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孫尚香的選擇(上)

、、、、、、、、、、

孫尚香返回江東已有近半個月了,她一反從前的潑辣作風,變得很低調,京口城內再也看不到她縱馬飛奔的身姿,以至於京口城的民衆都有點不習慣了。

城內到處都在傳言她即將出嫁荊州之事,消息傳得很快,短短几天時間,整個江東都知道了孫劉要聯姻的消息。

雖然很多江東人都對她十分頭痛,但這種頭痛只是父母面對調皮孩的煩惱,一旦尚香公主真的要出嫁去荊州,而且是因爲戰敗而被迫和荊州聯姻,江東人又對自己的公主充滿了同情,江東上下到處都有反對她出嫁荊州的聲音。

孫尚香騎馬緩緩從北門出城,返回北固山甘露宮,她本想去找兄長問問聯姻之事,不料兄長一早去了吳郡,她只得怏怏返回.

孫尚香穿了一身綠色長裙,頭戴竹笠,四邊有一圈輕紗圍簾,遮住了她的面容,這便是衆人看不見她的緣故,她也常常出門,只是遮住了容顏。

孫尚香當然也聽說了她要聯姻荊州的傳聞,這讓她心中十分矛盾,她已到了出嫁的年齡,母親和兄嫂再催促她出嫁,但江東沒有她看得上的年輕俊傑,淩統勉強可以考慮,但她卻覺得淩統身上還是少了一點什麼?無法打動她。

偶爾夜深人靜時,她心中會不自覺地出現劉璟的身影,但立刻被她驅逐出內心,她怎麼會喜歡劉璟呢?

他是江東的敵人,她恨他還來不及,在柴桑大戰時,她就對劉璟恨之入骨,若有機會,她會毫不猶豫一劍刺穿他心臟,砍下他的頭顱。

但自從她被俘,又被劉璟釋放後,她的心中就有了一絲微妙的變化,她已經沒有從前那麼痛恨劉璟了,仇恨彷彿在一夜之間消失,恨意既消,她心中另一種感情又悄然而生。

劉璟不僅是天下英雄,而且年輕英武,意氣風,像她的大哥孫策,確實是她心中最理想的終身伴侶。

可偏偏他是劉表的侄,她的父親就是死在劉表手中,荊吳世仇象座大山一樣矗立在她和劉璟的中間,使她不斷告誡自己,她絕不能嫁給仇人之侄。

直到荊吳聯姻消息傳出,她心中便開始迷茫了,她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選擇,讓她感到無所適從。

孫尚香心情沉重地出了北城門,這時,一陣吵鬧聲吸引了她,她這才現城外一片空地上站着大羣年輕士,約有數人,每個人都情緒激動,大聲叫喊着。

爲十幾名士擡着孔的牌位,和士兵對峙,上千士兵異常緊張,結成人牆將他們死死攔住,不準進城。

“我們要見吳侯!讓我們進城!”

士兵們憤怒地振臂高呼:“絕不允許簽署出賣江東的條約!”

“反對向荊州割地求和!”

孫尚香有些驚訝,京口還沒有搬遷來書院,這些士是從哪裡來的?而且他們怎麼知道江東和荊州正在秘密談判之事,居然還知道江東要割地求和。

這時,數十名騎兵侍衛護衛着一人從城內疾奔而出,爲之人竟是她的堂兄孫賁,孫尚香本能地背過身去,不讓孫賁現自己。

她不喜歡這個堂長兄,二嫂前兩天告訴她,就是這個堂兄在孫氏祠堂逼迫自己兄長退位,企圖取而代之,這些日他更是上躥下跳,力拉攏軍政高官支持自己,連元老朱然和韓當都表態支持他,這令孫尚香感到爲寒心。

她也是後來才慢慢明白,江東在柴桑戰敗並不是兄長指揮不力,而是荊州軍實力強,在那種情況下,突圍撤退是明智之舉,可以保住江東生力軍,只是劉璟現了他們的撤退企圖,使他們。

孫尚香心中冷冷哼了一聲,冷眼旁觀孫賁的表現。

或許是孫賁的注意力都在數名士身上,竟沒有現邊的孫尚香,他催馬疾奔至軍隊面前,大喊道:“不要阻攔他們,放他們進城,他們是讀書人,有權力去見吳侯!”

