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帝陵金井

楊凌看了李舉人的回信,對高小姐實在有點慚然以對,想想這時若對她說了只怕更令人家傷心,只有先把這事放一放,以後糊亂含糊過去罷了。他也不好意思再去後宅,便在書房住了一夜,次日一早便去了泰陵。

高文心心如明鏡,其實早已揣知如此結局。她的父親是本地人,又是宮中太醫,在鄉里間名聲極卓,高文心幼隨慈父,學了一身高超的醫術。高太醫在宮中當差,鄉間有得了疑難雜症的村人求上門來,這位大小姐總是不計身份,拋頭露面爲人治療,一來二去名聲也闖了開來。

接觸的人多了,高小姐對那位素未謀面的相公也有所耳聞,知道李府詩禮傳家、世代書香門弟,也對這位相公家的行事作派有所瞭解。

她既然進過教坊司,無論身子是否清白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沒有人有辦法把她的清白宣告給天下人知道。李家是有身份的地方士紳,豈能娶進一個新媳婦來叫人說三道四?況且她現在還是奴僕的身份,李家斷不會爲了她自降身份。

楊凌不好意思回到後宅見她,倒令她感覺有些過意不去。如今高文心對自已的未來不敢再抱任何奢望,韓幼娘雖對她照顧有加,以客禮相待,高文心仍執拗地着婢衣、施婢禮,以奴婢自居。

泰陵在長陵西北方的筆架山,楊凌剛剛接旨時曾經來過兩次,這次再來,見方圓近二百丈的羅城已初見規模,陵園內規劃的香殿、廂房、神廚奉祀等尚未建造,但金井寶山城已經築起。

金井是地宮最中心的位置,也是整個皇陵最緊要的地方。雖說只是負責施施工蓋蓋房子,不會有什麼差遲,楊凌仍遣了自已直接統轄的左哨軍人馬負責築造帝陵寢宮。負責陵內工程的是第三司的那位新都司馮唐,這人沉穩踏實,也吃得了苦。

陵園外邊不遠處山上建了一排房子,是欽天監、工部、禮部、神機營各部官員日常辦公的所在,陵地上連得祿、彭繼祖和馮唐三人聽說參將大人到了,都先後趕回拜見。

彭繼祖一見了楊凌便呵呵笑道:“大人,隔上個把月你過來瞧瞧便成,我們哥幾個也是在上邊看着那班兔崽子幹活,這陵寢怎麼造自有別的衙門操心,沒有什麼事的”。

楊凌說道:“嗯,倒是辛苦諸位將軍了,不過皇上頒了這差使,各部的官員都守在陵上,我要總是不來,難免要被人指摘。其實本官也覺得咱們的人不過是出出苦力,只要官兵們不偷懶便成,築陵的事咱們這些當兵的能插的什麼嘴呢?”

馮唐微微皺着眉,一副欲言有止的模樣,聽了楊凌的話,終於忍不住道:“大人,前幾日午飯時,曾有兄弟報說地宮金井滲水,這事下官還沒向大人稟報呢”。

連得祿摸着臉上的麻子,不以爲然地道:“我說老馮,你也太謹小慎微了,地宮挖的那麼深,虧得這是在山上,要不然幾十口井也掘出來了,滲水有什麼稀奇的?”

這幾位將軍識字不多,風水更是一竅不通,極本沒有意識到其中的厲害。馮唐被提拔不久,被連都司一諷刺,不由得老臉一紅,急忙辯解道:“

末將聽說了也沒覺得有甚麼了不起的,可是奇怪的是,欽天監倪大人和禮部侍郎聞訊卻急匆匆帶了人趕去,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末將見了奇怪想跟進陵去瞧瞧,卻被他們阻住,倪大人藉口要勘察地理以測吉凶,把守在裡邊的七八個兄弟都趕了出來,直過了一個多時辰,才允許我們回到地宮”。

楊凌神色一動,傾身上前,注意地看着他道:“說下去,後來如何了?”

