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西洋教士

楊凌目光一轉,見這粉妝玉琢的小公子旁邊還站着一個頭戴軟帽、大袖公服的中年人,這人白白淨淨、氣質雍容,相貌與小公子有七分相似,想來是一對父子。只是這位中年文士身材肥胖了些,早春二月天氣還冷得緊,他細膩的皮膚上居然隱現汗痕。

“這個......”楊凌有些尷尬,這句話到底是不是真的出自佛經,他是一無所知,一聽這小書生一氣兒說出好幾部從未聽過的佛教經典,便知人家纔是真正的讀書人,而且對佛學甚有研究,他豈敢胡亂答對,只得乾笑道:“呃......這個,呵呵,在下好讀書卻不求甚解,實在想不出是哪部經書中典故了”。

那小書生烏漆漆的眼珠子轉了轉,忽然詭笑道:“我明白了,這位兄臺原來是隨口杜撰,哄娘子開心,果然急智,佩服、佩服”。

旁邊那個中年男子呵呵笑道:“我兒休得胡言亂語”。他雖出言呵責,但是言笑宴宴,顯然對兒子甚爲寵溺,眉宇間一派慈父神情。

小書生不服氣地道:“本來就是,姐姐,你家相公可是常常胡言亂語、哄你開心?”

韓幼娘紅了臉,輕輕啐了他一口,她滿臉紅暈,卻甜甜地回望了楊凌一眼,柔情蜜意再也難以掩飾,少年拍手笑道:“天地間花月春風、畫橋煙柳,美則美矣,但又如何比得上女子情長時的眉如春山、眼如秋水?姐姐看着自家相公時,笑得好甜好美,不過我看你家相公相貌英俊、一表人才,定是個慣會哄人的主兒,你可要看得牢些,小心他拈花惹草”。

韓幼娘哼了一聲,剛想張嘴反駁,忽地想起馬憐兒來,那般的美貌女子,連她一個女孩兒家看了都怦然心動,卻心甘情願跟了楊凌,情願屈居小妾,說不準相公真的慣會哄人,哄得人家女孩子迷迷糊糊便把心交了給他,想着她不禁幽怨地瞥了楊凌一眼。

那中年書生呵呵笑着在兒子頭上摸了一把,嗔道:“胡說!”說着向楊凌一拱手笑道:“這位公子,小兒頑劣,尚請恕罪”。

楊凌忙道:“不敢,不敢,令公子聰明伶俐,學識過人吶,如同璞玉,將來定是狀元之才”。

那小書生聽了臉上似笑非笑,神情有些古怪。楊凌見這中年人不通姓名,無意與自已攀談,便道:“在下要與娘子入廟進香,少陪了”。

中年文士笑道:“無妨,公子請便”。

楊凌拉了幼娘沿着長廊剛剛走出幾步,那小公子忽地又在後邊叫嚷起來:“哎,兄臺,你還沒說,前世爲什麼要回頭看我五百多眼?”

楊凌回頭笑道:“這個麼......能讓我回頭看個不停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風華絕代的佳人,一種便是欠錢不還的無賴,只不知小兄弟你是哪一種人”。他說完哈哈一笑,拉着幼娘趕緊走開了。

小書生拍着描金小扇,頗爲認真地權衡半晌:“這個......絕代佳人?不妥。欠錢的無賴......好象也不妥,啊呀,這小子耍我”。

小書生回過味兒,氣哼哼地拔腿便追,那中年文士阻之不及,只得無奈地搖頭一笑,將手輕輕擺一擺,四周廊下影影綽綽早有十多個看似遊人的漢子現出身來,悄悄跟了上去。

中年文士慢騰騰地在後邊跟着,旁邊一個家人打扮的老僕趕上來扶他,輕聲說道:“老爺,天色不早了,咱們還是回去吧”。

中年文士微笑道:“呵呵,這孩子平時連個玩伴也沒有,難得有人陪他拌嘴,就讓他再玩會兒吧”。

那老僕點頭哈腰地扶着這身材有些癡肥的中年人費勁兒地踱進金剛殿,忽聽後進天王殿方向傳來一陣嘈雜之聲,中文人神色一緊,腳下趕緊加快幾步,着急地道:“快去看看,出了什麼事?”

