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襄陽消息

外書房裡剛剛點燃了火盆,但房間裡卻很寒冷,徐庶坐在火盆前搓手烤火,今天雖然是難得的休日,但徐庶在家中也坐不住,他在昨晚終於完成了劉璟‘交’給他的任務,今天特地趕來和劉璟探討。

這時,‘門’開了,劉璟裹夾着一陣寒風走了進來,歉然笑道:“房間裡很冷,要不我們去貴客房,那邊更暖和一點。”

“不用了,這裡烤火就不冷了。”

今天兩人都穿得很隨意,不是朝日,兩人也去除了那些繁文縟節,就彷彿朋友之間聚會,這也是劉璟對手下的再三要求,徐庶跟隨劉璟多年,也就習慣了劉璟的各種規矩。

兩人坐下,徐庶取出一隻卷軸,遞給劉璟道:“上次州牧談到權力改制問題,按照州牧的思路,我做了一些方案,請州牧看一看。”

其實劉璟和曹‘操’一樣,也在考慮從繁重的政務中解脫出來,專心考慮北征,不同的是,曹‘操’有成年兒子可以託付,而劉璟的兒子才四歲,他便考慮從制度上進行改革,防止一人獨攬政務大權。

這一點徐庶極爲支持,雖然這會削弱徐庶本身的權力,但徐庶考慮的卻是將來,一旦形成制度,對君權就是一種很好的制衡,防止君權獨大。

劉璟的思路很簡單,漢朝是君相共權,君權和相權各自獨立,這實際上就是一種相權對君權的制約。

但劉璟這次提出的要求是分權制,也就是多相制,不止一個相國,相國之間進行權力平衡,這樣就能防止一人獨權了。

徐庶又介紹道:“微臣想到的是五長史制,設五名長史,輪流執掌政事權,重大政務之事則五人表決,多數贊成即通過,另外再設立‘侍’中對當權長史的政事進行復核,若有疑問則封駁返回,提‘交’五長史共決,這樣就能有效防止一人獨權。”

劉璟點點頭,這就是他想要的,把將軍府的長史之權分散給數人,實際上就是分散相權,又有審覈機關,再加上直接向自己彙報的監察內史,這樣他就完全可以把政務大權暫時下放了,

他看了看徐庶寫的報告,又問道:“長史覺得輪流執掌政事權,多少天輪換一次比較合適?”

“微臣和賈軍師商量過,他建議十天一換比較好,這樣五十天一輪,不過賈軍師已明確表態,他不參與政務。”

劉璟沉思片刻道:“這樣吧!我也不暫時不參與,賈軍師年邁,他既然不想參與政務,就尊重他的意見,那麼就由徐長史、司馬軍師、蔣琬、費觀再加上董和和尹黙,你們六人組成籌備組,詳細討論各種制度,最後達成一個大家都認可的方案,我再來審覈。”

徐庶明白劉璟的意思,其實就是他們六人組成最高權力機構,其中尹黙是掌握複覈封駁權,徐庶又想起一事,小心翼翼道:“上次推薦周不疑和廖立爲監察左右內史,引起了一些非議。”

“什麼非議?”劉璟不解地望着他。

“主要是益州官員不太贊同,因爲這兩人都是荊州系,衆人認爲不平衡。”

劉璟心中着實有些不悅,他最不喜歡這種地域對立,很容易造成分裂,雖然不太高興,但他也知道,現在掌管益州剛剛開始,還得平衡衆人的不滿。

“那你可有合適的建議?”

徐庶連忙道:“微臣建議廖立爲江夏太守,取代蘇飛,監察右內史可改爲原梓潼郡丞楊儀出任,此人爲人剛正不阿,‘精’明心細,適合於地方郡縣監察。”

“好吧!”

劉璟答應了徐庶的建議,他又叮囑道:“多相制的分權方案事關重大,還望元直多多費心。”

徐庶連忙起身道:“微臣明白了,這就回去準備。”

劉璟笑着擺了擺手,“今天是休日,長史不用這麼‘操’勞,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再說吧!”