連、彭二人見他神色有些凝重,也不敢胡亂說笑了,只是瞧着馮唐,馮唐道:“下官回去後發現那井口並無泉水溢出,稍候戴公公和工部李侍郎也聞訊趕來,恰聽到一個什長對別人說起發現金井溢水的事。戴公公聽了勃然大怒,竟然奪過鞭子笞責了他一番,不許任何人再造謠生事。末將看他們如此謹慎,這才起了疑心”。

楊凌在房中慢慢踱了幾步,沉吟道:“地宮是置放先帝棺槨的地方,如果地宮滲水,的確是一件大事。不過.....挖掘那麼深的地宮,就沒見過有不滲水的。

地宮周圍不是也以黃土、清膏泥、石頭砌成三道厚達十二米的防水牆麼?我上次來時還看到李侍郎親手執箭射擊夯土層,檢驗夯土是否結實,可見挖掘地宮時滲水是常有的事,爲何金井滲水這般緊張?”

他想了半晌不得要領,不禁探詢地看了楊一清一眼,楊一清也搖了搖頭,說道:“大人,諸位大人都是領兵打仗的將領,這些勘輿風水的東西咱們是不曉得的,不過.....欽天監和禮部那位侍郎大人一定知道,何不問問他們?”

連得祿了嗤道:“小楊,你沒看那幾位大人看不上咱們帶兵的?連參將大人他們都不太理會呢,若是存心想瞞,你問得出來?”

楊一清微微一笑,只是望着楊凌,楊凌會意地呵呵一笑道:“不說?不說咱便自已去看,走,一清着人帶上香案,本官要祭了地陵,再去裡邊瞧瞧”。

楊凌到了泰陵,隆而重之地點香敬陵,大張旗鼓地祭拜了一番,然後命地宮中的兵丁都退出來,才率着三位都司官進入地宮勘察,這一番故作聲勢,早有其他衙門的人看了奇怪,趕回去稟報自家大人了。

所謂地宮金井,又叫穴中,是皇陵的龍穴所在,所以一旦掘成,就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意觸摸的了。這金井其實只是一個直徑半尺,深約一米的洞孔,自開鑿時起,上邊便加了罩棚,見不得日月星三光。

而且開鑿洞穴時取出的土稱爲吉土,要呈送給皇帝御覽,然後保管在禮部大堂,待皇上安葬以後,再和奇珍異寶一起回填,以求鎮墓,息壤,由此可見其重要。

所以這處金井,理論上只有五位奉旨大臣纔有資格伸手探看。楊凌上了香、淨了手,這纔來到地宮,地宮上邊已經罩了頂,但是還沒有封土,地宮內巨大的宮柱、石臺已經佈置了七成,置放棺槨的石臺中央,就是那口勾通陰陽,交流生氣的金井。

楊凌來到金井旁,伸手探了探井壁,雖然有些涼潮之意,卻不象是被水浸過的,不禁一怔,馮唐忙道:“大人,末將曾詢問過那位什長,可他一口咬定,確曾親眼見到金井涌水,而且當時在地宮中的幾個兄弟也都這樣說,總不會是一起看錯吧?”。

楊凌想了想,扶着石頭將大半個身子都探了進去,在洞底一陣摸索,洞底感覺很是乾燥,但金井中央應該是鑿出的凸圓形土塊,可是這時隱隱內凹,而且有些磨手,似乎杵了什麼東西。

楊凌摸索一陣,挺起身來在燈下觀看,手上的灰土很是乾燥,但是灰土呈粉末狀,不象是洞底夯實的原土,他心中不覺起了疑心。

楊凌疑慮重重地返回住處剛剛坐下,欽天監倪謙和禮部侍郎李鐸就匆匆忙忙趕了來。一進門倪謙就不甚自然地笑道:“楊大人剛剛回來便去地宮察看了?楊大人從京中來,可是皇上對帝陵建造有什麼旨意麼?”。