穿過殿堂,只見天王殿前月臺上站着幾個高冠紅袍的藏僧,臺階下站着五個身着長袍的人,地上還躺着一個,雙方正在那兒吵架。

小書生和楊凌、幼娘站在一塊兒抻着脖子看熱鬧,六七個精壯的漢子站在他們周圍,好象也是看熱鬧的遊人,卻已隱隱將他們護在了中間。

臺階上幾個藏僧嘰哩咕嚕地一通吼叫,臺下那幾個瘦高杆兒似的長袍人也指手劃腳,,用一種更古怪的語音高聲抗辯着,狀極憤怒。

楊凌瞧見月臺上是幾個藏僧,已知道今天進錯了廟門,再見臺階下銅鼎旁幾個長袍男子高鼻樑、深眼窩,都是歐美人種,不由更覺奇怪。兩夥番人雞同鴨講地吵了半天,階下一個高個子西洋人忽然越衆而出,漲紅着臉龐大吼一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趕走我們,不講道理!”

那位小公子與父親相視一眼,不禁啞然失笑,臺上的藏僧也氣哼哼地用漢語說道:“不是我們......不收留你們,你們這些西洋和尚,心眼不好,帶了生病的人來,會傳染。”

臺下的洋人連連搖頭道:“不不不,他患的病不是瘟疫,不會傳染的”,兩邊的人都用結結巴巴的漢語互相爭辯,站在旁邊的楊凌幾人才隱約聽明白個大概。

原來這幾個洋人是來自佛郎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傳教士,已在大明混了三年,前幾天剛剛成功發展了他們在大明的第一個信徒,一個患了不治之症、全身潰爛、奄奄一息的乞丐,便如獲至寶地把他帶回寄住的護國寺,一邊照看他,一邊把天主教的教義教給他。那些番僧擔心這病人的疾病傳染,幾次交涉未果,便將他們趕了出來。

楊凌見這幾名外國傳教士救助的是個漢人,雖說有發展教徒的私心,也算是善事一件,便上前幫他理論起來,可那幾名番僧根本不可理喻,絕口不提佛家的慈悲心。

小書生與父親耳語幾句,招手喚過一個侍從低低吩咐幾聲,那侍從奔上月臺,對一個執事的喇嘛說了幾句,執事喇嘛聽說階下那位善人要捐獻三千兩銀子香油錢,頓時眉開眼笑,對他們收容西洋傳教士的要求便也滿口答應了。

這座佔地十進的大寺,要安排個獨立的小院落給他們自然不成問題,他們今日小題大作想趕走這幾個西洋人,實因在漢人眼中,他們固然是陰陽怪氣,可在他們眼裡,這些金髮碧眼的洋和尚更是不開化的蠻人、食人番。

那些傳教士有了棲身之所,喜不自禁,紛紛上前向那位大善人和仗義直言的楊凌道謝,然後去居處取了自已的箱籠被褥搬往後院,那個身材最高的洋人好象是這夥教士的首領,不斷用很蹩腳的漢語向楊凌和小書生道謝。

楊凌對這些傳教士很好奇,在他印象裡,早期來到中國的西洋傳教士還是比較文明和正直的,確實是出於狂熱的宗教信仰纔不辭辛苦到東方佈道,所以同他們很客氣地攀談了幾句。

這些傳教士奉了教廷的命令來東方傳教,處處碰壁一直很少有人願意答理他們,這時一聽楊凌主動攀談,那傳教士十分興奮,立刻結結巴巴地主動介紹起自已的情形來。

原來這個傳教士叫沙思各,他和十幾位教士奉佛朗機耶穌會的指令組團到東方傳教,最初輾轉到了印度,可是推廣教義卻不太理想,有幾名教士還因爲和當地人教義不同被原住民給打死了。

後來他們聽說再向東方有一個更強大、更文明的國家,於是他們離開印度從海路來明朝,結果船隊在抵達馬六甲時,被當地的土著軍隊扣押,後來他們買通守衛,通過當地商人偷渡到了日本,留下幾名教士,剩餘的五人乘船在江浙登陸,來到了大明。

但是上帝的福音想在漢人地區推行顯然有些困難,對老百姓們來說,一個掰下男人的骨頭造女人的神可沒女媧娘娘捏土成人神通廣大,而且這個西洋神還不許那對可憐的男女懂得禮義廉恥,整天讓他們光着屁股在果園子裡晃盪,這種半吊子神顯然不如一團和氣的如來佛和能除妖伏魔的太上老君有吸引力。

所以這五個傳教士在江浙一帶混了兩年多,一個信徒也沒發展出來,無奈之下便來到京師,希望能夠受到大明皇帝的召見,以便有機會在大明傳達教義。

他們爲了更容易受到漢人的接受,現在改穿長袍,學四書五經,爲了迎合中國人天圓地方的觀念,連帶來的世界地圖都重新繪製了一份,把中國改在了正當中的位置,可謂下足了本錢,可惜禮部官員聽說他們不是代表異國小邦來晉見天朝的使者,便把他們趕了出來,到現在還沒見着皇帝,都快混成叫花子了。

那個小書生聽得有趣,忍不住插嘴道:“你們的國家在什麼地方,有多大呀?”

