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皇上,出大事了!

達素的信上對於濟度怎麼戰死的說得很是模糊,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濟度所率的入粵大軍在惠州境內叫太平軍全殲了!

兩萬多大軍,滿州子弟千餘名,蒙古兵近六千,漢軍五千餘,直隸綠營和河南綠營近萬兵就這麼全軍覆沒了,一個逃回來的都沒有?!

一個親王一個貝勒兩個額真四個都統參領協領提督總兵,副將...大小將校幾百人,就這麼全完了?!

嶽樂不相信,打死他也不信,可達素的信卻寫得明白,濟度大軍真的完了,他拼死率部攻打潮州,拼着傷亡慘重也要援救簡親王,可還是遲了一步!

達素說太平軍的實力比先前估計的還要強大,不但簡親王大軍被他們全殲,他的福建兵也被重創,這會福建上下都是人心惶惶,個個都擔心太平軍會趁勢和金廈的鄭氏合兵先下福建,再下浙江,直取江寧!

嶽樂驚得只覺脊背無比涼冷,他知道達素不可能誤報,這麼大的事,給這奴才十個膽子也不敢誤報!

濟度真的死了,入粵大軍也真的完了!東南也告急了!

“來人,備馬,本王要進宮,快!”

這麼大的事,達素敢拖,嶽樂可不敢,旁的事他能幫達素遮蓋一二,可親王戰死這麼大的事,他能幫那奴才遮蓋!

眼下大清能夠調動的重兵都在西南進攻李定國。《lwxs520.com要是太平軍真從廣東殺出和鄭氏合兵進攻浙閩,攻打江寧。大清在東南的駐防兵馬根本抵擋不住。東南一失,可不是西南大軍錢糧給斷了這麼簡單的事,而是整個天下都要震動了!

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怎麼會變成這樣!

嶽樂急匆匆的進了宮,可是皇帝卻不在宮中,侍衛們說皇帝去西山找湯若望了。嶽樂那個急啊,快馬加鞭直奔西山而去。可到了西山發現皇帝並沒來。找不到皇帝。嶽樂急的團團轉,趕緊派人去找,就是把北京城翻個遍,也要把皇帝找到!

.........

此時的順治不知道嶽樂找他找的都要急瘋了,他悠閒的在宣武大街的報國寺前看那些漢人雜耍呢。順治本是想到西山散心,可出宮之後卻改變了主意,叫吳良輔找來身旗人小軍官的衣服給他換了,爾後便領着十來個御前侍衛到宣武大街看熱鬧去了。從前他也經常化裝去宮外遊玩,不過對太后對臣子那裡卻說自己是微服私訪。體察民情。

報國寺名聲在外,門前街市的繁華熱鬧可以與開封的大相國寺南京的夫子廟相媲美。寺前算命看相的耍猴鬥雞的賣狗皮膏藥的賣冰糖葫蘆的賣雜七雜八小玩意兒的什麼都有,各地的小商販們操着南腔北調在地上擺着攤子叫賣着。逢年過節還有廟會呢。

報國寺的和尚們很樂於見到廟門前的熱鬧,因爲這樣一來他們就能每日跟那些商販們收租錢。而且那些遊人多半也會到寺裡上柱香,奉些香火錢,這樣一來,和尚們日子自然好過,所付出的不過每日派些小和尚到寺外清掃而矣。化外之人沒了阿堵物,也活不下去啊!

十來個着便服的御着侍衛跟着順治後面,警惕的看着四周的行人。他們雖沒佩着刀劍,可腰裡卻鼓蓬蓬的,顯然武器藏在裡面。

順治穿着件藍布汗衫,頭戴貂帽,腳蹬黑筒皮馬靴,手裡把玩着一柄摺扇。妝扮有些不文不武,不倫不類的,看着八成像滿人,二成像漢人,如此裝束,可謂十分扎眼,引得路邊行人和商販不時朝他瞄上兩眼。對於百姓的反應,順治卻一點也不介意,相反還很開心,見有剛出鍋的糖葫蘆,便叫吳良輔摸出個銅板買來,瞅着顏色鮮豔,嘴一饞張口便咬。

“爺,您悠着點兒,小心燙着。”

吳良輔擔心主子給燙着,趕緊出聲提醒,他個太監中氣不足,聲音頗是尖利,聽着叫人覺得很彆扭,幸好附近人注意的是他的主子,而不是他這個奴才。

“朕…我知道了,再多嘴割了你的舌頭。”

順治對吳良輔一瞪眼,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又甜又酸又脆又香,不由想道漢人的東西還真是好吃。

..........