楊凌起身笑道:“原來是倪大人、李大人,快快請坐。皇上對帝陵十分關心,擔心官兵懈怠,延誤了工程,所以叫本官回陵上督促官兵,本官剛剛去祭拜過先帝陵寢,正想去見見諸位大人,想不到兩位大人倒先來了”。

倪謙讓戴公公扯住工部侍郎計算工程用度,絆住工部李侍郎,自已匆匆趕來,只想知道楊凌是否知道了地宮前兩日溢水的消息,聞言強笑道:“工程進展順暢,並無任何不妥,楊大人不必擔心。”

楊凌淡淡一笑道:“本官只是負責帝陵安危、督促官兵守紀施工,說起來是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況且我一個門外漢就是擔心怕也看不出什麼來。不過.....怎麼本官聽說前兩日地宮金井出水了呢?”

倪謙身子一哆嗦,乾笑道:“那只是一名什長偷吃酒醉了看花了眼,其他官兵也便以訛傳訛的謠言,實不足信!”

“是麼?”楊凌盯着他道:“本官聽說幾位大人已經去察看過了,原也不信他的話,不過本官剛剛親自去瞧了瞧,那井底果然溼氣甚重,灰土泥濘,象是有些滲水呢”。

禮部侍郎李鐸一聽臉色大變,心道:“那泉眼已用木插子塞住,又用三灰土夯得結實,怎地又滲水了,還得尋機會再堵塞嚴實才行。可是楊凌是聖旨上指明的五大臣之一,又是皇上跟前紅人,我雖官階高於他,怕也支不開他,有他在這,如何能動的手?”

倪謙也是心中恐懼,急忙說道:“地底陰暗潮溼,灰土泥濘也屬正常,我等認真察看過,實不曾.....滲水.....”,他說到這裡難抑恐懼,聲音已忍不住發起顫來。

楊凌呵呵一笑道:“沒有事就好,不過既有傳言,這事可馬虎不得,本官要將此事稟報皇上,請皇上派精通地理堪輿的高人再來看個究竟,等他們看了無恙,將來若再有事,咱們也不沾干係了”。

倪謙二人聽了異口同聲地道:“萬萬不可!”,倪謙上前一步拉住楊凌手臂急道:“築陵大事,豈可因爲臆測風聞便驚動天子,楊大人不要莽撞”。

楊凌見他們驚慌神色心中已篤定了八九分,他不由冷笑一聲道:“二位大人,金井出水的事楊某已查的一清二楚,人證物證盡在我手,二位還要瞞我到幾時?”

倪謙二人頓時大驚,李傑額上滲出顆顆冷汗,臉色臘黃,難看之極。欽天監倪謙雙膝發抖,抖了半晌忽地拜倒在地,惶然道:“楊大人,我等也是迫於無奈,不得不行此下策,求楊大人救我!”

楊凌向楊一清使個眼色,楊一清會意地退了出去,悄悄掩上了房門。楊凌這才上前扶起倪謙,霽顏一笑道:“大人何必如此,不過內中詳情到底如何,還望大人源源本本說與我聽,楊某要聽的仔細、聽的明白,才能決定行止!”

***********************************************************************************************

王景隆坐在楊凌的書房中,手捧茶杯,狀若老僧入定。

這裡原本是太醫高廷和的書房,牆上無字無畫,書架上盡是些醫書,根本沒有什麼可供消遣的東西。

他這七天已經來了楊府四次,除了第一次來時,楊夫人讓侍女扶着她病懨懨的出來見了他和妻子張氏一面,攀談幾句便返回了內宅,以後再上門都是現在候在門口的那個老管家帶着兩個僕人伺候他。

王景隆初時也蠻客氣地與他攀談一番,旁敲側擊打聽楊凌的情形,可惜這位老管家對楊大人的瞭解還沒他知道的多呢,從這老僕口中根本套不出任何有用的東西。

這位老管家是問一句答一句,不問話便站上一天也不吭一聲,有時王景隆坐的無聊,想在客廳中走走,老管家也亦步亦趨地寸步不離,弄得他一籌莫展,根本找不到機會下手栽髒。

不過他的夫人張氏體弱多病長年臥牀,因之染了帶下之疾,這病又不便請郎中細診,是以越拖越重,自來到楊府請高小姐診治,竟然大見效果,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王景隆用計不遂,權當帶妻子來問診治病了。

