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江夏備戰

足足睡了一個時辰,當他醒來後,已經是下午時分了,院子裡十分安靜,沒有人來打擾他的休息。

劉璟走到院門口,只見門口站着兩名侍衛,正是他們二人的忠心護衛,才使自己睡了一個香甜回籠覺,

“我休息這段時間,有誰找我嗎?”

劉璟臉上帶着笑容,語氣十分柔和,以他的身份這樣輕柔說話,兩名侍衛頓時倍感榮幸,一人連忙道:“徐長史來過,他聽說州牧在休息,便沒有打擾,離開了,他說州牧若要找他,他在城外逃民營內。”

劉璟聽他們都稱自己爲州牧,而且十分順口,估計他們已經叫了一段時間,劉璟點點頭,他確實有些事情要找徐庶商量。

。。。。。。

在西城外的空地上扎滿了營帳,四周有粗大的營柵包圍,一般人不知曉,還會以爲這是軍營,實際上這只是臨時安置逃民的營地。

從襄陽逃來的成千上萬的民衆都暫時安置在這裡,待登記完畢後,隨即會轉送去江夏各縣,這幾年江夏一直在安置難民,官員們早已經駕輕就熟。

劉璟在士兵的護衛下進了營地,營地裡熱鬧異常,幾千頂大帳內都住滿了從襄陽逃來的難民,足有二三萬人之多,喊叫、叫罵聲、孩子的哭鬧聲,顯得嘈雜而混亂。

劉璟眉頭微微一皺,他不喜歡這種混亂的局面,回頭問道:“這些難民住了多久了?”

身後兩名親兵張口結舌,回答不上來,就在這時,旁邊有人笑道:“這些難民都是流動的,有的今天才到,有的已經住三四天了,但最多不超過五天。”

只見一名官員帶着幾名手下從旁邊走來,正是伊籍,由於蘇飛已經出任安陸郡太守,他便繼任了江夏郡丞之職,這座難民營便是由他全權負責。

他笑眯眯走上前施禮道:“屬下參見州牧!”

劉璟見他也叫自己州牧,估計自己州牧之職已經坐實,他卻不知道,他在回來之前,江夏軍政高層便已商議過,正式決定統一稱呼劉璟爲州牧,這也是爲了抗衡襄陽和江陵。

在這個時代,名不正則言不順,劉璟用曹洪、李典以及一萬多曹軍戰俘換來的荊州牧之職,對於江夏的屬下們也同樣至關重要,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正名,他們效忠的是真正的荊州牧,而不是割據一方叛逆者。

這一點劉璟也很清楚,既然大家都稱他爲荊州牧,他也便坦然地接受了,他看了看周圍的難民,又問道:“這次一共來了多少難民?”

伊籍嘆了口氣道:“這次來了七萬三千餘人,加上前幾次的難民,江夏已經接收三十餘萬難民了,若不是陶家全力相助,江夏真的承擔不起這麼重的負擔,現在已經有點吃力了。”

劉璟點點頭,“如果江夏承擔不起,可以向長沙郡轉移,但有一條,不能不收。”

“這個我們明白,事關州牧名聲,絕不會不收容他們,請州牧放心。”

說到這,他見劉璟笑容古怪地望着自己,他一時不知自己哪裡說錯了,心中有些緊張,可越是緊張就越感慌亂,腦海裡糊塗成一團。

劉璟嘆了口氣,他知道這是境界的問題,如果是孫權或者劉備,他們會立刻明白,但伊籍還不行,劉璟也不想再爲難他,便對他道;“這不是我的名聲問題,他們是荊州最寶貴的資源,有他們在,就有天下,所以無論如何要保護好他們。”

伊籍只是呆了一下,便立刻明白過來了,他本身學識很高,只是長期做劉表的從事,很難體會到上位者的境界,劉璟這一提醒,他便豁然開朗,立刻抱拳施禮,“多謝州牧指點!”

劉璟笑了笑,回頭一招手,將蔣琬叫上前,給伊籍介紹道:“這位便是零陵蔣公琰,以後他便做你的從事,讓他多做些事磨練磨練吧!”

劉璟知道蔣琬是宰相之才,惟獨缺實踐經驗,讓他跟隨伊籍是最合適不過,倒不是讓伊籍指點他,而是伊籍的職位,江夏郡丞。

所有的政務都集中在這裡,各種千頭萬緒的煩事都有,但恰恰是這些繁瑣煩心之事,纔是最鍛鍊人的才能,劉璟一路考慮很久,才最終決定把蔣琬放在這個職位上。

蔣琬心裡明白劉璟的良苦用心,他心中感激,卻不表露出來,上前對伊籍深施一禮,“請伊使君多多關照。”

伊籍當然知道蔣琬,荊州三神童之一,他也明白劉璟的用意,便笑道:“我正好人手不足,蔣賢弟來得太及時了,如果賢弟沒有別的事,這就請跟我去安置難民。”

蔣琬看了一眼,劉璟笑着點點頭,蔣琬這才施一禮,跟着伊籍走了,劉璟望着他們背影匆匆走遠,他忽然一拍腦門,自己真是糊塗,忘記問伊籍,徐庶在哪裡?這麼大的難民營,讓自己怎麼找。

這時,一名伊籍的隨從匆匆跑來,行一禮道:“州牧是找徐長史,郡丞讓我帶路。”

劉璟呵呵一笑,這個伊籍還是蠻細心的,他催馬跟着隨從而行,不多時,他來到一座大帳前。

大帳前站着不少士兵,門簾敞開,裡面坐了上百名長者,都是五六十歲的老人,正在全神貫注地聽徐庶說着什麼,劉璟只隱隱聽到人手、補貼之類。

劉璟剛走到門前,便有人飛奔進去稟報了,很快,徐庶迎了出來,笑道:“州牧休息好了嗎?”