離順治所在不遠處倒有個僻靜之處,此處是書肆,既有擺地攤賣書的,也有擺在長條桌上賣古玩字畫的,還有賣眼鏡煙筒茶葉以及一些日用雜物的,可謂鬧中取靜,別有一番景緻。自然,經常光顧這裡的大多是讀書人了。

幾位讀書人慢步走過來。當中一人有一張面若冠玉的臉龐,他便是崑山才子徐元文。徐元文左邊身材稍高一些的則是在京中認識的好友湖廣才子熊賜履,他右邊的卻是湖廣老儒生程漢斌。

三人去年同時入京備考,也同住在宣武門南邊的會館裡,由於志趣相投加上都是才華橫溢之輩,所以惺惺相借,不幾日便成了形影不離的好友,相約一起金榜題名。今天,三人是慕名而來報國寺外的書肆逛逛。

“想不到在這熙熙攘攘的街市裡,還有這一方淨士,你們聞聞,這字畫味很香哩!”

徐元文說着就朝一間書鋪走,這裡面賣的大多是字畫碑帖和金石文玩等。

“走走,咱們今兒個是來添置文房四寶的,還是去前面看看吧,這裡的東西我可買不起。”

程漢斌沒錢買那些字畫,笑着拉徐元文就往前走。徐元文有些戀戀不捨。

“等一下,元文你看看,這是否是趙子昂的真跡?”熊賜履突然從後面拉住了徐元文的衣袖。指着掛着的一幅八駿圖,那馬畫得昂首嘶風。很是精神。

“你們倆這前拉後扯,我這袍子可受不了啦!”

徐元文笑着撥開了程漢斌的手,悄聲對熊賜履說道:“這些馬畫得倒也神俊,可再仔細一瞧卻有欠缺之處,恐怕是幅贗品。”

店主見這幾個讀書人小聲嘀咕,便笑臉相迎:“幾位相公氣度不凡。想必是行家。本店雖不大,但好東西卻不少,真心想買您得仔細看看,來,來,裡邊請!”

“多謝了,我們幾位不過隨便看看,不耽誤您做生意了!”

徐元文雙手抱拳向店家致歉,不經意間卻發現了一隻被擦拭得亮閃閃的宣德爐。不由眼睛一亮:“老闆,這隻宣德爐什麼價?若價格合適我便買下。”

“這個…”

白白胖胖的店老闆嘿嘿笑了兩聲,不好意思道:“相公果然是慧眼,一眼就相中了這隻鼎爐。只不過您來遲了一步。眼下這爐子已經有了買主,您就是給個天價咱也不賣。做買賣得講個信譽,先來後到,對不起,得罪您了。”

“看不出,你倒還真是個本分的商人。若我這位朋友願意出高出你老買主幾倍的價錢你也不幹?嘿嘿,人人都說無商不奸。這話到這兒行不通了。”熊賜履在一旁打着哈哈。

店主笑道:“幾位看樣子是江南文士,又通情達理,飽學詩書,你們就別爲難我了。”

人家都這麼說了,徐元文也不好再說什麼,搖了搖頭離開了此間,往前面賣文房四寶的鋪子走去。

“熊兄,明年的春闈你考不考?”程漢斌掉頭問熊賜履。

熊賜履點頭道:“肯定要考的,只是,如今與徐兄程兄一同赴京趕考,只怕愚兄要落在你二人之後呀。不過,只要不是名落孫山,便也沒什麼可憂慮的。”

“熊兄過謙了。我輩讀書人只是順應天意,丁酉順天,江南兩案,朝廷執法如山,求賢之意頗誠,我輩有緣一起爲朝廷效力,還分什麼先後呢?唉,時不我待,有時我真爲白白浪費的幾年光蔭而惋惜。”

