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

吉安城,清江西提督劉光弼皺眉看着天上的太陽。連着下了五天雨後,這天氣終是轉晴了。陽光照在大地那刻,城外的太平軍爆發出歡呼聲,城內的清軍卻是人人緊張雨停了,城外的太平寇可就要攻城了!

這幾日的大雨讓太平軍一直沒能對吉安城採取有效攻勢,只有那些被放在棚子下的火炮趁着雨停間隙朝城上轟上幾發,以此告訴城內清軍不要心存妄想,這雨便是下得再大,時間再長,太平軍對於吉安也是不克不休的。

吉安城內的清軍主力乃是劉光弼從南昌帶來的江西綠營主力,有兵6000餘人,這些綠營兵大多參與過當年贛州保衛戰,其中不少人還曾經隨金聲恆、王得仁反正歸過明,另有少部分是隨將領投降的原李成棟部明軍。因爲軍官和老兵較多,所以這部清軍的戰鬥力較高。

劉光弼是清軍之中不可多得的一員悍將,這人也是漢軍正藍旗人,當年隨洪太伐明圍大淩河,領兵一舉攻克明軍炮臺三座。後來明監軍道張春、總兵吳襄等率軍四萬從錦州赴援以解大淩河城之圍,劉光弼當先馳陣,斬殺明軍裨將兩人,率部攻入車陣,令得明軍陣腳大亂,戰後論功予世職梅勒章京,升任漢軍固山額真。順治十三年進世職累進一等阿達哈哈番,任江西提督,被順治親賜鞍馬、弓矢。

除了劉光弼從南昌帶來的這六千江西綠營主力,吉安城中還有總兵楊文遠麾下的千餘標兵,加上楊文遠趕在太平軍抵達吉安之前從府轄各縣調來的2000多駐防營兵和汛兵,勉強使城內守軍達到了萬人。另外清軍還大量徵發城中青壯和搜刮左近鄉民上城助守,使得城中可用人力多達三萬。按兵法上說,圍城之兵需三倍,攻城之兵需五倍,因此劉光弼估算城外的太平軍總兵力當在十萬人左右,要不然那賊秀才不會有膽量圍着吉安不放。

事實上攻城的太平軍沒有那麼多兵力,其第一鎮有兵四旅,第十五鎮有兵三旅,新一鎮有兵四旅,馬步兵27000餘人。另外還有四千多降兵,加上自己的衛隊和少年兵,周士相屯在吉安城下的總兵力只有三萬出頭一點。以這麼點兵力圍住吉安,且要不克不休,從兵法上來講肯定是不明智的,攻城傷亡也必然極大,但周士相卻有信心以最小的傷亡奪取吉安。

這個信心的來源便是北伐軍強大的火炮優勢,贛州一役,周士相得到的不僅是進入江西的坦途,更得到了城中積聚無數的軍械,其中僅藥子就多達三十餘萬斤,這意味着太平軍的火炮火器優勢將能發揮到最大。若不是這幾日天公不作美,周士相早已下令強攻吉安了,而不是白白耽擱數天功夫。

天氣放晴之後,周士相拿千里鏡盯着吉安城看了片刻,便下令將那些降兵全部驅趕上去。聽到這個命令,葛義、齊豪、王.輔臣他們立時明白,大帥這是要正式攻城了。

“最後一次射書城內,一柱香後再不開城,城破之後雞犬不留!”

雞犬不留的另一種說法自然是屠城,這個命令讓葛義和王.輔臣等將領都是精神一振,兵官董常清卻是臉色大變,上前勸道:“大帥,城中清軍固衆,但百姓也不少,他們不過受清軍脅迫這才參與守城,非自願與我大兵爲敵。倘若破城之後行屠城事,未免屠戮太重,有損我北伐大軍仁義之師威名,往後恐贛省百姓會視我大兵爲仇寇,此於我北伐大業不利。”

“本帥只說過北伐之後不可殺害無辜,不可搶奪百姓財產,何曾說過我太平軍乃仁義之師?”

周士相放下千里鏡,糾正了董常清這個錯誤的說法,他對董常清道:“城上青壯手中可有武器?我軍攻城之後又會不會被他們所殺?若答案爲是,他們便稱不上無辜本帥不問他們爲何出現在城上,本帥只知道他們的存在便是我破城的阻力,對任何手持武器拒我太平軍者心懷仁慈,便是對我將士之最大不負責任。”

周士相又道:“仁義二字,本帥最是聽不得。本帥唯願世間所有異族但知我太平軍爲虎狼之師,不願聽他們稱讚我爲仁義之師。異族畏威而不畏德,同族之敵更是如此,倘不能使他們曉得我太平軍之厲害,曉得與我作對之殘酷下場,那便永遠不知畏懼。世上事,但只畏懼纔會懂得進退,懂得識趣。誠然,我太平軍乃大明王師,此番北伐乃爲匡復三楚,直取南都,但更爲屠戮滿州,直搗黃龍,迎天子復歸神京,如我軍歌所唱,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大帥也說了,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對胡人滿州,自是要屠滅其族,但這吉安城中非是胡兒,乃我漢人也!”

董常清倒也不是婆婆媽媽之人,只是這吉安城中確都是漢家百姓,屠城令一下,死的可不是滿人,而都是漢人,因此心下不忍,執意進諫。

周士相卻問他:“胡虜爪牙便是胡兒,若他們是漢兒,緣何替滿州爲虎作倀?若他們是漢兒,爲何不開門迎我漢家軍隊入城,又爲何憑城拒阻我們?這天下漢人比滿州多,可爲何自我起兵以來,誅殺最多者都是漢人,而非滿州呢?”

“這”

董常清語滯,心下卻還是不忍,猶豫片刻,仍要開口相勸。周士相卻擺了擺手,示意他不必再言,他道:“想要日後死人少,想要順順利利拿下江西全省,這吉安城便非屠不可。不過你說的也對,不問清紅一概加以殺戮卻是不對。”說到這,周士相遲疑片刻,改了命令道:“破城之後,凡兵者皆殺,凡上城協守青壯三中抽一殺,凡僞清官員、助韃士紳盡皆滅門滅族,餘下百姓可活。”

說完,扭頭吩咐王.輔臣、葛義諸將道:“此役不同贛州,你們須以鐵血之勢告訴那些替滿州效命之人,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未完待續。)

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五十章 出征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章 祭拜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十五章 錢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十章 官員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更新說明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
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五十章 出征第五百八十八章 騎虎難下 不打也得打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六百四十二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章 祭拜第七百三十章 總督大人要斬盡殺絕不成?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第一千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髒俱全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八百零九章 此幕何等熟悉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七百五十八章 金陵 六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一百五十四章 矛盾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十五章 錢糧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十章 官員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五十六章 瞑目第四百二十八章 經略衙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死亡之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四十二章 綁票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九百七十五章 滿漢終有別第九百五十一章 好話與你們說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千六十六章 可願扶保大清?第三十三章 解憂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二百一十三章 虛實更新說明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八百五十八章 滿韃無人第617章 壯丁對壯丁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八百八十章 壘屍及頂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百零一章 旗兵第五百一十九章 割辮殺韃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二百六十八章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