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假道滅虢

時間漸漸到了二月初,當甘寧率領運糧船隊抵達合肥後,便徹底緩解了軍隊和民衆的糧食危機,此時,合肥和壽春地區已開始了熱火朝天的築城和屯田運動,十幾萬青壯男女在漢軍的協助之下,耕田運石,砍伐樹木,重建房舍,興修水利,因戰亂而荒蕪的巢湖大地上又恢復了勃勃生機。

而漢軍卻沒有撤軍回荊州,劉璟希望能借此機會,全面奪取長江以北的土地,使漢軍戰船能在建業外的江面上巡邏遊弋。

在濡須口的五千石戰船上,劉璟和七八名漢軍高官正在沙盤前商議對策,劉璟對衆人緩緩道:“我考慮的方案,就是利用進攻于禁的兩萬曹軍,從而佔領整個廣陵以南。”

劉璟用木杆一指沙盤道:“按照我和曹丕達成的協議,曹軍必須全部撤離淮河以南,這也包括目前駐紮在江東的兩萬曹軍,必須要讓這兩千曹軍北撤,于禁的兩萬曹軍也只能從廣陵郡北撤,只有曹軍駐留廣陵郡不走,我們便可以曹軍違反協議爲由,向曹軍發動進攻,從而佔領長江北岸。”

劉璟說到這,見衆將紛紛點頭,惟獨龐統沉默不語,劉璟便問道:“龐軍師有什麼想法嗎?”

龐統微微嘆息道:“就怕我們和曹丕的協議無法約束到于禁,沒有曹操的命令,于禁怎肯從江東北撤,恐怕曹操不會下達這樣的命令。”

劉璟冷笑道:“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發動對曹軍的戰役,將於禁的曹軍趕出江東,到那時,恐怕不需要我們動手,孫權也要逼迫曹軍離去。”

旁邊甘寧也笑道:“最好於禁不肯走,這樣我們纔有宣戰的理由,等曹軍撤回北岸,我們便立刻發動進攻,直接佔領長江北岸。”

衆將你一言我一語,紛紛支持出兵江東,甚至希望能就此機會將江東直接滅了,但劉璟知道,現在滅亡江東的時機還不成熟,需要一步步來。

他擺了擺手,艙堂內頓時安靜下來,劉璟對衆將道:“不管怎麼說,該做的事情還得做,我們可先禮後兵。”

這時,主薄秦宓上前施禮道:“微臣願爲使者前往江東!”

曹軍合肥戰敗、被迫撤到淮河以北的消息,早已傳到了江東,立刻在江東朝野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對於江東普通民衆,這個消息值得慶賀,戰爭結束,大家就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了,對於商人,這也是好消息,漢軍就不必再封鎖江面,允許商船西去做生意。

但對於江東的很多有識之士,這個消息卻是沉甸甸的,漢軍佔領江淮,下一個目標會不會是江東呢?

不過對於孫權,這個結果在他的意料之中,自從漢軍對合肥的戰役改成了國力之戰,孫權便知道,曹軍必敗無疑,並不是曹魏的土地不夠遼闊,而是在這場戰役最關鍵的糧食問題上,漢軍更有優勢。

他們剛剛擊敗匈奴,擁有巨大的戰爭紅利,不僅擁有數百萬頭牛羊,而且有隴西和河西的牧場,軍糧來源絕不僅僅是糧田,就從這一點來說,漢軍就更能打持久戰。

當曹軍北退的消息傳來後,對孫權而言,僅只是第二隻靴子落地罷了,證實了他的猜測,孫權對這個消息反而波瀾不驚。

相反,倒是毗陵郡的兩萬曹軍讓孫權頗爲煩惱,原因很簡單,他已快負擔不起這支軍隊的錢糧開銷,兩萬曹軍每個月糧食開支爲一萬石,完全由江東負擔,他們駐兵已快半年,耗去了江東六萬石糧食。

而糧食主產區吳郡因爲耕種農民不足,導致今年糧食大幅減產,僅丹陽、毗陵、新都、豫章和九江等五郡的糧食,還要支撐江東本身的三萬軍隊,糧食供應十分緊張,市場糧價一直沒有低於鬥米三百錢,使孫權壓力極大。

孫權有心讓曹軍北撤,但他又擔心太湖和會稽郡漢軍的威脅,所以一直遲遲拿不定主意,而且在去年十一月時,他曾經派人去試探過曹軍主將於禁,于禁的回答卻是必須有魏公的手令他們才能撤退,這就讓孫權更加心煩,莫非曹操就打算一直讓這支曹軍駐紮在毗陵郡嗎?

建業宮後堂內,孫權有些心煩意亂地來回踱步,就在剛纔,于禁派人向他催要三個月的糧食,也就是三萬石糧食,可他的府庫內只有五萬石糧食,一旦給了于禁,他的軍隊該怎麼辦?

曹軍的需求就像一個貪得無厭的無底洞,無時無刻不在擾亂着孫權那本已不平靜的心,更讓孫權憤恨的是,曹操還答應給江東十萬石糧食,至今沒有了消息,還有一萬桶假火油之事,他還沒有來得及找曹操算帳。

另外還有一件事也讓孫權心中不滿,當初曹操答應把女兒嫁給自己,可自從他們戰船被漢軍焚燬,曹操便再也不提此事,就像從未許諾一般。

儘管孫權爲曹操和曹軍之事心煩意亂,但他也知道,曹軍所需的糧食必須要給,只是能不能先給一萬石,不要一下子用三萬石來壓迫他。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走來,在堂下稟報,“啓稟吳侯,張軍師有緊急之事求見!”