徐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我這人忙碌習慣了,一天不做事,就覺得失魂落魄,沒有休息的命,很多人都勸過我,就是改不了,今天還來打擾州牧休息。”

劉璟微微一笑,“不瞞元直,我其實也一樣,今天也在批閱各郡稅賦的稅賦報告,事情很多啊!”

兩人對望一眼,一起會心地大笑起來。

這時,‘門’外傳來匆匆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在‘門’外稟報道:“啓稟州牧,樊城文將軍派人送來急報!”

“帶他進來!”

不多時,一名軍士被‘侍’衛們領了進來,軍士單膝跪下呈上一卷軍報道:“奉文將軍之令,向州牧彙報緊急軍情。”

劉璟接過文書卷軸,打開看了一遍,臉‘色’頓時微變,徐庶有些不安地問道:“州牧,出了什麼事?”

“曹‘操’向南陽增兵了,從許昌向南陽增兵三萬,又從合‘肥’調來四萬軍,這樣南陽的兵力就達十萬之衆,文將軍說,有人發現曹‘操’出現了宛城。”

徐庶心中也是一驚,連忙道:“難道曹軍要進攻襄陽嗎?”

劉璟點點頭,“如果曹‘操’真的出現在宛城,恐怕他要實施圍魏救趙之策了,攻打荊襄,解天水郡之危。”

“可是.....我們和他簽署的停戰合約還有一年纔到期,他真要撕毀合約了嗎?一旦毀約,他的信義可就徹底沒有了。”徐庶不解地說道。

劉璟搖了搖頭,文聘在急報上說,是漢軍先入侵南陽,但新野駐軍絕沒有做過此事,劉璟立刻明白過來,他輕輕嘆息一聲道:“這其實是我最擔心之事,果然發生嗎?”

他立刻對‘侍’衛令道:“速去將賈軍師和司馬軍師請來,就說有緊急軍情商議。”

..........

半個時辰後,賈詡和司馬懿都匆匆趕來,徐庶也沒有離開,雖然他不管軍務,但事實上,如果襄樊出現兵事,對民政影響極大。

幾名‘侍’衛已經將荊襄沙盤搬了過來,劉璟站在沙盤前久久注視着襄陽,他只是一年沒有關心襄陽的情況,卻感覺似乎過了很多年,原以爲曹‘操’會遵守雙方的默契,保持東線平靜,卻沒有想到曹‘操’還是要撕毀合約,進攻襄樊了。

劉璟擡頭看了看賈詡和司馬懿,“兩位軍師都應該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吧!”

司馬懿冷哼一聲,“苦‘肉’之計罷了,栽贓給我們,他便可以順理成章撕毀停戰協議,看來曹‘操’真是要進攻襄陽了。”

賈詡點點頭,“不得不說,曹軍進攻襄陽着實有點令人意外,這應該是圍魏救趙之策,曹軍真正目的還是爲了西線的防禦。”

“雖說是圍魏救趙,但卻是很令人頭疼,襄樊只有一萬五千軍隊,如何抵擋曹‘操’的十萬大軍?”

劉璟嘆息一聲,“剛剛纔恢復一點元氣,又要遭受塗炭了。”

這時,徐庶接口道:“其實我覺得應對得力的話,損失應該不太大,新野至樊城一帶本來就是以軍屯爲主,沒有多少農民,只是樊城商業人口較多,如果我們撤退及時,然後用水軍封鎖漢水,曹軍就算佔領漢水以北,也還是和從前一樣,奈何不了我們。”

劉璟也知道這是一種理想狀態,但畢竟是十萬大軍,而且曹‘操’一直有再攻荊州的企圖,曹軍在南陽豈能沒有準備,想到這,劉璟又道:“現在劉備在和‘交’趾士燮對峙,無暇北顧荊南,我打算將江陵的一萬軍北調襄陽,再從武昌調五千水軍增援漢水,這樣襄樊就有三萬軍,有文聘和甘寧鎮守,我可以稍稍放心,只是我有點擔心他們謀略方面欠缺,會中曹‘操’之計。”

說到這,劉璟看了一眼賈詡,賈詡會意,立刻躬身道:“微臣立刻趕往襄陽,參與防禦謀劃。”

劉璟笑了起來,“有賈公坐鎮襄陽,我就放心多了。”

他的目光落在司馬懿身上,見司馬懿‘欲’言又止,便問道:“司馬軍師有什麼建議?”