沙思各結結巴巴地道:“在很遠很遠的西方,要坐很久很久的船,我們的國家原來很小很小的,還沒有江浙道大,但是二十年前卡斯蒂利亞女王同我們的阿拉貢國王成婚,我們兩國合併了,國家現在大了許多許多,比江浙道要大上一些了”。

PS:今天週一,衝榜時間到,靠什麼衝?靠諸位朋友的推薦票,請各位年兄賢弟皇姐御妹大顯神威吧,衝鋒了~~~!

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404章 節流獻計第148章 以小人之名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8章 長夜漫漫第175章 生死未卜第271章 撿到寶了第377章 運籌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88章 四面樹敵第15章 珍珠之誤第463 訓妻VS虐夫第42章 傾情相望第71章 儆猴熬鷹第381章 重返朝堂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112章 熱身運動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169章 大盜楊虎第4章 家徒四壁第207章 白登山下第138章 邀寵獻計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伏兵四起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204章 叩關請見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137章 佛堂白骨第82章 黃米白米第87章 正德頒詔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15章 珍珠之誤第359章 禍從天降第26章 天降奇兵第205章 脣槍舌劍0108 快漏餡啦第58章 糊塗應對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137章 佛堂白骨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98章 將軍情事第299章 戰前喜報第230章 伏招第23章 壯士解腕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438章 廁紙藏秘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419章 爾虞我詐第251章 閨中定計第268章 千人斬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434章 齊人難做第281章 咽喉之地第128章 太湖泛舟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403章 誰識女兒心第72章 廷杖十奸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71章 奕戰如棋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365章 北向第223章 表兄風流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363章 逐鹿正當時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418章 誘惑何止是女人?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366章 五星上將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10章 出個損招第393章 鴻毛第163章 劉瑾變法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189章 君行塞上第124章 詭譎難明第49章 緣訂三年第287章 三戰定君臣(上)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324章 好馬難尋第13章 首席師爺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359章 禍從天降0103章 楊凌過海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135章 急中生智
第388章 跳出五指山第131章 箭已在弦第404章 節流獻計第148章 以小人之名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8章 長夜漫漫第175章 生死未卜第271章 撿到寶了第377章 運籌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88章 四面樹敵第15章 珍珠之誤第463 訓妻VS虐夫第42章 傾情相望第71章 儆猴熬鷹第381章 重返朝堂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112章 熱身運動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169章 大盜楊虎第4章 家徒四壁第207章 白登山下第138章 邀寵獻計第185章 困龍出海第256章 兵臨城下第35章 伏兵四起第431章 千古一帝第154章 利字當頭第352章 誰欲傾天?第160章 疑心未去第204章 叩關請見第157章 開門見山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373章 卯時用兵第278章 佈網驅魚第137章 佛堂白骨第82章 黃米白米第87章 正德頒詔第151章 局外閒人第15章 珍珠之誤第359章 禍從天降第26章 天降奇兵第205章 脣槍舌劍0108 快漏餡啦第58章 糊塗應對第202章 你殺我,我殺他第137章 佛堂白骨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98章 將軍情事第299章 戰前喜報第230章 伏招第23章 壯士解腕第387章 血戰飛陵渡第438章 廁紙藏秘第454章 韻兒戲鶯鶯第419章 爾虞我詐第251章 閨中定計第268章 千人斬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209章 化學武器第434章 齊人難做第281章 咽喉之地第128章 太湖泛舟第343章 固安民變第140章 三吳佳麗地第403章 誰識女兒心第72章 廷杖十奸第27章 監軍奸軍第371章 奕戰如棋第254章 狼煙四起第365章 北向第223章 表兄風流第122章 廠督出馬第363章 逐鹿正當時第178章 卿本佳人第239章 再祭屠刀楊將軍第418章 誘惑何止是女人?第390章 計指東南第196章 志在斬首第366章 五星上將第133章 男人好辛苦第132章 觀魚之樂第10章 出個損招第393章 鴻毛第163章 劉瑾變法第286章 兵發滿刺加第189章 君行塞上第124章 詭譎難明第49章 緣訂三年第287章 三戰定君臣(上)第152章 伯爺回府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324章 好馬難尋第13章 首席師爺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359章 禍從天降0103章 楊凌過海第354章 借勢呼風第135章 急中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