只是他每日來了便如坐禪一般實在枯燥無聊,那兩位令人動心的絕色美婢更是一面也不曾見到。在他想來,那兩個女子只是楊府婢女,平素操持府中雜役,他坐在這兒總是有機會看到的,不料來了幾次見不到人,不由越發思念起那兩個美婢的妖嬈臉龐、風liu身段兒來,弄得王三公子好似得了相思病,每每身在書房,一顆心早鑽到人家的後花園去了。

王景隆放下茶杯,看看時辰夫人該是鍼灸完畢的時候了,不由暗暗嘆了口氣,正覺失望,忽地一陣細碎的腳步聲,然後門口老管家恭恭敬敬地道:“兩位姑娘怎地上前院來了?”

只聽一個清脆悅耳的少女聲音道:“文心姐姐今日需用梅花針,這針擱在書房針匣中呢,我來替她取去”。

隨着聲音,兩個青衣素面、清秀脫塵的少女翩然出現在書房門口,王景隆一見這兩個嬌娃正是他朝思暮想的那對佳人,不由又驚又喜地站起身來,欣然道:“原來是二位姑娘到了”。

自高家小姐回來後,上上下下沒有人把她當成奴僕看待,但是這位高小姐始終以婢禮對待幼娘,玉堂春二人何等乖覺,馬上有樣學樣,只是這身清素打扮對於二八芳齡的美麗少女來說,只會更加養眼,看得王景隆一時不捨得將眼光移開。

玉堂春本來她覺得這位王公子金玉其外、徒有其表,可是這幾日見他都親自陪伴病妻上門求醫,覺得這書生性子雖然浮華不實,待夫人倒真是個癡心真情,對他的看法不由大爲改觀。

她倒記得上次是以婢女身份見的王公子,這時見王景隆起身相迎,忙側身施禮,笑盈盈地道:“王公子,小婢是奴僕身份,可當不起你這貴人的禮。今日文心姐姐要給尊夫人再施一次梅花針,我取了針便去,公子請再稍候片刻”。

玉堂春容貌尤勝雪裡梅三分,青衣雪膚,襯得潤如美玉,這一笑更是燦如春花,看得王景隆心癢難搔,不覺跟着她走到書架旁的倩影轉着身子道:“好好好,有勞姑娘,多謝姑娘,姑娘蘭心惠質,氣質高雅,王某豈敢以婢女相待,這禮是當得的“。

玉堂春走到書櫃前,踮起腳尖取了放在上格的針盒,聽見王景隆誇她不象婢女,心下歡喜,不禁莞爾道:“呵呵,王公子人品出衆、才華橫溢,是名噪京師的大才子呢,小婢常聽我家大人提起公子,能蒙公子誇獎,小婢榮幸的很呢。”。

雪裡梅站在二人身後,聽他二人互相吹捧,不由衝着玉堂春扮個鬼臉,做了個乾嘔的表情,玉堂春看到雪裡梅動作,忍不住“咭”地一聲笑,隨即便覺自已失禮,不禁紅了臉,趕緊閃過去向他一福道:“公子寬坐,小婢去了”。

王景隆瞧玉堂春向他一笑便紅了臉,然後象朵雲兒似的飄然而去,還當這少女被自已風liu倜儻的模樣吸引,不覺心中一蕩,癡癡望着二人消失的門口瞧了半晌,好似她飄然而過時的幽香仍在鼻端徘徊不去。

雪裡梅牽着玉堂春的手跑到後園長廊上,才停下腳步格格笑道:“好肉麻,很久沒見你使手段誑人了,瞧王公子神魂顛倒的模樣,都不見你這麼誇過老爺”。

玉堂春嗤地一笑,白了她一眼道:“咱們老爺還用誇麼?要是能誇得他也神.....神.....我還巴不得吶,唉!大人在朝爲官,多一個朋友總好過樹一個對手,王尚書家可甚有勢力呢,我還不是爲了咱家老爺?”