程漢斌有感而發,原本十年前他就應該入京參加會試,可卻老想着朱明尚在,萬一滿州人做不得天下,他參加清朝的會試可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結果一耽擱,就是十年,爾今雖才四十許歲,可卻有了白髮,便是真叫他中了進士,又能做得幾年官,且還只能做些地方官,入閣拜相今生是想也不敢想的了。

“現在朝廷大軍已經攻入貴州,西南朱明肯定是撐不住的,天下一統也就是今明兩年的事。我以爲皇上明年肯定要爲天下統一特開恩科,咱們也算是時來運轉,便是春闈不中,也能再考恩科。自古慣例,恩科不黜,我們便是運氣再差總能考上,從此便一心一意做了太平盛世的賢臣,造福蒼生,也不枉此一生了。”熊賜履也大發感慨。

徐元文倒是年紀小,沒他二人這般感慨,倒是京中大人物都道明年狀元必是他崑山徐元文,這一點倒讓他心裡有些驕傲。

三人說着不知不覺來到了一家飯莊門前,三人逛了半天,肚子正好餓了,便相視一笑,擡腳進去。

“三位相公里面請!”

跑堂的肩上搭着一條白手巾,顯得乾淨利落,熱情地將三人讓到了一處臨窗的桌子前,又忙着徹茶倒水。紫砂的茶壺茶具,散發着一股淡淡的鄉土氣息,徐元文三人默默地品着茶,一時無語。

“這位爺,請問您吃些什麼?”

跑堂的又招呼旁邊一桌的客人了,卻是逛累了的順治一行。順治正在饒有興趣地打量着飯莊裡的陳設,並沒有回答店跑堂的問話。

“這位爺,小的聽您說一口地道的京片子,不知這餚撰皆南味的隆盛軒裡的菜餚合不合您的口胃。這麼着,您若要吃那天福樓的吊爐鴨子寶華春的燻雞薰肚片,還有那一品香餑餑鋪的奶油花糕,您只管吩付一聲,小的立馬出去給您買。”跑堂的滿臉堆笑,他看得出,這桌上一幫人是以扮作旗人小軍官的順治爲首。

順治回過頭來打量跑堂的一眼。咧嘴一笑:“我這還沒開口呢,你倒說了一大籮。如果要吃那天福樓的烤鴨。我幹嗎往這兒跑?”

“這…爺說的有理。”跑堂的嘻嘻一笑,“爺稍等片刻,小的立馬把本店上好的酒菜給您端來!”

“且慢,小二,您怎知我愛吃什麼?”順治故意爲難這個跑堂。

“嘿嘿!小的但聽爺吩咐。”

“你說說看,那裡掛的一幅楹連說的是什麼意思?”

順治用手一指。店小二隨口唸了起來:“‘十斗酒依金谷罰。一盤春煮玉延肥。’爺,這是取元人薩雁門集中語稱頌本店的名撰糖蒸山藥的。要不先給您來一盤嚐嚐?”

“唔,看不出你還略通文墨。”

“哪裡,耳濡目染吧,讓爺見笑了。”

“......”

這邊順治閒着無事拿跑堂的開心,旁邊徐元文對程漢斌熊賜履道:“今兒個我做東,你們倆點菜吧。”

徐元文家境殷實,比熊程二人條件好得多。熊賜履出身於書香門第,家中雖不貧寒卻也非富族。當年張獻忠殺進湖廣。熊賜履全家十數人被亂軍所殺,只他和母親僥倖活命,從此家道中衰,母子相依爲命。出生於崑山世家大族的徐元文自然知道熊賜履清貧而又清高的生活窘境。每次小聚差不多都是他做東。熊賜履深知徐元文的好意,一來二去的便也習意爲常了。

“咱們來一盤‘江豆腐’?有道是‘江家豆腐伊家面,一人離筵便不鮮。’”

“賜履兄,你已經夠瘦的,光吃豆腐怎麼成?反正是元文兄做東,咱們也來些解饞的。對,再來一盤‘潘魚’和一盤‘胡鴨’。”

“說來令人感慨萬分。這飯莊的許多名菜都是以來此進餐的京官士人的名字命名的。有朝一日,不知會不會出現以你我兄弟們的名字爲名的菜餚?”

