聲說道。

“聖人雖老,宰相依然年輕。”李林甫說到這裡,眼睛微微眯起,將身前茶几上的杯子端起來:“好生去做,好生去做哦,契丹與奚人那邊,你莫讓他們鬧得太兇了。”

安祿山激淋了一下,險些腿軟,倒在李林甫面前。他吶吶了兩聲,不知該怎麼迴應,便於脆什麼都不說,只是行了深拜的大禮,然後告辭退出。

退到門口時,李林甫道:“十一郎,替我送一送安中丞。”

шшш☢тTk дn☢C〇

葉暢親眼看到這幾乎是無聲的變化,看到李林甫是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讓安祿山從倨傲變成如今的卑躬屈膝。他心裡受到的震撼,絲毫不比安祿山本人小,李林甫與他見面時,看來還是有所收斂,並沒有將自己一代權臣的能力全部發揮出來,只是在安祿山身上,才讓葉暢看到他的真實能力。

深不可測。

兩人默默無語出了月堂,又出了前堂,直到到了前院,早已離李林甫遠了,安祿山才彷彿放下千斤重擔,長長吁了口氣。

然後再看葉暢時,安祿山的面色完全不同了。

“葉郎君,往常安某多有失禮,此前令劉駱谷向葉郎君賠罪,雖已得郎君諒解,我心中總是過意不去……葉郎君,願以上好戰馬百匹,向郎君謝罪,我會派人送到積利州去”

葉暢笑道:“如此,多謝安中丞了。”

“哪兒的話,以往不曾與葉郎君聊天,故此見面不識,今日甚爲投契,哈哈,用儒生的話說,是那個相見恨什麼來着……”

“相見恨晚。”葉暢笑道。

“正是,正是,相見恨晚”安祿山上前一步,見葉暢並無反感之意,便攔着葉暢的手:“今日才知道,葉郎君與我如此脾氣相投……”

“安中丞錯愛……”

“唉呀你莫喚我安中丞,我是粗人,你不嫌棄,便喚我一聲大哥,我稱你一聲賢弟,哈哈,我癡長几歲,若非如此,象你這般有本領的人,當是我大哥纔對”

眼見安祿山恨不得給自己當小弟的模樣,與方纔的倨傲完全不同,葉暢實在有些忍不住了。

見識過李林甫的綿裡藏針,現在又見到安祿山的能屈能伸……今日算是不虛了。

他當然不會喚安祿山“大哥”,這個雜胡根本不配

“安中丞雖是平易近人,我卻不能太過不知輕重了,若真喚了中丞大哥,第一個不放過我的,便是李相公。”葉暢微微苦笑,使出一個“你懂的”眼神:“安中丞總不想看着我挨李相公罵吧。”

“啊,哈哈,是,是”安祿山這下倒是真的有同感,方纔李林甫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葉暢將他送到門口,兩人拱手話別,轉身之際,葉暢心中浮起“不要臉”三個字,而安祿山心中浮現的則是“小滑頭”三個字。

他對葉暢前倨後恭,看在劉駱谷眼中,在李林甫府門前,劉駱谷不敢問,可離得遠了,他便低聲道:“中丞,李相公說了什麼?”

安祿山半晌不語,劉駱谷又問了一句,安祿山卻答非所問地反問道:“你看我脖子之上,腦袋是否還在?”

“啊”

“究竟在不在?”

“在,在,自然是在的……若無首績,如何能活着?”

“好,那就好,總算活着出來了……這位李相公,當真……當真……”

安祿山實在不知該如何形容李林甫,他對李林甫的畏懼算是深入骨髓了。定了定神之後,他正顏道:“李適之絕非李相公對手,今後李適之那邊的禮就別送了,加倍送到李相公這兒來。每次送禮,你都親自上門,替我問候李相公。李相公說了什麼,你須事無鉅細都記着,回范陽之後說與我聽”

劉駱谷是未曾直接與李林甫打交道,但聽到安祿山這般說,頓時明白髮生了什麼,他肅然應是。

送走安祿山之後,葉暢轉回頭,現在,他將要一個人面對李林甫了。

利用回去的這一點點時間,葉暢好生整理了一番思路,今日之事,實在太過詭異。

首先,安祿山來拜訪李林甫,應該是事先有通知的,他不一大早來,卻是午後來,大約就是自恃李隆基恩寵,不將李林甫放在眼中。這與安祿山的出身也有關係:李適之、裴寬先後任范陽、盧龍節度使,安祿山的發跡與這二位也有關係,他最初時肯定是傾向於這二位的。李林甫對此應該是心知肚明,所以今日便有意震懾安祿山。