雪裡梅笑道:“不要臉皮,老爺現在可不用你疼呢,是不是想讓老爺從陵上回來時再親親熱熱地賞你一巴掌?”說着趁其不備,忽地在蘇三臀上一拍,格格笑着逃了開去。

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127章 姑蘇城外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82章 黃米白米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421章 調虎第26章 天降奇兵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261章 二當家第88章 四面樹敵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396章 靜夜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395章 心繫伊人第300章 憋屈縣令(下)第38章 長夜漫漫第229章 只待東風第304章 修羅刀下證菩提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257章 開拔!第66章 插一槓子第268章 千人斬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426章 御駕親征第432章 玉碎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32章 暗表情衷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66章 插一槓子第31章 兩隻老虎第45章 春天到了0194 花當來了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293章 京中風雲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400章 閨議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363章 逐鹿正當時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38章 長夜漫漫第368章 緊鑼密鼓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259章 合圍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48章 龍江再興第29章 開倉放糧第463 訓妻VS虐夫第261章 二當家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71章 奕戰如棋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14章 貞操之辯第68章 大索京師第395章 心繫伊人第97章 鎯鐺入獄第19章 瘋子縣令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396章 靜夜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32章 暗表情衷第55章 西洋教士0105章 正德斷案0101章 上諭勘陵第3章 死而復活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464 收網第51章 五箭連珠第359章 禍從天降第231章 明爭第86章 弘治大行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231章 明爭第58章 糊塗應對第438章 廁紙藏秘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89章 劉瑾議政第432章 玉碎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5章 相濡以沫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422章 飛蛾第463 訓妻VS虐夫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76章 糊塗差使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211章 逃功無敵第204章 叩關請見第393章 鴻毛第432章 玉碎第378章 帷幄
第346章 天下熙熙第127章 姑蘇城外第447章 夫唱婦隨第82章 黃米白米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421章 調虎第26章 天降奇兵第445章 萬鬆書院第261章 二當家第88章 四面樹敵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396章 靜夜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395章 心繫伊人第300章 憋屈縣令(下)第38章 長夜漫漫第229章 只待東風第304章 修羅刀下證菩提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257章 開拔!第66章 插一槓子第268章 千人斬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426章 御駕親征第432章 玉碎第245章 火炮有望第32章 暗表情衷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66章 插一槓子第31章 兩隻老虎第45章 春天到了0194 花當來了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293章 京中風雲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452章 暗流涌動第400章 閨議第397章 大江東去第363章 逐鹿正當時第443章 緣份到了第38章 長夜漫漫第368章 緊鑼密鼓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259章 合圍第292章 竹林求賢第248章 龍江再興第29章 開倉放糧第463 訓妻VS虐夫第261章 二當家第76章 糊塗差使第371章 奕戰如棋第412章 終得結髮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14章 貞操之辯第68章 大索京師第395章 心繫伊人第97章 鎯鐺入獄第19章 瘋子縣令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396章 靜夜第147章 場外之戰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32章 暗表情衷第55章 西洋教士0105章 正德斷案0101章 上諭勘陵第3章 死而復活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450章 初履兀者衛第464 收網第51章 五箭連珠第359章 禍從天降第231章 明爭第86章 弘治大行第277章 兄弟反目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231章 明爭第58章 糊塗應對第438章 廁紙藏秘第328章 雪花漸欲迷人眼第282章 老孃當家第89章 劉瑾議政第432章 玉碎第417章 泡虎妞兒第5章 相濡以沫第134章 左右開弓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236章 綺韻東來第422章 飛蛾第463 訓妻VS虐夫第302章 戰場無父子,兵不論雄雌第76章 糊塗差使第288章 三戰定君臣(中)第211章 逃功無敵第204章 叩關請見第393章 鴻毛第432章 玉碎第378章 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