劉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路上有些疲勞,睡一覺好多了。”

他又看了看坐了一帳的老者,有些奇怪地問:“他們是什麼人?”

“他們都是各個家族的族長,找他們來商議事情,州牧請到帳中細談。”

劉璟這才明白,原來都是族長,難怪清一色老頭,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的社會都是以血緣宗族爲紐帶,往往是一個家族住在一起,大家族有數百人,小家族也有幾十人,推選德高望重者爲族長,共同管理一個家族的大小事務。

尤其在戰亂年代,家族的重要性就更顯得重要,身在一個家族內就意味着可以互相幫助,可以不被餓死,可以在戰亂中留得性命,也正因爲這樣,族長的命令就有絕對權威。

所以官府對民衆的管理,其實上就是對各個族長的管理,有事召集族長開會,官府的意志就能順利傳達下去。

所以這幾個月數十萬難民逃到江夏,看似難民人數龐大,可實際並不難管理,只要把帳篷、糧食給足,家族內部就會自己分配妥當,不用再操心到具體的每個人身上。

劉璟走進偏帳坐下,徐庶又給他端了一杯茶,苦笑一聲,“賈先生這幾天又去下雉縣了,他對火油尤其感興趣,已經去了三次。”

劉璟卻明白賈詡的心結,他不是對火油感興趣,而是不想參與對付曹操的謀劃,所以找個藉口走開,劉璟也不說透,便轉開話題笑道:“你召集這麼多族長商議什麼?”

徐庶連忙道:“屬下召集族長主要是爲了徵集民夫,我感覺武昌城防禦不足,準備加高加寬城牆,將武昌城打造成銅牆鐵壁,至少需要三萬民夫,現在已經徵集到兩萬三千人,還差七千餘人,準備在難民中徵集,今天找他們就是商議此事。”

劉璟這才明白,原來是徵集民夫,他又笑問道:“那他們願意嗎?”

“這個其實由不得他們,他們也心知肚明,關鍵是給多少錢糧補貼,我正在給他們討價還價呢!”

劉璟對這些事只是問問而已,這些瑣事是徐庶的職權範圍,已經不用他操心,他只需在最後的計劃上簽字批准,具體過程他就不干涉了。

他從沉吟一下問道:“你下午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我確實是有重要之事稟報州牧,我們剛剛得到消息,曹軍已經開始在中原大量徵集工匠,還有鄴郡和許昌的三萬工匠,也悉數趕往南陽,另外又從鄴城調動五萬軍隊開往南陽,曹軍已經開始大規模備戰了。”

夜晚,劉璟坐在書房裡,小心地擺弄他的州牧印符,州牧大印是金制,比一隻拳頭略大,是一個正方體,上面雕有一隻麒麟,做工精湛。

另外一隻印則是他的爵印,外形和從前他‘父親’留下的那隻金平亭侯印差不多,青銅鑄造,龜爲鈕,方方扁扁,只有拳頭大小,上面刻有小篆‘樊鄉侯印’。

這就是他的爵位了,竟然是鄉侯,只比縣侯低一等,漢朝的爵位十分複雜,簡單說起來,除了王爵之外,縣侯爲最高,比如袁紹爲鄴侯,孫權封爲吳侯。

再向下便是鄉侯,比如歷史上張飛被封爲西鄉侯,諸葛亮被封爲武鄉侯等等。

鄉侯下面是亭侯,著名之人有如關羽,被封爲漢壽亭侯,于禁也被封爲益壽亭侯。

亭侯下面又依次有都鄉侯、都亭侯、關內侯、名號侯、關中侯等等。

爵位主要是用以獎勵軍功,大多是戰將獲得,累功晉升,比如張遼,率呂布軍投降曹操時被封爲關內侯,平袁紹後封爲都亭侯,最後在曹丕稱魏王后晉升爲都鄉侯,曹丕同年稱帝后又封爲晉陽侯。

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131章 婉拒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99章 黃忠授藝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9章 初見劉備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31章 黑裙少女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56章 再回劉府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
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193章 先兵後禮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234章 攻心爲上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115章 出人意料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807章 驚天大案第62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717章 掃平隴西第1006章 失之桑榆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376章 江東初戰第529章 成都投降(上)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263章 匪夷所思的去處第131章 婉拒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158章 最簡單有效的辦法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835章 家事煩憂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99章 黃忠授藝第191章 浴火重生第365章 綠銅礦山第1003章 賈詡的煩惱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395章 旁敲側擊第697章 合縱連橫(下)第391章 黃忠的忠告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574章 連環雙計第356章 蘄春風雲(三)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396章 陶家自省第720章 姜維到來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547章 巡視漢中第129章 飛來橫禍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95章 蛇蠍婦人心第616章 襄樊危機第808章 清算士族第777章 江東風雲(二十一)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9章 初見劉備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1094章 攻克函谷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925章 宛城之困第1002章 平定河西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1046章 兩使會交州第618章 來歷不明的敵蹤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31章 黑裙少女第179章 反攻柴桑第402章 以武拒婚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489章 巴蜀夢破第399章 天子封爵第863章 匈奴奇兵第56章 再回劉府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144章 陶府弔孝第936章 海外軍城第112章 正是良辰美景第929章 吳郡破局第930章 逃離吳縣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586章 緊急商議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1056章 兵壓蒼梧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991章 夫妻交心第712章 王妃與家事第154章 需要做一個徹底了斷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