司馬懿躬身道:“微臣建議聯繫孫權,請江東軍北攻合‘肥’或者廣陵,這樣便可以分散襄陽的壓力。”

劉璟沉‘吟’片刻道:“這倒是可以,就怕孫權趁機提出要求,廢除當初的一些條款。”

徐庶又勸道:“生鐵的賠償已經完成了,江東也收回了豫章郡,我聽說江東造了很多九百石戰船,這就是一種變相地違約,至於內河禁,現在雙方都有利,我想江東也不會要求廢除這一條,那麼真正的利益還是蘄‘春’郡,只要州牧堅持蘄‘春’郡不讓,可以放開他們的戰船限制,其實對我們沒有損失。”

賈詡也道:“長史說得有道理,江東兩三千石的海商船也有不少,這一條限制着實沒有實際意義了,放開它,也是我們的一種誠意,關鍵是蘄‘春’郡不讓,就不會損害到我們的利益。”

“好吧!”

劉璟終於答應了,他給孫權寫了一封信,‘交’給司馬懿,“煩請軍師替我出使江東,另外軍師去襄陽途中可帶上劉敏,讓他爲副使,出使江東,具體該怎麼做,軍師可以見機行事。”

司馬懿躬身道:“微臣明白了,這就回去收拾,出使江東。”

賈詡也笑道:“我也去襄陽,倒可以和仲達結伴走一程。”

“我可先說好,不陪賈公下棋。”

賈詡皺眉道:“你這人怎麼如此小氣,下幾盤棋又何妨?”

衆人一起笑了起來,和賈詡下一盤棋至少要半天時間,誰也受不了。

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77章 新野急報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73章 獲封新職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31章 黑裙少女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27章 承諾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40章 蒯越之勸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2章 一輛牛車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8章 錦帆賊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990章 敦煌馬岱
第604章 木牛運糧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77章 新野急報第763章 江東風雲(七)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826章 砧板之魚第118章 第一次箭試第320章 有得有失第178章 援軍到來第3章 天大的賭注第202章 夫人路線第116章 挖坑自埋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68章 長沙來客第1053章 欲速不達第170章 重甲步兵第687章 反攻南陽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702章 一觸即發第638章 被迫撤軍第73章 獲封新職第385章 最終決定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960章 狙殺胡使第912章 張遼之謀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256章 拙劣的反間計第659章 出兵在即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663章 血戰木門(下)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949章 各自增兵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667章 進退維谷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1129章 漢魏決戰(下)第422章 諸葛出使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573章 意外援兵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347章 賈詡之謀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327章 安陸激戰第578章 危局反擊(下)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714章 毫無誠意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31章 黑裙少女第658章 金蟬脫殼第1082章 危機引爆第781章 江東風雲(二十五)第508章 緩兵之計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127章 承諾第474章 反戈一擊第698章 最後的收穫第671章 被迫撤軍第701章 家事風波第497章 京城米內侍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800章 隔空相鬥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609章 血戰西城(上)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40章 蒯越之勸第1128章 漢魏決戰(中)第2章 一輛牛車第676章 曹操的失落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393章 部署後路第579章 收兵南撤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1120章 攻克幷州第453章 商人抉擇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405章 趙雲歸心第1090章 驚天劇變第519章 兄弟爭位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503章 兄弟鬩牆第38章 錦帆賊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759章 江東風雲(三)第990章 敦煌馬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