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黃射對陶家下手之事,劉璟多少有點耳聞,這個也在他的意料之中,黃家拿自己沒有辦法,卻可以收拾出錢出糧的陶家,斷陶家的商路就是最有效的辦法。

但劉璟沒有想到,劉表居然寫信索要陶湛爲劉琮之妾,這使劉璟心中有一股按耐不住的怒火。

他相信劉表完全知道自己和陶湛的關係,卻要橫插一槓子,把自己心愛的女人奪走,給他那個廢物兒子,這是在羞辱自己嗎?

劉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相信劉表不會是因爲溺愛兒子而強索陶湛,堂堂的州牧不會做這種出格之事,那劉表是爲了什麼?

這時,旁邊的徐庶接口道:“璟公子,恐怕州牧還是因爲你的緣故。”

一旁站有陶勝,徐庶的話不能說得太明,但徐庶這麼一點撥,劉璟便豁然明白,劉表並不是爲了兒子,而是爲了自己。

他是想通過錢糧來控制自己,劉表不願意陶家成爲自己的錢糧後盾,防止自己獨立,所以便用索要陶湛的辦法,來斷絕自己和陶家的關係,說到底,劉表的骨子還有那麼一絲半點不信任自己。

其實劉表和黃祖一樣,用的都是釜底抽薪之計,都發現了陶家對自己的重要,但劉璟還是有一點想不到的是,劉表的這招釜底抽薪之計,很大程度上還和枕邊風有關。

現在關鍵是陶家的態度,陶勝頂得住劉表的壓力嗎?劉璟沉吟一下,便問陶勝道:“家主準備怎麼辦?”

陶勝嘆了口氣,“家父答應過璟公子,兩年之內,不會考慮小女婚嫁,就是爲了這個承諾,家父特地將小女帶走,我自然不會答應州牧。”

雖然這樣說,陶勝的臉上卻要苦出水來,如果他頂得住壓力,他就不會來找劉璟求助了,惹惱了劉表,陶家在荊州就徹底完了,父親最擔心之事,還是終於發生了。

劉璟感覺到他的爲難,便笑道:“家主有什麼難處,儘管明說。”

“唉!”

陶勝嘆息一聲道:“實不瞞公子,現在陶家已經陷入了極大的混亂,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族人都對我不滿,認爲是我導致了陶家商路被斷,還有不少族人要求九娘立刻回柴桑,解釋清楚黃勇之事。

這還只是因爲黃家的壓力,如果讓他們知道州牧也在逼迫,陶家會更加混亂,按照族規,如果有六成以上族人反對,那麼家族堂便可以在宗祠罷免我的家主之職,那時,我就控制不住局勢了。”

劉璟揹着手慢慢在房中踱步,他當然知道陶家對於自己的重要,儘管他手上還有一點錢糧剩餘,但最多也只能維持半年。

坦率地說,劉璟並不想依靠荊州的錢糧,甚至黃祖會千方百計攔截荊州錢糧,斷自己的後勤補給,所以他只能依靠陶家和朱家的支持。

現在陶家出了亂子,是針對自己的毒計,他怎能袖手旁觀?

劉璟想了想,便笑道:“你可以寫信告訴州牧,九娘送去襄陽的途中被黃射劫走,讓州牧問黃祖要人去。”

陶勝的臉色有點蒼白,他從來就不是一個膽大妄爲之人,出了名的謹慎,要讓他用這種辦法欺騙劉表,一旦被劉表知道,豈不是欺君之罪?

沉默片刻,陶勝又問道:“這個會影響九娘名聲,公子還有別的方案嗎?”

陶勝一句話提醒了劉璟,確實,計策雖不錯,但會影響到陶湛的名聲,人人都以爲陶湛被黃射搶走,中間發生了什麼事,不知會有怎樣的謠言。

劉璟點了點頭,贊同他的顧慮,“家主提醒得對,此計不妥,可以不必考慮。”

劉璟又凝神細想了片刻,道:“這件事可以拖的辦法,就明着告訴州牧,九娘母親去世,現正在守孝中,一兩年內不談婚嫁,請州牧理解九孃的爲女孝道。”

旁邊連徐庶也忍不住擊掌叫好,“公子這個理由不錯,州牧一向自詡孝道,他若堅持,就是打自己臉,這個面子他可丟不起。”

陶勝不由拍了拍額頭,自己真是急糊塗了,連這個理由都想不到。

劉璟又笑道:“光這樣還不行,家主還要在信中告訴州牧,陶家運給襄陽的軍資被黃射扣押,陶家無法再給襄陽運送錢糧,特向州牧救援!”

徐庶哈哈大笑,“公子,我真是服了你了,這種以毒攻毒之計都想得出來,不錯,果然是妙計,州牧想要錢糧,就得替陶家解決問題。”

劉璟目光又注視着陶勝,“家主,如何?”

陶勝默默地點了點頭,“可以這樣說。”

劉璟見他依然面有戚容,並沒有解決問題的歡喜,便又問他:“家主還有什麼爲難之處?”

陶勝搖搖頭,苦笑一聲道:“這只是暫時解決了州牧的危機,那黃家斷了陶家商路怎麼辦?就算州牧施壓,我們運去襄陽的錢糧他不敢扣押,但別的貨物呢,從襄陽運過來的貨物又該怎麼辦?現在的問題是整個家族在反對我,璟公子,一旦我被罷免家主之位,恐怕這些辦法都無法實施。”

黃射斷陶家商路之事,劉璟一時也無計可施,不過,保住陶勝的家主之位,劉璟倒有辦法,他想了想便道:“這件事容我考慮一下,我會盡力幫助家主。”

........