士兵們很爲難,紛紛回頭向爲牙將望去,守北城門的牙將上前行一禮道:“啓稟使君,這些士兵激動了,卑職怕他們進城會鬧事,所以阻攔他們。”

“因爲你的阻攔他們纔會激動,立刻放他們進城,一切後果我來承擔,聽見沒有?”孫賁大聲喝令道。

孫賁在軍政兩界的人脈很深,牙將也頗爲懼怕他,只得下令道:“閃開道!”

士兵們向兩邊閃開,數士頓時一片歡呼,扛着孔牌位向城內奔去,孫賁輕捋長鬚,望着士們進城,他心中得意萬分,眼中露出一絲陰冷的笑意。

他的神情恰恰被孫尚香看見了,孫尚香頓時恍然大悟,這些來京口鬧事的士就是堂兄故意安排,她心中大怒,這簡直卑鄙無恥了,利用這些頭腦簡單的士來反對自己兄長。

她正要催馬上前質問,卻只聽孫賁喝令道:“去甘露宮!”

孫尚香一怔,今天兄長不在京口,孫賁卻要去甘露宮,這是爲什麼?她剋制住了自己的怒火衝動,遠遠跟着孫賁一行向北固山方向奔去。

........

甘露宮位於北固山山麓,在不遠處另外修建有甘露寺,此時佛教已經在江東上層流行,孫權母親吳老夫人便是虔誠的佛教信徒。

吳老夫人從來不過問政事,也不出門,外面生了什麼事她一概不知,除了關心女兒的婚事外,其餘繁雜瑣事她都沒有興趣。

雖然從不問外事,但並不影響她在江東的地位,她是孫堅之妻,也可以說她是江東地位最崇高之人,無論是臣武將,還是普通庶民,她的一句話便會改變他們的立場。

甚至吳侯孫權,也視她爲生母,對她無比孝順,也無比恭敬,她的話在孫權心中比聖旨還有權威,這一點吳老夫人心裡也明白,所以她從不干涉政務決策。

這一兩年,吳老夫人唯一操心之事便是女兒尚香的終身大事,眼看着女兒已經十九歲了,依然孤身一人,她也開始着急起來,幾次番催促兒爲妹妹擇婿。

不過吳老夫人雖然着急女兒婚事,但她本人也對未來的女婿十分挑剔,最初孫權提出淩統爲妹婿,但被吳老夫人否決了,原因很簡單,淩統屬於拼命郎類型,嫁給這樣的男人很容易成寡婦。

吳老夫人明確提出,不要武將爲婿,不久孫權又提出陸遜之叔陸笙,雖然輩分要長,但年紀卻和陸遜同歲,而且才高妙,在江東有名氣。

因爲陸遜本人和孫策長女有婚約,他的小叔娶姑姑也就順理成章了,更重要是,陸家是東吳第一世家,完全配得上女兒,吳老夫人也讀過陸笙的章,很讓她讚賞,她便表示了同意。

不料女兒尚香卻堅決反對,理由是此人弱,身材如孩童,吳老夫人親自見了陸笙一面,也覺得他矮,比女兒矮了大半頭,而且非常瘦弱,顯然不是長壽之相,她便默許了女兒的反對。

幾個月前,兒媳又提出顧家之,此人吳老夫人見過,原是宮中侍衛,長得身材高大,英俊瀟灑,而且擅音律,是江東有名的美男,綽號‘小周郎’。

雖然吳老夫人感覺此人徒有其表,身爲顧雍之,卻纔平平,這未免有些遺憾,不過他是名門之,外表也不錯,更重要是女兒已經十九歲,終身大事再也拖不起了,吳老夫人便勉強答應了這門婚事。

