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

七星關之戰使吳三桂名聲大振,順治派侍衛尼雅達親往他軍中慰問,不過有一事卻比大敗李定國、皇帝專程派使慰問還要叫吳三桂高興,那便是和他一起南下貴州的搭擋李國翰病死了。

李國翰是漢軍鑲藍旗人,太宗時任宮中侍衛,因作戰勇敢被太宗賜“墨爾根”封號,後擢其爲漢軍鑲藍旗固山額真,世職累進一等昂邦章京。順治五年被清廷授予定西將軍,與吳三桂一起鎮守漢中。

算起來,李國翰和吳三桂搭檔快十年了,可是他的死卻沒讓吳三桂有半分悲傷,反而欣喜若狂。因爲名義上李國翰是協助他,但實際卻是清廷派來監視與牽制他這個平西王的。同李國翰一樣負有牽制吳三桂使命的還有一人,便是川陝總督李國英。

李國英和李國翰都姓李,名字也都有一個國字,不知道的人都道他倆是兄弟,實則二人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李國翰早在後金時期就是漢軍旗人,而李國英直到甲申年還是明朝大將左良玉手下的總兵官,他與左良玉之子左夢庚一起降清,後隨肅親王豪格進軍四川,因功升爲成都總兵,如今卻已是川陝總督了。

現在二李去了一個,吳三桂如何不喜,更要重的是,李國翰這一死,其麾下的清軍只能歸吳三桂節制,由此使得吳三桂能夠指揮的清軍兵力達到了七萬餘人。再加上在四川、貴州一路收編的南明降軍,名義上屬平西王吳三桂調遣的的兵員已近十萬之衆。正因兵員衆多,實力強悍,故吳三桂纔有底氣和李定國先後在黑石渡、七星關大戰。

不過這兩場大戰雖然戰勝了李定國,逼使李定國退往雲南,但吳三桂也爲此付出了傷亡近兩萬的代價。大戰過後的吳軍也無力繼續深入,只能在遵義一帶休整,等侯其它二路清軍到來。

五月初七,進入貴州的信郡王多尼命吳三桂火速趕到平越州東南的楊老堡參加軍議。與此同時,貴陽的羅託和洪承疇,都勻的趙布泰和線國安等清軍將領都接到了多尼命令。

吳三桂沒有急着趕往楊老堡,他知道多尼所統滿州大軍雖然已入貴州,但肯定不會充當入滇先鋒,更不會讓滿州兵將在雲南大量傷亡。所以多尼所部名爲大軍主力,實際卻是各部清軍的督戰隊,尤其是他吳三桂的督戰隊,誰讓他平西王是漢人,手下的兵將也都是漢人呢。清廷以滿州制蒙軍和漢軍,又以蒙漢軍制綠營,這個國策和用兵方略不論何時都不會改變。

吳三桂不是不想搶這滅國首功,可李定國雖然退回雲南,但其直屬本兵尚有兩三萬精兵,又有劉文秀、白文選、馮雙禮、馬寶、馬唯興等部明軍分散在雲南各地,這些人手下兵員或多或少,加在一起也有十萬衆。另外雲南境內還有仍聽令於永曆朝廷的土司兵馬,所以雖只剩一省地盤,可清軍想要徹底佔領雲南,解決各路清軍恐怕仍需幾場惡戰打,不是輕輕鬆鬆就能直取昆明,陣斬李定國,擒獲朱由榔如此簡單的。

黑石渡和七星關這兩戰,吳三桂的嫡系關寧軍傷亡很大,那些降兵雖多,但不可依仗,所以吳三桂現在真正能調動入滇可與雲南明軍作戰只有三萬人不到,這點兵力只能堪堪敵住李定國的本部兵,若再對上馮雙禮、白文選他們的兵馬,恐怕就敵不過了。就算能勝,幾場大戰下來,只怕吳三桂的嫡系關寧兵也傷亡怠盡了。