然後,李林甫安排他來接待安祿山,也應該是向安祿山示意,曉得他與安祿山的恩怨,特別是安祿山安排刺客之舉,或許已經完全被李林甫知道了。同時,也是向李適之等人示意,證明葉暢完全投靠了他,此後李適之等人就算再有心,也不可能將葉暢拉攏回去。

最後,便是葉暢自己……李林甫對葉暢,確實與別人不同。在他心中,可能真將葉暢視爲女婿的最佳人選,既是如此,順手托葉暢一把,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若真是如此,那倒……讓人不知所措啊。

對李騰空這位女郎,葉暢很有好感,甚至可以說,是在同齡女郎中葉暢瞧得最順眼的。

若她不是李林甫的女兒,葉暢是很有興趣迎娶的,他如今年滿二十,也是到了娶妻之時。但是,因爲李林甫的緣故,葉暢對李騰空多有顧忌。

李林甫的權勢不會長久,即使持續到死,在他死後,他的敵人也會蜂擁而至,將他的家人撕得粉碎。其中最爲痛恨李林甫者,正是前後兩代皇帝的李隆基與李亨。

“先不管那麼多,只作什麼都不知道吧。”心裡琢磨了會兒,葉暢道。

再見李林甫時,李林甫問了些遼東風物,又問海外仙山之事,葉暢心中一動,便笑着道:“某敢出海尋仙,實是因爲有一樣寶物。”

“哦?”

“此寶難覓,某亦是輾轉所得,只有三具,此次來拜謁李相公,便將其中一具帶來,以爲贈禮。”

李林甫會意地笑了起來:“怕不是給老夫的禮物吧?”

“不敢,不敢。”

“我不管你是送給老夫的,還是送給空孃的,只有一句,你給我記着了。”李林甫眯着眼,看着葉暢,神情轉爲肅然:“空娘純真熱忱,你不可以騙她

這般將話挑明來,讓葉暢方纔的打算又落了空,他自詡機智,但與李林甫相比,畢竟還是嫩了。

猶豫了會兒,葉暢還是決定,繼續裝傻。

“李相公說笑了,李娘子宰相之女,身份之貴,僅次貴主。暢不過一介匹夫,專心向仙,豈敢欺宰相之女?”

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
第189章 山中無虎潑猴鬧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06章 長安大道阻且長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22章 帝鄉輾轉復見疑第303章 長安浮雲不見日第391章 黎明初照怛羅斯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81章 素衣血手仁或兇第103章 路轉峰迴洗疑嫌第38章 冤頭債主問何誰第277章 衆汪說龜麗弓輔第91章 不知孰人新少府第160章 衣被天下路多艱第199章 風止雲散將星集第395章 何處飛來無妄災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495章 孤注一擲任成敗第484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355章 磨些江上鎖鐵橋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93章 休與仇敵說賢良第147章 登門問罪探前因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301章 弦翻霹靂弩作雷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32章 車轍輪軌前有傷第464章 鐵衣寒光驚歡宴第460章 各聚風雲會中州第276章 逆賊汝祖孫萬榮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288章 遼河水深風雲揚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442章 噩耗急傳社稷危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45章 靜如處子動脫兔第11章 樑上有人(上)第403章 舊戚今爲新貴族第371章 關山萬里赴戎機第73章 聰明亦有聰明傷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357章 勇士無用求巫蠱第44章 運籌帷幄非古賢第220章 從來反覆是蠻夷第182章 天街御道逞兇橫第17章 雅俗之辯(上)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68章 細軟地契替汝藏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437章 河陽橋北馬蹄急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128章 一席話語十年書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62章 暗備金鉤誘海鰲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107章 疑是故人魂相見第25章 合歡玦碑(上)第419章 旋奏凱歌將軍還第87章 莫非前世對頭冤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15章 是非又來(上)第383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74章 一及利字皆紛攘第510章 欲與奸邪同生死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433章 舉世滔滔孰最賢第31章 少年探花(下)第411章 箭芒鋒利指阿誰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453章 紛至沓來探虛實第13章 推測身份(下)第66章 河汊浪翻賊暗藏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131章 堪爲吾師唯葉郎第9章 父女之間(上)第309章 馬不停蹄接踵忙第283章 磬盡餘勇破城行第224章 西窗共語話叛胡第385章 休令蕭牆存僥倖第485章 言者有心聞有意第405章 將此紛爭聊解悶第6章 蒸餾原理(下)第381章 虞詐亦可裹貪腸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101章 昔日葉郎今又還第24章 隱霧迷蹤(下)第513章 一輪明月照九州第184章 忘情樓臺請吃茶第221章 臨冬北風忽驟起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293章 守株猶可得狡兔第457章 一事一事又一事第98章 自此少府空模樣第478章 何愁天下無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