不料女兒尚香十分剛烈,用支箭回絕了這門婚事,在江東引起軒然大波,吳老夫人又氣又惱,一下病倒了,直到最近,她的身體才慢慢康復。

此時在甘露宮大堂內,吳老夫人在一羣侍女的簇擁下,坐在檀木榻上靜靜地聽孫賁述說,孫賁是孫堅之侄,但年紀卻和吳老夫人差不多了,加之他是孫氏族長,吳老夫人便破例接見了他。

孫賁雖然一心要謀奪吳侯之位,不過他心裡很清楚,這種事情不能告訴老夫人,固然是因爲孫權是她的兒,更重要是,老夫人不問政事,說了也是白惹她生氣。

但可以用孫尚香之事來做章,孫賁得知孫權打算用妹妹和荊州和親,這件事卻還沒有告知老夫人,這便讓孫賁現了機會。

“侄兒要稟報一件大事,是關於尚香的婚事!”

吳老夫人雖然接見孫賁,但只是出於禮節,她着實沒有心情聽孫賁說事,不過孫賁提到女兒的婚事,頓時讓老夫人有了興趣。

她笑了起來,“說來聽聽,什麼大事?”

“侄兒得知一事,吳侯因西征荊州失敗,便決定把尚香嫁給了劉璟求和,這件事讓侄兒十分不滿,軍隊出征戰敗,卻讓無辜的尚香公主來承擔後果,這對尚香不公平,侄兒特請嬸孃主持公道。”

“什麼!”

吳老夫人大吃一驚,竟然讓他女兒嫁給劉表之侄,要知道劉表是殺死她丈夫的元兇,她心中頓時大怒,冷冷問道:“你說的此事可當真?”

孫賁察言觀色,他感覺到了老夫人的怒氣,心中不由暗喜,又補充了一句更關鍵的話,“此事確實是真,而且據侄兒所知,劉璟已有妻室!”

最後這句話儼如一支着火的木棒扔進了油桶,吳老夫人終於勃然大怒,用龍頭柺杖重重敲地,對左右怒喝道:“去把那孽障給我叫來!”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孫尚香冷冷的聲音,“長兄這般挑撥離間,是爲了什麼?”

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8章 錦帆賊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20章 蔡氏劍館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67章 竹林試刀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76章 孫權野望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228章 成婚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665章 斷旗示警
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287章 曹操使者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1058章 正奇之爭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451章 魯肅使楚(下)第138章 防禦武器第732章 是去是留第1063章 諸葛亮的選擇第38章 錦帆賊第268章 劉表之死第642章 再談條件第357章 蘄春風雲(四)第20章 蔡氏劍館第688章 殺一儆百第1126章 梟雄謝幕第880章 曹操出兵第934章 濡須破局(下)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639章 來易走難第67章 竹林試刀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940章 意外發現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285章 順水人情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943章 烏程激戰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959章 西線戰事第190章 鳳凰涅槃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76章 孫權野望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696章 合縱連橫(中)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842章 夜賊入室第812章 小人物的謀劃第979章 強佔廣陵第611章 鄴都之憂第361章 第 361章 不穩定因素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12章 蒯蔡兩族第844章 孫權遇刺第29章 劉備的深意第247章 耀武揚威第512章 引刀待發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664章 援軍到來第215章 人心難測(下)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730章 曹憲心事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233章 牛刀小試第1086章 大朝受賀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228章 成婚第491章 矛盾初現第216章 緊急報信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865章 以身報國第353章 蘄春風雲第1040章 殺雞儆猴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69章 第三者的目光第251章 再襲糧道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999章 收復武威第282章 長沙之行第629章 渡江突圍第499章 一念之差第411章 火燒編城第310章 襄城之變第895章 劉璟教子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678章 水淹冀城第738章 深藏之棋第261章 張繡之死第665章 斷旗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