兔子急了尚咬人,吳三桂不想再打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惡戰。從前在遼東時,他就明白如何保證自己的利益,也看多了舅舅、父親他們是如何爲了保存關寧軍而犧牲那些外省客兵的。做軍頭就要有兵,做王爺也同樣如此,沒有兵馬,便是讓你當皇帝又如何?別看清廷現在對吳家很是寵信,吳三桂封王,兒子配了公主,又許了一省地盤養他平西藩,可真要把兵馬和明軍拼光,恐怕清廷就會收起先前的一切許諾,對他平西王也來個清肅了。

吳三桂看得很明白,因此不想再充當入滇先鋒,將自己的老底子關寧軍都消耗在雲南。他召來手下謀士方獻亭和胡守亮,向他們求計如何避免淪爲炮灰。

胡守亮早年就是吳三桂舅舅祖大壽的謀士,祖大壽降清後他投了祖大壽的妹夫吳襄,也就是吳三桂的父親,此後便一直在吳家出力。當年吳三桂在決定投闖還是降清時,胡守亮和時爲山海關總兵的高第都是主張降清,這才讓吳三桂拿定主意和多爾袞聯絡。清廷要吳三桂領軍南下時,胡守亮正好生病,沒來得及隨軍,但病一好便急忙趕來遵義了,此舉讓吳三桂很是感動。

胡守亮對吳三桂道:“若尋求自保之策,必須搞清楚明軍主力在雲南的分佈。”

吳三桂點頭道:“派往雲南的探子回報,李定國所率主力駐紮在羅平,僞蜀王劉文秀因被李定國奪了兵權在昆明鬱結重病,已是領不了兵,其他將領如馮雙禮、白文選等人駐防何處,暫時還沒有探查清楚。”

胡守亮笑了笑,道:“知道李定國在哪就行了,其他人不足爲慮。”

“胡兄怎能如此說話?”方獻亭有些驚訝。

“明軍之中,就數李定國足智多謀,又最能打,所以咱們只要不去羅平硬碰李定國,怎麼也不會在其他人手中吃虧,這樣自然就能保存實力。”

吳三桂聞言欣然贊同,道:“這話言之有理,本王也是不想再與李定國硬拼,畢竟咱們的老底子消耗多了,誰知清廷會不會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方獻亭沉思片刻,道:“我倒以爲不管是李定國,還是白文選又或是馮雙禮,咱們都儘量不要跟他們動手,讓羅託和趙布泰、線國安他們去打,等他們打了之後,咱們再看結果決定下一步行動。”

“坐收漁翁之利,這法子是好,可多尼怕是不會讓本王閒着。”吳三桂有些擔心,想法是好,可多尼能讓他就這麼在遵義保存實力?

不想方獻亭卻“噗哧”一笑,道:“王爺,兵是你領的,仗也是你打的,多尼個黃毛小兒在後方能管得着王爺怎麼打?”

胡守亮也笑了起來:“王爺儘管放心去楊老堡便是,多尼有什麼安排,王爺先聽着,且看其他人怎麼說,能推就推,推不掉便先應着,左右這仗是王爺指揮,多尼這個大軍統帥和他父親多鐸、伯父多爾袞比起來嫩得太多,和尼堪、嶽樂他們也不能比,咱們就欺他了又怎樣?”

二位謀士這麼一說,吳三桂頓時會悟,說實話,打心眼裡他也是看不起多尼這個才歲的大軍統帥,試問一個從未經過戰陣,只不過靠襲了父親王爵的黃毛小兒能有個狗屁本領?

當下便也寬了心,將各部軍務安排之後,便帶着大將胡國柱趕往楊老堡。(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開單章 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五章 辮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一章 祭拜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十九章 晦氣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
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七百六十九章 江北大營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開單章 求訂閱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一千四十章 漢人香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一百六十八章 攻守 七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一千一十二章 以禮服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失色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七百二十章 滿蒙特別行動隊第五百三十七章 圍而不死第六百八十章 帝落平陽第九百零六章 御駕北返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田川歸國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五章 辮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六百八十四章 留得狡兔,走狗自存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一章 祭拜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八百一十四章 我不說話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616章 我們知道皇帝跑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雞用牛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十九章 晦氣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一百六十四章 攻守 3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一千零六章 輔政大臣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八大皇商 殺雞取卵第五百七十一章 分化 拉攏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賜婚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五百一十二章 趕着投胎啊!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