“哈哈,元文賢弟,你的野心可不小哇!你最喜歡吃什麼?讓我想想,”程漢斌哈哈一笑,“對了,你最愛吃螃蟹是吧?放心,有朝一日你入閣拜相,這隆盛軒裡保準又多了一道美味‘徐螃蟹’呢。”

“瞎扯,難不成有人愛吃甲魚,便有菜名叫陳烏龜宋王八?”徐元文被程文斌的話也逗樂了。

“三位公子好開心哪!聽口音你們是南方人士,專門進京趕考來的?”

順治聽隔壁桌三人說話有趣,便笑咪咪地走了過來,正巧還有一個空位,他隨口問道:“我可以坐下說話嗎?”

“請!”

徐元文上上下下打量着這位滿人軍官,看樣子不過二十來歲,但他的語氣和神態自有一股子威嚴和風度,似乎與他的年紀不太相符。不管怎麼說,來人很文雅,落落大方,不油滑也不驕矜,比平日裡常見的那些個前呼後擁的滿洲貴胄要謙恭有度。當下便也默認這個不請自來的客人。

“我姓黃...”

順治煞有其事地給自己介紹了一番,京片子裡夾雜着一些山西方言味,說得不倫不類的,一旁的吳良輔和侍衛們聽了只管捂着嘴巴樂。

“這樣吧,咱們邊吃邊談,將那桌子上的菜都端過來吧?不然涼了就不好吃了。”

徐元文二人未置可否,順治已經招了手,不一會店小二便上了一桌子的菜餚。

“有上好的竹葉青嗎?俺喝家鄉的酒下去才順當。噢,不知三位文士可喝得習慣?你們江南人大多喝味兒淡的米酒黃酒,也是,若頭腦喝得暈暈乎乎的還怎麼做文章呢?小二,再抱幾壇米酒來!”

見來客口口聲聲地稱自己爲文士,徐元文朝熊賜履看了一眼,欠身說道:“這位黃…”唉,他只說姓黃,該怎麼稱呼呢?看年紀又比自己小一些,徐元文猶豫了一下:“黃大人,在下只是一介儒生,我三人相約是進京趕考的,至於能不能金榜題名成爲文士,還不一定呢。”

順治大喇喇道:“莫叫我什麼黃大人,我年紀比你們小,便叫我黃弟好了。”

“什麼?皇帝?”熊賜履手中的筷子一抖,有些吃驚。

“我本姓黃,論年紀又比你們小一些。稱我爲小弟不是很合適嗎?各位大哥,咱們先乾兩杯!”順治心中好笑。覺得跟這些漢人的書呆子稱兄道弟倒很好玩。

“在下湖廣熊賜履先乾爲敬!”

“好,爽快!”

“在下崑山徐元文不勝酒力,以茶代酒吧。”

“在下程文斌…”

順治對熊程二人點着頭,頻頻舉杯,眼睛卻緊盯着徐元文,突然想起一事。便問他道:“徐兄是崑山人。卻不知可知崑山顧亭林?”

徐元文一怔,臉上有些不悅,心道我舅父之名如雷貫耳,也是你可以直呼其名的嗎?

“黃弟,徐公子正是顧先生的親外甥!”熊賜履喜歡喝酒卻不勝酒力,此時已經有幾分醉意,話也多了。

順治一怔,顧炎武不是不許門人出仕大清的嗎,怎麼他親外甥反進京參考來了?

“你舅父亭林先生答應你出仕我大清嗎?”

“人各有志。這些年大清如旭日東昇,若我漢人再一心向着朱明就太過愚腐了。我輩自幼學習四書五經,可謂滿腹經綸,而大清不日即可收復雲貴。蕩平海寇,一統天下。若談到療瘡痍,安天下,非孔孟程朱聖道不可。所以...”

“好,簡直太好啦!”

不等徐元文把話說完,順治竟興奮地抓住了他的手搖了起來,喜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今後治國平天下的事正要依靠你們漢人呢。”他這話卻是發自肺腑之言,且真是高興,連顧炎武的親外甥都願參加大清的科舉,做大清的官,可想漢人那些儒生心態已經發生何等變化。等到西南和廣東平定,只怕世上漢人的讀書人再也沒有一個還抱着朱明正統不放的了。

順治的歡喜勁卻把徐元文和熊賜履搞糊塗了,你不過是個滿人小軍官,怎的口氣倒像大清皇帝般。程文斌的視線卻落在另一桌正盯着這邊的吳良輔和一衆侍衛身上,心下隱隱有些激動,難不成眼前這年輕人真是皇帝?