孫權點點頭令道:“讓他來見我。”

不多時,張昭快步走進內堂,笑道:“吳侯,劉璟又派秦宓來了。”

孫權不由一怔,“這次又是爲什麼?”

“我問了秦宓,確切說,秦宓並不是來見吳侯,而是去毗陵郡見於禁。”

“他要見於禁做什麼?”孫權不解地問道。

“秦宓具體沒有說,不過老臣也大致能猜到,劉璟是希望曹軍撤離江東。”

孫權冷冷哼了一聲道:“他要曹軍撤軍,那爲什麼他自己不撤軍?把江東當成什麼了。”

張昭苦笑一聲道:“吳侯不要自尋煩惱了,漢軍擊敗曹軍,雙方簽署了協議,曹軍必須要撤到淮河以南,也包括江東的這支曹軍,所以劉璟派使者前來催促于禁撤軍,也是在情理之中。”

孫權半晌沒有說話,負手來回踱步,他忽然回頭問道:“劉璟讓曹軍撤走,是不是準備對江東動手了?”

孫權的臉色變得極爲凝重,目光冷峻地注視着張昭,他最擔心、最害怕之事會不會不期而至?

張昭搖了搖頭,“一場合肥戰役也讓漢國國力耗盡,士兵疲憊,況且江東尚有實力,軍心民心皆向吳,所以老臣認爲,他現在應該不會攻打江東,一兩年內也不會動手,但他很忌諱孫曹聯盟,所以他一定要曹軍遵守協議北撤。”

孫權想了想,確實也是如此,他一顆心稍稍放下,又對張昭道:“其實我也希望曹軍能撤到江北,至少讓曹操自己負擔他們的軍糧,我實在負擔不起了,可就怕于禁不肯撤離,那可怎麼辦?”

張昭微微一笑,“這個問題老臣覺得吳侯不必太擔心,老臣相信劉璟會有辦法解決。”

孫權彷彿知道劉璟會用什麼辦法逼迫曹軍離去,他不由輕輕嘆了口氣,“只希望不要出現假道滅虢的悲劇。”

儘管秦宓是去會見曹軍主將於禁,但出於禮節,孫權依然接見了他,而且劉璟對江東是什麼態度,太湖內的漢軍戰船是否撤走,這些都需要明確,只是孫權對秦宓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或許可以通過秦宓向劉璟表明自己的態度。

內堂上,秦宓不慌不忙地喝了一口茶,對孫權笑道:“漢軍之所以在太湖內駐軍,就是爲了對抗毗陵郡的曹軍,並非是針對江東,一旦毗陵郡能撤出江東,漢王殿下也願意削減太湖內的駐軍。”

一旁陪坐的張昭和步騭對望一眼,對方用詞很慎重,居然用削減,而不是撤出,這表明漢軍依然會在太湖內駐軍。

當然,就算秦宓說漢軍會撤出,他們也不會相信,吃到嘴的肥肉怎麼可能輕易吐出,秦宓說削減駐軍,倒還有幾分可信度。

“不知漢軍準備削減多少駐軍?”孫權不露聲色問道。

“具體多少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漢王殿下的意思是說可以具體商量,只要曹軍撤走,漢軍全部撤走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說法讓在座所有的精神一振,確實如此,只要曹軍北撤,漢軍也沒有繼續留在太湖的理由,漢軍一定會開出撤軍的條件,有條件撤軍。

對於孫權而言,漢軍肯撤出太湖,解除江東的腹地之危,這纔是最重要之事,至於撤軍條件,只要不是太過分,他也能接受。

想到這,孫權便欣然笑道:“那就讓步長史和秦主薄一起去曹營吧!”

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21章 一簡戰書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23章 一戰成名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9章 初見劉備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8章 初臨武昌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34章 圍剿亂賊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248章 清船第114章 下馬威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
第278章 何以爲州牧第729章 世子暗鬥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122章 意外收穫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21章 一簡戰書第349章 居高臨下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23章 一戰成名第430章 各施策略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321章 許昌戰備第9章 初見劉備第1047章 雙重困惑第1001章 趙馬大戰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769章 江東風雲(十三)第314章 劉備歸來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856章 步步殺機第985章 隱患彰顯第660章 兵至西城第623章 襄陽危機(下)第250章 偷襲南陽第28章 初臨武昌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229章 謀士之爭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467章 陶政升官第249章 徐庶勸諸葛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424章 西線佈局(上)第1005章 權利不容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479章 司馬懿的第一戰第421章 打擊信心第34章 圍剿亂賊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783章 攜美遊柴桑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926章 因果循環第392章 功虧一簣第298章 緊急情報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482章 司馬懿獻計第1114章 青州之變(上)第460章 達成共識(下)第827章 刀鋒向西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358章 蘄春風雲(五)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944章 江東破局第993章 順水人情第264章 賈詡建言第27章 天造地設一雙第326章 安陸危機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677章 致命弱點第932章 將計就計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210章 孔明之妻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542章 封官進爵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815章 匈奴野心第181章 黃祖之死第601章 是降是逃第312章 遭遇重挫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248章 清船第114章 下馬威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244章 兵臨城下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661章 血戰木門(上)第478章 序幕拉開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740章 荊州路不通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243章 鐵騎來襲第107章 月下誰人牽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