陶勝告辭而去,徐庶笑道:“有些事情,公子是不想讓陶勝知道,是吧!”

劉璟微微一笑,“元直知我心也,他畢竟是家主,要維護族人的利益,所以有些事情他未必同意我做,等我做了,他就算反對也來不及了。”

這時,縣丞朱珣快步走進房間,躬身施禮道:“參見司馬!”

“朱縣丞,有件事我想向你打聽一下,關於陶家的內亂之事,你知道多少?”

........

在柴桑城東有一座佔地約五畝的酒館,叫做‘荊水居’,在柴桑極富盛名,終年客人絡繹不絕,生意興隆。

中午時分,陶羣和往常一樣,慢慢悠悠來到了荊水居酒館,他每天中午都會來這裡吃飯,已經養成一個習慣。

走到酒館門口,卻正好遇到了老友周鑫,周鑫和陶羣私交極好,可以說無話不談,前兩天,陶羣還向周鑫訴了一通苦,向他講述家主陶勝的無能和家族的混亂。

沒想到今天又遇到了,陶羣拱手笑道:“二哥,真是巧啊!咱們又遇到了。”

“陶老弟,我是找你有事,我們上樓談。”

陶羣見他一臉嚴肅,便點點頭,跟他上了樓,兩人坐好,周鑫取出一封信遞給了陶羣,“你看看吧!”

陶羣見他一臉神秘,不由疑惑地接過信,只看了一眼信皮便驚得他站起來,這竟是黃祖寫給他的信。

周鑫一把將他拉坐下,低聲道:“老弟,不要大驚小怪,保持鎮靜。”

陶羣忐忑不安地打開信,匆匆看了一遍,信寫得簡單,內容只有一個,只要他率領族人廢除陶勝的家主之位,黃祖將支持他爲新家主,並保證陶家的利益。

陶羣看得心驚膽顫,半晌才道:“怎麼會找上我?”

“黃太守當然瞭解陶家,以家族威望,除了陶勝,就是你了,你說黃太守能不找你嗎?”

陶羣呆坐了半晌,才長長嘆了口氣。

..........

半個時辰後,陶羣從酒館出來,進去時悠悠閒閒,出來時卻心事重重,這時,一輛馬車駛過,停了下來。

“羣叔,我正到處找你呢?”車窗上露出了朱珣滿臉誠懇的笑容。

陶朱兩家世代聯姻,關係極爲密切,陶羣當然和朱珣很熟,朱珣是縣丞,平時也常有往來,要是往常,陶羣會笑眯眯打招呼,但今天他卻沒有心思。

“賢侄,什麼事?”

朱珣取出一個紅布包,神秘一笑道:“羣叔一直想要的那塊商玉,我搞到了。”

陶羣最大的愛好就是收集美玉,可以稱得上是玉癡,他收集了幾百塊各種各樣的美玉,經常把自己徹夜關在房中細細品玩。

前些日子,有人要出售一塊商玉,可惜正好遇到戰爭,等陶羣得到消息趕來時,賣玉人已經離開了柴桑,令陶羣懊悔了很長一段時間,那可是罕見的商玉啊!

此時陶羣頓時喜出望外,也顧不上黃祖給他帶來的心事,開門上了馬車,急不可耐道:“賢侄,快把玉拿給我看看!”

就在這時,陶羣身後忽然出現一個黑衣人,用胳膊一把勒住了他的脖子,陶羣剛要本能地大喊,一團破布準確地塞進了他的嘴裡。

‘嗚嗚——’

朱珣冷冷看了他一眼,刷地拉上了車簾,馬車迅速啓動,向南面的軍營疾駛而去。

.........

一個踉蹌,陶羣被推進一間屋子,屋子裡空空蕩蕩,光線明亮,只放着一張單人坐榻,坐榻是一名年輕的將領,正是柴桑主人劉璟,在他身後和兩旁,站着十幾名赤膊大漢。

陶羣心中驚訝萬分,同時又極爲不安,連忙跪下行拜禮,“小民陶羣,拜見劉司馬。”

劉璟卻沒有理他,冷冷令道:“推進來!”

外面推進來一名十八九歲的年輕男子,長得俊秀瀟灑,正是陶羣最心愛的小兒子陶炳。

父子倆沒想到在這裡見面,兩人面面相覷,這時劉璟一聲厲喝:“給我往死裡打!”

一名赤膊大漢一拳打翻了陶炳,幾名兇惡的打手一擁而上,對陶炳拳腳相加。

...........

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6章 孫權野望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48章 清船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76章 孫權野望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61章 誘兵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290章 攔路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61章 誘兵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
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614章 襄陽消息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334章 劉備之憂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15章 後院失火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142章 千鈞一髮第524章 激戰成都(一)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226章 遠到的貴客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76章 孫權野望第764章 江東風雲(八)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98章 曹使到來第662章 血戰木門(中)第911章 備戰合肥第531章 漢中風雲(一)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788章 假金案(下)第976章 假道滅虢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248章 清船第719章 兵進西海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1096章 臨危救人第410章 銜尾追擊第721章 河曲設郡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823章 被迫撤軍第441章 柴桑突圍(上)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962章 合肥對峙第76章 孫權野望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513章 老將爭刀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945章 江東決策第52章 荊州第一肥缺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13章 人比海棠俏第370章 叛逃之兵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892章 心有靈犀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724章 騎兵出險谷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1106章 中原大戰(五)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449章 魯肅使楚(上)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456章 急於求和第161章 誘兵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954章 地道攻勢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290章 攔路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652章 大戰合肥第883章 陷入絕境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1074章 貨幣之戰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第100章 陶家蒙難第148章 三個流言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161章 誘兵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304章 耀武揚威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