順治當真是高興,端起酒杯便要敬三人,飯莊外卻一陣騷動,隱有無數人奔了進來。吳良輔和衆侍衛一驚,紛紛站起,卻見進來的都是宮中的侍衛,爲首的一等侍衛費揚古。

一眼看到吳良輔他們,費揚古頓時鬆了口氣,大步上前跪在順治面前,道:“皇上,奴才總算是找到你了!”

“費揚古,你找朕幹什麼?”

順治十分不快,難得和三個一心投效大清的漢人讀書人喝酒,聊得也投機,費揚古卻冒冒失的闖來壞了事。這三個漢人知道他皇帝的身份後,還能如剛纔一樣與他稱兄道弟麼。

“朕難得出宮散散心,你們這幫奴才也真是多事,有什麼事不能等朕回宮說,非要找到這兒來!”

順治放下酒杯,發現徐元文三人早已嚇得跪在了地上,心下不由嘆了口氣。

費揚古道:“皇上,出大事了,安親王請皇上趕緊回宮!”

順治眉頭一皺,問費揚古:“出什麼事了,嶽樂急着找朕做什麼?”

“這...”

費揚古有些爲難的看了眼徐元文三人。

“這三位是進京趕考的舉子,朕很欣賞他們,有什麼話直說,不必顧慮。”

這三人已經決意投效大清,順治對他們也很看中,當然不會要他們出去,這種做法可不是招攬人心的手段。果然,聽皇帝說很欣賞他們,徐元文三人心下立時激動起來。

費揚古無奈,只得道:“皇上,廣東戰報,簡親王他...”

“濟度怎麼了?”

“簡親王甍了!”

“死了?幾時死的?”順治嚇了一跳,不敢相信,“濟度身子骨比朕壯,也不過比朕長了兩歲,怎麼說死就死了?他得的什麼急病,怎的如此厲害?你這奴才倒是說啊!”

費揚古咬牙道:“皇上,王爺他是戰死的!”

“戰死的?”順治一驚:“怎麼可能戰死?他可是帶着兩萬多大軍的,怎麼會戰死!”

猛然,順治意識到什麼,他整個身子顫了一下,對費揚古吼道:“你這奴才是說朕派往廣東的兩萬多大軍不但戰敗了,還將親王給陣喪了!”

“皇上!”

費揚古“撲通”一聲將腦袋重重磕了下去,雖什麼話也沒說,可卻讓順治什麼都明白了。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順治不敢相信,也無法接受,他憤怒的咆哮起來,嚇得侍衛們全都跪倒在地。因爲過於憤怒,順治竟然失手捏碎了手中的酒杯,那鮮血順着手腕就流了下來。

“皇上息怒!”(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暴雨斷電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二章 家恨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開單章 求訂閱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更新說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
第八百四十九章 做大明的官!第九百八十三章 魏蜀吳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640章 小爺不比馬鷂子差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清根基爲滿州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六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八百二十五章 宮裝女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死人不會反對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六百零九章 有士來投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294章 有本事你砸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三百五十八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七百一十九章 我等前來接應張尚書!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四百五十三章 頭不戴清天,腳不踏清地第一千九十一章 矯枉過正第八百四十三章 吳克善在哪!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二百五十章 繳獲第二百六十五章 前山寨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暴雨斷電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八百二十章 克繼大寶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四百六十九章 濟度怎麼死的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五大主力第629章 大軍何日北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小國公夫人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227章 孤不堪天下重任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爹是洪承疇第三百八十四章 曾殺過漢人否?第二章 家恨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開單章 求訂閱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三百三十二章 露布告捷 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一百九十一章 奸細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更新說明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三百九十三章 反覆小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皇帝不如狗第一千五十六章 西班牙 紅毛鬼第一千六十九章 大寇雲集第289章 秀才的擔心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一百五十二章 報訊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不跟我走,就跟福臨走